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397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

文综历史

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5·河南省郑州市期末第一次预测·2)《秦律·田律》规定: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A.抑制商贾发展B.提倡粮食节俭C.严禁商品流通D.稳定酒类物价

2.(2015·荆州一检·3)据《通典》载:

“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

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

因循日久,寖以成风。

”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3.(2015·重庆一诊·3)赵翼《簷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

”这说明清朝()

A.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D.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4.(2015·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一诊·43)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

本邦公民、外邦人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

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民主政治的局限性B.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C.自由民是社会的主体阶层D.法律掺杂原始落后习俗

5.(2015·南通一调·14)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插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6.(2015·福建省泉州五中、莆田一中、漳州一中期末·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民主制D.分权制衡

7.(2015·黑龙江省哈六中期末联考·8)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8.(2015·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一模·10)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分析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下列选项中表述最完整的是()

年份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中国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的经济侵略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9.(2015·河南省郑州市一模·19)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

”该文“社会主义”意为()

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

10.(2015·安徽省江南十校期末联考·17)“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丽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材辩反映()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B.“十月革命”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

11.(2015·江苏省苏北四市一模·19)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己经遭到重大失败。

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

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

12.(2015·重庆一中一诊·19)“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

”材料中的“这”是指()

A.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B.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13题~第1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5题~第18题为选做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必做部分】

13.(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42)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意义深远的“革命”。

有学者提出,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宋代是一个分水岭,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这些变革表现在交通、商业、都市等多个方面。

它们构成了“宋代经济革命”的主要内容。

(1)结合所学,概述宋代的上述变革。

(2)对比上述图文材料,结合史实说明“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

陈独秀感慨: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

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个?

”因此主张“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3)有观点认为: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

请结合所学,进行论证。

14.(2015·中山期末·27)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争论。

“国有”与“私有”,往往被贴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标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移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

……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材料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国企进退的浪潮经历了几个轮回,尽管每个轮回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

——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国有化的浪潮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需要?

这种浪潮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4)结合中、西方“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动态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选做部分】

15.(2015·宜昌一调·4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

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

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

”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

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

”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

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

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

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16.(2015·辽宁丹东五校协作体·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

全世界中行使直接民权的,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一极好的先例。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

材料二: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

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

他是如何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推进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差异?

17.(2015·滨州期末·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下图为反映二战初期的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二战初期美国实施了怎样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美国彻底放弃该政策的事件,并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

18.(2015·宜昌一调·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琦善(1790年—1854年)鸦片战争期间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处理与英国有关事务。

后人对于琦善的评价呈现多元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

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摘自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1931年)

材料二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是:

一、主张弛禁,成为清王朝内部弛禁派的首领,破坏禁烟。

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领袖林则徐,主张投降。

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

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

核心就是:

卖国罪名。

——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

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

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

——摘自蔡乐苏、尹媛萍《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

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作者对琦善的态度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三,分析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Ⅰ卷(五)

文综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3、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重农抑商政策,考查学生对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解读。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秦朝“禁止百姓酿酒”。

秦国的酒政,有两点,即:

禁止百姓酿酒,对酒实行高价重税。

其目的是用经济的手段和严历的法律抑制酒的生产和消费,鼓励百姓多种粮食;另一方面,通过重税高价,国家也可以获得巨额的收入。

故选A。

2.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唐朝科举制

【解析】题干反映了武则天通过“以文章取士”的科举制延揽人才,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故A项正确;“以文章取士”,有利于提高了儒学地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以文章取士”,科举考试文史内容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科举制有利于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但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错误。

【举一反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及趋势:

选官制度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地位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从题干信息“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可知内阁处理政务的权力被军机处分割,故A项正确;军机处设立的同时,内阁仍然存在,并有一定的职权,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故C项错误;“分权制衡”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易错警示】对军机处的职能认识理解错误

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4.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历史重要章节,这一章节一直是历年各省高考重点考查的主干知识。

本题命题意蕴在此。

【解析】材料中“本邦公民、外邦人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说明三者地位的不平等,雅典民主政治只是维护公民的利益,具有局限性,A项正确。

B是《十二铜表法》影响;C说法错误;D属于公民法。

5.D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解析】14—16世纪的二幅插画的风格都受到人文主义影响,不是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只是使世界市场出现雏形,而不是形成,另外,插画的服饰是不同的地区风貌,不能体现世界市场的形成,故B项错误;丝绸之路、马可波罗等就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不是16世纪才开始,故C项错误;从中国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的误解到穿对了衣服,说明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故D项正确。

