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470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docx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05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金鹃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2010年9月27日

 

第一部分、白酒行业基本概述

一、白酒简介

二、白酒的分类

三、白酒的发展历史

第二部分、中国白酒行业整体运行状况

一、白酒行业产量变化

二、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变化

三、白酒行业的盈利和成长性变化

四、白酒行业区域分布

第三部分:

中国白酒板块化发展特征

一、川酒板块

二、苏酒板块

三、鲁酒板块

四、冀酒板块

五、豫酒板块

六、鄂酒板块

七、黔酒板块

八、湘酒板块

九、赣酒板块

一十、东北酒板块

第四部分:

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全国白酒行业竞争格局

二、安徽省内白酒竞争格局

第五部分:

中国白酒营销模式发展历程

一、中国白酒营销体系发展

二、白酒主要渠道操作模式简介

第六部分:

中国白酒行业资本运作分析

一、资本竞逐白酒三个阶段

二、典型企业分析

第七部分:

中国白酒消费行为和特征

一、白酒消费行为特点

二、白酒消费发展趋势

第八部分:

中国白酒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一、宏观政策影响白酒产业未来走势

二、白酒产业综合预测

三、白酒行业盈利提升决定要素

 

第一部分、白酒行业基本概述

一、白酒简介

白酒指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酒精度(体积分数)在18%—68%的蒸馏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酒种,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杜松子酒、龙舌兰酒等并列为世界七大蒸馏酒。

二、白酒的分类

白酒的分类有很多,按酒精含量的多少来划分,白酒分为高度酒和低度酒。

按香型来分,主要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芝麻香、特香型、馥郁香等香型,目前浓香型白酒约占全部白酒市场份额的70%。

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酒等为代表,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芝麻香以山东的景芝、泰山为代表;特香型以江西四特为代表。

表格1酒的分类(按酒精含量)

高度酒,特别在农村,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仍然是主流消费品种,其中40—50度酒占有大多数市场,份额在50%左右;60度以上的酒所占份额最少,不到10%。

低度酒方面,40度以下的低度酒市场份额在20%—30%之间。

表2:

白酒消费结构(按酒精含量)

 

表2:

白酒的分类(按香型)

在中国的白酒消费市场里,清香型的白酒销量占15%,浓香型占70%,米香型占7%,酱香型仅占5%

表3:

白酒消费结构(按香型)

三、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白酒历史悠久,至少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最新考古发现表明,生活在公元前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老祖先已经开始发酵酿酒了。

在商朝时期(距3200多年前),中国已经掌握了利用酒曲酿酒的技术。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

白酒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始于近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将白酒发展分为5个阶段:

(1)1949-1978起步阶段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对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白酒十分重视,政府推动技术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选出全国八大名酒,其中白酒4种,称为中国四大名酒。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管酒类的轻工业部专门从全国各地抽调力量来加强白酒生产的科技攻关与研究。

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编制《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由轻工业部提出的将酒精改制白酒项目被列入《纲要》。

随后在1963至1972年国家科委关于酿酒工业及其装备技术改造政策的若干规定《草案》中明确指出:

“今后十年内,白酒的生产工艺,应以液态和固态发酵相结合为发展方向”。

1949年中国的白酒产量10.8万吨,到1978年产量达143.74万吨,增长近15倍。

(2)1979-1988步伐有所加快

1978年改革开放后,各地方政府放宽了专卖限制,甚至取消了酒类专卖管理,致使各地争相建设白酒酿造厂,小酒厂遍地开花,白酒产量增长步伐加快,“六五”期间增长57%,“七五”期间增长了52%,虽然政府放松管制短时间刺激了白酒行业的发展,但也造成了行业混乱的局面,为后续的弊病埋下了伏笔,目前白酒行业得地方保护主义也正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情况持续到90年代初才有所改善。

(3)1989-1996发展高峰期

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见成效,GDP始终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中国社会迅速解决温饱问题,由温饱开始走向小康社会,白酒从过去的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或者说是可选消费品,导致整个白酒市场全面扩容。

同时1988年价格管制放开,白酒价格大幅提升,再加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被压抑已久的有效需求终于得以释放,这一时期出现了白酒行业量价齐升的局面。

1996年,即“九五”初期,中国白酒产量达到历史高峰,总量达到801.30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左右。

