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80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docx

知识学习21东南亚1教案

§2.1东南亚

(1)教案

  §2.1东南亚

(1)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

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

  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板书: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

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

经纬度位置:

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

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四、小结和作业:

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

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

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

(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

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

为什么?

(都在河流沿岸。

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和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

东南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

  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越、老、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

(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

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

(热带)

  (板书)

  一、东南亚范围: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

欧亚大陆南:

澳大利亚

  东:

太平洋

  西:

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

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

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

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

(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

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

  (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提问:

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有什么特点?

这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

  (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

  (总结)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

  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

  (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

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

  (读图)比较“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图:

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

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

  (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东南亚教学[:

学+科+网]

  (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

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设问)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什么含义?

,为什么有的书上将马来群岛又称为“南洋群岛”?

  中南:

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

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展示)东南亚十国

  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越、老、缅);

  谁是内陆国?

(老)

  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

  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