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749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docx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定稿版

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上篇:

行业分析提要1

基本分析1

下篇:

行业分析说明2

I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2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2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3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4

II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9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9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9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9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10

五、能源生产分析10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11

III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13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13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16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18

IV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18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18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19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21

V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23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23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25

VI2003年上半年三大景气指数走势及分析28

一、国房景气指数28

二、消费者景气指数31

VII2003年宏观经济发展十大事件34

上篇:

行业分析提要

基本分析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

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

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

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

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下篇:

行业分析说明

I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

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

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

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

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今年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新纪录和新“亮点”:

国家外汇储备突破4000亿美元,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0万亿元,工业生产增长创1995年以来最高增速,进出口贸易大进大出总额超过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创下近年新高,汽车销售火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等。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11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累计完成投资346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6%。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058亿元,增长27.2%,更新改造投资6833亿元,增长33.1%,房地产开发投资8285亿元,增长32.5%,其他投资1443亿元,增长28.6%。

分析投资增长情况,有以下特点:

投资增长速度继续呈小幅回落态势。

与1-10月相比,全部投资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其中,基本建设增速回落1.4百分个点、更新改造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但房地产开发略有加速,加快了1.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加速0.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分别下降1和0.2个百分点,有19个地区增幅回落,12个地区投资增速小幅攀升。

各行业投资增速有升有降。

冶金、纺织、煤炭投资增幅回落,其中,冶金行业投资增速回落了10个百分点,机械、电力和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仍有小幅上升。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

1-11月累计到位资金37904亿元,比同期完成投资多3285亿元,增长速度为40.6%,回落1.1个百分点。

11月当月完成投资4152亿元,增长25.3%,与上月相比,增幅上升了2.7个百分点。

11月当月新开工项目8821个,在上月大幅减少的基础上又减少2.6%,新开工项目增长势头得到控制。

1-11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8.5%,增速比1-10月快2.1个百分点。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

由于国际市场和世界投资回暖、发达国家继续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2004年中国外贸将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贸易

总的判断是:

出口增长幅度继续回落,进口增长加快,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小。

2003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6062.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其中:

出口3077.0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进口2985.6亿美元,已超过2002年全年的进口规模,同比增长40.5%,进出口顺差91.5亿美元,同比减少54.3%,在一般贸易项下还出现了89.2亿美元的逆差。

据商务部预测,2003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将达8%-11%,进口增长12%-15%,顺差比上年大幅减少。

明年中国外贸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

一、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将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同时出口退税增量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担后,可能会引发新的欠退税问题。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威胁进一步加大。

三、中国加入WTO后的大部分过渡保护措施将在2004年底到期,从2003年12月起,分销、保险、银行、运输等服务部门的开放地域扩大,准入门槛降低,2004年将取消成品油、天然橡胶、部分汽车及零部件等50个税号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农产品及化肥的关税配额量将进一步增加。

四、在进口迅速增长、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小的背景下,国内某些脆弱产业将受到冲击。

同时,考虑到国际市场和世界投资回暖、发达国家继续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2004年中国的外贸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出口速度将减缓,贸易顺差缩小。

吸引外资

总的判断是:

中国将迎来吸引外资的新一轮高峰。

2003年1-9月,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539家,同比增长18.59%;合同利用外资金额79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5.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5%;至2003年9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3735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9072.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82.04亿美元。

2004年中国将在以下方面加大引资力度:

一是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二是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并购、BOT等方式到中国来进行投资;三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上市;四是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五是进一步扩大外资参与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六是允许外商以直接投资方式受让上市公司的法人股股权。

外汇储备

总的判断是:

外汇储备增长较快,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成为主要来源。

至2003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

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是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多以外,还有一项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其它投资”变化较为醒目,2002年上半年该项目为逆差34亿多美元,2003年上半年已成为顺差217.95亿美元。

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利率和汇率等因素影响,企业大量利用国内、国外外汇贷款,导致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大幅增加,境外拆放资金余额大幅下降,外债流入相对增加。

同时不排除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的强大预期下,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

预计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依旧呈快速增长态势。

人民币汇率

总的判断是:

在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国家会加大对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针对国际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强大预期,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从而打破国际游资的预期,维护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确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国家将着重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已推出的措施包括:

