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0790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生共写随笔 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5.docx

《师生共写随笔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结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5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人都是有惰性的,作为教师,如成了懒惰的俘虏,必将误人子弟。

而写随笔是医治懒惰的最好方法。

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希望教师以写促勤,以写促读,以写促思,在坚持写随笔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用这种方式铸造教师的专业尊严;希望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成长的履痕,倾诉心中的秘密,反思日常的行为,既提高写作水平,又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积累一笔珍贵的人生精神财富。

二、课题总体设定

1.研究目标:

我们的理念是:

在师生坚持写教育周记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育周记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用教育周记的写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实现“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写作,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教师随笔:

每年不少于4万字。

学生随笔:

小学生每年不少于2万字。

2.研究策略

(1)变说为做。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2)变被动为主动。

“充满激情地从事新教育实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变单一为双向。

“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是我们自加的压力与追求的结果。

三、课题实施过程

著名社会活动家陶铸先生曾对“精神生活”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朱永新教授也把“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和一定特长”定为他心目中的“理想学生”的标准之一 。

可以这么说,丰富且具高级趣味的精神生活,是衡量学生或是一个国家公民文明程度的最基本的标准。

可据笔者调查,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他们除了必要的学习之外,没事的时候就是看看比较弱智的卡通片,打打无聊的小游戏,搞些小玩具玩玩,或者盲目地追追各类明星,有时也读点课外书,背背唐诗宋词。

很少有学生把写作当作放飞心灵的精神需要。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写作理应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因为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

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他们也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从而促使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完善。

可是,“作文难,作文难,提起笔来难开言。

”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带领学生“拿下”这个语文学习的“高地”,创建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呢?

“师生共写随笔”课题组在新教育实验中找到了曙光。

该实验鼓励教师和学生坚持用随笔记录生活的轨迹和人生反思的成果。

这是提升师生素养和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

于是,我们带着学生在这片“实验田”里,边耕耘边摸索……

1.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源头”问题,激发写作兴趣

两年来,为充实学生的“习作素材库”,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倾诉于笔端。

有围绕学校阅读节开展的活动:

“走进‘马小跳’,不笑也会跳”、“哪个嫦娥叫人爱”、“阅读节系列日记比赛”、“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小队日记竞赛”等;有根据班级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设计的活动:

“压岁钱,你姓什么?

”、“给别人一点掌声”、“同学相处宽容为先”、“师生零距离”、“我为自己‘治病’”、“攀比对吗?

”等;有根据本学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设计的活动:

“共享智慧—开展学校分享广告语的设计活动”、“分享洁净大家谈”、“爱心—最美的心”等;有活跃自己身心的活动:

“小小书法家比赛”、“乒乓比赛”、“成语接龙”、 “赛诗会”等;还有根据时事及社会现象设计的活动:

“嫦娥一号升天,激动一刻”、“体验失明”、“拒烟行动”……

2、我们还结合语文教材,学完课文后从多方面挖掘写作的素材。

如:

学习了《狐假虎威》我让学生续写上当的老虎会怎么样?

学生写到:

自从老虎上了狐狸的当后,心里很是懊恼。

这一天,老虎在森林里散步,不远处有一群小动物在做游戏,他们看见老虎,纷纷向老虎做个鬼脸,嘴里念叨着:

“老虎是个大笨蛋,上次竟被狐狸骗”。

听到这儿,老虎恼羞成怒,正想扑向小动物们,又一想:

还是等我收拾了狐狸再说吧。

于是,老虎来到了狐狸家门口,在狐狸家门口挖了个坑,又铺上了一些草,老虎迅速闪到了狐狸的门后,准备活捉狐狸。

等了一会儿,只见狐狸把头探出门外,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异常,就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

可刚走几步,脚下一软,就掉进了陷阱里。

旁边的老虎拍着手走出来,解恨的说:

“上次你骗我,今天我报仇的机会来了,我要吃了你。

”说着,就向狐狸扑去。

此时的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计上心来。

它用哀求的语气对老虎说:

“老虎大哥,上次是我不对,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就不要和我计较了,要不这样,我给您当保姆,每天伺候您吃喝,还给您捶背,您看怎么样?

”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沉思片刻说:

“嗯,这样也好,我也能好好享受一番。

”从此后,狐狸就做起了老虎的保姆,每天为老虎端茶倒水,老虎觉得这样的日子很舒心,时间一长,也放弃了对狐狸的戒心。

可狐狸终究是狐狸,一次,趁老虎不注意,在饭里放了毒药。

老虎死了,狐狸又大摇大摆地回自己家了。

——选自姜行皓《续写〈狐假虎威〉》

学习了语文百花园中的《辨字歌》后,学生也自己编写了《辨字歌》,学生写到:

辨字歌

“锋”“峰”音同形不同,

他们意思也不同。

分辨“锋”“峰”形和义,

要把部首看仔细。

“锋”的意思是刀锋,

锋利的宝刀明又亮。

若用“峰”字指山峰,

山峰峰峦峰连峰。

——选自杨培源《辨字歌》

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打开了学生的写作之泉,清亮的“泉水”从他们稚嫩的笔尖汩汩地流淌出来了!

