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2847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网络】

【分析解读】

1.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形式为实验探究题,也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灭火的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2.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在反应的吸放热方面经常与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相联系,同时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新能与新能源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熟记目前使用的新能源为氢气、乙醇等,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缺点、及制备,在此基础上与环境污染相联系,举例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的种类。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高频考点)

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

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___

_________(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灭火的原理

_________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

隔绝_________(或空气)

使__________________以下

方法总结:

绝大多数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

但有些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等。

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及改进

(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A.对比实验法:

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是一组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需要_________。

B.控制变量法:

把白磷放在水中,通过液封二隔绝空气,是为了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条件而控制另一个条件。

(3)实验装置的改进

方法总结:

①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常采用控制变量饭,控制变量法是初中阶段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②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

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灭火发法,不能一概而论。

3.灭火的具体方法和原理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盖锅盖

隔绝氧气

放入大量的蔬菜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_________以下

电器着火

先_________,后_________

隔绝氧气

熄灭酒精灯

________盖灭

隔绝氧气

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

用_________盖灭

隔绝氧气,使__________________以下

木材着火

喷水

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_________以下

图书档案着火

CO2灭火器

隔绝_________

4.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原理

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CO2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适用范围

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一般失火

扑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5.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爆炸

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

_________爆炸

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

_________爆炸

燃烧现象

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不同,它和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的急剧燃烧

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随时散失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不发光

联系

都属于_________,都_________,但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_

方法总结: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

①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有关,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充分、越剧烈;②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7.燃料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1)充分燃烧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多、节省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使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的_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3)如何做到使燃料充分燃烧:

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_________;料要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

8.认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考点二: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化石燃料(必考考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现象:

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等过程中都伴随着_______的现象。

(2)吸热现象:

高锰酸钾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过程中都伴随着_________的现象。

2.人类生活对化学能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

如_________、做饭等。

(2)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

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金、发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

如开山炸石、拆除违章建筑等。

(4)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煤和石油

石油

形成

古代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古代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元素组成

主要含__,少量H、N、O、S

主要含_________,少量S、O、N

类型

_________

_________

状态

黑色固体,有光泽

黏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无固定的熔点、沸点

方法总结:

为了使煤得到充分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是化学变化。

石油的炼制是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使之分离,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3)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4)天然气

①天然气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_________。

有石油的地方就有天然气。

甲烷也叫沼气、坑气,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甲烷的性质

物理

性质

纯净的甲烷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可用_________收集

化学

性质

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_________火焰,_________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_变浑浊。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

瓦斯气体是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或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这种爆炸就是瓦斯爆炸,所以使用天然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考点三: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高频考点)

1.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能源也称为“绿色能源”。

2.乙醇,俗名为酒精,化学式为_________。

(1)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______溶于水、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2)化学性质:

酒精易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法:

把小麦、玉米等含淀粉的粮食发酵,再经过蒸馏就得到酒精。

(4)用途:

作有机溶剂、化工原料、消毒剂等。

方法总结:

①工业酒精因含有甲醇(有毒),严禁兑酒饮用。

②医用消毒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水溶液。

3.氢气

(1)性质:

无毒,极易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的燃料。

(3)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气的性质及制法

A.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

a.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制取装置:

c.气体的收集: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氢气可采用__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

4.可燃冰

可燃冰是透明无色、外形似冰的晶体,学名叫做“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包裹,在海底低温与高压作用下形成的。

“可燃冰”作为燃料的优点突出,1m3的“可燃冰”燃烧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m3的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5.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_________和_________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方法总结:

新能源就是除化石燃料之外的比较近期发现的能源,它们的使用过程中一般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7.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定义

举例

可再生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氢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随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煤中主要含有_______元素,另外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和氮元素等,所以煤燃烧生成_________、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烟尘等污染物,_________和_________溶于雨水时可能会形成酸雨.

(2)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A.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B.为了减少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_________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加大尾气的监测力度,禁止尾气超标的汽车上路。

e.使用清洁车用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车用乙醇汽油等

9.酸雨

A.形成:

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B.危害:

使土壤_________;破坏森林、植被及农作物;腐蚀_________、金属制品、大理石雕像、名胜古迹等。

C.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天然气代替煤;开发_______等。

 

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考场练兵

中考回顾

1.(xx呼和浩特中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③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④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⑤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A.②⑤B.②③⑤C.④⑤D.①③④

2.(xx广州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3.(xx四川内江中考,改编)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

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禁止烟火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4.(xx湖南邵阳中考)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食盐

5.(xx成都中考)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

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

6.(xx山东德州中考)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

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

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7.(xx天津中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酒精B.汽油C.氢气D.天然气

8.(xx湖南邵阳中考)2017年5月18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

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汽油B.太阳能

C.氢能D.核能

9.(xx天津中考)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

我们把pH 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

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mCO2+nCO+16H2O。

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模拟预测

1.为了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添加足够多的燃料

B.只需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C.只需通入足够多的空气

D.既通入足够多的空气,又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

B.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

C.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碳

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3.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天然气的燃烧没有温室气体产生

4.如下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D.隔绝了氧气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③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氧化反应并放热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⑤D.③②⑤

6.我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

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

7.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

8.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               。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B.获得氢气的成本

C.制备氢气的原料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

9.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燃煤会产生二氧化硫,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   (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形成酸雨。

可以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硫,若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会生成亚硫酸钠(Na2SO3),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实验室里,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2X+5SO2=2MnSO4+K2SO4+2H2SO4。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所致。

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SO2B.NO2C.PM2.5D.CO

10.H2、CO、CO2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①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           。

 

②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1.6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g,装置D增重2.2g。

则气体X的组成是      。

 

11.

(1)图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2),原因是  。

 

(3)纸火锅(如图3)在各个城市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

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

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

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作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

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

 

【猜想与假设】

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    ,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

 

【实验验证】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高频考点)

1.可燃物氧气最低温度清除可燃物氧气降到着火点

2.

(2)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3.着火点切断电源盖灭灯帽湿抹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着火点氧气

4.图书档案贵重金属

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5.炸药轮胎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

6.缓慢进行氧化反应放热不同

7.

(1)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2)热量CO

(3)空气接触面

考点二: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化石燃料(必考考点)

1.

(1)放热

(2)吸热

2.

(1)取暖

3.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_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

(1)煤石油 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物

(2)CC、H混合物混合物

(4)①甲烷有机物CH4 

②无色无味小难排水法蓝色放出澄清石灰水CH4+2O2

CO2+2H2O

考点三: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高频考点)

1.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

2.C2H5OH

(1)易

(2)C2H5OH+3O2

2CO2+3H2O

3.

(1)2H2+O2

2H2O

(2)最清洁

(3)来源广泛放出的热量多燃烧的产物无任何污染

(4)A.无色无味难B.a.Zn+H2SO4══ZnSO4+H2↑c.向下排空气排水

5.乙醇汽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

6.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7.煤石油天然气

8.

(1)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2)A汽油柴油B.a.充分

9.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B.酸化建筑物

C.新能源

中考回顾

1.A2.B3.C4.B5.A6.A7.C

8.

(1)石油 

(2)CH4+2O2CO2+2H2O (3)A

9.

(1)C 

(2)< CO2 (3)CO2+3H2CH3OH+H2O (4)3.3

模拟预测

1.解析:

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既要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又要增大氧气的浓度。

答案:

D

2.解析:

该反应中镁与氧结合生成了氧化镁,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正确;由于镁能在二氧化碳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