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245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启蒙,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感受身边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2、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3、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课前调查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从而知道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来了一些旅游景点的照片,大家看看喜欢这些地方吗?

播放课件

师:

喜欢这些地方吗?

为什么?

生:

喜欢,整洁、美丽、漂亮。

师:

是的,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整洁干净,令人喜欢。

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湖水碧波荡漾,楼房建筑风格新颖、景色宜人,有美丽的鲜花,还有绿绿的草坪是我们游览的好地方。

今后,有机会可以到这些地方去看看。

师:

请同学们继续观看。

课件:

(垃圾图片)

问:

这些地方你们喜欢吗?

为什么?

生:

不喜欢,垃圾太多。

小结:

相信,大家看了心里一定都不舒服,垃圾太多了。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垃圾呢?

这些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烦恼。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垃圾带来的烦恼。

【设计意图: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生活实际入手,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二、交流汇报:

垃圾哪里来

教师引导: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调查学校、家庭、医院、建筑工地的垃圾状况,现在把你的调查表拿出来,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小组内交流展示调查表,并介绍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小组内交流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

3.各组交流后,教师找出各组有代表性的调查表,把垃圾分类:

家庭垃圾:

剩菜、剩饭、果皮纸屑等

学校垃圾:

废笔废纸、打印机废旧色带等

建筑垃圾:

土渣、碎砖块、钢筋断头等

工业垃圾:

臭水、废铁等

……

小结:

各小组汇报得都很棒,老师很佩服你们。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垃圾。

这么多的垃圾到底是谁制造的呢?

生:

人类。

【设计意图:

通过调查交流学生已经明白了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垃圾。

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学生乐于接受。

三、师生算账:

垃圾的数量

师:

是的,我们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破坏着我们的环境。

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制造着垃圾。

大家想过没有:

我们一个人一天可以制造多少垃圾?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在家里、在上学路上、在教室里……等等,你去过的所有地方。

把你制造的垃圾合起来,用一个普通的方便袋来表示一下,能有多少呢?

生:

一袋、二袋、半袋等。

师:

综合一下大家的看法,平均每人每天制造一袋垃圾,咱班多少人?

(50个人)每天就可以制造50袋垃圾。

你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吗?

(1000)那我们学校每天就制造1000袋垃圾。

看到这个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生:

这个数据真大,我们制造的垃圾真多呀!

师:

是呀,我们每人每天制造的不起眼的一袋垃圾,我们学校每天制造1000袋垃圾。

所谓积少成多,积水成渊。

那你知道我们沾化区大约每天制造多少垃圾吗?

老师在上网的时候也收集到一些资料,课件

据统计:

2017年沾化区人口已达到38万人,每天制造的垃圾约有38多万袋。

师:

再请大家猜一猜,我们全国一年制造的垃圾总量大约有多少?

课件出示: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肖家宝在2011年度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大约有(5000000000吨)

师:

我们一起从个位来数一数,这个数是多少?

生:

50亿吨。

师:

看到这个数据,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

这么多垃圾呀,简直不敢相信。

师:

是的,10亿吨,这个数据令我们震撼,我们不敢相信,可我们又不得不相信,它是在我们生活中真实的存在着。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学生认识到垃圾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触目惊心,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四、探究:

垃圾的危害

师:

这么多的垃圾,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

师:

同学们看了这些现象,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有没有压力感?

生:

我们就应该减少垃圾的产生,垃圾太多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的。

师:

一次性餐具触目惊心,,废用电器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无处不在……

师:

是的,现在我们地球上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了,垃圾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垃圾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呢?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补充:

一、侵占大量土地二、污染农田 

三、污染地下水四、污染大气 

五、传播疾病

资料补充: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1.5亿吨,并且每年以6%-7%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产生的工业垃圾约50亿吨,有97%的垃圾只能露天堆放,占地4万多公顷。

无任何防护措施,蚊蝇孽生、老鼠成灾、臭气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癌症村的例子。

师:

此时此刻你心情如何?

难过、害怕吗?