80年代末,53°茅台价格从原来35元飞跃至140元;52°五粮液从16.9元升至80元;52°剑南春从15.8元升至36元。

到了1996年,茅台酒已经冲到了340元,52°五粮液也涨到了350元,52°,剑南春到了165元。

(4)1997-2003宏观调控阶段

从1997年开始,中国白酒产量开始了长达连续8年的负增长。

引起这波调整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还是宏观调控起了主导作用。

九五期间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

十五规划期间,又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的方针政策。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的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导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速下降,从而需求出现萎缩。

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负面影响严重,对居民的白酒消费偏好打击非常大,各大酒厂的应急处理又不到位,致使其影响时滞较长。

这两个因素对当时行业的发展也产生较大影响。

(5)2004至今复苏阶段

2004年以后白酒行业自身加强了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粗放式经营,依靠数量的扩张向集约型经营、依靠品牌效应、质量效应等方式转变,名优白酒企业崭露头角,中国高端白酒基本形成以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水井坊四家寡头垄断的格局。

在此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速踏入两位数增长,房地产、股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居民消费热情高涨,要求消费升级,对品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包括了对中高价位白酒的追捧,导致白酒行业再次出现量价齐升的格局。

 

第二部分:

中国白酒行业整体运行状况

一、白酒行业产量变化

我国白酒产量从1978年的151万吨扩展到1996年的801万吨。

按照每斤白酒消耗3斤粮食计算,1996年白酒业消耗粮食约为2,400万吨,相当于中国人近3个月的粮食消耗量,基于这个原因,在当时粮食相对不富裕的情况下,国家将白酒列为限制发展的行业,白酒业总的产业政策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扶优限劣、降耗节粮”。

因此,1997年开始白酒产量从781万吨下滑到2004年的303万吨。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2005年开始我国白酒产量出现大幅增长,增幅维持在15%以上,2009年产量更是达到706万吨,同比增长达23%。

2010年产量790万吨。

表4:

我国白酒发展历年产量(1978—2008)

二、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变化

2002年之前白酒销售收入增长趋势不明显,图中可以看出2002-2007年白酒行业整体销售收入的总量以及增长幅度都明显加快,2004年白酒进入复苏阶段以后,再次出现量价齐升的大好局面,吨酒价格稳中提升。

其中2009年全国白酒销售收入更是达到1800亿,,销售收入2000亿元左右。

这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GDP和人均GDP)的增长以及白酒行业整体产品结构的提升。

表5:

我国白酒销售收入变化(1999—2007)表6:

我国白酒量价及吨酒价格变化

三、白酒行业的盈利和成长性变化

1、从盈利能力上来看

白酒行业销售利润率先领先行业,名优高端白酒毛利率远超其他子行业,近三年来白酒行业的表现在酒饮料中无疑是最出色的,行业利润从2005年的74.78亿元猛增到2007年的149.16亿元,平均增长率高达67%,比第二名啤酒行业高出9%。

而白酒的利润率也仅次于葡萄酒,位居第二位。

说明在酒类行业中白酒将会持续收到关注。

表7:

食品饮料行业各子行业销售毛利率表8:

中国酒饮料行业利润对比(亿元)

2、从成长性上来看

1白酒行业营收增速、盈利增速位于行业前列,超过其他酒类子行业;

2白酒行业利润的增长整体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进一步说明行业产品结构在逐步提高。

3A股白酒类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也反映出从1996年到2003年的衰退,从2004年开始恢复,直到2007年的4.97亿元。

表9:

食品饮料子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2004—2009年)

 

表10:

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变化(2002—2008)

表11:

白酒类上市公司平均利润(1996-2007年,亿元)

四、白酒行业区域分布

1、从酿造区域板块上看,有四大白酒生产区域

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是白酒行业的重要产销地。

西南地区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当地饮用白酒的传统极为浓厚,华东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白酒的需求量稳步上升,促进了白酒产品的销售收入。

四大区域主导白酒分布格局:

(1)以四川、邛崃、泸州、绵竹、宜宾为代表的“川酒板块”

(2)以贵州仁怀茅台镇为代表的“黔酒板块”

(3)以江苏“三沟一河”以及安徽古井贡、文王贡、曲子窖、皖酒集团为代表的“江淮名酒带”

(4)以山西“杏花村”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板块”。

2、从产销和影响力来看,主要有七大白酒产销大省

中国白酒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四川、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和贵州等七个省份,这些省份也是具有白酒酿造传统的区域,同时也集中了中国大部分名优白酒,七个省份的白酒产量和销售收入能占到整个中国白酒的60%以上

