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3119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docx

炼铁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汇总复习资

一、填空题:

1.生铁含硫高会造成,降低钢的强度及一系列使用性能。

2.焦炭灰分主要由构成,冶炼中需配加碱性氧化物造渣。

3.炉渣中MgO、MnO、FeO等能减少。

4.造渣制度应包括造渣过程和对的控制。

5.焦炭灰分每增加1%,焦比升高2%,高炉产量一般会。

6.料面低于规定位置且不能尽快恢复时称为低料线。

7.块状带煤气流分布取决于炉料的。

8.煤气和炉料温差最小在,只有10-20℃。

9.难熔化的炉渣一般说来有利于提高。

10.炉渣应具有足够的,以保证生铁的质量。

11.燃料比是指每炼一吨生铁所。

12.慢风率是指风压低于的时间占规定时间(日历时间减去大中修时间)的百分比。

13.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炭量称为。

14.批重增大时可以加重,增大边缘的透气性。

15.焦炭含灰分高则意味着低,质量差。

16.为消除管道行程或偏料,可临时改变布料器工作制度,进行。

17.富氧鼓风有,提高喷吹量,降低燃料消耗的功能。

18.高炉造成炉墙粘结或炉缸堆积时,需要采取。

19.炉温剧凉时,应不失时机地,数量要一次加足。

20.高炉喷吹煤粉是,增铁节焦的重要措施。

21.入炉矿石品位提高1%,可降低焦比1.5%~2.0%,提高产量。

22.料速正常是高炉顺行的重要标志之一,生产中缓慢增快则预示着高炉。

23.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炉型多向高径比发展。

24.风口带是高炉热能和的发源地。

25.炼铁生产的热制度是指炉内。

26.滴落带是指,穿过焦炭层下到炉缸的区域。

27.高炉冶炼是炉内两大流股运动的过程。

28.送风制度对炉缸的起着决定性作用。

29.难熔化的炉渣一般说来有利于提高。

30.矿石和焦炭分别两次装入高炉的装料方式叫做。

31.铁矿石入炉后首先被蒸发掉的水份是。

32.炼铁原料中含碱金属主要以形态存在。

33.合理的造渣制度应选择最适宜的,满足炉况顺行。

34.焦炭在高炉中起到和料柱骨架三个作用。

35.硅的还原是按照的顺序逐级进行的。

36.高炉炉渣应具有,以保证生铁的质量。

37.合理的送风制度可保证煤气流在炉缸的。

38.研究高炉热平衡的目的主要在于寻求的途径。

39.在成渣过程中形成的称做软熔带。

40.低料线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事故。

41.炉缸内进风量大小取决于风口断面积、和送风压力。

42.炉渣熔化至能自由流动时的温度,叫做炉渣的。

43.通常将粘度在的温度作为表示酸性渣的熔化性温度。

44.AI2O3含量超过15%时,将使炉渣高温下的。

45.炉渣粘稠,熔化性温度升高,容易引起。

46.FeO和MnO能降低炉渣熔化性,对炉渣有较强的。

47.烧结矿中的硫是以的形式存在的。

48.焦碳循环区是指呈回旋运动的区域。

49.提高风温鼓风体积增大,风速增大,,也使燃烧带扩大。

50.高炉一代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炉衬的。

51.炉温的变化会引起下料及的变化,应及时调剂。

52.高炉下部调剂指的主要是风量、风温、调剂。

53.高炉减风时,炉内煤气量、气流速度下降并降低了料速,所以能够取得防凉和的效果。

54.合理的装料制度,应保证炉料在分布合理。

55.高炉炉喉间隙增大,能促使,以保证疏松中心。

56.高炉中铁大约还原达到%。

57.入炉料的冶金性能一般指:

