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1905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docx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是GB2658—1987《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版,目的在于通过本次修订,使标准更适用于民用风机的生产和使用。

本标准对今后民用风机发展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本标准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它应与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

本标准与前版相比,作了如下主要修改:

——按GB/T1.1—1993规定格式进行了编写;

——气流特性试验方法采用了美国通风和空调协会标准AMCA210—1974“出口风室装置在风室中装多喷嘴”的方法,使之与国际通用的试验方法相一致;

——噪声测定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方法和声压级计量单位;

——删除了“自身振动”、“电源电压和频率变化”要求;

——对于145风机号及以上风机,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有效值)从1000V提高到1500V。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2658—1987。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苏州电讯电机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邬显光、周志元、杜洪富、冯荣林、黄希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58—1995

代替GB2658—1987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A.C.miniatureblowers,

generalspecificationfor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8-29批准1996-08-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叶直径不大于300mm的小型交流风机(以下简称风机)的分类、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控制设备、电子设备和其他仪器中作为冷却装置的风机。

风叶直径大于300mm的交流风机亦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5—19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

冲击试验方法

GB2423.10—19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

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2423.15—19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Ga:

恒加速度试验方法

GB2423.16—19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J:

长霉试验方法

GB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

GB2423.21—199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

低气压试验方法

GB2423.29—19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U:

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5872—1986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GB6833.9—1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

GB6833.10—1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

GB7345—1994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3要求

 

3.1分类

3.1.1风机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产品名称

代号

含义

圆筒式轴流风机

FZY

风、轴、圆

螺桨式轴流风机(排风机)

FZL

风、轴、螺

离心式风机

FL

风、离

横流式风机

FH

风、横

 

3.1.2风机使用电压和频率如表2所示。

 

表2

 

额定频率

Hz

额定电压,V

单相

三相

50

24,36,110,220,380

110,220,380

400

12,20,26,36,60,115,200

115,200

 

3.2使用环境条件

3.2.1风机使用环境条件分为4级,如表3所示。

 

表3

 

环境条

件等级

温度

相对湿度

气压

kPa

振动

冲击峰值加速度

m/s2

恒加速度

m/s2

1a

-10~40

90%~95%

74.8

1

-25~40

10~55Hz

双振幅1.5mm

150

2

-40~55

55

3

-55~85

25

10~500Hz低频双振幅

1.5mm峰值加速度

70m/s2

300

150

 

3.2.2当表3不能满足风机使用要求时,应在相应的专用技术条件中详细列出环境条件的各项参数。

3.3外观

风机表面不应有锈蚀、涂覆层剥落、碰伤、划痕,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各类标记及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

3.4外形及安装尺寸

风机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5引出线和接线端

3.5.1出线方式和标记

风机出线方式可采用引出线、接线片(柱)或螺纹接线柱。

引出线和接线柱应完整无损,连接牢固。

引出线长度应不小于200mm。

风机出线标记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对于单相电容运转风机,其引出线颜色或标记应符合图1~图3规定。

 

 

图1

 

 

图2

 

 

图3

 

3.5.2引出线和接线端强度

3.5.2.1引出线

每根引出线应能承受9N或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拉力。

试验后,引出线不应出现拉松痕迹、线股断裂或绝缘层永久变形等现象。

3.5.2.2接线片

每个接线片应能承受9N的拉力,并保持5~10s。

试验后,接线片不应出现松动和其他损坏现象。

3.5.2.3螺纹接线柱

每个螺纹接线柱应能承受0.5Nm的转矩,并保持5~10s。

试验后,螺纹接线柱不应出现松动和其他损坏现象。

3.6风向或转向

风机应在机壳的明显位置或铭牌上具有风向或转向的标记。

风机通电运转时应平稳,无擦声和卡滞现象,其风向或转向应与标记相符合。

3.7转速

风机在预热(见5.1.4.2)后所得的转速应不低于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标称转速。

风机各项试验后测得的转速均称为随后转速,除另有规定外,随后转速应不低于标称转速。

3.8电流

风机的电流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9输入功率

风机的输入功率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10低压起动

风机应能在85%额定电压下起动并连续运转,其起动时间应不大于20s。

3.11绝缘介电强度

风机绕组和机壳之间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持续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试验时应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漏电流应不大于5mA(峰值),绕组的漏电流不包括设备电容所耗电流。