表12:

白酒主要版块产量图(2004-2008年,万吨)

 

表13:

白酒主要版块销售收入变化图(2006-2008年,亿元)

 

表格14:

2009年行业产量占比情况表格15:

2008年行业销售收入占比状况

表16:

2004—2008年各版块白酒产量增幅:

年份

全国

四川

山东

江苏

贵州

安徽

河南

湖北

2004

-5.91%

0.38%

2.28%

5.37%

-30.59%

-6.55%

23.63%

8.99%

2005

12.12%

14.00%

13.60%

13.01%

12.45%

8.36%

27.59%

-8.81%

2006

13.52%

12.42%

15.99%

-6.52%

22.23%

-4.50%

13.54%

28.28%

2007

23.83%

32.92%

8.43%

17.96%

1.53%

14.43%

34.15%

22.83%

2008

15.78%

29.40%

-8.26%

7.70%

25.94%

18.32%

37.24%

58.85%

 

第三部分:

中国白酒板块化发展特征

《中国白酒板块实力图》

一、川酒板块

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先进的生产工艺。

技术优势以及悠久的酿酒历史,造就了四川发达的白酒产业。

白酒产业在四川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著名的川酒“六朵金花”中,有四朵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在四川64家上市公司中占6.25%。

其中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的年净利润均过亿元。

水井坊是更国内首家外资并购的白酒企业。

(1)川酒香型

浓香型白酒是四川白酒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朵金花”,浓香型占有五席。

近年来川酒在传统浓香优势的基础上,对自身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开始涉足酱香与清香两大领域。

例如五粮液即将推出“永福酱酒”进军酱香市场,川酒板块已存在的清香型白酒企业-峨眉春,通过差异化的香型路线,已成功进入乐山、广东、福建、西安、昆明、深圳等市场。

(2)川酒企业格局

✓一线品牌:

获得历届中国名酒评比名酒称号的白酒六种,号称“六朵金花”,分别是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沱牌、郎酒,“六朵金花”几乎占了全国名酒40%;

✓传统的知名白酒还有文君酒(股权几经转让,现控股权在法国LVMH集团)。

✓区域性知名品牌:

丰谷、小角楼、汉唐贡、古绵纯、江口醇、诸葛酿等,其中多以在广东、江苏等消费大省及四川当地打开市场而发展成名。

二、苏酒板块

江苏白酒板块近几年发展迅速,一方面由于江苏经济的发达,造就了洋河蓝色经典、双沟、今世缘等几个大型白酒企业,洋河蓝色经典更是短短几年做到40多个亿,成为中国白酒企业的发展明星。

而洋河更是已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上半年响应政府做大做强苏酒板块规划,收购了双沟酒厂。

1、苏酒香型

苏酒以口味醇、绵甜、净、爽为显著特点,是名扬天下的江淮派(苏、鲁、皖、豫)浓香型白酒的卓越代表。

在淡雅浓香型白酒领域,苏酒品牌已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如“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苏酒”、“今世缘”、“国缘”这些品牌吸收了江苏原有国家名酒的传统,突出淡雅浓香型白酒的产品特色。

2、苏酒企业格局(“三沟一河”)

✓“三沟”汤沟酒厂、双沟酒厂、高沟酒厂。

✓“一河”是指洋河酒厂。

3、苏酒板块特征

(1)江苏白酒结构属于典型的中高档结构。

江苏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也是白酒的产销量大省。

据业内人士估计,江苏省年白酒销售额在85亿元以上。

2008年江苏白酒产量26.63万吨,销售收入77.76亿元,利润7.23亿元。

全省平均吨酒收入23846元,折合每500毫升14.6元,而同期全国白酒平均吨酒收入19668元,折合每500毫升9.83元。

(2)江苏白酒市场竞争激烈,苏南、苏北竞争格局相差较大:

苏北主要是省内品牌之间的竞争;苏南是省内外多个品牌竞争;省内外品牌在苏中地区如扬州、南京、镇江全面交锋。

苏北是江苏的酒乡,“三沟一河”全部在苏北地区,地产酒能占到75%左右的市场份额,主流品牌为洋河、双沟、今世缘(高沟)、汤沟,各品牌主力市场均在本地。

(3)苏酒全面复苏,中高档竞争激烈。

整体来看,苏酒“三沟一河”近年来全面复苏,并全面发力中高端市场,他们占据了省内中高档白酒绝大部分销售额。

省外品牌(川酒、徽酒等)中高端市场丧失殆尽,全面退守中低档市场,仅在苏南部分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预计未来五年江苏中高档市场将是苏酒的天下。