还原性能、和荷重还原软熔性能。

58.还原硅消耗的热量是还原相同数量铁耗热的倍。

59.倘若煤气的和化学能得到充分利用,高炉冶炼就愈经济。

60.确定铁口合理深度的原则是炉缸内衬至炉壳厚度的倍。

61.CaCO3在高温分解时约有%与焦炭中的碳作用。

62.高炉在一定的原料操作条件下其炭素消耗既能满足又满足化学能的需要,此时即可获得理论最低燃料比。

63.高炉每冶炼一吨生铁可产生煤气m3。

64.温度高于℃时渣铁全部熔化,滴落经焦炭层进入炉缸。

65.高炉风口前燃烧是在空气量一定且有大量过剩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

66.焦炭在高炉中起、、三个主要作用。

67.热风压力的测量点设在位置。

68.铁矿石中有较多碱金属时易生成化合物而降低软化温度。

69.影晌软熔带宽窄实质是矿石的高低和软化温度区间。

70.炉渣离子结构与矿物组成变化是炉渣变化的根本原因。

71.煤粉的燃烧分为、、燃烧三个阶段。

72.高炉喷煤枪插枪形式分为、、。

73.高炉烘炉的目的是,提高砌体整体强度。

74.高炉流化喷吹控制煤量的方法是。

75.储煤场的作用是、、混煤作用。

76.高风温使高炉高温带下移,扩大了还原区,提高了高炉内煤气的化学能利用率,有利用降低焦比。

77.影响电除尘效率的因素,是煤气在电极间的。

78.在送期间热风出口的风温,随送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降低的速度与风量与

比,与贮热量成比。

79.物体产生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分别为:

、火源、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浓度。

80.管道压力损失有:

、和两种。

81.铜的熔点是℃、工业上常用的三种为:

、、黄铜。

82.和沸滕是液体汽化的二种形式。

83.维护好铁口的主要措施有:

、、打泥数量温度适当、固定适宜的铁口角度、。

84.焦粉使炮泥具有很高的和耐火度,并且透气性好。

85.保持一定的铁口角度可保持一定的死铁层厚度,有利于和。

86.消除炉瘤的方法有和。

填空题答案:

1.金属冷脆性,2.酸性氧化物,3.炉渣的粘度,4.终渣性能,5.下降3%左右,6.0.5m以下,7.透气性,8.炉身中下部,9.炉缸温度,10.脱硫能力,11.消耗燃料量,12.额定风压80%,13.冶炼强度,14.中心负荷,15.固定碳含量,16.定点布料,17.提高炉缸温度,18.洗炉措施,19.早加净焦,20.强化高炉生产,21.2.5%~3%范围,22.由热转凉,23.减小的矮胖型,24.气体还原剂,25.冶炼的热状态,26.渣铁全部熔,27.炉料和煤气,28.工作状态,29.炉缸温度,30.分装料制,31.吸附水和游离水,32.硅铝酸盐或硅酸盐,33.炉渣成分和碱度,34.发热剂、还原剂,35.sio2-sio-si,36.足够的脱硫能力,37.初始分布合理,38.降低吨铁能耗,39.熔融带和半熔融带,40.炉凉和其它失常,41.料柱透气性,42.熔化性温度,43.20~50泊,44.粘度增加,45.炉缸堆积,46.稀释作用,47.硫化铁,48.气流和焦碳,49.动能增大,50.破损程度,51.加热和还原,52.湿分,53.提高铁水温度,54.炉内截面积,55.矿石布在边缘,56.99.5,57.低温还原粉化性能,58.8,59.热能,60.1.2~1.5,61.50,62.热能,63.2000~3000,64.1500,65.碳,66.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67.热风总管与围管交接前约1m处,68.低熔点,69.软化温度,70.性质,71.加热、挥发分挥发,72.斜插式、直插式、风口固定式,73.使高炉耐火材料砌体内的水分缓慢蒸发,74.采用补气器,75.储备作用、空干作用,76.间接,77.流速,78.正、反,79.可燃物,80.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81.1083、紫铜、青铜,82.蒸发,83.按时出净渣铁、严禁潮泥出铁、改进炮泥质量,84.抗渣性,85.保护炉底、出净渣铁,86.洗炉、炸瘤。

