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16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复习资料.docx

传染病复习资料

传染病复习资料

总论

传染病:

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

属于感染性疾病的范畴,但是是特殊的感染性疾病。

一.   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感染就开始了。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

大部分入侵病原体或被消灭或处于共生状态而不发病。

感染病发作只是感染的一种表现。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

㈠.   清除病原体:

入侵病原体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

1.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

2.  疫苗接种获得主动免疫

3.  自然感染获得主动免疫

4.  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

㈡.   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人体后,虽然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改变,病原体被清除。

㈢.   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发机体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小部分,但在麻疹、水痘等传染病中大多数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

㈣.   病原携带状态: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并且可排除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

㈤.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长期潜伏在体内。

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在隐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种传染病中都存在。

三.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四.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五.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㈠.   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㈡.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主要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空气传播、饮食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

㈢.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

六.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㈠.   病原体:

病原体可以使微生物或寄生虫。

㈡.   传染性:

能在人-人、动物-人之间传播是区别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㈢.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发病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

㈣.   感染后免疫: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和疫苗接种一样属于主动免疫。

七.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㈠.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并呈常态分布。

了解潜伏期长短可确定疫检期,其长短与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免疫力有关。

2.  前驱期:

从起病至典型症状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3.  症状明显期:

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的表现,为最宜诊断的时期。

4.  恢复期:

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体力食欲逐渐恢复。

再燃:

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

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次出现的情形。

复发:

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

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分为暂时性功能障碍和永久性功能障碍。

㈡.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

出疹(出疹时间、顺序、伴随症状、疹子特点,退疹情况)

八.   传染病的预防:

甲类传染病包括:

鼠疫、霍乱。

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肾综合征出血热

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的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一病原学:

负性单链RNA病毒,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片段,即L、M、S,其中S基因编码核衣壳蛋白,M基因编码膜蛋白,L基因编码聚合酶。

汉坦病毒至少有20个血清型,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和Ⅱ型病毒。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类。

传播途径:

多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

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

姬鼠传播者以11~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

家鼠传播者以3~5月为高峰。

发病机制:

1.  病毒直接作用与免疫介导,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血容量下降、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血压下降、原发性休克。

2.  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

3.  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病理生理:

1.  休克原发性休克(病程的3~7天发生)继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

早期休克的原因:

由于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血容量下降,由于血浆外渗使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高,促进DIC的发生,导致血液淤滞,血流受阻,因而使有效血容量进一步降低。

2.  出血

3.  急性肾衰竭

病理解剖:

以小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

基本病变是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肾脏:

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又出血点。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

一.   发热期:

发热+三痛+五红

发热常在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三痛:

头痛—脑血管扩张所致

     腰痛—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

     眼眶痛—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

五红:

颜面、颈部、咽部、结膜、上胸部充血出血

二.   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日,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在退热后发生。

轻型患者可无低血压和休克。

低血压(休克)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

顽固性休克收缩压〈70mmHg脉压差〈20mmHg

三.   少尿期

可继于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也可与其重叠出现

少尿:

尿量低于400ml/24h

无尿:

尿量低于50ml/24h

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等。

常有顽固性呃逆,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神志昏迷或抽搐等症状。

酸中毒表现为呼吸增快或Kussmaul深大呼吸。

水钠潴留,使组织水肿,部分患者出血倾向加重。

腔道出血、浮肿、高血量综合征。

四.   多尿期

24h尿量超过2000ml,初期时尿毒症症状仍重。

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低血钠、低血钾等情况。

五.   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尿量恢复为2000ml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

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15~30×109/L 早期中性为主,5天后淋巴细胞为主 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降低 低血压期HB↑RBC↑

         尿常规:

病程第二天出现尿蛋白血尿管型尿

         血液生化检查:

BUNCr与病情平行增高,血气分析多见呼吸性碱中毒,血钠、氯、钙降低,血钾在少尿期升高、多尿期降低。

         凝血功能检查:

初期高凝,后期PT延长FB减少,低凝状态

         免疫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第2日开始即能检出特异性IgM抗体

并发症:

         内脏出血:

胃肠道、支气管、脑、腹腔、肾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炎、脑膜炎

         重要器官损害:

心、脑、肺、肝功能障碍

         继发性感染:

肺部、泌尿、胆道、肠道感染,败血症等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季节、疫区生活史

2.                临床特征:

病程早期“三主症”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肾脏损伤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

治疗:

三早一就:

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防治并发症(防治休克、肾衰竭、出血)。

㈠.   发热期:

                       一般治疗:

休息、清淡饮食、补充液体、补充葡萄糖

                       抗病毒:

病毒唑

                       减轻外渗:

芦丁、维生素C

                       改善中毒症状:

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

                       预防DIC:

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

㈡.   低血压休克期:

扩容纠酸(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㈢.   少尿期:

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㈣.   恢复期:

补充营养,出院后应休息1~2个月

㈤.   并发症治疗:

         出血:

云南白药、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抽搐—地西泮/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

         脑水肿/颅内高压—甘露醇

         ARDS: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限制入水量和进行高频通气,进行人工正压呼吸。

         心衰肺水肿:

控制或停止输液,用洋地黄制剂、镇静药、扩张血管和利尿药物。

         自发性肾破裂:

手术缝合。

预防:

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注射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显性感染率最高的传染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科普利克斑)及皮肤斑丘疹。

病原学:

麻疹病毒的特点:

只有一种血清型,对外界抵抗力弱,感染组织导致多核巨细胞病变。

流行病学:

㈠.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㈡.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间接传播甚少见

㈢.   人群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㈣.   流行特征:

以冬春季多见,好发于6个月~5岁的小孩。

平均发病年龄下多见局部暴发流行。

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作用和病毒免疫损伤

麻疹病毒→上呼吸道及眼睑膜上皮细胞→血流(第一次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大量繁殖→血流(第二次毒血症)→高热皮疹

病理解剖:

麻疹的病理特征是感染部位数个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巨细胞。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6~21天,平均为10天左右。

典型麻疹:

1.  前驱期:

一般持续3~4天。

急性起病,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

在病程2~3天,约90%以上病人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

2.  出疹期:

病程第3~4天时发热,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

开始出现皮疹。

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至前额、面、颈。

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3天遍及全身。

3.  恢复期:

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消退,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斑,1~2周消失。

疹消退时有糠麸样细小脱屑。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血清学检查:

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IgM病后5~20天最高

并发症:

         喉炎:

以2~3岁以下小儿多见,声嘶、犬吠样咳嗽、三凹征。

         肺炎:

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主要为继发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脓痰、鼻翼扇动、口唇发绀,肺部有明显啰音。

         心肌炎:

易导致心力衰竭。

         其余还可见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有麻疹流行史、麻疹病人接触史

2.                临床症状:

典型麻疹症状表现,如急起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科普利克斑及典型皮疹。

3.                实验室检查:

非典型病人难以确诊者,依赖实验室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风疹:

无麻疹粘膜斑

                                     幼儿急疹:

热退后出疹为其特点

                                     猩红热:

面部无皮疹,口周苍白色,无麻疹粘膜斑

药物疹:

无粘膜斑及卡他症状

治疗: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  一般治疗:

加强五官护理,单间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直至体温正常或至少出疹后五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对症治疗:

高热用小剂量解热药物或头部冷敷,咳嗽用祛痰镇咳药,烦躁不安用镇静药,增强病患体制,必要时给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  并发症治疗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对麻疹患者实行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若伴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易感的接触者检疫3周。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主要对象为婴幼儿。

但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和成人均可接种。

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免疫的半衰期大约3周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隐性感染率最高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病原学:

乙脑病毒书虫媒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抗原性稳定,较少变异。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人和许多动物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为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库蚊、伊蚊、按蚊都可传播,三带喙库蚊为最主要传播媒介。

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理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4. 流行特征:

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为乙脑的主要流行区,7、8、9三个月发病率最高。

发病机制:

蚊虫叮咬人后,病毒进入人体内,形成病毒血症:

被感染者免疫力强→病毒清除,不清除中枢神经系统。

(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

被感染者免疫力弱、感染病毒数量大毒力强→病毒血症时间长,病毒入侵中枢系统→高热、昏迷、抽搐

预后:

治愈(具有特异性免疫)、留有后遗症、死亡

病理解剖:

肉眼可见软脑膜充血、水肿、出血

镜检:

1.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昏迷、惊厥

2.  软化灶形成:

变性坏死→血浆外渗→脑组织水肿、炎症、软化灶→脑疝

3.  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高度紧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组织水肿

4.  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

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

1.  初期:

为病初的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上升至39~40℃,伴有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此期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2.  极期:

病程的第4~10天

①.   高热:

由体温中枢损伤引起,体温常高达40℃,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②.   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

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

③.   惊厥和抽搐:

表现为先出现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直性痉挛。

伴有意识障碍提示病情严重,可导致脑水肿。

④.   呼吸衰竭:

多见于重型患者,延脑的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可表现为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气样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此外因脊髓病变导致呼吸肌瘫痪可导致周围性呼吸衰竭。

