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507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x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高三政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课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授课教师:

谢作杏

  1、知识与能力:

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思考提问、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捍卫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的意义讲授,讨论,探究,练习教学过程播放歌曲《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师〕:

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过去,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香港和澳门长期被外国列强统治和霸占。

今天,在伟大母亲的呼唤下,两个游子终于回家了。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导入  [多媒体录像]:

香港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师〕:

在中英政权交接仪式上,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什么?

为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香港回归的自豪感,为学习“一国两制”的内容创设良好的氛围。

〕〔学生讨论〕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

因为,它象征着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开始恢复行使主权。

〔师〕盛大欢庆的回归场面令母亲自豪,令游子激动,但回归之路却是漫长、艰辛的。

  教学过程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为什么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学生讨论后教师简要归纳〕第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二,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第三,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第四,是我国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

多媒体录像:

“一国两制”的提出设问:

“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什么问题?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是一回事吗?

学生回答:

“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学生回答:

不是一回事。

香港、澳门问题的形成是因为英国、葡萄牙的武装侵略造成的,而台湾问题是因为内战和美国的干涉造成的。

教师归纳:

香港问题——→中国、英国,澳门问题——→中国、葡萄牙,台湾问题——→中国内政。

2、“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基础:

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理论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宪法》第31条规定: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香港、澳门的回归,意味着“一国两制”的正式实施。

那什么是“一国两制”呢,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二、“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1“一国两制”的含义:

师: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师: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

“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多媒体录像

  这段录像说明“一国两制”的什么基本内容?

学生回答:

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一国两制”的内容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回归后的台湾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

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两制长期并存,互惠互利。

问: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两制并存、共同发展的结果会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

教师归纳:

1、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一国两制”的实施并没有改变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2、事物的性质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主体,居于主要方面。

3、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居于统治地位的仍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群众,它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并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

回归后的特别行政区与其它行政区域相比,它特别在什么地方呢?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行政管理权,自行处理地方政务。

2、立法权:

制定、废除、修改法律。

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法院除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审判权所做的限制外,对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案件均有审判权。

4、在国务院的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设问:

特别行政区相对我国其它行政区域而言,享有高度自治权,是不是等于完全自治呢?

特别行政区不能享有哪些权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特别行政区不享有国防权、外交权。

这说明高度自治并不等于完全自治。

“一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允许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并存,这是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它是一个新事物。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实行“一国两制”的意义多媒体录像: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的繁荣景象  问:

从录像中可以看出“一国两制”有什么意义?

  教师归纳:

“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邓小平同志讲:

“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国际上的争端问题是总是要找出路,总要从死胡同里找个出路,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考虑到国际争端应采取什么办法,因为世界上这里那里有很多疙瘩,很难解开,有些争端用这种办法解决我认为可能的。

”因此,“一国两制”的提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和重视。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港、澳、台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实问题。

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中国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一定要解决的。

武力解决,必然是战乱动荡;和平解决,就必须各方面能接受。

“一国两制”顾及了各方面的利益,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

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

在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特别行政区内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局势可以长期稳定,我们可以一心一意搞好建设,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一方面,保持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保证港、澳、台的繁荣和稳定;另一方面,凭借祖国大陆多方面的支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也将会不断发展。

同时,于“两制”的存在,在经济上大陆与港、澳、台可以互利互补,互为促进。

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学生朗诵《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望。

山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之殇。

提出问题:

根据诗的内容,你能说出诗的作者是哪的人?

学生回答:

台湾人。

1962年,台湾的国民党元老、爱国诗人于右任在他晚年时写的。

当时,他身患疾病,卧床不起。

他回顾半个世纪的往事,不禁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自知在世时间不长,于是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身后世的意见:

“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多的地方,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几天后,又写下《望大陆》这首传诵海内外、使人怅然涕下的诗。

提出问题:

为什么这位特殊身份的诗人会发自内心地写这首诗呢?

学生回答:

因为他思乡心切;渴望回到大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的传统落叶归根。

提出问题:

于右任的愿望实现了吗?

学生回答:

没有。

  师: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步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阶段。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国家的强盛的民族振兴,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

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呢?

生: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生: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师:

选择“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式,但对台湾问题我们从不承诺放弃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统一和搞“台独”图谋的。

1、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使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A.发生变化,即单一制变为复合制B.保持不变,即仍是单一制国家结构,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C.发生变化,即单一制变为“一国两制”D.保持不变,但香港、澳门享有外交权2、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我国共存,但从整体上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B.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3、20XX年8月,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公投立法”与“一国两制”背道而驰,其根本区别是A.台湾能否保留自己的军队  B.台湾能否具有独立的司法权C.台湾能否具有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D.台湾能否保留自己现行法律4、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5年过去了,香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举世瞩目,东方之珠光彩依然,香港变得更美好,更繁荣。

香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表明,“一国两制”①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  ②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③适合任何国家间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④有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六个不等式:

殖民统治≠殖民地统一问题≠恢复主权问题台湾与大陆统一≠大陆与台湾统一

  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两制并存≠两制并列高度自治≠完全自治外事权≠外交权2、一国两制的提出、含义、内容、意义、3、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1、1997年12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次作为独立的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全国人大的36位代表,组团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这一重要事实是A.港人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标志B.香港人民当家作主的开始C.香港人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标志D.香港同胞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2、20XX年8月9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召开座谈会,强烈谴责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

这是因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言论:

A.否定了“一个中国”原则B.违背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C.否定了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D.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台湾的社会稳定3、问答题20世纪20年代来,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5年以来,港、澳、台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主要有哪些?

为什么我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本课教育评注  

  本课作业

  两制并存≠两制并列高度自治≠完全自治外事权≠外交权2、一国两制的提出、含义、内容、意义、3、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1、1997年12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次作为独立的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全国人大的36位代表,组团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这一重要事实是A.港人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标志B.香港人民当家作主的开始C.香港人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标志D.香港同胞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2、20XX年8月9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召开座谈会,强烈谴责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

这是因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言论:

A.否定了“一个中国”原则B.违背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C.否定了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D.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台湾的社会稳定3、问答题20世纪20年代来,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5年以来,港、澳、台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主要有哪些?

为什么我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本课教育评注  

  本课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