二、选择题:

1.高炉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剧烈波动会造成炉墙()。

(A)下部结厚(B)上部结厚(C)局部侵蚀

2.长期堵风口操作会造成()。

(A)炉墙局部结厚(B)悬料(C)崩料

3.高炉长期冷却强度过大,会造成()。

(A)炉墙结厚(B)炉皮开裂(C)局部侵蚀

4.我厂炼钢生铁的适宜碱度CaO/SiO2一般应控制在()之间为宜。

(A)1.0~1.2(B)1.1~1.3(C)1.2~1.4

5.高炉原料中的硫约有(  )%是由焦碳带入的。

 (A)50%(B)60%(C)80%

6.实际生产中炉渣中的Al2O3含量一般不宜超过(),否则炉渣粘度大。

(A)13%~15%(B)14%~16%(C)15%~18%

7.钢与铁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以上的为生铁。

(A)0.2%(B)1.5%(C)1.7%

8.一批料中矿石比焦炭先装入高炉的装料方式叫做()。

(A)倒装(B)正装(C)分装

9.高炉操作中变料制,主要是为了调节()。

(A)煤气流分布(B)炉温高低(C)炉渣碱度

10.高炉使用的生矿堆密度为()吨。

(A)1.8(B)1.9(C)2.0

11.每炼一吨生铁所需要的焦炭量称为焦比,用()表示。

(A)kg(B)kg/t铁(C)t/m3.d

12.高炉内型是指高炉冶炼的空间轮廓,由炉缸、炉腹、炉腰和()五部分组成。

(A)炉身及炉顶(B)炉基和炉顶(C)炉身和炉喉

13.含铁矿物按其矿物组成可分为四大类:

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

(A)富矿(B)贫矿(C)菱铁矿

14.碱度为()的叫自熔烧结矿。

(A)1.0~1.2(B)1.3~1.5(C)1.5~3.5

15.碱度为()的叫高碱度烧结矿。

(A)1.0~1.1(B)1.2~1.3(C)1.5~3.5

16.高炉内炉身下部直接还原温度开始在()。

(A)570℃(B)800—1000℃(C)高于1100℃

17.高炉空料线停炉时,喷水管的位置应设在()。

(A)小料斗(B)大料斗(C)炉喉取样孔

18.高炉冶炼的还原剂有()三种。

(A)CO、C、H2(B)CO、O2、C(C)CO、O2、N2

19.碳汽化反应大量进行的温度界限是()

