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113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docx

幼儿园课程完整版

《幼儿园课程》思考题

一、概念(23个)

1、幼儿园课程P5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P9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是两个对立的课程类型,对立点在于一个重视知识客体,一个重视学生主体。

学科课程注重人类长期积累的系统知识,强调心智训练,具有系统性,逻辑性。

经验课程是一种学生自主的、探索的、实践的活动形式,具有综合性。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P9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个对立的课程类型,对立点是分与合的问题。

分科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原始形态,将基本学科门类分化,分为许多小学科。

综合课程是对分科课程的改造,以学科为中心,只不过这时所说的“学科”是几门小学科的合并。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P12

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隐形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影响具有弥散性、持久性,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

5、行为目标:

P39

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具有具体、精确与可操作的特点。

6.生成性目标 P40

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开展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注重过程,反应的是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反应的是儿童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7、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的艾斯纳提出的。

它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8、幼儿园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9、课程组织

将构成课程的各要素合理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育过程的组织。

10.课程实施(P97)

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1.间接教学(笔记)

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它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是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无意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为主。

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借助的中介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

12.支架教学(笔记)

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

是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13、直接教学:

教师直接具体传递教育意图,他是一种明确、简洁、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

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

直接教学主要借助于语言讲解进行,不太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也较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见笔记)

14、形成性评价:

P132

也称过程评价。

它是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15相对评价

在某一类课程评价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础,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

(P134)

16、园本课程p255

园本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

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17、幼儿园课程评价p128

幼儿园课程评价 :

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正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应性、效益作出判断的过程。

18、区域活动p185

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19、五指活动课程p204ppt

由陈鹤琴创编

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的内容由五方面组成,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

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制在儿童的生活上。

20、幼稚园行为课程p208-210

幼稚园行为课程:

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创编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的课程。

21、单元主题活动P169

所谓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围绕事先选择的主题组织教育活动。

 

改变学科活动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知识体系,割裂学科之间联系的弊端,是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单元主题活动提出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和出发点,这同时也构成了单元主题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22、普遍性目标:

P38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教育和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23、个体内差异评价P134

是将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各方面进行比较。

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并适当地减轻了被评价对象的压力,但由于评价本身缺乏客观标准,难以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

二、简答与论述(27个)

1.幼儿园课程实质的变化。

①幼儿园课程重心的转变:

课程由“学科”到“经验”的变化,实质上是课程由重物到重人的转变。

②态性转变:

课程本质观由静态走向动态。

③价值取向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④涵盖性增加:

指幼儿在园的一切有教育性的活动。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P5

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②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型

③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④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⑤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3.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P41

①对幼儿的研究

②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4、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有哪些?

P38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们把课程目标分成:

①普遍性目标:

②行为目标;

③生成性目标;

④表现性目标

5、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哪些问题?

P82

①课程目标缺失;

②课程内容超载;

③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

④课程内容偏向本本;

⑤课程内容缺乏提升。

6、课程实施有哪几种取向?

P98

①忠实取向;

②相互适应取向;

③课程创生取向:

7.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对象所包括的内容。

①课程方案评价;

②实施过程评价;

③课程效果评价;

8.蒙台梭利课程方案的内容。

①教育目标:

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和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②教育内容:

以感官教育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的读、写、算、文化科学等教育内容,涵盖五个领域:

感官教育、日常生活练习、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科学教育

③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组织:

教育内容的组织以教具为中心,教具依据儿童各敏感期设计;教育环境的组织是以环境为基础,提供适合儿童的“有准备的”环境。

9.园本课程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①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②在课程权力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③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④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

功能:

①园本课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保证;

②园本课程建设史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

③园本课程研究和开发是幼儿园课程理论的重要生长点;

④园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幼教政策、法规的要求。

10.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P261,同学们该题为“应用理解题”不知道属于简答还是论述范畴,所以在后面添了解释部分)

①办园理念:

幼儿园园本课程形成某种特色,实际上是时间一定办园理念的产物,具体包括:

先进理论的戏曲,明确的课程目标,可持续发展的近、中、远期规划,全园教师的认同、接纳晨读,特色氛围的创建等。

半园理想和理念既是抽象的,也是实在的。

办园理念也要体现本园独有的文化传统、社区特色、和师生特色,体现出幼儿园的独特办院宗旨和发展方向,这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

②幼儿园背景:

园本课程的开发若与本园背景一致,就容易成功;若与本园背景反差太大,课程创建与开发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增加,难度必然增大。

园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个别性,与幼儿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与幼儿园自身的人文历史背景休戚相关。

③发展机制:

园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个体的临时性为,而是幼儿园组织系统的长期行为,需要相应的发展机制作保证。

幼儿园(尤其是园长)不能把视野集中在眼前,仅仅重视眼前的发展,而不考虑未来的发展目标或模式。

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研究过程。

④师资建设:

培养大量的个性突出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幼儿园有一支富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都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影响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开发园本课程,离不开一线教师对课程问题的介入、参与与、决策,更离不开对“足够数量合格教师”的培养。

