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3342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docx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一

湖南省衡东县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

(一)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1.(6分)(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浪地球》是春节档电影的黑马,豪取40多亿票房,完胜黄渤、周星驰等大佬的贺岁片。

梦幻的特效,贴近大家“生活”的场景,主角是中国人,拯救的是全世界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样一部剧情      、特效制作精良、包涵中华民族的无私无畏等文化内涵的电影,激起了中国人的观影热情,也赢得了世界各国影迷及专家的好评。

一直以来,科幻类影片是好莱坞的专利,中国难以      。

国内市场也曾有不少国产科幻影片,但其质量      ,有些影片甚至幼稚得让人忍无可忍,直到《流浪地球》出现。

尽管这部电影有硬伤,有些细节经不起推敲,但是      ,此片无疑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

受影片带动,刘慈欣的作品在热销榜上高歌猛进,一批中青年作家的科幻新作也在出版界“C位出道”……()我们有理由期待《三体》早日搬上银幕,刘慈欣这部鸿篇巨制大气磅礴,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力有未逮,但还是要抱有信心,万不可让别国买下版权捷足先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   齐头并进   参差不齐   白璧微瑕    

B.可歌可泣   望其项背   良莠不齐   白璧微瑕    

C.可圈可点   齐头并进   良莠不齐   瑕不掩瑜    

D.可圈可点   望其项背   参差不齐   瑕不掩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力有未逮,但我们还是要抱有信心

B.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恐怕力有未逮,但我们还是要抱有信心

C.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难以实现,但还是要抱有信心

D.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目前恐怕力有未逮,但还是要抱有信心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春天,注定是科幻文学的好时光。

    

B.这个春天,注定是科幻的好时光。

    

C.科幻文学,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时光。

    

D.科幻,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时光。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2.(6分)(2019高一上·临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

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虽然荀子不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就是美,但荀子所说的美决不排斥在符合礼义的前提之下的各种欲望的满足。

如荀子所讲的诉之于耳目的种种美,就同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分不开。

此外,荀子所说的美同后期奴隶主企图“富有天下”的种种积极的努力和实际活动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一部《荀子》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如何才能“富有天下”的种种办法和措施,无异于为后期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

而荀子所说的美,离不开这些富国强兵、王天下的实际活动。

在中国美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

如果说孔孟所说的美主要是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状态,老庄所说的美主要是超功利的精神自由境界,两者都基本上是内向的而非外向的,那么荀子却可以说是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

虽然荀子也照样在讲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并且也同样以此为美,但这并非荀子美学的主要特征。

而且荀子讲人格修养处处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是大异其趣的。

对荀子来说,美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存精神的崇高之中。

即令是儒家最强调的“乐”,在荀子这里,也主要不是同个体人格的完善相联系,而更着重于它的广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

完全可以说,荀子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

连荀子所写的《成相》和《赋》也都显示了这种特点。

这应该说是荀子美学的又一贡献。

因为美本来不应脱离人在外部世界的多样的活动,不应脱离人同外部世界多方面的关系,不应脱离世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但是,正是在荀子美学表现其优越性的地方,又恰好存在着荀子美学不及孔孟老庄美学的特点。

这弱点在于荀子美学忽视了美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的关系,忽视了美的超功利的特征。

在孔孟那里,个体人格的道德的完善,人的不可屈服的尊严,完全压倒了功利欲望的满足;在老庄那里,对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更是把功利欲望的追求和得失的考虑看作是人的精神枷锁,而必须加以抛弃。

虽然孔孟讳言利,老庄主张超功利,都有消极作用,但由于具有肯定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便刚好开启了通向审美的大门。

荀子则不然,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

所以,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同孔孟老庄相对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的把握也比孔孟老庄要差一些。

(节选自李泽厚《荀子美学与孔孟老庄美学的比较》)

(1)下面对荀子美学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符合义的前提下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就是美。

B.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美是在富国强兵、王天下这些实际活动中产生的,一旦不能建功立业,不能获得富贵尊荣,就无法获得美。

D.美不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在精神的崇高之中,而是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荀子》用大量的篇幅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富有天下”的办法和措施,为后期的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B.荀子认为人格修养要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这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C.孔孟主张超功利,老庄讳言利,虽然都有消极作用,却都肯定了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所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这恰好打开了通向审美的大门。

D.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比孔孟老庄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把握也要比他们差一些,因此,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

(3)概括相比于孔孟老庄美学,荀子美学的优越之处。

3.(9分)(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后面下列小题。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

起来!

