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22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事近陆游答案.docx

好事近陆游答案

好事近陆游答案

【篇一:

第一单元测评卷】

xt>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3.诗人将静与动巧妙的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黄遵宪号人境庐主人。

c.陆游自号放翁,杜甫人称“诗仙”。

d.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金屋藏娇”出自《汉武故事》。

(一)阅读杜甫的《蜀相》一诗,回答6~9题。

(15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对这首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蜀相”是蜀汉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

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7.开头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8.试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4分)

9.关于这首诗的诗眼,有人认为是三四句的“自”和“空”,也有人认为是最后两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0~11题。

(8分)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

本诗是中唐诗人李益谪迁江淮时所作。

10.结合全诗及注释,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3分)

11.本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试作简要分析。

(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13题。

(10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2.有人说“惯披霜冲雪”句中,以看似平淡的词语表现出不平常的意思,请结合词句谈一下你的体会。

(5分)

13.梁启超说朱敦儒的《渔父词》“读之令人意境修远”,请你结合词的下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元九:

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

14、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灯灭”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15、诗的末句描绘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5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6、颈联的动词“入”写活了景与情。

请简析这个动词的妙处。

17、律诗,一般前半景后半情。

沈德潜评此诗云:

“意格具好,在晚唐中可云鹤立鸡群矣。

”这里的“格”主要指此诗在某篇布局方面采用情景分写的艺术技巧。

相对于平常写法,这首诗的情景分写收到了怎样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请赏析。

(5分)

三、语言运用18、请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词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表达人生感悟的文字。

要求修辞合理,语言连贯,结局带有总结性,不少于50字。

(8分)

1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猫头鹰和它的孩子

猫到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

猫头鹰问它:

亲爱的大哥,你到哪儿去呀?

我去林子里捕鸟吃。

猫答道。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长的什么样,这个你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漂亮。

知道啦。

猫认真地回答,猫头鹰放心地飞走了。

猫在矮树丛中找来拢去,鸟巢里尽是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怕是猫头鹰的孩子而没有下口,最后,发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猫头鹰。

猫说:

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猫头鹰回来一看,它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1)请概括寓言的寓意。

(5分)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

(3分)

20、“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

根据它在各局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

(每处不超过4字,6分)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组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的生活节奏将加快,竞争将更趋激烈,每个人的精神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会越来越淡化、冷漠,人们将会有更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

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自我调剂,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因而将更注重亲情、友情,努力去构筑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

竞争与人情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激烈的竞争真的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关爱吗?

请就“竞争与人情”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篇二:

高二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3】

lass=txt>高二语文试题

(2)【粤教版】

命题范围:

必修5第三、四单元

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缜密伺候参乘咀嚼帷幄

b.雪茄蟊贼戳力枭下脚镣

c.惊愕昧心谛听规矩杯杓

d.戕害缭绕押解憋闷断垣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

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

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

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

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时正常的。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看见长班老王也推了小车子来,他一趟一趟来好几趟了,见我一直站在那里,奇怪

地问我:

“小英子,你在这儿发什么傻”?

b.爸爸今天买来了新的笔和墨,还有一叠红描字纸。

晚上,在煤油灯底下,他教我描,

先念那上面的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c.我一边走着一边想,跟秀贞这样玩,真有意思;假装有一个小桂子,还给小桂子做衣

服。

为什么人家都不许他们的小孩子跟秀贞玩呢,还管她叫疯子?

d.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

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

家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

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

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股东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

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

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

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

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

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厉精治蜀,风化肃然。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

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

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

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

而不知其言皆谲也。

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

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

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

“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

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

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

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

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

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

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

”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

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

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

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

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

“天下奇才也!

”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

可以观其真情矣。

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

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

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

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

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

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

敌人.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c.仲达出兵拒之.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伺:

窥探拒:

抵御见:

现成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

b.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觉其言之发也.

翳桑之饿人也.

d.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

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

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

/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

/杀者/王者之事也

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

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

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

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

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4分)

译文: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3分)

译文: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7分)

①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

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

答: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大行不顾细谨,,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为什么需要哲学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②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因为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生活在每天有n个人死于饥饿的世界里”这样的答案。

我们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而是要知道:

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意味着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

如何将它与之前或同时产生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总体条件下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这样一个境遇中能够或者应该怎样去做?