3、为了让学生写作时,能够做到笔随心生,我们创设了情景作文。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我手写我心”。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写出童心张扬、童趣盎然的好作文。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学习、借鉴与实践、反思中,我提出了“话题速写”作文教学模式,其流程是:

创设话题情境——观察体验——现场速写。

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看似无意实为用心地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真情体验、迸发激情,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投其所好、欲擒故纵、即兴训练这种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了各种心理因素参与体验,培养学生有感而发,及时书写的写作习惯,以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

为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我设计了《神秘的盒子》的情景,学生的情绪整节课都处于高涨状态。

学生写到:

原来如此

上课了,老师双手捧着一个盒子,脚步很轻,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讲桌上,笑着对我们说:

“同学们,这里面可装着非同一般的东西,也是我最喜欢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猜测起来,“是虫子”、“是手机”、“是戒指”。

我太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了,此时的我真想变成一只蚊子,飞进去一看究竟。

那怎么样才能看到老师的宝贝呢?

正在我们冥思苦想时,老师说:

“请同学们把刚才的一幕用笔记下来,谁能把自己的好奇心表达的最好,谁就有机会看老师的宝贝。

”听了老师的话,班里静得只听见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结果,第五组的赵晓冉被选中了。

她兴高采烈地走上讲台观看老师的宝贝,老师像孩子似的和赵晓冉拉了勾,做了约定:

不能向任何人说。

赵晓冉连连点头,随后,老师轻轻地、谨慎地把盒子打开了一条缝,台下的同学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恨不得一下子让脖子长长十米,可遗憾的是还是看不到。

而看到老师宝贝的赵晓冉,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一表情更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看到老师的宝贝,老师又让大家在小组里选一个写的好的同学上台观看。

这些同学仍然和赵晓冉的表情一样,我们已经好奇到了极点。

可此时老师却说:

“宝贝展示到此结束。

”有的同学都急哭了,也有几个胆大的男同学纷纷抗议到:

“老师要不让我们看,我们就把盒子抢过来。

看到我们急成这个样子,善良的老师终于把她的宝贝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

原来,盒子里装着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出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此时的我们恍然大悟:

老师的宝贝就是我们啊!

我也想对老师说:

“老师,我们也永远爱您!

——选自杨培源《原来如此》

这节作文课的成功更坚定了我创设情景作文的信心,接着我用一根小小的皮筋儿又为大家创设了一节情景作文。

学生写到:

一节快乐的作文课

今天上午,老师让我们准备一根皮筋,我心想:

真奇怪,老师让拿皮筋有什么用呢?

难道要教我们扎小辫吗?

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下午上课,老师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老师要教我们变魔术,我们大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老师要开始表演了。

只见老师先拿起一条皮筋捆在了食指和中指上面。

随后,老师握住手,吹了一口仙气,猛一打开,刹那间,皮筋跳到了无名指和小拇指上。

“哇塞,太神奇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赞叹。

我们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都嚷嚷着要学,可此时的老师却卖起了关子。

哎呀,老师,你是天底下最最善良的老师,你就教教我们吧!

看着我们着急的样子,老师终于“善心大发”。

同学们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教室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很清楚。

老师把手心朝向我们演示着,皮筋本来在食指和中指上面,老师握手时,把四个手指全伸到了皮筋里,假装吹了一口仙气,迅速打开,皮筋一下子就跑到了无名指和小拇指上了。

哈哈,很好玩吧!

今天这节课真是一节快乐的作文课!

——选自赵晓冉《一节快乐的作文课》

4.师生共写随笔,言传身教的熏陶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从课题实施那天起,我们就在班级开展了“师生互读随笔”的活动,这既是对自己的挑战,又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

我们与学生互读随笔,与他们一起交流写作体会,一起赏析名家名篇,一起编写个人文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在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再也不怕写作了,“说真话,抒真情”在班级中已蔚然成风,而且一个班中已有十多位学生学会了电脑写作,并主动编起了个人文集。

虽然有些稚嫩,但小小的文集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热情。

记得在一次班会上,为了解决我班学生互起外号的问题。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我当众读了一篇题为《用智慧处理问题》的文章,文章内容如下:

本学期伊始,我班刮起了一阵“起外号”风。

一次,在学生的日记中我了解到这样一件事:

一节自然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关于“乌龟报恩”的故事。

一提到“乌龟”一词,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甚至指着一个同学笑,还有甚者,下课后,在这个学生旁边的一块玻璃上画了一只乌龟,于是,下课后这个学生哭了,因为他的名字叫鑫辉,所以大家根据谐音,给他取外号为“乌龟”。

那天的日记上,他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此同时,有几个同学也针对这件事在日记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得知这件事,作为班主任,我很生气,但理智告诉我,生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冷静再冷静后,我决定这样做:

趁着一节班会课,我让姜鑫辉同学读了自己的这篇日记,他走上讲台,边读边擦眼泪,以至最后竟泣不成声。

我观察者班里的学生,此时的班级,连根绣花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很多同学低下了头。

接着,我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走上讲台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后都主动向该学生真诚地道了歉。

但是姜朝阳委屈地说:

“他平常也经常给别人起外号。

”这句话给我提了醒:

该怎样让大家从根本上改掉这个毛病呢?