6.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准确解读历史概念以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材料中美国宪法的规定一是各州不得与外国缔结条约或参加同盟,二是不得私自制定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三是不得私自保留军队,说明美国中央的权力高于地方,因而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故选择B项。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共和制指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民主制即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人民民主)由民众(人民群众)定期普选产生,其官员、议员等是民众的受托人,公仆;分权制衡强调把国家的重要权力分开,使其相互制约以防止专制;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

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高考最青睐的方面,也最能体现学科特点,同学们要特别重视。

7.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场“强大的革命”的推动因素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其表现形式有宗教的、王朝的、民族的,结合所学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

故A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与材料中“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的信息不符。

8.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影响,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表格中原料出口比重上升,表明列强经济侵略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手工制品出口比重下降体现了列强经济侵略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机器产品的出口比重上升,表明受西方工业化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逐步走向近代化。

综合可知,列强的经济侵略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D项正确。

A、B、C三项表述只反映列强侵略影响的某一面,不够全面。

9.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析】从材料中“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可分析出该文的“社会主义”主要是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

故选C。

10.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二月革命,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二月革命”后列宁指出革命发展方向,即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故本题选C。

11.C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以及材料的理解。

注意材料信息“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明此时的苏亮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说明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故本题选择C项。

12.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为“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结合“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可判断,材料中的“这”是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

(1)变革:

海上丝绸之路拓展海外贸易;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使用;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打破市坊时空限制;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市镇;草市更加普遍等。

(2)情况一:

从一个角度提出观点,能够进行深入地说明。

角度1:

经济发展影响民主政治进程

①经济发展推进政治民主进程;说明:

运用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一个相关政治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②经济发展对各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又有所区别。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生民主政体的可能性就越大,运用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相关政治发展状况加以说明;而法、俄等国在工业革命发展中,由于国情不同,都曾出现过民主政治的曲折。

(两种情况写出一种即可)

角度2:

民主政治进程影响经济发展

①民主政治的发展会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说明:

运用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相关政治、政策状况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一个史实加以说明。

(观点、史实各2分)

②民主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一致。

政治民主化程度越高,对经济发展的推进可能性更大,可结合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政治、政策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以说明;而德国在19世纪末的政治民主化程度不如法国,但是由于政策、资源等各种条件不同,其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法国,甚至也高于英国。

(两种情况写出一种即可)

情况二:

能够综合两个角度提出观点,合理运用材料或史实加以综合说明。

(3)示例:

尽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由于北洋政府实行独裁,人民缺乏民主意识,民国有名无实。

在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看来,这与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和思想禁锢密不可分,为了维护共和制度,观念革命势在必行。

随着西方启蒙思想逐步被介绍到中国,它们成为反对专制和愚昧的重要武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否定“特权人治”,张扬“法治宪政”,并力图让中国人凭借理性科学地思考。

它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两次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新文化运动

【解析】

(1)题干提到“宋代”、“商业”、“交通”、“都市”“革命”,我们应该以此为依据筛选我们所学过的宋代经济史实。

商业,宋代最早出现纸币;都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并且全国出现一批较大的市镇,草市更普遍;交通,海上丝绸之路、指南针应用到航海上。

(2)材料中的地图给我们展示工业革命的传播路线,我们发现,以英国为中心,工业革命进行传播,同时,英国的民主程度在同期的欧洲也是最高的,说明了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主程度;材料中给我们的大事年表,我们发现,经济发达国家民主进程顺利,比如英国,经济不发达国家,民主进程会有反复、曲折,比如俄国。

换个角度看该大事年表,我们也可以得出政治变革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结合所学,依据以上分析阐述经济发展与民主的关系即可。

(3)民国成立,但有名无实,可找出相应史实证明,比如作为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企图称帝;之所以会这样,新文化运动主将们认为是国民思想出了问题,因而需要对思想进行重建,这些可以拿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证。

14.

(1)由单一的公有制(国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事件:

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消极方面:

过早过快地消灭私营企业,导致后来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单一的公有制,部分地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积极性。

(3)需要:

恢复战后经济;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调控社会经济;应对经济危机;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认识:

不能把“国有化”、“私有化”作为衡量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国有化、私有化只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现代国家中都可以从本国的需要出发,利用“国有化”或“私有化”发展民族经济;国有化与私有化二者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关系,无论是全盘国有化还是全盘私有化,都是违反经济规律的,都是行不通的。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第

(1)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时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使用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原来是单一的公有制,在此时则是实行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

原因要从原来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进行分析。

(2)问在中国,导致资本主义工商业集体消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实行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消极影响要从三大改造的左倾方面进行分析。

第(3)问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