师: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欲望不断生长,而健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大量的垃圾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伤害着我们的身体,垃圾带给我们的危害真是太大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

保护环境,少扔、少制造垃圾。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数字及大量的资料,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拓展了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课堂总结、延伸安排:

1、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垃圾的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危害大)。

2、师:

既然垃圾的危害这么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应如何处理呢?

课下请同学们调查垃圾的处理方法,记录下来,下一节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垃圾带来的烦恼

垃圾那里来:

家庭、学校、医院、建筑工地……人类自己制造出来

垃圾的危害:

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农田、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气、传播疾病……

《垃圾带来的烦恼》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能够了解垃圾的危害,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垃圾袋拉的烦恼也有简单的了解。

但,对于生活中有多少垃圾,垃圾的危害,怎样处理垃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本节课在创设的过程中,以课程内容为依托,教师应该结合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垃圾带来的烦恼》效果分析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学以图片导入从儿童生活实际入手,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感知垃圾带来的危害。

“交流汇报:

垃圾哪里来”通过调查交流学生已经明白了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垃圾。

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学生乐于接受。

“师生算账:

垃圾的数量”通过计算学生认识到垃圾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触目惊心,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探究:

垃圾的危害”通过具体的数字及大量的资料,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拓展了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课堂成了整个学习探究活动的一个环节,成了学生展示、交流、探究的一个平台。

老师成了整个学习探究活动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真正“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了真知,促进了自我发展。

《垃圾带来的烦恼》教材分析

《垃圾带来的烦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共3课,均以爱护生活环境为主题。

《垃圾带来的烦恼》是这一系列活动中的第一部分,可以说它是深化“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做有责任感公民”这一主题的重要环节。

本课教材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教材以图文配合,方法角提示、资料库展示等方式由点到面,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的实践活动逐步拓展到生活领域,再现了“垃圾哪里来”、“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这三个主题活动,情感体验也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减少垃圾,保护环境情感意识,并将“减少垃圾,保护环境”情感落实到行动之中。

《垃圾带来的烦恼》导学

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感受身边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2、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3、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课前,调查学校、家庭、医院、建筑工地的垃圾状况,并填写调查表。

垃圾来源调查表

垃圾来源

垃圾种类

垃圾数量

家庭垃圾

学校垃圾

建筑垃圾

医疗垃圾

工业垃圾

 

学习过程

一、交流汇报:

垃圾哪里来

1.小组内交流展示调查表,并介绍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小组内交流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

二、算一算垃圾账:

垃圾的数量

1、你每天会制造多少垃圾?

2、那我们沾化区大约每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呢?

3、再猜一猜,我们全中国一年制造的垃圾又有多少呢?

三、探究垃圾的危害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本课的设计,我首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从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导入新课,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城区,再到全国城市的垃圾状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个人问题,但有要求人人从我做起。

其次,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各种活动的设计只是一种媒介,体验才是教学的精髓。

只有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技能与素质才能真正内化到他们的头脑中去,产生其应有的意义。

第三,注重方法引导。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调查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学以图片导入从儿童生活实际入手,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感知垃圾带来的危害。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下环节:

“交流汇报:

垃圾哪里来”通过调查交流学生已经明白了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垃圾。

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学生乐于接受。

“师生算账:

垃圾的数量”通过计算学生认识到垃圾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触目惊心,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探究:

垃圾的危害”通过具体的数字及大量的资料,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拓展了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课堂成了整个学习探究活动的一个环节,成了学生展示、交流、探究的一个平台。

老师成了整个学习探究活动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真正“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了真知,促进了自我发展。

但这节课也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比如关于垃圾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该多指导一些,以便补充给学生,传递给学生,而不是表面的东西。

《垃圾带来的烦恼》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本课的设计,我首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从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导入新课,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城区,再到全国城市的垃圾状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个人问题,但有要求人人从我做起。

其次,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各种活动的设计只是一种媒介,体验才是教学的精髓。

只有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技能与素质才能真正内化到他们的头脑中去,产生其应有的意义。

第三,注重方法引导。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调查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