”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

妈的,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

再不起来?

懒虫!

等太阳上山吗?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段中的“才”与后面的“已经”呼应,天还没亮包身工们就得起床,说明她们很辛苦。

B.“蠕动”一词既写了包身工们开始起床的动作,又有比拟的意味,体现她们非人的生活状态。

C.男人的穿着和时节不相称,这说明他的生活也很贫困,因而借打骂包身工们来发泄自己的怨气。

D.包身工们蓬头赤脚地冲下楼,是为了争抢自来水龙头,作者写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她们有自私的一面。

E.点面结合是选段的写作特点:

先写了包身工的群体形象,这是“面”;然后写芦柴棒这一个体烧稀饭的情景,这是“点”。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包身工居住的环境和起床时的表现,她们居住的环境和起床时的表现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文章写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4.(12分)(2019高三上·金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木质的村庄

王芸

①潮流而上,大致可以发现,木质的多寡,是判断村庄古老程度的一种标尺,也决定着一座村庄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

②南方的传统村庄,多木。

木的包容、温和质感,渗透于宅屋的角角落落。

我喜欢这样的村庄,除了天然的草本木本植物四处见缝生长,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栖息在村头村尾、桥边河沿,还有一座座进去就能感觉清凉与妥帖的老宅。

③村中那些老树,巨枝虬结在半空中,如巨大的手掌托住了流转不定的时光。

树下,总有一群群不知疲累的孩子玩耍着,捉迷藏、抓蚯蚓、滚泥球、抓沙包……他们一茬接一茬地长大,老去,最终消匿了身影。

而树还在那里,成为村庄不离不弃的陪伴。

④有了这些树,再寡静人稀的村庄,也有了安慰。

在江西宜丰采风时,去过一个叫坪上的古村。

绕村半壁的石垒古墙上,散布着数十棵八百至千岁的古树,大多为樟树,看起来三四人方可伸臂合围,还有生长极缓慢的石楠和罗汉松,腰身紧致。

它们与村庄的年岁相仿,一路绵延成环抱的姿态,护卫着这个村庄。

村民出门抬头便见它们的身影,一年四季被它们荫庇。

它们仿佛一条隐秘的时光通道,连接着村庄的源头。

⑤盛夏,慕名至婺源,随古村落立档调查人员走访古村。

同行的当地女子有个男儿气的名字,显峰。

她家在一个尚未被旅游开发的古村,村内老宅不少。

她家的宅子建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族谱上可查找到源头。

在这些上百年的老宅里,每一年都有木质的部件在悄悄地裂变、腐烂、风化,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直到坍塌碎裂才被惊觉。

⑥每走进一处老宅,当我们留意着那些难以复制的精美细节时,显峰却专注于询问房主如何保全,如何维修,如何保持品质地仿旧。

她与古宅是一体的,即使她已经搬进县城,住进水泥楼房多年,只在年假时偶尔回一趟老宅,但她与老宅有过相同的呼吸节奏,成长的记忆渗透着被老宅过滤的光线的质感,生活习惯也延续着对老宅的迁就与贴合。

无论离开多久,她对老宅始终怀有亲人般的牵挂和担忧。

与我们说起老宅,她的语气里有些许骄傲,也似连缀着无声的叹息。

那是时光的馈赠,也是无法挽留的遗憾。

无法,却又拼力想去挽留。

⑦在虹关村,詹姓老人正在翻修老宅。

三米长的横梁是精挑细选的好木,前一日进屋时,因为老宅低调的门脸、高耸的板壁、紧凑的结构,木匠师傅们想了很多种办法。

此时,它安卧在老宅正中,比周遭的木色都新、都亮,却有一股安妥的气息。

似乎有它稳稳地坐镇一方,这满屋的狼藉躁动之气,都不足为虑了。

不远的天井一角,堆放着比人高的沙土、瓦当,瓦当是从老宅屋顶上揭下的,有着让今天的匠人称羡的结实质地。

梁的下方,几位木匠师傅正在赶活儿。

进门的一侧厢房里,也有木匠师傅在忙,木屑散布在老人稀疏的头发、圆眼镜片和脸颊、鼻端。

他端举着一张被木屑粉尘“装饰”的脸,好奇地探出头来打量我们。

⑧在上海工作退休的詹老,对这座老宅念念不忘,对这座古村也是。

街头巷尾的粉墙上,都能看到墨色涂写的巷名,这都是他的作为。

他乐之不疲地将时光打发在这些事情上,全然出于自觉自愿,似乎想在老年一气偿还远离古村的那些时光。

⑨也是在虹关村,我们路过一处只剩支离骨架的老宅,颓败的脏腑隐没在半人高的草木中。

野草恣肆地横逸斜出,疯狂滋长,改写了老宅原本封闭自洁的空间。

已经没有门扉的木框上,挺立的杂草丛中,悬有一枚蓝色簇新的门牌:

“浙源乡虹关村100”。

新与旧,如此突兀地组配在一起,颇为触目惊心。

不知这老宅是无人居住而自行毁败的,还是主人主动地放弃,在他处改建了新宅。

⑩在古村,你会不断地与呈现颓态的老宅相遇。

颓而不败的它们,支撑着骨架,挺立在同样古老的街巷与树影中。

你也会不断地与形态如旧但质地簇新的新屋相遇。

人们改善生活空间、生活质地的渴望,是无法阻挡的。

老宅的好,老宅的亲,老宅的贵,老宅的不可复得,只能在懂得、体恤、珍惜它的人那里,才能得以保全并延续。

⑪也有老宅被移植。

人挪活,树挪死,那么老宅呢?

它们被从埋入土中的基础上挖掘而出,远离了自己植根多年的村庄,整体标记后迁至新地,再按标记组装起来。

移植者,多是承包了某一村落旅游业的投资者。

他们出于打造景区的目的,将一座古村的村民迁空后,再填置进一些移植来的老宅。

看起来整个村落的古宅生态更加丰美,可被抽空的村庄,还能葆有多少本真的活泼泼的生气?

⑫那些老宅在被移植的过程中,也被修复。

朽败的骨架,用水泥框架支撑。

门头檐角,借用日益高端的修旧如旧的技术,老的与新的、真的与假的,混淆一体,看起来面目无异,可气息不对。

那种走进老宅可以闻见的,从老宅骨子里、木缝中散发出的天然木香,被生硬粗暴的水泥气取代。

我静静地望着这些被拆骨又接骨的老宅,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压抑的呻吟,在体内留下反复发作的伤痛。

这些,都只有老宅来默默地承受了。

⑬颓败的老宅与簇新的门牌,存留在相机里,那一点亮蓝和一片深暗的木色之上,有挺立的生气勃勃的草茎。

在按下快门的一刻,我记得有风吹过,轻轻摇动它们。

这一切构成了某一时刻的记忆,留于感觉,留于影像,留于文字。

但,这不是完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它们与村庄的年岁相仿,一路绵延成环抱的姿态,护卫着这个村庄。

②也是在虹关村,我们路过一处只剩支离骨架的老宅,颓败的脏腑隐没在半人高的草木中。

(3)本文着重记叙了显峰和詹姓老人两个人物,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第⑫段“被移植的老宅”为什么会“发出压抑的呻吟”,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5.(11分)(2018高一下·九江期中)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C.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祖,此处指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C.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6.(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

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二字的表达效果加以赏析。

(2)

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7.(3分)(2015高一上·宁夏期中)完成后面题,名句填写

①《曹刿论战》中,曹刿对战士的士气看法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恰同学少年,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

③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8.(1分)(2017·珠海模拟)“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对此网上众说纷纭。

下面是某网站“微博”中网友的留言。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微博”中留下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

语言准确,观点鲜明,60字左右。

网友A:

中国人至今法治观念淡薄。

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受罚自己也不会受罚。

网友B: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于是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

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

我就这样过过马路。

为一个非常着急的事情要过马路,这时附近没有车了,穿过去本来小事一桩,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更谈不上劣根性。

9.(5分)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试验,他把两份名单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结果很出人意料。

请概括调查结果给人带来的启示。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

第一份名单是:

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

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应当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

但是,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

为什么?

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则全是落第秀才。

启示: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0.(5分)(2018·株洲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5年9月4日,刚遭遇公司破产、正处在人生低谷的齐海亮决定带着四岁女儿、一只小狗、一辆自行车、一辆小拖车、一把吉他,环骑中国。

他计划在女儿六周岁时结束这场旅程。

到今年10月,历时761天,他们朝夕相处共患难,骑行了近四万公里。

他说,经历这次的特殊骑行之后,他找到了人生新的目的地;女儿现在说不出什么感悟,相信以后在她心里,会持续地因为这件事情生根发芽。

环骑中国的事在江苏卫视播出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人为他点赞喝彩,有人为他这一做法的效果表示怀疑。

你怎么看待齐海亮的做法?

请结合材料内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4-1、

4-2、

4-3、

4-4、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7-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