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表4规定值的80%。

 

表4V

 

风机额定电压

12,20

24,26,36,60

110,115

200,220

380

125风机号1)及以下

145风机号1)及以上

试验电压(有效值)

100

500

750

1000

1500

1800

 

注:

1)风机号用风机风叶直径的毫米数表示。

3.12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条件及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低温环境条件下,风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在相应的极限高温环境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绝缘电阻检查用兆欧表的电压值应符合表5规定。

 

表5V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

兆欧表电压

100

100

400~1000

500

1500~1800

1000

 

3.13匝间绝缘介电强度

风机在130%额定电压下,运转3min后应无匝间击穿和过热现象。

3.14气流特性

风机的气流特性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15温升

风机的绕组温升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16噪声

风机的声压级噪声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17低温

风机应承受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低温环境条件下的低温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绝缘电阻应符合3.12规定;

b)起动时间应不大于5min;

c)随后转速应不低于标称转速的80%;

d)零部件应无开裂及其他异常现象。

3.18高温

风机应承受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高温环境条件下的高温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绝缘电阻应符合3.12规定;

b)风机应无漏油、零部件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

3.19低气压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风机应承受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气压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0振动

风机应承受GB/T7345中4.25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零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现象;

b)电流应符合3.8规定;

c)输入功率应符合3.9规定;

d)随后转速应符合3.7规定;

e)噪声应符合3.16规定。

3.21冲击

风机应承受GB/T7345中4.26规定的冲击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零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现象;

b)电流应符合3.8规定;

c)输入功率应符合3.9规定;

d)随后转速应符合3.7规定;

e)噪声应符合3.16规定。

3.22恒加速度

风机应承受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恒加速度试验。

试验在三个互相垂直轴的六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5min,共30min。

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零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现象;

b)电流应符合3.8规定;

c)输入功率应符合3.9规定;

d)随后转速应符合3.7规定;

e)噪声应符合3.16规定。

3.23湿热

3.23.1恒定湿热

本项目仅对表3中1a级、1级和2级环境条件的风机或环境条件与其相似的风机进行考核。

风机应承受严酷度等级为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历时4d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1MΩ;

b)风机应无明显的外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c)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应符合3.11规定。

3.23.2交变湿热

本项目仅对表3中3级环境条件或环境条件与其相似的风机进行考核。

风机应承受严酷度等级为温度55±2℃,历时6d的交变湿热试验。

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机应无明显的外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b)风机置于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运转24h,然后放置2h,测量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MΩ;

c)测量绝缘电阻后,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应符合3.11规定。

3.24电磁干扰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风机的传导干扰电平应不超过GB6833.9图1中A级极限值,其辐射干扰电平应不超过GB6833.10表1中A级极限值。

3.25盐雾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风机应承受48h的盐雾试验。

试验后风机拆开检查,任何部位不应有明显的腐蚀现象和破坏性质变。

3.26长霉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风机应承受28d的长霉试验。

试验后风机长霉应不超过GB2423.16规定的2级水平或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7高温寿命

风机应承受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环境高温条件下的寿命试验,试验时间为1000h。

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随后转速应不低于标称转速的90%;

b)电流应符合3.8规定;

c)输入功率应符合3.9规定。

3.28重量

风机的重量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4检验规则

 

4.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

出厂检验抽样按GB2828中正常检查水平Ⅱ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其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6规定。

出厂检验中,风机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风机为不合格品。

若出厂检验合格,则除抽验中不合格品外,使用方应整批接受。

若出厂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厂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验收。

4.2型式检验

4.2.1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

b)定型产品,其电磁设计、机械结构或在制造过程中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变更足以引起性能和参数变化时,允许根据上述变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有关项目试验;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产品正常生产时,每二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此时盐雾、长霉和高温寿命试验等项目可不进行。

当产品生产批量较小时,允许制造厂与使用方另行协商。

4.2.2样机数量

从能代表相应生产阶段的产品中抽取六台样机,其中四台作为试验样机,二台作为存放对比样机。

高温寿命试验可以另取二台样机进行。

4.2.3型式检验结果的评定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何一项目不合格,并且不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型式检验不合格。

a)当鉴定部门确定样机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时,允许用新的同等数量的样机代替,并补做已经做过的项目,然后继续试验。