同时随着苏酒全产品线的运作,中低档市场竞争将会进入白热化阶段。

(4)消费升级加速,整体消费结构高。

相对于其它白酒产销大省,江苏消费总体结构较高,中高档白酒份额较大,约占总体销售额的50%,这可能与其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5)江苏白酒消费两极分化现象较明显,

高档和低档消费量大,中档相对较少,尤其在苏北市场十分明显,苏南市场因近几年的消费升级,中档酒表现好于苏北。

(6)苏南与苏北的消费习惯差异很大。

苏南无知名地产酒,对外来品牌接受度高,容易接受知名度高和品牌概念强的品牌;苏北地区的消费者则形成消费地产酒的习惯,洋河、双沟等省内名酒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外来品牌很难进入。

三、鲁酒板块

作为传统的白酒产销大省,山东在全国白酒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泰山生力源、兰陵、景芝、孔府家等四大鲁酒发展达到极盛,白酒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之高、效益之好令业内称奇。

之后,由于山东省白酒生产规模的过度膨胀,和2001年国家调整白酒消费税政策的出台,鲁酒的生产经营状况急速下滑,亏损严重。

近几年来,鲁酒开始复苏,本地品牌在省内市场发展状况良好,但鲁酒总体品牌知名度低、效益不高,缺少一批能够引领鲁酒走向全国的品牌龙头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过分依赖于当地市场,外销量仅占10%左右。

1、鲁酒香型

鲁酒风格的低度浓香型白酒。

鲁酒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低度浓香型白酒制造基地,目前40度以下低度浓香型白酒产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达到占绝对优势的40%。

自主创新的芝麻香型白酒

2、鲁酒企业格局

古贝春集团、扳倒井、济南趵突泉酿酒、景芝酒业、孔府家酒、兰陵美酒、花冠集团、泰山生力源等。

3、市场特征:

(1)山东白酒市场容量巨大,使得更多的白酒厂商纷纷抢滩。

但山东市场相对封闭,消费者具备一定的地域消费情节,区域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地方保护。

(2)纵观山东白酒市场,最明显的特征是以地区为单位,形成明显的区域板块结构。

全省性品牌不突出,大部分白酒企业或多或少都在为区域市场突围做努力,但收效甚微,只有少数企图心强的企业如:

扳倒井、趵突泉,在积极对外拓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山东白酒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山东白酒区域拓展的难度。

(3)从产品结构来看,整个山东地产酒的产品结构偏低,

地产酒基本“垄断”本地中低档白酒市场,中高档市场以外来并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品牌为主,缺少全省性的中高档地产品牌,各地产品牌产品价位多集中在中档、中低档,在区域市场拓展的过程中更是多选择中低档产品切入。

(4)从市场层面来看,各白酒企业在进行市场拓展时,整体缺乏东北酒的执行力和徽酒终端工作的细腻性。

(5)外来品牌与省内品牌对通路资源的争夺。

外来强势品牌凭借强大营销推广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采取较为现代的商业操作模式,掌控通路资源;由于省内企业的白酒产品多为中低档,价格透明度较高,各通路环节的利润空间缺乏竞争力,省内大型的经销或代理商一般都不愿意经销省内品牌,导致部分大型通路网络资源为外来品牌掌控。

强势通路资源的缺失成为省内白酒企业快速启动市场的最大地面障碍。

 

四、冀酒板块

1.谈论中国酒业时,人们会提到川酒、鲁酒、徽酒、苏酒以及豫酒,甚至是东北酒,鲜有提到冀酒的,这说明冀酒在中国白酒业的地位。

2007年,全国排名前五位的几个省区白酒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

河北省产量仅占全国的3.3%(居全国第九位),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2.39%。

从数字可以看出,河北的生产规模远不如四川、山东、河南、湖北和安徽等省。

    

2. 市场容量巨大,战略辐射意义强。

河北省有11个省辖市、35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109个县、6个自治县,与北京、天津共同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拥有1.2亿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全国大陆总量的10%以上,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河北省是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连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枢纽地带和商品流通的中转站,也是“三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自古以来河北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品集散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地区的市场潜力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因此,立足河北市场,还可以进入北京、天津市场、辐射“三北”市场,拥有极大空间和开拓机遇。