(A)800-900℃(B)900-1000℃(C).>1100℃

20.开炉一般都在炉腰1/3以下用净焦、空焦充填,理由是()。

(A)防止矿石破碎(B)保证炉缸温度(C)维持顺行

21.炼铁炉料碱度为()的叫超高碱度烧结矿。

(A)1.0~1.1(B)1.2~1.3(C)1.5~3.5(D)>3.5

22.球团矿具有含铁分高、还原性好、()和便于运输、贮存等优点。

(A)产量高(B)粉末少(C)粒度均匀(D)焦比低

23.矿石在炉内的实际堆角为()。

(A)26º~29º(B)30º~34º(C)36º~43º(D)40º~47º

24.焦炭在炉内的实际堆角为()。

(A)26º~29º(B)30º~34º(C)36º~43º(D)40º~47º

25.炉料沿大钟表面呈抛物线下落影响布料,一般大钟倾角取值为()。

(A)30º(B)35º(C)40º(D)53º

26.“矮胖”型高炉和多风口,有利于(),有利于顺行。

(A)强化冶炼(B)高炉长寿(C)降低焦比(D)提高鼓风动能

27.低料线一小时不能恢复正常时,应减轻焦碳负荷的()。

(A)5-8%(B)10-20%(C)20-25%(D)25-30%

28.高碱度烧结矿的主要优点是()。

(A)产量高(B)粉末少(C)还原性好(D)焦比低

29.实际炼铁生产中,炉况()时容易发生悬料事故。

(A)向凉(B)下行(C)正常(D)热行

30.冷却壁漏水时煤气中H2含量升高,炉温表现为()。

(A)向热(B)上行(C)波动(D)大幅度下行

31.生产中调整风口直径和长度,属于()制度的调剂。

(A)装料(B)送风(C)造渣(D)热

32.高炉操作中改变焦炭批重,主要是为了调节()。

(A)煤气流分布(B)炉温高低(C)炉渣碱度(D)冶炼强度

33.高炉内料柱中矿石从软化到熔化这一区间,叫(  )。

(A)软熔带 (B)块状带 (C)滴落带 (D)风口带

34.焦炭灰分含量与强度之间()关系。

(A)呈反比(B)呈正比(C)没有直接关系(D)无影响

35.炉渣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并能自由地与铁水()。

(A)脱S(B)保温(C)熔融(D)分离

36.高炉冶炼要求,规定槽存不少于()的容积。

(A)50%(B)60%(C)70%(D)80%

37.高炉冶炼中焦炭在风口区燃烧产生的温度高达()℃。

(A)1400~1600(B)1600~1800(C)1700~1900(D)1800~2100

38.高炉内铁矿石从入炉到软熔前分布的区域,称做()。

(A)软熔带(B)滴落带(C)风口带(D)块状带

39.低料线时,矿石不能进行正常的(),是造成炉凉的主要原因。

(A)分布(B)按序下降(C)预热和还原(D)氧化与燃烧

40.碱性炉渣为短渣,炉渣过碱时流动性差,会使风口表现为()。

(A)出现挂渣(B)炉温上行(C)炉温不变(D)炉温下行

41.酸性炉渣为长渣,它随着温度的下降最终会影响()。

(A)碱度向上(B)物理热上行(C)炉缸温度向上(D)脱硫效率下降

42.焦炭在炉内燃烧产生高温还原性气体,它们是()。

(A)CO、CO2(B)CO、O2(C)O2、H2(D)CO、H2

43.煤气中分可燃成分与不可燃成分,下列完全能燃烧放热的是()。

(A)CO、C2H4、SO2(B)H2、H2O、CO(C)CO、H2S、H2(D)CO、H2、O2

44.高炉炉缸装有铁口、渣口和风口,并容纳渣铁,它的形状是()。

(A)圆筒形(B)锥台形(C)倒锥台形(D)截锥台形

45.炉喉间隙过大时,料面呈M型分布,会造成()。

(A)局部偏料(B)中心过死(C)边缘发展

46.入炉矿石品位提高1%,可降低焦比约()。

(A)1.5~2.0%(B)1.0~1.5%(C)1.2~1.6%(D)1.3~1.7%

47.当焦炭中含硫每提高0.1%时,高炉焦比升高约()。

(A)1.2~2.0%(B)1.1~1.9%(C)1.0~1.8%(D)1.0~1.5%

48.有些成分影响炉渣粘度,如()的升高会使炉渣流动性变差。

(A)Al2O3、CaO(B)Al2O3、SiO2(C)MnO、CaO(D)CaO、MgO

49.高炉发生向凉炉况,除补加焦炭、空焦外,首先要采取()的措施。

(A)加风温(B)停喷吹(C)增大喷吹(D)减风

50.高炉喷吹燃料,炉渣脱硫能力增强,对LS()。

