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419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驻兵

3.念红军长征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

“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不包括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D.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成长起来的,右图所示材料反映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B.海外华侨们的竞相投资

C.地区分布也极为不平衡

D.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6.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下图所指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B.武昌起义、南昌起义

C.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

7.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国近代两场爱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先锋是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青年学生

D.资产阶级

8.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9.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学校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辛亥革命》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0.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有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此段话评论的是

A.南京的解放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12.大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为此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A.《劝世良言》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台儿庄战役后,法国各地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中国的抗战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广泛传播台儿庄战役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是()

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C.抗战以来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抗战中的最后一战

14.新华社在2016年发布的《浴火重生的历史回响》一文中写道:

85年前的今天,日军悍然发动了“--------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年抗战从此打响。

多少中华儿女毁家纾难,义无反顾,与侵略者殊死拼杀”文中的两处划线处应为()

A.九一八事变 8

B.七七事变 8

C.九一八事变  14

D.七七事变 14

15.下表所示是某战役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情况。

“某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徐悲鸿

B.冼星海

C.鲁迅

D.郭沫若

17.在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首先爆发于北京

B.主体始终是学生

C.取得了初步胜利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纪念馆最适合建在

A.徐州

B.北京

C.济南

D.南京

19.将下列发生在二战中的重要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柏林战役

②莫斯科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战役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20.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实现共和

D.军阀割据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 如图2、图3。

(1)图1《鸦片战争:

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书名中的“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

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

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材料三图2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图3反映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场战争最终结果都怎样?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这个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毛泽东说:

“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材料五: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有多少个日本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5)根据材料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外国战争(指鸦片战争)出人意料的结果乃是中国之开放,如今,倘此次革命将推翻偶像之崇拜而开放门户,使(基督教)福音得普遍传播于全国则其结果岂非同样奇妙耶?

——美国牧师罗孝全:

《洪秀全革命之真相》

材料二“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教的启示。

……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拥有财产的人恨入骨髓……天王兄弟及其臣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相约的义务呢?

这是极不可能的

——美国公式向国务院的报告,见《美国侵华史》

材料三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歌,内容是: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材料四义和团民谣:

“最恨合约,误国殃民。

上行下效,民怨不申。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材料五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天津。

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

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战士,并无耻的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这得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新宗教”指的是什么?

美国对太平天国运动持什么态度?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头军”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4)材料五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