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5983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测定可采用()。

A、以上四种方法均可

B、散射免疫比浊法

C、RIA法

D、单向琼脂扩散法

【答案】A

【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散射免疫比浊法、ELISA法、RIA法均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2、下列检查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霍乱的诊断()。

A、大便碱性蛋白胨水培

B、血培养找霍乱弧菌

C、大便涂片革兰染色

D、霍乱血清凝集试验找特异性抗体

【答案】B

【解析】霍乱的病原菌检查1、涂片染色2、悬滴检查3、制动试验4、增菌培养5、分离培养6、核酸检测。

3、体重60kg的正常人,其血量约为()。

A、3.8L

B、5.2L

C、4.8L

D、3L

【答案】C

【解析】每公斤体重有70~80ml的血液。

因此体重60kg的人,血量为4.2~4.8L。

4、慢性呼吸衰竭缺氧明显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正确()。

A、小于65%

B、小于55%

C、小于25%

D、小于35%

【答案】D

【解析】缺氧伴明显CO2潴留的氧疗,其原则为应给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

由于高碳酸血症,人体

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驱动作用来维

持正常呼吸。

如长期给予高浓度氧吸入,使血中PaO2迅速上升,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失去对低氧的刺激,患

者呼吸会变慢、变浅,导致CO2排出减少,PaCO2迅速上升而呈CO2麻醉。

5、半衰期最短的Ig是()。

A、IgA

B、IgE

C、IgD

D、IgG

【答案】B

【解析】半衰期IgE

6、下述哪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萎缩()。

A、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B、小儿麻痹引起的下肢萎缩

C、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

D、青春期胸腺萎缩

【答案】D

【解析】其他选项均为疾病导致的器官或组织萎缩,属于病理性萎缩,仅有“青春期胸腺萎缩”为正常的生

理萎缩。

7、对弱酸性药物来说()。

A、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少,排泄减慢

B、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多,排泄增快

C、使尿液的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多,排泄减慢

D、使尿液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少,排泄增快

【答案】D

【解析】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尿液PH增高)中易排泄。

则表明药物解离增加,重吸收少,排泄快。

选D。

8、注意的功能有()。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活动的调节功能

D、监督功能

【答案】ABCD

【解析】注意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及对活动调节和监督功能,这些功能使个体从周围环境的大量刺激中,

选择出哪些对人很重要,哪些对人不那么重要,排除无关信息,控制并使信息保持在意识中。

故选ABCD。

9、在直立姿势下,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流的鼻旁窦是()。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

【答案】C

【解析】上颌窦因开口位置较高,分泌物不易排出,窦腔积液时,应采用体位引流,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

流。

故选C。

10、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的是()。

A、IL-2

B、IFN-α

C、EPO

D、IL-3

【答案】D

【解析】由于IL-3可刺激多能干细胞和多种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又称为多重集落刺激因子和造血细胞生长

因子。

11、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

A、第X因子被激活

B、第Ⅻ因子被激活

C、凝血酶的形成

D、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

【答案】D

【解析】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于因子Ⅻ与带负电荷的表面接触活化而启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由血管壁或其

他组织损伤时形成的组织因子(Ⅲ)启动的。

故选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

12、消除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A、可确定给药剂量

B、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C、可预测药物在体内消除的时间

D、可预计多次给药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

【答案】BCD

【解析】消除半衰期(t1/2):

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意义包括:

①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长中短效;②可确定给药间隔:

半衰期长,给药间隔时间长;半衰期短,给药间隔时间短;③可预测药物基

本消除时间;④可预测药物达稳态血药浓度时间。

故选BCD。

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发生于原发病后()。

A、48小时内

B、48小时后

C、5天以后

D、7天以后

【答案】A

【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发生于原发病之后的2天内。

14、下列哪项是AIDS的致病微生物?

()

A、轮状病毒

B、EB病毒

C、草绿色链球菌

D、HIV

【答案】D

【解析】AIDS是由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故选D。

15、外加刺激引起细胞兴奋地必要条件是()。

A、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

B、刺激达到一定的持续时间

C、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D、局部兴奋必须发生总和

【答案】C

【解析】刺激必须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引发膜去极化与Na+电流之间的正反馈。

是否兴奋与刺激的

强度、刺激持续的时间和是否发生总和没有明确的量化关系。

故选C。

16、肺内压与肺回缩力之差为()。

A、肺内压

B、弹性阻力

C、胸膜腔内压

D、表面活性物质

【答案】C

【解析】吸气末或呼气末,作用于胸膜腔的力有二:

一是肺内压(大气压),使肺泡扩张;二是肺的弹性回

缩力,使肺泡缩小。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1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

A、后降支

B、左旋支

C、左主干

D、左前降支

【答案】D

【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左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左旋支、后降支。

18、下列药物中,可产生NO而松弛血管平滑肌的有()。

A、硝酸甘油

B、甲基多巴

C、硝普钠

D、氨氯地平

【答案】AC

【解析】硝酸甘油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舒张血管平滑肌,认为与它生成一氧化氮(NO)有关。

N0激活苷酸

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进而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降低胞浆Ca离子浓度,产生

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硝基类药物硝普钠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可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滑

肌,从而产生血管扩张作用。

故选AC。

19、下列药物中,可产生NO而松弛血管平滑肌的有()。

A、硝酸甘油

B、甲基多巴

C、硝普钠

D、氨氯地平

【答案】AC

【解析】硝酸甘油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舒张血管平滑肌,认为与它生成一氧化氮(NO)有关。

N0激活苷酸

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进而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降低胞浆Ca离子浓度,产生

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硝基类药物硝普钠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可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滑

肌,从而产生血管扩张作用。

故选AC。

20、为诱导免疫耐受,投与免疫抑制剂的最好时间是()。

A、二次免疫应答中

B、几乎与抗原同时投与

C、接种抗原前一周

D、注射抗原后一周

【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

建立免疫耐受。

常见错误:

选接种抗原前一周。

接种抗原前一周,机体尚未接触抗原,

没有免疫应答,当然不会产生“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基因的转

录,所以应同抗原一起投与。

21、关于百日咳鲍特菌的生物学性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分离培养需选用BC培养基

B、不发酵任何糖类

C、革兰阴性小杆菌,可形成荚膜和菌毛

D、抵抗力较强,耐干燥,日光照射数小时才死亡

【答案】D

【解析】易错选常发生光滑型粗糙型变异。

百日咳鲍特菌是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

光滑型菌株

有荚膜,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一金(BG)培养基。

Ⅱ、Ⅲ相为过渡相,Ⅳ相即为粗

糙型菌落的无毒株。

百日咳鲍特菌的抵抗力与流感杆菌相似,对于燥、消毒剂敏感,55℃,30分钟死亡。

22、COPD病理生理改变的标志是()。

A、呼气气流受限

B、肺过度充气

C、气体交换异常

D、肺动脉高压

【答案】A

【解析】呼气气流受限,是COPD病理生理改变的标志,是疾病诊断的关键。

23、骨按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答案】ABCD

【解析】骨按照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颅骨属于扁骨。

故选ABCD。

24、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B、老年人体温略低

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D、运动时体温升高

【答案】A

【解析】

(1)体温的日节律:

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

昼夜节律。

(2)年龄的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温较高,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而体温偏低。

(3)运动的

影响:

运动时肌肉活动能使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4)性别的影响:

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

男性0.3℃。

育龄期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改变。

故选A。

25、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

A、减慢射血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收缩期

【答案】C

【解析】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快速射血期。

26、男,56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冬季、早春明显。

1周前因受凉后畏寒、发热、咳嗽加重,咳黄色脓

痰。

双肺少量干湿性啰音。

X线检查:

肺纹理增多。

最可能应诊断为()。

A、支气管扩张症

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肺结核

D、支气管肺癌

【答案】B

【解析】根据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年,考虑慢性支气管炎;1周前加重,肺部有干湿啰音,X线检查:

纹理增多,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特点。

27、在气管插管前的急救所给予的人工呼吸每分钟应给予几次()。

A、16~20次

B、8~10次

C、10~12次

D、20~28次

【答案】C

【解析】在气管插管前的急救所给予的人工呼吸每分钟应给予10~12次。

28、奥美拉唑属于()。

A、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B、H2受体阻断药

C、胃粘膜保护药

D、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答案】D

【解析】奥美拉唑,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

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

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

压及动脉血pH。

故选D。

29、哪一种细菌可在深部创伤伤口感染后被检出()。

A、鼠伤寒沙门菌

B、变形杆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副溶血性弧菌

【答案】C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为厌氧菌,易于在深部创伤伤口发生感染。

30、急性血吸虫病血常规检查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D、血小板显著增多

【答案】C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急性血吸虫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中性粒

细胞增高更明显,更常见。

要点急性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最为突出,一般占20%~40%.有的高达

9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1、用阈刺激即可诱发心肌细胞产生期前收缩的兴奋性周期时相是()。