(A)有所降低(B)降低4~7%(C)提高4~7%

51.高炉炼铁所用燃料主要是焦炭,它的堆积密度一般在()之间。

(A)0.40~0.45t(B)0.45~0.50t(C)0.55~.60t

52.球团矿是经过培烧的炉料,它的堆密度一般在()之间。

(A)1.5~1.7t(B)1.6~1.8t(C)1.9~2.0t

53.低料线时,矿石不能进行正常的(),是造成炉凉的主要原因。

(A)分布(B)按序下降(C)预热和还原

54.从高炉解剖看,炉料在炉内分布基本上上按()层状下降的。

(A)矿先焦后(B)焦先矿后(C)装料顺序

55.生铁中五大元素是Si、Mn、S和()。

(A)P、Fe(B)Fe、C(C)CO、H2(D)C、P

56.高炉处于停产状态,休风十天以上称为()。

(A)长期休风(B)计划检修(C)闷炉(D)短期休风

57.冶炼过程中,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主要区域在()。

(A)风口带(B)滴落带(C)炉缸渣铁贮存区

58.高炉喷吹燃料,炉渣脱硫能力增强,对LS()。

(A)有所降低(B)降低4~7%(C)提高4~7%

59.焦碳在炉内破碎的主要原因是()。

(A)撞击造成(B)炉料摩擦造成(C)化学反应消耗造成

60.高炉煤气和部分焦炭夺取铁矿石中的氧,这一过程称为()。

(A)氧化过程(B物理反应(C相互作用(D)还原过程

61.减少渣中带铁的主要条件是()。

(A)提高碱度(B)降低碱度(C)活跃炉缸(D)减风控制

62.高炉在采用放风坐料时,如果料坐不下来,()。

(A)应等待风压降至零位并打开窥视孔(B)可用热风炉倒流使高炉负压帮助

(C)应复风烧空炉缸再进行坐料

63.安全规程规定:

高炉冷却水压力应比热风压力高()。

(A)50KPa(B)100KPa(C)相等

64.高炉内直接还原温度开始在()。

(A)800~1000℃(B)高于1100℃(C)高于570℃

65.空料线停炉,打水管的安装位置应设在()。

(A)小料斗上面(B)大料斗内(C)从炉喉取样孔插入

66.长期休风须停鼓风机时,应该在下列工作完成之后进行()。

(A)发出休风信号、热风炉操作完毕,放风阀打开以后

(B)完成休风操作,热风炉倒流,所有风口全部用堵口泥堵严、停止倒流后

(C)完成B后、所有风口直吹管全部卸下,切断高炉与送风系统联系后

67.打水空料线时,高炉炉顶温度控制在()。

(A)愈低愈好(B)大于500℃小于700℃(C)400~500℃之间

68.对鼓风动能影响最大的鼓风参数是()。

(A)风量(B)风口面积(C)风温(D)风压

69.炉缸煤气的最终主要成分为()。

(A)CO、H2、N2(B)CO、CO2、N2(C)CO2、N2、H2

70.碳汽化反应大量进行的温度界限是在()。

(A)<1000℃(B)900~1000℃(C)1100℃以上

71.新筑高炉烘炉的目的是()。

(A)为开炉顺行(B)保证安全(C)保护好炉衬炉体设备和降低开炉焦化

72.精料的内容概括为,高、稳、小、净。

其中的“小”,是指()。

(A)粒度愈小愈好(B)除去含粉部分(C)由高炉的大小规定粒度范围

73.高炉的冷却水水速应使浮悬物不易沉凝,不发生局部沸腾,对水速要求()。

(A)0.8~1.5m/s(B)1.5~2m/s(C)>2m/s

74.为保证热风炉的强化燃烧和安全生产,大于1000m3级的高炉,要求净煤气支管处的煤气压力不低于()。

(A)6KPa(B)3KPa(C)10KPa

75.影响炉缸和整个高炉内各种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矿石的还原与熔化(B)炉料和煤气的运动(C)风口前的焦炭燃烧反应

76.块状带的煤气分布取决于:

()。

(A)炉料的透气性(B)炉缸煤气的初始分布(C)软熔带的媒气分布

77.采取较高冶炼强度操作时,保持高炉顺行应该采取()。

(A)发展边缘气流(B)发展中心气流(C)造成两条煤气通路

78.焦炭灰分主要是()。

(A)酸性氧化物(B)中性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

79.衡量出铁口维护的好坏以:

()。

(A)铁口深度(B)铁口合格率(C)渣铁出尽情况

80.烧氧时应确认氧压在:

()。

(A)8Kg/cm2以上(B)10Kg/cm2以上(C)15Kg/cm2以上

81.生矿中最易还原的是:

()。

(A)磁铁矿(B)赤铁矿(C)褐铁矿

82.高炉喷吹煤粉的含水应控制在()。

(A)1%左右(B)5%左右(C)10%左右

83.国家环保规定粉尘外排浓度()。

(A)不大于200毫克∕米3(B)不大于150毫克∕米3(C)不大于300毫克∕米3

84.原煤中化学元素氮(N)、硫(S)、磷(P)、灰分(A)是()。

(A)有害元素(B)有益元素(C)主要元素

85.喷入高炉内的煤粉可以代替焦炭提供()和还原剂作用。

(A)骨架(B)热量(C)渗碳

86.煤的可磨性指数越高()。

(A)越不易磨细(B)越易磨细(C)对磨细无影响

87.当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增加时,流量孔板前后的压力差()。

(A)增加(B)减少(C)不变

88.热风炉要求所用的高炉煤气含尘量应少于()

(A)1g/m3煤气(B)1mg/m3煤气(C)10mg/m3煤气

89.热风炉燃烧期和送风期,其热交换都主要在()中完成。

(A)蓄热室(B)燃烧室(C)拱顶

90.当拱顶温度已达到规定的最高时,烧炉操作应使空气过剩系数(),控制拱顶温度不再上升。

(A)保持不变(B)增大(C)减小

91.下列几种提高煤气理论燃烧温度的方法中,较经济的是()

(A)混入高发热值煤气(B)煤气用降温来脱湿(C)预热助燃空气和煤气

92.焦碳反应性与煤料堆积密度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

选择题答案:

1.A,2.A,3.A,4.A,5.C,6.C,7.C,8.B,9.A,10.B,11.B,12.C,13.C,14.A,15.C,16.C,17.C,18.A,19.C,20.B,21.D,22.C,23.C,24.A,25.D,26.A,27.B,28.C,29.D,30.D,31.B,32.B,33.A,34.A,35.D,36.D,37.D,38.D,39.C,40.A,41.D,42.D,43.C,44.A,45.C,46.A,47.A,48.A,49.D,50.C,51.B,52.C,53.C,54.C,55.D,56.C,57.B,58.C,59.C,60.D,61.C,62.C,63.A,64.A,65.C,66.C,67.C,68.A,69.A,70.C,71.C,72.B,73.A,74.A,75.C,76.A,77.C,78.A,79.B,80.B,81.C,82.A,83.B,84.A,85.B,86.B,87.A,88.C,89.A,90.B,91.C,92.B。

三、判断题:

()1.风温利用水平低是制约喷吹煤比的重要因素。

()2.矿石的入炉品位与高炉技术指标有密切的关系。

()3.焦炭应比矿石的平均粒度大3~5倍。

()4.焦炭成分和性能波动会导致高炉冶炼行程不稳定。

()5.焦炭带入的硫量占所需原料含硫量的60%左右。

()6.炼铁工作者认为,良好的冶金焦应是含固定C量高和灰分高。

()7.保持炉缸工作均匀活跃,应使W型软熔带升高。

()8.为保证生铁质量,炉渣碱度越高越好。

()9.评价烧结质量的好坏,通常以矿品位越高越好,粉末越少越好。

()10.冶炼低硅生铁节能增产效果明显,因此[Si]含量控制越低越好。

()11.炉渣中MgO、MnO能减少炉渣粘度。

()12.炉渣中Al2O3、CaO能减少炉渣粘度。

()13.硫负荷过高,使炉内脱硫在技术上有困难,经济上也不合理。

()14.热制度的稳定是高炉行程正常的条件和标志。

()15.单纯地提高渣中MgO含量,会降低脱硫能力。

()16.现代炼铁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于推广新工艺、新技术。

()17.高炉生铁含硫量,是利用调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