3.河北省是一个白酒消费大省,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白酒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都非常可观。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年产白酒18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利税逾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幅。

4.河北白酒集中度较高,有利于白酒企业做大做强。

河北白酒销售逐年回升,衡水老白干、板城烧锅、山庄老酒等河北白酒占领了省内主要市场,销售快速增长。

2008年,河北13家骨干白酒企业总产量9.29万千升,比2007年增长29.5%;销售收入31.89亿元,同比增长36.8%。

5.河北白酒根基不稳。

与其他省的白酒基本上是原来老品牌唱主角不同的是,河北的白酒只有衡水老白干是硕果仅存的老品牌。

一些比如“曹雪芹”、“古遂醉”、“刘伶醉”、“丛台酒”等地方名酒已经基本上退出了一、二线白酒阵营。

 

6. 河北白酒的产品结构不合理。

这是导致河北白酒产业总体仍呈现大而不强的态势的主要原因。

目前,河北高端白酒市场上还是外来品牌的天下,中低档产品仍然是冀酒的重心所在,严重影响了河北白酒整体效益的增长。

    

7.河北白酒市场竞争力较弱,品牌意识不够。

在产业基础上,河北白酒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但是在品牌影响力上,河北白酒又表现出相当的弱势。

与四川的五粮液、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相比,河北白酒中却鲜有品牌能够走向全国市场。

五、豫酒板块

在中国白酒行业的版图上,豫酒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既有国家名酒,也有众多具备强势地产品牌基因的企业;这里有着庞大而且开放的消费市场,有着四通八达而且重要的地理位置,有着全国名列前茅的白酒产销量;豫酒在九十年代同样有着与其它省份白酒一样的辉煌,在2001年之后,豫酒和其他省份一样,相继启动并逐渐完成了企业改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具备了各种优势资源的白酒大省,在近几年白酒行业整体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豫酒却并陷入了沉寂。

面对众多省外品牌的围剿,豫酒没有期望中的同步复兴。

1、豫酒香型

河南酒主要有浓香、清香两大香型

2、豫酒企业格局

白酒生产厂家有数百家之多,预东地区有四五、林河、张弓;豫西地区有仰韶、杜康;豫南地区有宝丰、赊店、卧龙;豫北地区有红旗渠、梨园春和百泉春

3、市场特征

(1)市场总体容量巨大。

近两年河南白酒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长迅速,07年产品销售收入更是突破65亿元。

巨大的人口基数、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加上河南善饮好客的消费习惯,近年来,整体市场容量持续扩大,据估计为达到80-90亿左右。

据估计河南本土品牌销售收入只占五成甚至更少,其他都是被外来品牌所瓜分。

(2)河南地产白酒结构属于典型的中低端结构。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现有人口9667万,白酒综合消费水平居全国前7位2007全省平均吨酒收入10900元,折合每500毫升5.45元,而全国白酒平均吨酒收入19668元,折合每500毫升9.83元。

(3)本土品牌实力普遍较弱,市场被省外列强瓜分。

相对于河南白酒酒市场的巨大容量,豫酒板块在本地市场的整体表现与国内其他板块的企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地产品牌的产品结构整体偏低,主要以中档和中低档价位产品为主,在这一市场估计省内品牌能占据50-60%的市场份额,而在中高端市场来说基本上是以洋河、泸州老窖等外来品牌的天下。

从除宋河品牌表现为全省攻势外,其他地产品牌如赊店、四五、杜康、仰韶、宝丰等主要根据地市场还是集中于酒厂所在地的周边区域。

(4)河南白酒市场包容性强,战略辐射意义巨大

目前川、皖、苏、冀、晋以及东北酒酒全面进攻河南市场,并都占据不同市场份额和区域市场。

另外消费者对于酒品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外来品牌尤其是老名酒产品接受程度非常高,直接表现就是各种外来品牌、不同香型白酒均拥有或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

(5)外省传统名酒布局,新品牌不断加入,形成合围之势,竞争全面升级。

据了解,以洋河为代表的至少有十家以上等外省强势品牌已经在全河南进行系统布局,纷纷加大资源投入,将河南作为省外重点之中重点进行打造,对河南品牌从高到低形成一个整体包围圈。

(6)市场操作粗放,对经销商依赖性较强。

河南白酒品牌大多采取地级总经销,县级分销的经销模式。

市场操作主要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