一、改革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放宽企业保留外汇限制,如国际承包工程等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由企业全额保留;二、不断简化进出口核销手续,便利企业对外贸易活动,允许部分优秀企业实行出口收汇批次核销和自动核销;三、完善非贸易售付汇管理,支持和推动国际间服务贸易往来;四、调整个人购汇政策,将个人自由携带外币现钞进出境的限额提高到5000美元;五、推出并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已批准投资额度共计8.75亿美元;六、实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逐步拓展资本流出渠道,支持各类优秀企业到境外投资,落实“走出去”战略;七、改革出口退税制度,将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八、允许优秀的国内大型企业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如国家开发银行已在中国发行了美元债券。

预计2004年将要出台的政策:

一是放宽中外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的运作限制,支持企业对外债务重组,适当允许个人将合法资产转移至境外;二是有选择地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深入研究和探索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三是加大反洗钱力度,完善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四是建立银行、企业间外汇市场,扩大外汇交易主体,允许外贸企业直接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五是在逐步完善统一的外汇市场建设的基础上,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从目前的3‰放宽至1%-2%的波动幅度;六是逐步试行国际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七是加强中国外汇期权及远期市场的建设。

II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

1-11月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6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注)完成增加值396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7.9%,增速在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高0.7个百分点,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达到今年以来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速。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

轻工业生产增长继续明显加快,重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当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43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6.7%,增速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533亿元,增长18.6%,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

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生产增速明显提升,带动整个工业加速增长。

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75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5%,增速比上月加快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0.5%,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

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月减慢2.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19.6%,增速比上月减慢1个百分点。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以及冶金四大行业仍是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11月份,上述四大工业“支柱”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9%,拉动当月工业增长约8.4个百分点。

从上述行业主要产品看,电子计算机、微机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3倍和74.9%,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生产分别增长38.3-76%,移动电话机增长24.5%。

汽车生产达到较高水平,当月产量41.96万辆,同比增长32.7%,其中轿车产量20.02万辆,同比增长71.6%。

1-11月累计,我国汽车和轿车产量迈上400万辆和180万辆的新台阶,达到405.3万辆和180.6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3%和81.4%。

钢和钢材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当月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23.3%和28.3%,累计钢产量突破2亿吨,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五、能源生产分析

能源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当月原煤产量达到1.22亿吨,比上年同月增长20.9%,增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完成发电量1625亿千瓦小时,增长15.6%,增幅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原油开采1392万吨,增长1.6%,增幅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原油加工2100万吨,同比增长11.7%。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工业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势。

11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61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9.6%,增速比上月又略有加快。

其中我国主要出口行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0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4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32.7%;纺织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5.5%。

注:

规模以上工业为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III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企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帐款增幅有所上升。

——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

1-11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2,比上年同期提高14点。

——产品销售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1-11月份,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457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增幅与1-10月份基本持平。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8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增幅与1-10月份基本持平。

——企业实现利润继续较快增长。

1-11月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25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6%,增幅比1-10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4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7%,增幅比1-10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

——企业税金总额稳定增长。

1-11月份,工业企业累计税金总额64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增幅比1-10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金总额421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增幅比1-10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

——绝大多数行业利润继续增长。

1-11月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

其中,利润增幅超过一倍的行业有: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75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71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5倍;新增利润超过百亿的行业是: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新增318.2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增288.9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新增279.9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新增174.3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新增132亿元。

以上五个行业共新增利润1193.4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3.4%。

——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但降幅明显减小。

1-11月份,亏损企业亏损额10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降幅比1-10月份减小0.9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594.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6%,降幅比1-10月份减小2.8个百分点。

——企业产成品资金增幅略有上升。

11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84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增幅比10月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成品资金32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

——企业应收帐款增幅有所上升。

11月末,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1895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增幅比10月末上升0.9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收帐款77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增幅比10月末上升0.5个百分点。

注:

规模以上工业为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上涨趋势,特别是受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有所加快。

与去年同月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9%。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

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7%,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近2个百分点。

受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出厂价格涨幅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与去年同月相比,分别上涨4.4%、4.2%和1.6%,涨幅分别比10月份增加0.1、0.8和0.7个百分点。

分主要产品看:

——钢材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汽车、船舶、家电、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迅速,钢材的社会需求量大幅增长,加之生产钢材的原料如铁矿石、铁精粉、煤等价格相继上涨,推动钢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11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与去年同月相比的价格涨幅高达30.1%,其中炼钢用铁矿石上涨36%,铁精矿粉上涨20.9%。