A、超常期

B、绝对不应期

C、相对不应期

D、低常期

【答案】A

【解析】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如果给心肌细胞施加大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才可使心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

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之后,给心肌小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也可使其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

期称为超常期。

故选A。

32、中频声波传入耳蜗将引起()。

A、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

B、行波经过最大振动的点后,振幅急剧减小,最后消失

C、基底膜起始段振动,然后以行波形式向顶部传递

D、基底膜起始段最大振幅振动

【答案】A

【解析】中频声波传入耳蜗,引起的行波从基底膜起始部开始,在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

33、男性,18岁,反复发作性气喘,诊断过敏性哮喘,为了明确致喘的过敏原,以下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

A、过敏原皮肤试验

B、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C、支气管舒张试验

D、血嗜酸性细胞计数

【答案】B

【解析】哮喘患者多伴有过敏体质,对众多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测定变应性指标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

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该患者可选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34、为了切实做到尊重病人自主性或决定,在医生向病人提供信息时要避免()。

A、开导

B、适度

C、理解

D、诱导

【答案】D

【解析】医生在向病人提供信息,要注意其真实性、科学性、通俗性,以利于病人正确的理解。

诱导,完全

有可能将提供的信息曲解,偏离,是应该避免的。

故选D。

35、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一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答案】B

【解析】核苷酸间是借戊糖与磷酸间形成酯键相连,因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第2'位无羟基存在,故一

般由一个核苷酸3'位羟基与下一个核苷酸5'位的磷酸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

所以在核酸中核苷酸

之间是借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

核苷酸之间不可能形成糖苷键。

两个核苷酸的碱基间

可形成氢键。

故选B。

36、腱反射或骨骼肌牵张反射()。

A、此反射在屈肌较明显

B、以上各项都对

C、是由于刺激了肌腱内的感受器引起的反射活动

D、效应器是被牵拉的肌肉

【答案】D

【解析】腱反射或骨骼肌牵张反射在伸肌较明显,引起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传入纤维是Ⅰa类,传出神经

元是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效应器是被牵拉的肌肉。

37、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常呈现()。

A、大红肾

B、蚤咬肾

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D、大白肾

【答案】AB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轻到中度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充血,称为大红肾,有时表面及切面有散在

的粟粒大小出血点,称为蚤咬肾。

故选AB。

38、起着始动生精作用的激素是()。

A、睾酮

B、卵泡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孕激素

【答案】B

【解析】在男性,LH与FSH对生精过程都有调节作用,实验证明,FSH起着始动生精作用,LH通过睾酮

维持生精。

39、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A、喉口

B、声门下腔

C、声门裂

D、前庭裂

【答案】C

【解析】喉腔侧壁的结构:

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为前庭襞,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称为前庭

裂;下方的一对称为声襞,其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声带具有发音功能,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

软骨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40、心脏可分为哪几个腔?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答案】ABCD

【解析】心脏分为两个腔:

左心腔将血液泵至全身,右心腔仅将血液流到肺部。

左右心腔又各分为两个部

分:

上半部叫心房,下半部叫心室。

正常心脏可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侧房室想通,中

间隔二尖瓣,右侧房室隔着三尖瓣。

故选ABCD。

41、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环,氧化酶阳性,可能

为下列哪种细菌()。

A、大肠埃希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D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

环,氧化酶阳性。

42、对输尿管的错误描述是()。

A、位于腹膜后方

B、起于肾盂

C、女性输尿管从子宫动脉前上方通过

D、以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底的内面

【答案】C

【解析】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位于腹膜后,上端起自肾盂,沿腰大肌前面下降,在小骨盆入口

处,右侧输尿管跨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左侧输尿管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的前方。

