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1773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写教学故事.docx

怎样写教学故事

 

怎样写教学故事(总11页)

什么是教学故事如何写教学故事

教学故事,也就是教学叙事研究。

教学叙事研究是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通过叙述故事,描述教师真实的教学生活,呈现特定情境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下的学生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意义分析,形成有关教学经验的“个人知识”,获得对教学活动的意义理解和解释的一种研究方式。

教学叙事研究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而且故事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经历,其理解和解释取决于教师自己对教学“现场”的独特把握和判断。

一、教学故事的特征——叙事性、集中性、新颖性

   1、教学故事具有叙事性。

这种文章总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记叙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事实,这个事实是真实的,有人物,有起因和结局,还有发生的环境等。

除了有人物的语言——主要是对话和行为外,还有一定的细节,比如人的表情、心理活动,当时的气氛等。

   2、教学故事具有集中性。

教学故事并不一定要讲述一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往往是截取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叙述。

这个片断显示了事实的主要过程,能鲜明地表现主题——教育思想、理念、策略、方法等,写得具体详细,能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但是笔法简练,与表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环节、人物、动作、环境等都要舍去。

语言简洁流畅,篇幅短小精悍,一篇文章一般是几百字或一二千字。

   3、教学故事具有新颍性。

故事是比较新鲜的,能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主题反映的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策略和方法。

主题不仅先进,而且鲜明突出,让人能从故事中容易地领会作者的用意。

为了凸现主题,文章中往往有一点画龙点睛似的议论或感想之类,但不会太多。

    二、教学故事的类型——异彩纷呈,百花竞放

教学故事虽有其基本的特征,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百花齐放,是一个开放的文章样式。

下面以我校教师撰写的教学故事为例,从不同的视角,列出教学故事的一些常见类型。

    1、从故事的内容看,有经验型和教训型。

经验型故事讲述的是成功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指导性,能供人效仿和借鉴。

2、从故事记叙的人物看,有学生主角型、教师主角型和师生主角型。

学生主角型故事,记述的主要是学生的活动,或者讲学生学习实践,或者讲学生之间交流,较多的是展示学生的才华,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来揭示故事的主题。

3、从题材的容量看,有特写型、全景型和综合性。

特写型故事记叙的是一次教学活动的一个片断,叙述详细具体,但表现的却是有较大价值的主题。

4、从主题的性质看,有宏观理念型、中观策略型和微观方法型。

宏观理念型故事主题阐释的某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或课程理念等宏观问题。

   5、从时间上看,有课前型、课中型和课后型。

课前型故事讲述的是教师、学生或师生在正式上课前进行的相关准备活动,如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准备学具等,教师备课,准备教具,查阅资料等;或者师生合作进行上述准备工作。

课中型故事记述的主要是课堂教学进行中发生事件。

课后型故事主要是记述教师课后进行的反思,对作业的批改,或者师生对作业或就与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进行的研讨等。

6、从表达方式看,有单纯叙述型和叙议结合型。

单纯叙述型故事只客观如实地记叙教学事实,作者的观点、看法、主张等自然地蕴涵于对事实的记叙之中,没有明显的议论成分。

这种教学故事记叙的事实一般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显,读者能一目了然,没有必要再用议论来加以阐明。

叙议结合型故事除了有对事实的记叙,还有明显的议论成分。

当事实比较复杂,或者主题不易为读者把握或可能产生歧义时,为了让读者易于并准确理解主题,作者用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看法和主张,力求给读者以最大的影响。

议论成分通常放在文章的结尾处,也有的设在文章之中。

7、从使用的人称看,有第一人称型和第二人称型。

第一人称型故事一般是写教师自己的故事,自己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第三人称型故事记叙事件时,“我”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活动的参与者。

这种故事表现的是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实,相当于听课记录。

教学故事的类型是多种多样。

只要是教学事实,只要事实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只要能把事实叙述清楚,鲜明地揭示主题,就是好的教学故事。

   三、教学故事的阅读——联系实际,研究表达

   1、广采博览。

教学故事专著目前还比较少见,但是教育报刊却经常刊登这类文章,稍加留心就可读到新鲜有趣的教学故事。

教学故事篇幅短小,内容单一,语言流畅,阅读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读后总会受到一定的启迪,从而引发一些思考,激起探究兴趣,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故事类型多样,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越是广采博览,收获就越是丰富多彩。

到一定的时候,对学习所得进行整理概括,就有可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体系。

这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联系实际。

教学故事不像教学论文那样艰深难懂,阅读时最重要的是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

教学故事,都要记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阅读不能停留在弄懂“是什么”上,只是机械地模仿别人怎样施教某一教学内容,而要在“为什么”上下工夫,抓住故事蕴含的新课程的理念、策略和方法。

阅读时,要尽可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照反思,提出新的设想,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修正,扩展,深化。

阅读时拿起笔来,写一点批注、评析之类,对把握故事的精髓促进自己思考很有好处。

   3、研究表达。

阅读教学故事除了要把握内容,还应要研究表达的方式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故事的实质,而且可以提高我们撰写教学故事的水平。