与去年同月相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3.4%。

其中:

普通大型钢材上涨18.1%,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0.5%,普通小型钢材上涨17.6%,线材上涨23.5%,中厚钢板上涨21.7%。

——有色金属出厂价格继续稳步上涨。

11月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9.4%。

其中,氧化铝、镍的价格涨幅分别高达39.4%和34.7%,铜、铅、锌、锡、铝的价格也分别上涨3.3%~19.4%。

——水泥价格自上月出现本年度以来的首次上涨之后,本月上涨幅度继续加大。

与去年同月相比,回转窑普通硅酸盐水泥上涨6.2%,回转窑矿渣硅酸盐水泥上涨1.8%,立窑普通硅酸盐水泥上涨9.9%,立窑矿渣硅酸盐水泥上涨1.7%。

此外,受一些地区电力告急及冬季供暖提前的影响,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紧张,北京、天津及东南沿海一些省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油荒”。

但受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影响,本月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因为国家行业指导价格即中准价格并没有上涨。

与去年同月相比,11月份我国原油出厂价格上涨2.6%,涨幅比上月略有减小。

汽油上涨1.4%,柴油上涨0.2%。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降幅继续减小,比去年同月下降0.3%,降幅比10月份减小0.8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约0.1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类上涨2.9%,衣着类上涨0.1%,一般日用品类下降0.3%,耐用消费品类下降4.5%。

农副食品加工产品价格增幅较大。

11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产品价格涨幅进一步扩大,比去年同月上涨9.1%,涨幅比10月份增加了5.1个百分点。

其中植物油加工业上涨22.1%,饲料加工业上涨9.2%,谷物磨制业上涨8.5%,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上涨7.7%。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

在所调查的39个工业行业中,有27个工业行业呈上涨态势,占69.2%。

其中涨幅最高的行业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与去年同月相比,上涨30.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涨幅也较高,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13.4%、9.4%、9.1%、8.2%和5.1%。

降幅较大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印刷、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分别下降6.5%和3.1%。

1-11月份累计,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2.3%。

 

IV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3.9%。

与上月比,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

1-11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分地区看,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30个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地区是:

安徽上涨5.5%,河南上涨5%,湖北上涨4.7%,湖南上涨4.5%。

31个省(区、市)中,只有天津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下降0.3%。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8.1%,非食品价格上涨0.4%。

——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8.1%。

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0.8%,鲜菜价格上涨19.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2.4%,油脂价格上涨27.2%,鲜蛋价格上涨16%,水产品价格上涨2.2%。

——衣着类价格下降1.7%,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3%,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9%,但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3%,其中,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8.1%,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6.9%,而西药价格下降5.6%。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5%,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4.6%,但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了0.4%;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7.8%,通信服务价格下降0.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3.9%,文娱费价格上涨5.2%,但文娱用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7.1%,旅游及外出价格下降了4.2%。

——居住类价格上涨3.1%,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2.8%,租房价格上涨3.7%,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4.6%。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02.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9.7%。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06.3亿元,同比增长8.9%。

从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94.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0.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507.8亿元,增长7.6%。

下半年农村消费品市场销售相对回暖,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与县及县以下零售额的增长幅度差有所缩小。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47.5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596.5亿元,增长16.3%;其他行业零售额158.7亿元,下降0.3 %。

多数商品类的销售均有较快增长。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统计数据看,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4%,其中饮料类增长22.1%。

服装类、鞋帽类、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19.5%、17.1%和12%。

用的商品类零售额中仍以家具、汽车、通讯器材和家用电器等热点商品类领先增长,如家具类同比增长43.1%,汽车类增长42.8%,通讯器材类增长39.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4%,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增长32.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4%,金银珠宝类增长1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2%,日用品类增长14.1%。

但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仅增长5.3%。

 

1-11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0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高于去年同期增长幅度0.1个百分点。

 

V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1、2004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总体形势继续趋好

从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形势看,当前全球经济加快复苏的迹象日益明显。

美国经济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受军费开支剧增和私人消费回升的带动,复苏势头较为明显。

日本经济总体上尽管仍处低谷,但由于国际收支盈余剧增、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缓慢回升等有利因素的支撑,经济发展正呈缓慢回升迹象。

相比之下,欧盟国家由于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