入盆腔后,输尿管

的行程,男女各异,男性沿骨盆侧壁弯曲向前,与输精管交叉后转向前内,斜穿膀胱壁;女性输尿管入盆腔

后,行于子宫颈两侧,距子宫颈约2厘米处,从子宫动脉的后下方经过,在膀胱底外角处输尿

43、以下哪项属于周围免疫器官()。

A、肾

B、腔上囊

C、脾

D、胸腺

【答案】C

【解析】外周免疫器官由胸腺、脾、淋巴结组成。

“骨髓、腔上囊、胸腺”为中枢免疫器官。

44、下列哪项不是HE染色的特点()。

A、组织块石蜡包埋

B、显色原理是基于组织对染料的亲和力

C、切片常用重金属电子染色

D、可制冷冻切片进行染色

【答案】C

【解析】组织切片染色是基于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的作用原理。

组织学与胚胎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采用苏

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简称HE染色或普通染色。

重金属电子染色不为HE染色。

45、MHC-Ⅱ类分子受体是()。

A、CD3分子

B、CD21分子

C、CD4分子

D、CD80(B7)分子

【答案】C

【解析】MHC-Ⅰ类分子受体是CD8分子;MHC-Ⅱ类分子受体是CD4分子;CD3分子与TCR形成TCR-

CD3复合体,传递细胞活化信号;CD28分子与B7分子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

作用;EB病毒受体是CD21分子。

46、房室瓣开始开放的原因是()。

A、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动脉压

B、心房舒张,房内压下降

C、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心房压

D、心室收缩,室内压下降

【答案】C

【解析】房室瓣是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所以应该在心室内压低于心房压时开放。

47、结核性心包炎首次抽取液体()。

A、600ml

B、500ml

C、300ml

D、100ml

【答案】D

【解析】首次抽液以100ml为妥,以后每次抽液量300~500ml,也可留置导管引流。

48、亚急性感染病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中含有()。

A、血小板

B、细菌菌落

C、坏死组织

D、纤维蛋白

【答案】ABCD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病理和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

其中亚急性心内膜炎也称亚急性细

菌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相对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所引起,还有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立克次体、真

菌等均可引起此病的发生。

这些病原体可自感染灶入血,形成菌血症,在随血流侵入瓣膜。

也可因拔牙、心

导管及心脏手术等医源性操作致细菌入血侵入瓣膜。

此病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特点是常在有病

变的瓣膜

49、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因子Ⅲ

B、因子Ⅶ

C、PF3

D、Ca2+

【答案】A

【解析】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并形成因子Ⅷ复合物激活因子Ⅹ,完成血液凝固,而因子Ⅲ启动外源

性凝血途径,因子Ⅲ与Ⅶ形成复合物,在Ca2+存在的情况下,激活因子Ⅹ,完成血液凝固。

故选A。

50、最有助于诊断肠结核的病理改变是()。

A、非干酪性肉芽肿

B、匍行沟槽样溃疡

C、干酪性肉芽肿

D、黏膜弥漫性炎症

【答案】C

【解析】干酪样坏死为结核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51、本体感觉传导路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A、脊髓后角固有核

B、三叉神经节

C、薄束核

D、丘脑腹后外侧核

【答案】D

【解析】本体感觉传导路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52、构成心脏传导系的细胞有()。

A、神经细胞

B、移行细胞

C、神经胶质细胞

D、起搏细胞

【答案】BD

【解析】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其功能是起搏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

按一定节律进行收缩。

组成传导系统的特殊心肌纤维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起搏细胞:

又称P细胞,多分布在

窦房结和房室结内,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②移行细胞:

分布在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结内,起传导

冲动的作用。

③束细胞:

又称浦肯野纤维,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

束细胞能快速传递冲动,将冲动传导至整

个心室肌。

故选BD。

5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BCD

【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这四个基本特征。

故选ABCD。

54、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的原因是()。

A、产热过程增加

B、散热过程受阻

C、体温调定点上移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答案】C

【解析】如由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就是由于在致热原作用下引起体内一系列反应,结果使体温调定点被重新

设置,如上移到39℃,这种现象称为重调定。

由于在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新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表现为皮

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随即出现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39℃,此时,产热和散热活动在新的调

定点水平达到平衡。

故选C。

55、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与应激()等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

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

A、体力活动过少

B、身体超重

C、食盐过多

D、吸烟

【答案】ABCD

【解析】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与情绪应激、体力活动过少、

身体超重、食盐过多和吸烟等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

故选ABCD。

56、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

A、自由联想疗法

B、森田疗法

C、询者中心疗法

D、系统脱敏疗法

【答案】D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基本假设:

(1)个

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

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故选D。

57、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

D、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答案】A

【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含脂质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脂质成

分约占90%,脂质中60%以上是二棕榈酰卵磷脂,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约占10%、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

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泡的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又是肺弹性阻力的主要来源,故肺泡表面活性

物质可以减少肺的弹性阻力,而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的数值上互为倒数,

58、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胆盐、胆固醇和磷脂酰胆碱都可乳化脂肪

B、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D、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答案】C

【解析】胆汁的主要成分是水、胆色素、胆盐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所以增

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盐可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此外,胆汁还可中和胃酸等。

59、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

A、髓袢升支

B、近球小管

C、髓袢降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