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经典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415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赞美经典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赞美经典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赞美经典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赞美经典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赞美经典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赞美经典教案.docx

《赞美经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赞美经典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赞美经典教案.docx

赞美经典教案

《赞美》教案1

设计说明: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

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

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

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

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

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

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

(他梦到了什么?

)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

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

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

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阅读,思考。

提示:

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

(引导学生理解: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

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

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

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

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

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

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

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

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

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

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

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九、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十、作业:

熟读。

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

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赞美》一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2、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并感受反复咏叹中蕴涵的深厚意味。

3、理解诗中密集而又繁多的意象群以及他们所表达的丰富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对部分疑难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祖国”二字,说起“中华民族”这个特定的词,一种特别的情感就会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请你在“祖国”二字前面加上定语。

伟大的、历史悠久的、人口众多的、地大物博的、苦难深重的,走向现代化的

在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请看一位诗人怎样抒发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赞美。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

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

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赏析诗歌

(一)现在,我们就以诗人的眼为眼,看看在流亡的途中目睹到的祖国面貌。

朗读第一节,思考:

1、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他心目中的祖国?

提示:

连绵起伏的山峦,密密麻麻的村庄,风光美丽的河流、草原和古朴动听的鸡鸣、狗吠;又有野草茫茫,风沙干燥,暗云低压和流水呜咽;还有荒凉而贫脊的土地,忧郁而黑暗的森林和悄然远逝的年代。

朗读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提示:

这些意象的铺陈排列,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土地的辽阔,人民的苦难和历史的悠久,给人的印象是既开阔苍茫,又沉重压抑。

作者对祖国既爱又怨。

2、从这一节中,我们不但可以看见祖国大地的辽阔苍茫、历史的悠久与沉重,也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请找出描绘人民生存状态的诗句。

提示: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故事层出不穷地发生,灾难铺天盖地地袭来,天空中没有展翅高飞、昂首放歌的雄鹰,大地上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爱情,人们“爬行”在遥远的天际,灰头土面,忍辱负重,从古代走来,艰难而缓慢地行进在现代。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向我们展示的是被苦难折磨的、忍辱负重的人民。

3、“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他们的眼睛缘何干枯,又在期待着怎样的热泪?

提示:

是因灾难痛苦而泣泪成血,还是因苦苦期盼而无因无果?

是因瘦弱老迈而目断神枯,还是因生活赤贫而满目枯干?

也许是饥饿期待温饱,也许是动乱期待和平;也许是在黑暗中期待光明,也许是在苦难中期待幸福……总之,一双干枯的眼睛和一份执着的期待浓缩了人生的无限沧桑和民族的沉痛记忆。

在这双眼睛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孜孜以求,苦苦期盼的力量,一种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力量。

(二)现在就让我们把镜头聚集在一个农夫身上。

看看他怎样承载着祖祖辈辈的希望,怎样在民族危亡关头作出自己的选择。

指名学生朗读二、三节,思考:

1、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理解难句: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再一次相信名词,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提示:

前两句说明原先过着和他的祖先同样的宁静生活;后两句说明他在革命的感召下,踏上了有死亡威胁的斗争征途。

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

从这些语句看来,这个农夫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缩影,农夫的出走,昭示着整个民族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

2、这首诗之所以五十年来一直备受喜爱,是因为它不是简单的革命浪漫主义,而是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民族的重负。

农夫出走之后,不仅他自己有着死亡的威胁,失去了顶梁柱,他的家庭将会怎样呢?

提示:

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

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3、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

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三)苦难依旧深重,大地依然贫瘠。

然而有了民众的觉醒,就会有民族强大的希望。

请同学们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

1、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一样的”和“仍”字说明了什么?

提示:

倾圮的屋檐,枯槁的树顶,荒凉的沼泽,悲鸣的乌鸦……这些涂满感情色彩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索、破败、冷清、凄凉的氛围。

作者通过“一样地”和“仍”字反复强调人民的痛苦未改、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学生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提示:

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

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四、总结与延伸

1、小结全诗。

(1)《赞美》一诗的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赞美》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

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劳苦大众,热爱苦难的祖国,热情赞美奋勇抗争的人民,这就是《赞美》的思想主旨。

(2)诗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

这个民族虽然历经磨难、饱经风霜、忍辱负重,但已经觉醒,面对死亡敢于抗争,而且坚强不屈。

反复歌咏“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包含着诗人对一个已经起来的民族的深情礼赞和崇敬。

 2、拓展阅读

阅读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的中节两节,比较它与《赞美》一诗在立意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之处:

都写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都强调了祖国贫困、落后的悠久历史;

都揭示了人民的痛苦和民族的希望。

【板书设计】

赞美

穆旦

↗灾难深重的祖国

赞美—→忍辱负重的人民

↘逐渐觉醒的民族

【资料卡片】

1、穆旦简介

穆旦,原名:

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

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7年“七?

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有:

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及《欧根?

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

2、对部分诗句的理解:

在诗中,一种“喧嚣”与他的沉默是对比,一种歌声与他的行动是对比,一种“动词”与他的“名词”是对比。

“在幽深的山谷里最含蓄的悲哀”,写出了中国百姓深沉静默的强忍品格;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写时光又过一年。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用“聚集”显示出“越来越”的程度,与“不断加深”的过程;

用“侵蚀着生活的泥土”来表达田园荒芜直接威胁到生活的可怕的局面。

3、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间两节: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赞美》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

2。

通过鉴赏,整体感知这篇诗歌的内容大意,理解作者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

教学安排:

1学时

目标实施:

 一、读导入:

这首诗规模宏大,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须注意两点:

 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里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

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

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抗战以来他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

这种见闻和经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

{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三.鉴赏分析全诗

  1.第一节:

 ①第一节诗人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辽阔美丽的大地,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美丽的河流草原,动听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原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

   

 ②诗人描写观察有什么特点?

