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614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解答1

作业与评价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一、填空题

1、操作系统作为支撑计算机系统有序运行的(),为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为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提供()、()、()工作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操作系统实际上为用户提供了两种不同级别的操作接口,一是(),另一个是()。

3、影响分时操作系统运行效率的因素包括()、()以及()。

4、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

5、操作系统的“一体式”结构优点是(),缺点是()。

二、简答题

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与计算机硬件紧密相关的一层系统软件,由一整套分层次的控制程序(模块)组成,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其它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等。

操作系统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界面良好、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让用户无需了解硬件细节,而是直接利用逻辑命令就能灵活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为计算机软硬件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

2、操作系统与计算机软硬件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础,包括可摸可见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和相关部件;操作系统是与硬件紧密结合的一层系统软件,为其它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屏蔽了使用硬件的细节,担当起统一管理硬件资源的角色。

3、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系统采用了哪三项技术?

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具备了程序并发、资源共享和独立随机可访问三大特征。

程序的并发:

在操作系统中,我们把一个功能上独立的程序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进程,每一个进程都需要占用一部分系统资源,包括占用处理器时间、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若某一段时间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进程在运行,则称为“程序的并发”。

资源共享:

资源的共享是指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多个拥有授权的用户或程序所共用,以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

独立随机可访问:

在多任务环境下执行的每一个进程在逻辑上具有独立性和随机性。

如果有充分的资源保障,每一个进程都会独立的完成并且其执行速度与其它进程无关,进程执行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也是独立的并且是随机发生的。

这种独立和随机性形成了对操作系统的客观要求,即必须具备同时处理多个随机并发进程的能力,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程序要保证对资源的访问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4、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1)处理机管理:

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最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中央处理机的使用进行调度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处理能力。

操作系统通过对进程的管理实现对处理机的管理,包括进程创建、进程执行、进程通信、进程撤销、进程等待和进程优先级控制等。

(2)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指对内存及其扩展空间的管理。

由于内存资源的紧缺性,存储管理的目标是为程序设计者提供方便、安全和足够的存储空间。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为每一个进程分配内存并保护每一个获得内存空间的进程不被其他进程破坏;

②将分配给各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正确地映射为相应的物理地址空间;

③利用虚拟内存管理实现扩大内存空间的效果;

④进程完成或撤销时及时回收分配出去的内存,以供其它进程使用。

存储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①分区式存储管理;

②页式存储管理;

③段式与段页式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指对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管理。

通常设备管理技术包括中断、输入输出缓存、通道技术和设备的虚拟化等技术。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

①按照用户的要求和设备的类型控制设备工作、完成用户的输入输出操作;

②当多个进程同时请求某一独享设备时,按照一定的策略对设备进行分配和管理,以保证系统有条不紊的工作;

③充分利用系统的通道和中断功能等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文件管理:

大量的程序、文档、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外存中。

文件管理系统是操作系统中专门负责存取和管理外存中文件的那部分软件的集合。

(5)作业管理:

作业是用户所提供的一个完整计算任务,包括运行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的指令集合。

作业控制的两种方式是:

批处理和交互式终端控制。

第2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只能用于输出的设备是()。

A.CONB.PRNC.NULD.软驱

2、用户可用的内存容量是指()。

A.ROM的容量B.RAM的容量C.RAM+ROM的容量D.CD-ROM的容量

3、编译程序属于()。

A.系统软件B.操作系统C.应用软件D.数据库管理软件

4、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RAM>Cache>硬盘>软盘B.Cache>RAM>硬盘>软盘

C.Cache>硬盘>RAM>软盘D.RAM>硬盘>软盘>Cache

5、微机的内存按照()编址。

A.字节B.字长C.微处理器型号不同而不同D.位

6、I/O接口在()之间。

A.主机和总线B.主机和I/O设备C.总线和I/O设备D.CPU和内存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软硬件互换B.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C.转换源程序为目标程序D.数据处理

8、()是一条指令中执行功能的部分。

A.源地址码B.操作码C.目标地址码D.数据码

9、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源程序B.汇编程序C.目标程序D.机器语言程序

参考答案:

(1)B

(2)B(3)A(4)B(5)A(6)C(7)B(8)B(9)D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进程?

进程的特性有哪些?

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进程是指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或基本单位。

(2)、进程是动态的,它由操作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因某个条件不足而被暂时“阻塞”,当条件满足时又被“唤醒”并继续执行,直到任务完成而“撤销”。

因此,进程有生命期,并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动态地转换。

(3)、进程的并发特征是指一个进程能和其它进程并行执行,但各进程在逻辑上又相对独立,同时各进程的执行速度是不可预知的、异步的。

因此,系统必须为进程提供同步机构,以确保进程能协调操作和共享资源。

(4)、一个进程至少要对应一个或多个程序。

不同的进程可以调用同一个程序,但该程序必须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执行。

(5)、程序和进程的关系在于:

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

程序的执行过程才是进程。

2、进程调度有哪些策略?