脑疝患者除前述呼吸异常外,尚有其他临床表现。

⑤.   循环衰竭:

少见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时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互相影响,呼吸衰竭危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3.  恢复期:

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一般患者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型患者需1~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如半年症状仍不能完全恢复者,称为后遗症。

4.  后遗症期:

约5%~20%的重型乙脑病人留有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精神失常和痴呆等。

实验室检查:

l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

(一般病毒感染的白细胞正常,出血热和乙脑增高)

l         脑脊液:

成病毒性脑脊液改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浊,压力增高,白细胞增高,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l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天即可检出,为早期诊断指标,是确诊依据。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次为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发病,10岁以下未进行过预防接种的儿童多见

2.  临床特点: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发射阳性

3.  实验室检查:

血象、脑脊液、血清学检查(检测到IgM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  中毒性菌痢:

起病更急骤,中毒性休克突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用肛拭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大便脓、白细胞。

2.  流行性脑膜脑炎:

发病于冬春季,皮肤多有瘀点瘀斑。

3.  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较缓,病程长,脑膜刺激症较明显,其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

X胸片和眼底检查可发现结核病灶。

预后:

轻型和普通型大多可顺利恢复,重型和暴发型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20%以上,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所致,存活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治疗:

治疗上强调早诊断、早治疗,除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外还要注意“把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呼衰关。

1.  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保证充分的氧气吸入,观察病情变化(体温、神志、瞳孔、呼吸、惊厥)。

保证热量供应及水电解质平衡。

2.  对症治疗:

及时控制高热、抽搐、呼衰是关键。

①.   高热:

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②.   抽搐:

因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

③.   呼吸衰竭:

氧疗;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者,应定时吸痰,翻身拍背;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改善微循环。

3.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应用免疫增强剂;

中医中药治疗:

用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开窍安神的药物;

激素的应用:

可早期应用,但应注意副作用;

还可结合理疗、针灸、推拿按摩、高压氧、中药等治疗。

预防:

1.  控制传染源:

及时治疗和隔离病人,病人隔离至体温正常;注意家畜的饲养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

2.  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

3.  保护易感人群:

计划免疫,接种对象为10岁以下的儿童和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一般接种两次,间隔7~10天,第二年加强注射一次,连续3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

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病原学:

单链RNA病毒,根据HIV基因的差异,目前可将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

包括我国在内,全球流行的主要毒株是HIV-1。

感染HIV后机体可产生抗-HIV,血清同时存在抗体和病毒时仍具有感染性。

人体所有体液均带HIV。

HIV变异性很强,对外界抵抗力低。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为男性同性恋、静脉药物依赖者、性乱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发病机制:

V→入血→CD4+细胞→GP120表达→融和其他CD4+细胞,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Th细胞破坏→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功能散失→机会性感染、肿瘤

V→入血→单核细胞→储存→随血液循环→血脑屏障→脑、脊髓→破坏神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病变→神经系统症状

病理解剖:

特点是组织炎症反应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多。

病变主要在淋巴结、胸腺等免疫器官。

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1.  急性期:

初次感染HIV的2~4周,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以发热最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肌肉关节痛、消化道症状、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2.  无症状期:

从急性期进入此期,也可直接进入此期,持续时间一般6~8年,无明显体征

3.  艾滋病期:

①.   HIV相关症状: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持续一个月以上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出现神经症状(记忆力减退、神情淡漠、性格改变、头痛、下肢瘫痪、失语、癫痫及痴呆等)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

A.  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B.  淋巴结直径大于或等于1cm,无压痛粘连

C.  持续三个月以上

②.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A.  呼吸系统:

人肺孢子虫引起的肺孢子菌肺炎。

念球菌及隐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卡波西肉瘤。

B.  口腔:

白念珠菌感染--豆腐渣样的分泌物

C.  肿瘤:

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

诊断:

诊断原则:

1.  流行病学资料

2.  临床症状

3.  血清学诊断:

实验室检验抗-HIV初筛,HIV抗原P24、P17病毒检测,CD4+数量检测

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以下各项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一个月以上,体温高于38℃

2.  慢性腹泻一个月以上,次数〉3次/日

3.  6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感染

6.  肺孢子虫肺炎

7.  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马尔尼非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作的败血症

治疗:

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免疫治疗、对症支持

治疗并发症:

肺孢子菌肺炎—戊烷咪

预防性治疗:

预防并发症。

医务人员被污染枕头或实验室意外,2小时内,AZT等治疗一个月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乙类传染病,加强人群普查,加强国境免疫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尚在研制中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

怕酸喜碱,怕热耐冷,不产生外毒素,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