稍一思考,我决定采用集体舆论的压力。

我郑重的对大家说:

“从今天开始,我宣布如果以后谁再给别人起外号,并且别人非常讨厌这个外号,我将发动全班同学给他起一个最为难听的外号,并且我将告知各个任课老师,上课提问时,一律喊他的外号;除非是有积极意义的,别人愿意接受的,如‘智多星’‘故事大王’等。

”同学们一致表示同意。

以后的一周里,从学生的日记中得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喊外号,但都是无心之举,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事后都真诚地向对方道了歉。

又过了几天,我安排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日记,姜鑫辉主动走上讲台,读他的日记:

“今天,自然老师讲课时又提到乌龟的笑话,我以为同学们又会像上一次一样看着我大笑,于是我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可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在认真地听讲,没有发出任何异常的声音,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觉得,我们班的学生进步了,班风改善了,我越来越喜欢我们这个班集体了。

”当他读完的一刹那,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想起来。

我感动地说:

“同学们,这掌声是送给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因为你们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说完,大家的掌声又一次响起。

由此,我想到,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爱心,有善于处理问题的智慧。

学生们深受感动,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倾诉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他们的选材广而新颖,情感细腻且真切,于细微处见真情,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5、编著了师生随笔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两年来,我们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先后出版了学生文集《我手写我心》和《我写作我快乐》,教师文集《和学生一起成长》和《教师随笔集》,这些文集的出版,大大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6、付出有所收获,荣誉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两年的努力换来了一些成绩。

我校教师的多篇教育随笔在我区的刊物《淇滨教育》上发表;刘白云老师所写论文《浅谈教师职业道德》获区级论文一等奖;梁桂兰老师所写论文《指导小学生写作文一得》获省级二等奖;张俊敏老师所写论文《让涓涓细流滋润干涸的心田》获省级三等奖;2011年11月份,我校中高年级9名学生在参加的鹤壁市首届现场作文大赛活动中,获奖率达100%,其中特等奖一名,一等奖5名。

虽然荣誉并不多,但却凝聚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心血,我们会在荣誉的感召下勇往直前。

四、课题研究成果

“师生共写随笔”活动开展两年以来,师生获得了双赢。

(一)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及生存理念。

1.教师养成了“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的确,一年多的体验,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唯有反思,我们思维之泉才会永不枯竭;唯有不断反思,笔下才会诞生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灵动之作;唯有反思,我们才会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也唯有反思,我们才会由一名“新手型教师”真正提升为熟练型甚至是智慧型的教师。

在“师生共写随笔”这条漫长又艰难的道路上,我们课题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勉励,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逐步养成了“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良好习惯。

课题主持人经常跟我们说:

“只要往电脑前一坐,浮躁了一天的心绪就会安定下来,脑中便会像放电影一样掠过生活的一个个片断,此时,笔下就会像流水一样淌过一串串文字。

花一点时间,记下花絮,让自己日后有回忆的资本,那不是享受吗?

写教育随笔磨砺了我的思想。

”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仅一年时间,她就记下五多万字的随笔,有多篇文章得到课题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老师最辛苦,尤其是工资不高的带教,在认真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周玮玮和周红梅老师,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写出了许多有一定质量的教育随笔。

2.教师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通过读书、思索、写随笔,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品味提升了。

我们的反思、研讨除了教育、教学,还涉及到了各种文化,更多的则是对生命、亲情、友情的感悟。

滚滚红尘中,世事纷扰,人生常有不如意,常会影响工作的心境。

感谢“新教育”,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感谢“新教育”,使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并能平心静气面对一切烦恼和荣辱;感谢“新教育”,让我们体验到了教师自身的价值,为自己铸造了专业尊严。

(二)学生享受到了读书、写作的快乐。

现在,我们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了读书、写作。

尤其是以前害怕写作的后进生,也开始对写作课感兴趣,写作水平提高了许多。

孩子们的写作视角新颖,选材广泛,虽是四年级学生,已学着针砭时事。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随时用笔或表扬班级中的好人好事,或是批评某种不良想象,他们在写作的同时,纯洁了思想,净化了心灵。

在创设情境作文中,每个学生都能写出情真意切的习作,每篇文章都能运用好词、好句、好段落,表达自己对这节课的喜爱之情。

批改习作时,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和激动。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通过写绘画日记,表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世界、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不仅提高了绘画水平,更对读书、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五、 问题探讨

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荡涤灵魂、滋养精神的实验,它的口号就是“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试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人坚定不移的执着精神与科学态度。

但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

身为一线的老师,既要忙于教学,又要忙于学校许多繁杂的事务,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一直都在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事务,全身心地投入“新教育实验”的滚滚大潮中去,真正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呢?

 

市级课题:

 

《关于师生共写随笔同享成长快乐的研究》

 

 

淇滨区申屯中心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