参考答案: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存在着“就绪-执行-阻塞”三个基本状态。

1)、就绪状态(Ready):

若某个进程除了CPU资源之外,已经得到了其他全部所需资源,则称该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此时需要等待其它进程释放CPU。

如有多个进程都在等待CPU,则将这些进程排队,一旦CPU空闲,由进程调度程序按一定策略从队列中选取一进程获得CPU使用权,转入执行状态。

2)、执行状态(Running):

获得CPU的进程,执行其程序段,直到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才停止执行。

1分配给该进程使用CPU的时间片已到,则该进程由执行状态转就绪状态,等待下一次时间片调度。

2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某种原因,如等待输入/输出完成,而暂时无法执行下去,该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到阻塞状态。

3该进程已全部执行完毕,撤销该进程转到完成。

3)、阻塞状态(Blocked):

若执行状态下的某进程需要等待某事件的发生,比如,申请内存缓冲空间或某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但此时系统资源不足或被其它进程占用,于是进程选择放弃CPU转入阻塞状态。

此时进程暂停运行,等待阻塞原因排除后,即等待的事件发生后再“唤醒”该进程,转就绪状态,排队等待被执行。

3、什么是虚拟存储技术?

参考答案:

虚拟存储从逻辑存储空间角度看,程序的大小不定,经过编译连接后的目标程序地址多是从零地址开始的一维连续或二维段页式地址。

这是一种虚拟地址或逻辑地址,它们都不是程序运行时的真正物理地址。

我们把程序逻辑地址的全体所对应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简称虚存。

虚存地址空间大小有可能会超过实际物理内存空间。

4、什么是地址变换与重定位?

参考答案:

程序设计者在编程时只需要考虑逻辑地址空间,而不需要考虑程序在内存中的实际位置。

程序调入内存执行时操作系统必须将逻辑地址空间转换为内存实际物理地址空间,这一转换过程称为地址转换或重定位。

地址转换要将程序中所有逻辑地址,包括指令地址、操作数地址、转移去向地址等逐个转换成内存实际物理地址(从相对于零地址开始编址)。

地址映射是由操作系统自动实现的,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5、什么是高速缓存器(Cache)?

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高速缓存指的是CPU寄存器和主存储器之间所增设的一个小容量高速存储器,该存储器采用与CPU相同类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制造,其速度接近甚至达到CPU寄存器。

按照某种调度算法预先把即将被CPU执行的一段程序动态地从内存调入高速缓存器中,可以辅助提高CPU访问内存的速度,这个小容量高速存储器称为高速缓存器。

6、什么是内存的连续分区存储?

连续分区有哪几种方式?

参考答案:

连续分区是指为一个进程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

它又分为单一连续和分区式两种。

分区式存储又分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和可重定位分区。

7、文件一般按照什么分类?

简要说明各种分类特点。

参考答案:

按照文件的用途分成系统文件、库文件和用户文件。

系统文件组成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文件。

库文件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调用的各种标准或非标准的子程序和应用程序包文件,一般允许用户对其进行动态或静态链接,实现读取和执行,但不允许修改。

用户文件是由用户创建的源程序、目标程序和数据或数据库等组成的文件,用户文件又可分为源文件、可执行的目标文件及数据文件等。

按文件的保护级别来分有只读文件、可读写文件和自由文件。

只读文件只允许授权用户进行读操作而不允许进行写操作。

可读写文件允许授权用户对其进行读或写操作。

自由文件则允许所有用户对其操作,所以又称为不保护文件。

按文件性质来分有普通文件、特殊文件和目录文件。

普通文件是指系统规定的普通格式的文件,大多数文件都是普通文件,它们记录系统的信息和数据。

特殊文件是指以文件名称来表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的一种文件,在UNIX系统中,通过对特殊文件的操作实现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操作。

在MS-DOS系统中,标准外设也有自己的特殊名称。

目录文件是一种记录文件系统结构的文件,用于更好地管理普通文件和目录。

除上述分法外,还有许多其它分类方法。

这些分类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文件。

8、与顺序空间分配相比较,链式空间分配有何优缺点?

参考答案:

顺序空间分配:

又称为连续空间分配,它是让一个文件占据完整且连续的一部分物理空间中若干个物理数据块。

该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文件的读写,实现简单,速度快,文件目录项只需包含文件起始地址和长度。

缺点是文件长度的动态增加需要移动大量数据,反复删改后文件之间易产生磁盘空间碎片。

链式空间分配:

逻辑文件的记录依次存放在外存中不连续的的物理块内。

链式空间分配的优点是可以充分使用空闲物理块,减少了磁盘空间碎片,文件的扩展只受到磁盘空间大小的限制。

其缺点是要寻找某个物理块必须从头导起,并且需要频繁地在不连续的物理块中移动磁头来读取数据。

9、文件目录的作用是什么?

文件目录表项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文件目录的作用类似于一本书的章节目录,用于记录文件,但功能更强大。

一个计算机中的文件成百上千,为了便于对大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