⑤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作为园本课程研发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园本课程研发的重要途径,园本课程开发必然要有“科研先导”“科研兴园”的意识和行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全方位、多视角地开展针对幼儿园自身特点的课程研究工作。

园本课程是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由幼儿园自己发起并实践研发。

⑥课程内容:

园本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向。

园本课程的内容一般应是幼儿园在某方面或某领域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之处。

借鉴学习要向与本园条件相近或有共同点的名园学习,要着重研究学习名园的发展历程,力求效法而不是效仿,然后进行科学决策。

11.教师教的方式与策略(笔记)

①直接教学:

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它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

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

②间接教学:

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它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无意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为主。

幼儿意识不到教师的意图。

这种方式的教育比较接近于幼儿的生活,甚至与幼儿的生活完全融为一体。

比较自然。

③支架教学:

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

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12.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点(P218)

①儿童观:

1.儿童具有内在的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

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3.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②教育观点:

1.主张自由教育。

强调儿童应有权利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工作要到什么程度,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自己工作的记过吗,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产生的自我创造才可能成功。

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包括充满爱与快乐的心理环境和经过老师组织与安排的物质环境

13、幼儿园五指活动课程及方案p201~p206

幼儿园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先生提出,课程的内容由五方面组成,它犹如人的五个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

活教育理论体系是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三大方面:

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方法论。

五指活动课程目标:

1.做人:

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

2.身体:

要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

3.智力:

要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只是和表意的的能力。

4.情绪:

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

课程内容:

1.健康活动:

包括静养、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健康检查、散步等。

2.社会活动:

包括升降旗、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社会常识等。

3.科学活动:

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观察、研讨、计数、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

4.艺术活动:

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

包括故事、儿歌、谜语、图画书、读法等。

课程组织:

整个教学法: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而且又是和儿童的人、事、物作为中心,以单元主题来组织,各项活动都围绕单元进行,使各科之间构成内在联系,形成整体。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编制的方法:

1.圆周法2.直进法3.混合法

课程的实施方面强调:

1.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

3.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

14、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

P210

(一)行为课程目标P211

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与意识,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行为课程的内容P212

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

2.儿童的自然坏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旅行,儿童对自然现象的活动;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临近的地方、各种职业活动等。

(三)行为课程的组织P213

组织的特点与要求:

1.整体的2.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3.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

(四)行为课程的实施

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定行为课程计划,并采用单元教学法来进行,具体包括:

动机、目的、活动、活动过程、工具及材料。

(五)行为课程的评价

1.对幼童的行为应有检讨

2.对幼童行为应有继续的注意

3.对幼童的行为应有记录

4.对幼童的行为应有估计

15、区域活动的空间设置的基本要求。

P189

(1)动静分开。

安静和热闹的区域要分开。

(2)封闭性和开放性结合。

每个区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场所,又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其他区域之间的干扰。

(3)相关邻近。

相关程度高、互动多的区域比较邻近,促进互动。

(4)灵活性。

区域应该随活动需要而定。

(5)空间拓展。

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

(6)避免“死角”。

处于安全考虑,也便于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16.区域活动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

P192(这一题需要问一下老师)

区域活动的设计包括区域的创设、区域活动的指导两个方面。

区域创设:

区域种类的确定、区域空间的设置、区域规则的制定;

区域指导:

帮助幼儿熟悉区域、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

(具体要考虑的因素:

看情况,如果是简答就不要了

区域种类的确定:

1、幼儿的需要与兴趣

2、正在开展的区域活动以及其他教育活动

3、器材设备、活动材料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4、可以利用的空间资源

5、幼儿园教育目标

6幼儿人数

区域空间的设置:

1、动静分开

2、封闭性与开放性结合3、相关邻近

4灵活性5、空间拓展6、避免“死角”

17.单元主题活动设计中,主题选择与确定的影响因素。

p170

①儿童;儿童的需要,兴趣,生活,已有经验等;

②主题自身特性;主题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可能涵盖的教育内容等;

③教师;教师的特长,能力,知识储备等

④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定的教育资源,是单元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⑤已经开展过的主题;考虑已经开展过哪些主题,此主题与这些主题之间有哪些联系,包括活动内容、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技能与能力等。

⑥学科知识;哪些学科知识是幼儿必须学会的,主题中蕴含着哪些可能的学科知识学习契机。

18.单元主题设计的基本流程或步骤。

(p170)

①选择与确定主题。

考虑儿童,主题自身特性,教师,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已经开展过的主题和学科知识等因素然后进行主题命名

②确定单元主题活动目标。

首先分析主题的潜在价值,包括教育价值与发展价值,接着思考主题的潜在方案,从中选择适宜的方案,进而确定适合的单元主题目标

③设计单元活动内容:

根据单元活动的目标,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等因素设计一些列的活动内容,可以初步确定每个活动的名称,目标,还可以标明每个活动涉及的领域

④可以就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环境资源,园外资源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⑤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

1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P132-134

1.从评价的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2.从课程评论的方法划分,可以将课程评论分为定性评论和定量评论。

3.根据评论主体不同,可以将课程评论划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4.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可以将课程评论划分为整理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