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何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型式检验不合格。

b)样机在环境试验和环境试验后,发生影响使用性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或者认为鉴定不合格,或者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已经做过的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目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何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型式检验不合格。

4.2.4同类型产品的定型鉴定

同时提交两种以上型号的同类同风机号定型鉴定时,每种型号均提交四台样机,所有样机均应通过出厂检验,再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样机进行其余项目试验。

样机型号选定后不允许更换。

检验结果评定同4.2.3。

若型式检验不合格,则提交的所有型号均不得通过鉴定。

若型式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均通过鉴定。

此后生产的主要结构尺寸与性能相同的同类型产品可不再进行定型鉴定。

4.2.5型式检验项目和基本顺序

风机型式检验项目,基本顺序和样机数量及编号按表6规定。

 

表6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条款

试验方法

条款

型式检验

样机编号

出厂检验

项目

合格质量水平(AQL)

1

2

外观

外形及安装尺寸

3.3

3.4

5.2

5.3

1,2,3,4

1,2,3,4,

4.0

3

4

出线方式和标记

风向或转向

3.5.1

3.6

5.4

5.5

1,2,3,4

1,2,3,4

2.5

5

6

转速

电流

3.7

3.8

5.6

5.7

1,2,3,4

1,2,3,4

7

8

输入功率

低压起动

3.9

3.10

5.8

5.9

1,2,3,4

1,2,3,4

9

10

绝缘介电强度

绝缘电阻

3.11

3.12

5.10

5.11

1,2,3,4

1,2,3,4

1.0

11

12

匝间绝缘介电强度

引出线和接线端强度

3.13

3.5.2

5.12

5.13

1,2,3,4

1,2

13

14

气流特性

温升

3.14

3.15

5.14

5.15

1,2

1,2

15

16

噪声

低温

3.16

3.17

5.16

5.17

1,2

3,4

17

高温

3.18

5.18

3,4

18

低气压1)

3.19

5.19

1,2

19

振动

3.20

5.20

1,2,3,4

20

冲击

3.21

5.21

1,2,3,4

21

恒加速度1)

3.22

5.22

1,2,3,4

22

恒定湿热

3.23.1

5.23.1

3,4

23

交变湿热

3.23.2

5.23.2

3,4

24

电磁干扰1)

3.24

5.24

1,2,3,4

25

盐雾1)

3.25

5.25

3,4

26

长霉1)

3.26

5.26

1,2

27

高温寿命

3.27

5.27

1,22)

28

重量

3.28

5.28

1,2

 

注:

1)属于特殊试验项目,仅在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才进行。

2)可以另取二台样机进行试验(见4.2.2)。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大气条件

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及基准的标准大气条件按GB/T7345中5.1.1~5.1.3规定。

5.1.2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的电压波形非正弦波失真度不大于5%。

试验电源的电压允差为额定值的±1%,频率允差为额定值的±1%。

5.1.3试验设备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所用仪器和设备的精度,出厂检验应不低于1级,型式检验应不低于0.5级。

5.1.4试验状态

5.1.4.1运行状态

除气流特性试验外,其他性能试验,风机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自由运转状态时进行。

5.1.4.2预热

在进行转速、电流、输入功率和气流特性试验前,风机应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预热,风机连续运转30min,则认为风机已达到热平衡,即完成了预热过程。

若前后两项试验的时间间隔不到3h,则在此两项试验间可不进行预热。

5.2外观

目检风机外观,其结果应符合3.3规定。

5.3外形及安装尺寸

用能保证尺寸精度的量具检验风机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其结果应符合3.4规定。

5.4出线方式和标记

检查风机出线和标记,并用能保证尺寸精度的量具测量引出线长度,其结果应符合3.5.1规定。

5.5风向或转向

目检风机的风向或转向标记。

并按专用技术条件或3.5.1规定接线,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其结果应符合3.6规定。

5.6转速

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采用精度不低于±2%的测速仪测量其转速,其结果应符合3.7规定。