 明确:

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③如何理解“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

 明确:

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怨的感情。

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民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

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他感受到——个伟大的史实: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第二节和第三节:

   ,

①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

如何理解?

明确:

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

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除了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

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要“拥抱每一个人”。

 3.最后一节;

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

如何体会这种复杂的内心感受?

 明确:

“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及“乌鸦的声音”相应和。

这一切使诗人感到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生存下去。

 四.朗读全诗,总结其赏析要点:

 1、这首诗歌有广大的包容性,如何理解这种广大的包容性?

 明确:

这首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重要处不吝惜笔墨,敞开思路大胆铺排。

尽量写出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境况。

 2.有人说这首诗是民族生命力的讴歌,你怎样理解评价?

 明确: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

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

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

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

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3、诗歌中的“我”指什么?

诗人究竟“赞美”什么?

诗歌美一节都以“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明确;指抒情主人公自己。

赞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使此声音成为诗歌的主旋律,凝结着诗人对民族生命力的赞美,充满一种鼓舞人心的内在力量。

 五.讨论:

先对《断章》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自己赏析,讨论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提示:

这首短诗玲珑精巧,是短诗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

作者用常见物、眼前景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为读者想象留下开阔的空间。

有人认为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装饰”二字上,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有人认为作者从虚处着笔,实写一位美人。

作者撰文认为,意思着重在“相对”上,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

《赞美》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及其不同的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想,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位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把握“死水”的意向和象征意义。

3.学习《赞美》诗,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2.理解诗歌中意想的意义和诗人的不同风格。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阅读,了解新诗(包括新格律诗)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每行音节相同、隔行压韵,每节压韵,逐节换韵或一韵到底,排列整齐,琅琅上口等特点。

2.问答欣赏法。

3.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步骤:

 

第五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赞美》一诗,体会作者抒发的对祖国深沉的爱恋之情;领会现派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质朴、含蓄、凝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芦沟桥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祖国母亲又一次遭受到巨大的灾难。

民族的命运,吸引着人们为之发出各种音调的歌唱。

歌唱优秀的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献身的精神,迎着光明来临的信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叶派”诗人穆旦的《赞美》感受诗人澎湃着的伟大灵魂。

二、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作者简况,教师相机补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

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

1940年毕业后留校。

在昆明他和他的朋友不仅通过书本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而且他们的老师当中就有现代派,如冯至和卞之琳。

尤其是英国“超前式”的诗人和新锐的批评家威廉•燕卜逊(1906—1984)直接为他们开课讲英国当代诗歌。

中国的现实和西方现代派的结合,形成了40年代昆明现代派的一大特色。

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

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

1942年5月他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九叶派诗人的代表作家,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等。

1949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

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

主要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诗作,如普希金的诗,包括《欧根•奥涅金》。

英国浪漫主义诗:

雪莱、济慈、拜伦各有一集。

英国现代派诗:

艾略特的《荒原》。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拜伦长诗《唐璜》的全译本,全书17章14节都以略加变通的意大利八行体为格律诗译出,几乎保留了拜伦的口语体以及讽刺艺术的一切特点,读起来像原著一样流畅生动。

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

三、(投影)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

这本9位诗人的诗歌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

这9位诗人是:

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

他们是一批对于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

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人生现象的哲理思索,几乎是他们诗歌的共通的主题意向。

九叶派诗人强调“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首先是寻找与心灵相通的对应物,通过对应物的客观冷静的描写,注重内心世界的反映,让客观对象透视出个人的感受。

四、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诵读提示:

这首诗规模比较宏大,自始至终,彭湃着火热的激情。

诵读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的感受;二是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喊。

【活动设计2】试分析诗歌各层内容。

点拨:

第一层

(1)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第二层(2—3)重点写“农夫”这一人民的缩影,赞美伟大的人民。

第三层(4)诗人以痛苦和希望两相交织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

【活动设计3】自读思考问题:

〖问题设计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1节,说说在这一节中,你认为哪些意象是痛苦的?

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点拨】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这一节诗是诗人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

〖问题设计2〗请阅读第2节诗,说说“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他象征了什么?

【点拨】第2节诗作者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

诗中的“农夫”勤劳善良,有超长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站了起来,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入了抗日的行列。

他奋起抗争,支撑起整个民族,除了忍受饥寒、疲劳,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

这是一个觉悟了的“农夫”,又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

〖问题设计3〗请阅读第3节诗,说说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

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点拨】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

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追问〗这说明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问题设计4〗阅读第4节诗的前六行,说说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点拨】①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②诗人为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问题设计5〗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人?

【点拨】“我“是抒情主人公,又可指对祖国命运投以深情关注的千千万万个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也可以指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

〖问题设计6〗诗歌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点拨】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苦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

他们勤劳善良,坚韧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

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作结,在结构上 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上又能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员的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由苦难走向光明新生的期盼之情,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五、总结:

《赞美》一诗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它并不是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达复杂深刻的感情,因此诗人不惜重笔浓墨地铺排开去,歌颂中华民族的生存力,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的坚定信念。

《赞美》是一曲中华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第六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和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诗的鉴赏与阅读 

1.新诗的特点:

⑴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形式多样,流派较多。

我国的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公木先生说:

“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

” 新诗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有拜伦的十四行诗,有雪莱、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新诗,有惠特曼反映现实的诗。

中国的新诗,挣脱了旧格律的束缚,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

它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