5.根据评价的参照系分类,可将课程评论划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20.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角色。

P246

1.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

2.教师是幼儿的观察者

3.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与向导

4.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5.教师还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

21.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所说的主动学习的要素。

P229

1、材料:

要提供丰富的。

能适应儿童不同发展需要的材料

2、操作:

要给儿童提供进行操作、转化、组成等活动的机会

3、选择:

儿童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操作的材料与活动

4、儿童的语言表达:

儿童有机会在活动中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儿童之间能很好地交流

5、来自成人的支持:

通过与儿童讨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儿童的游戏及协助儿童解决问题,成人可以鼓励儿童并扩展他们的活动

22.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P75

1、目的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

3、生活化原则4、兴趣性原则

5、基础性原则6、逻辑性原则

23.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三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及各自的优缺点。

学科课程:

分科教学(特点:

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

活动课程:

活动区活动(特点:

幼儿、活动、经验为中心)

核心课程:

多种形式(特点:

围绕社会生活)

优缺点:

①学科课程:

优点:

计划性强,便于操作,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强;在传递知识技能时经济有效;

缺点:

幼儿被动接受,创造性、主动性弱,幼儿的自主性被忽略。

②活动课程:

优点:

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儿童在生活情境中的学习:

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品质方面作用突出;

缺点:

内容缺乏系统性,操作性相对弱,加重教师工作量,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提高。

③核心课程:

优点:

学姐答案:

(打破学科界限,让幼儿主动学习扩展新经验,并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上课摘记:

在系统完整知识的获得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之间达到平衡。

缺点:

在达到系统完整知识的获得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平衡有一定的难度。

24.幼儿园课程组织中关于教育过程的组织的主要内容。

(见第四章笔记)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

①教学活动:

教师按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

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周密、计划性强、教师作用明显。

②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包括室外区域活动与室内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便于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幼儿。

常规性区域和与主题相联系的区域。

③游戏活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的主导活动;

④生活活动与常规性活动。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①集体活动:

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做相同的事,教师直接组织与指导,教师作用突出,活动效率高.容易忽视幼儿个别差异,互动机会少,不利于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

②小组活动:

包括内容相同的小组活动,内容不同的小组活动。

③个别活动:

教师按照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而展开的活动。

3)教学方法

①言语法:

讲解、谈话、讨论。

②直观法:

示范、演示、范例、情境表演。

③实践法:

观察、操作、游戏、练习。

④发现法:

创设一定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使幼儿自己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实验法:

教师指导幼儿运用简单工具,通过改变一定条件来引出所要得到的结果。

25、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p242)

①弹性计划,教师在开始项目活动之前只有一般化的、笼统的目标,依据对幼儿的了解、及对以前经验,形成灵活的、适应儿童兴趣和需要的需要调整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事先毫无计划,相反,他们事先考察、了解,有对幼儿考察后的种种可能性假设

②小组活动,项目活动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般是3-5人,有时2人。

这样的人数对于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来说是最理想的组织模式。

小组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的不同。

③合作教学,强调师生合作共同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打乒乓球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这一互动合作。

④记录的支持,教师通过持续、细心的观察、运用照片、录音、幻灯、录像、文字说明及实物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儿童在不同项目活动中的情况进行材料的收集、整理及记载。

记录贯穿于项目活动的始终,给教师提供更多了解幼儿想法与做法的机会,帮助教师进一步决定项目活动的下一个步骤。

⑤视觉与图像语言的运用,鼓励儿童运用视觉与图像语言来自由表达与相互交流,表征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儿童回忆、解说、分享探索中所作的一切,另一方面,儿童在此过程中,也愉悦了,成长了。

26.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书上没有,见杭幼师-幼儿园课程网-授课教案-授课ppt4)

27.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解决策略:

1、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判断并赋予以价值;2、随幼儿有价值的兴趣点展开活动,生成新的目标与计划,将其在不同时间予以兑现;3、随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

(其余问题的解决策略ppt中没有展示,只有案例,故省略)

有效学习问题

艺术活动中创造性与美感的协调问题

言语引导的问题

提问技巧问题

真实兴趣与虚假兴趣的问题

27、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及其关系。

组织途径有(p101)

1)教学活动:

教师按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

它具有以下特征:

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过程操作化(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特点:

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周密、计划性强、教师作用明显。

2)区域活动:

又称活动区活动,包括室外区域活动与室内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便于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幼儿。

常规性区域和与主题相联系的区域。

特点:

自主性、教育性、实践性。

3)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充分满足幼儿玩的需要的一种活动。

特点:

自然性、教育性。

4)生活活动:

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进餐、睡眠和盥洗等。

一般生活活动具有稳定性、规划性、灵活性三大特点。

处理各种途径之间的关系:

(p121)

四种途径各有特色,相辅相成。

四种活动许多内容可以相互为彼此服务。

尤其是区域活动的活动区,可以把活动区看作教学活动的“延伸”,看作自由游戏的场所,看作集体活动之外为儿童提供的一个自由活动环境。

让四项途径在维持自己特色的同时,服务于其他各项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