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所要严肃对待的。

③我试着界定“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区别。

不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

事实上,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科学与哲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

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转的,哲学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自觉地保持这样一种意识:

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体,人类必然是它的主角;科学渴望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哲学则会去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科学可以增加知识的视角和领域,即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臵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科学寻求知识而不是纯粹的假设,哲学家则想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哲学甚至还要对到底是真正的知识还是经过伪装的无知进行发问,因为哲学通常要对科学家们(包括普通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进行质疑。

如数学家会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则会问:

数是什么?

④无论如何,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在回答由现实引发的问题。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

当一个科学的回答如此有效时,就没有必要坚持原来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反哲学家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许我们理性地与它们共存,尽管我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

我们已知有许多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的哲学回答,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

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培养了问题,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并帮助我们一直追问下去,使我们一次比一次问得更好,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

因为如果人不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的对任何一种想像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

⑤哲学和科学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体现在两者的结果上,而是体现在达到各自结果的途径上。

一位科学家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自己再亲历一遍为找到该答案所需的推理、计算和实验。

哲学家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

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

哲学历程意味着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尽管思考的基点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智识传统。

科学上的成果可以随时为想查阅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些决意独立思考它们的人。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

b.科学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满意时,可以取消和化解该问题。

c.哲学坚持试图通过人类思考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d.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今天的回答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这些问

题的各种回答。

e.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是培养问题,突出问题的本质,使我们能够与追

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

f.哲学家决不能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

13.下列对“哲学任务”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建立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

b.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c.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去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

d.欲了解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4.作者认为,哲学与科学二者有何不同?

(3分)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为什么需要哲学”这一问题的?

请简要概括.(5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15分)

哭泣的昆虫

徐鲁

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

他活着的时候,他尝了生活的贫困和来自人世间的歧视与偏见的滋味,而唯一能够给他带来温暖与安慰的,是他所钟情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雷翁村的一个农家。

贫穷的乡村生活并没有给他的幼年送来玫瑰花,可是,慷慨无私的大自然,却给这个天真的纯朴的孩子送来了鸟巢、蘑菇、蟋蟀,以及白鹅、牛犊和绵着等等。

他小时候对花草虫鸟一直有着极大的好奇心。

当他一心惦记着一只小鸟的时候,他往往是非要亲眼看见鸟巢、鸟蛋和大张着小黄嘴的鸟娃娃不可,说什么也得看。

整个中学阶段,小法布尔家因为生计所迫,几次迁居,飘泊不定。

15岁那年,他报考一所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他进入一所中学当上了一名教师。

有一次,他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课间休息时,他在一堆石头上突然发现了一个垒筑峰的精巧蜂窝。

仿佛是电光一闪似的,他自幼年起就十分感兴趣的、而且一直保留在心灵中的那个昆虫生活的一角,一下子被照亮了!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虫心”就像一窝正在晒着太阳、睡着午觉的小山鹁,被一位偶尔走过的行人一下子给惊醒了,纷纷张开了晶亮的翅羽。

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为昆虫书写传记和生命史的人。

他觉得,他从小时候就开始憧憬的,“可以用尊姓大名,向田野大舞台上成百上千的演员们,向田边小道旁或成百上千冲我们张开笑脸的小花们,热情致意”的

【篇三: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珠玑婉约烟柳画桥良霄晓风残月

b.骤雨羌管繁花似锦樯橹金戈铁马

c.苍陌吴钩千里清秋嬴取斜阳草树

d.梧桐憔悴暗香盈袖消魂凄凄惨惨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无绪:

没有头绪。

..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

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

指有才学而不拘于礼法。

..

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永昼:

永远白天。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的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本单元学习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苦闷,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

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

5.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2),,十里荷花。

6.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

“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

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7.下列对《雨霖铃》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

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点明是暮春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

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b.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

c.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

这首词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

d.这首词的上下片过渡巧妙。

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

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也承接得巧妙,更深地开拓了词的境界。

c.词的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d.词中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然而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

于是词的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充满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不能全面体现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