5.7电流

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用交流电流表测量电流。

其结果应符合3.8规定。

5.8输入功率

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用交流功率表测量输入功率。

其结果应符合3.9规定。

5.9低压起动

风机在静止状态下施加额定频率和85%额定电压,风机应能起动并连续运转,起动时间应符合3.10规定。

5.10绝缘介电强度

风机按GB/T7345中5.17规定进行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其结果应符合3.11规定。

在进行出厂试验时,风机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允许采用试验电压值为3.11规定的120%、持续时间为1s的试验来代替。

5.11绝缘电阻

风机按3.12规定的兆欧表测量风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其结果应符合3.12规定。

5.12匝间绝缘介电强度

风机施加额定频率和130%额定电压,连续运转3min,其结果应符合3.13规定。

5.13引出线和接线端强度

5.13.1引出线

风机引出线的引出端朝下,垂直向下逐渐施加(无任何冲击)3.5.2.1规定的力于引出线外端头,并使导线芯和绝缘层均匀受力,然后保持5~10s,其结果应符合3.5.2.1规定。

5.13.2接线片(柱)

将风机固定,沿接线片(柱)轴向,在离开试验样品的方向上,逐渐施加(无任何冲击)3.5.2.2规定的拉力于接线片(柱)端部,然后保持5~10s,其结果应符合3.5.2.2规定。

5.13.3螺纹接线柱

风机按GB2423.29中第5章试验Ud规定的方法进行螺纹接线柱强度试验,试验时施加3.5.2.3规定的转矩。

其结果应符合3.5.2.3规定。

5.14气流特性

风机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小型风机气流特性试验方法》规定测定气流特性,其结果应符合3.14规定。

5.15温升

风机安装在绝热支架上(应避免通过安装螺钉等连接件进行热量传递,并且不应受外界热辐射及气流影响),先将风机在室温下放置2h,以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

随后测量风机绕组的直流电阻R1(当用带电测量法时应按GB/T7345中图6《温升试验线路图》),并记下室温t1。

然后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通电运转至稳定工作温度t2(即机壳表面温度在30min内变化不大于0.5℃。

当用带电测量法时,以每分钟的间隔读取一次绕组温度,连续5个读数相等),随后测量同一绕组的直流电阻R2,并记录此时室温t2。

由下式计算风机绕组温升,其结果应符合3.15规定。

式中θ——风机绕组的温升,K;

R2——

(1)若用带电法测量时,为被测绕组达到稳定工作温度(t2)时的直流电阻值,Ω;

(2)若用非带电法测量时,从断电开始,用直流电桥测取绕组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R2为曲线外推到时间为零(断电瞬时)的电阻值,Ω;

R1——被测绕组在初始测量温度(t1)时的直流电阻值,Ω;

t1——测量绕组电阻R1时的室温,℃;

t2——测量绕组电阻R2时的室温,℃。

5.16噪声

风机固定在弹性支架上,使风机能沿所有轴线振动,并置于半消音室或全消音室空间中央位置,拾音器置于风机轴线上距进风口1m处,如图4所示。

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运转。

用声级计测定风机声压级噪声(A计权网络),其结果应符合3.16规定。

 

 

图4

 

5.17低温

风机按GB2423.1中试验方法Ad进行低温试验,其试验极限低温值按3.17规定,时间为2h。

试验结束后,在箱内测定绝缘电阻,然后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并测定其起动时间和随后转速。

风机从箱内取出后检查其零部件等,其结果均应符合3.17规定。

5.18高温

风机按GB2423.2中试验方法Bd进行高温试验,其试验极限高温值按3.18规定。

试验时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连续运转2h。

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绝缘电阻,并检查其零部件等,其结果均应符合3.18规定。

5.19低气压

风机按GB2423.21的规定进行低气压试验,风机置于试验箱中,并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通电运转,再将箱内气压降低至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气压值,并持续时间5min。

其结果应符合3.19规定。

5.20振动

风机按GB2423.10中的扫频试验进行振动试验。

风机牢固地安装在试验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试验台面上,支架应以最小的损耗将振动传递到风机上,试验板本身不允许在试验频率范围内产生谐振。

整个试验过程中风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连续运转。

试验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其中一个方向为风机轴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