一是要研究立意和选材。

教学故事由于篇幅短小,题材容量有限,往往从一个侧面来表达某一理念、策略、方法,但这一侧面由于平时被忽视,因而一提出来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是研究表现手法。

教育故事的情节既要简洁,又要具体,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

在人物方面,有适度的刻画会让故事更生动感人。

四、教学故事的撰写——精选材料,提炼主题

   1、精选材料。

撰写教学故事的第一道工序是选材(事实)。

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几乎每天都在上课,也经常听别人上课,拥有丰富的素材。

素材不等于题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上过或听过的每堂课中的事实都写成教学故事,所以,要对素材进行分析取舍,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材料作为写作的题材。

所谓有价值,就是材料蕴涵着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等。

选用这样的材料演绎成教学故事,才能给人以启迪,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前面列举的教学故事,其题材大多有较大价值。

有些老师撰写的教学故事虽然也有一定的意思,但观点比较陈旧,或者策略、方法一般化,缺少新意,难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这大多由于选材不精所致。

选出的材料对于作品来说还只是一个毛坯,要成为教学故事,还需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功夫,将那些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材料删去,将那些对表现主题作用不大的材料删繁就简,将那些特别有助于表现主题的材料适当地进行增益、润色和改造。

这样,写出来的教学故事材料精炼,而主题又鲜明突出。

   2、提炼主题。

教学故事必须有“事实”,但是仅有事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主题。

有主题,而且主题越新越有价值越好,这样故事才有灵魂,才能给人以启发。

3、走出误区。

误区之一是没有“故事”。

所谓“故事”就是“事实”或者说情节。

教学故事,必须有教学事实,有人物的言行、神情、心理等,还可以有细节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不能只有师生的谈话,不然就可能成为教学实录。

教学故事可以谈自己的感受、感想,也可以有一些议论,但是不能只是空泛的议论,它必须以事件为依托,整篇文章必须以时间为主体,否则,就可能成为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或教学论文。

误区之三是没有用记叙的表达方式。

文章只有教师和学生对话,没有当事者的陈述,很像是教学实录。

教学故事不管是记叙自己还是他人的教学活动,一般都要把活动参与者的姓名直接写出来(作者本人用“我”),比较详细地记叙他们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除了人物的对话,还要写细节,写环境,这样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一般的感觉。

误区之四是缺少新意。

有一部分教学故事有主题,但主题显得陈旧,一般化,没有新意。

没有新意,也就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指导,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要使“故事”具有新意,一是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着意表达“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要求和建议。

二是要对基本的教学“事实”进行开掘,展开发散思维,看其可能蕴涵着哪些意义,经过反复比较、掂量,提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

故事一: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时候学生们向我们提出一个难题,而我们一时答不出来,可能会让我们自己觉得很尴尬,但最让我们难堪的还是自己内心的虚伪所造成的。

记得一次,我在给我们班上语文课的时候,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问我:

“于老师,你知道椰子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

”我一下子被她的问题给问住了,一时之间陷入于尴尬之中,因为我们这儿是北方根本没有这种树,平时我也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这类事,但是处于老师的虚荣心,又迫使我小声对她说:

“现在我很忙,以后再说吧。

”这时下课铃响了,她用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匆匆离开教室。

过了几天,我早就把这件事忘了,但是这位女同学却没有忘记,她再一次来到我的面前问起了这个问题,我这时候才焦急地去翻书查找,并告诉她:

“椰子是通过海洋来传播种子的。

”那位女同学吃惊了,睁着大大的,渴求知识的眼神望着我,好象还有一肚子的疑问。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接着说:

“因为椰子是生长在海边的,它还有厚厚的外壳,等它长成熟以后,便掉在了大海里,随着海洋漂荡,在海水的浸泡下,外壳脱落,来到新的海边时,种子便在那里生根,发芽,最后又长成了椰子树。

”听了我的解释她非常满意,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临走时,她微笑的对我说:

“谢谢你,于老师。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学生提出一个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平稳的心态,及时去解决问题,不能遏制学生的求知欲。

上课,我刚踏进教室,班长就并迫不及待地对我说:

“老师,艾深怡今天又迟到。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又充满了无尽的无奈。

可还是尽量温和地询问:

“今天,你怎么又迟到了?

”她高高地抬着头,脸有一点儿红,眨巴着眼睛对我说:

“我忘了时间。

”果然不出我所料,仍然是老问题,仍然是老回答,仍然是老态度,我没少教育过她,也没少和他的家长联系,可丝毫不见成效,她仍然是让我最头疼的学生。

她的问题一直缠绕着我的思绪,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先不她一个人学不好,单单影响我们班级的班风这一点来说,我再也不能姑息养奸了,我决定要再找寻突破口,帮助她改正态度。

故事二:

上语文课时,我发现她总是习惯地趴在桌上,手中一直在摸索着什么东西,这样很自然的就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她的行为让我想到他那可怜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波动,但是,只要我提醒她:

“你应该挺起胸膛来认真听讲。

”她也会回答出一两个像样的问题,虽然只是那么一刹那,这一点让我知道了她并不笨,她能学好。

对,我发现了新的突破点,那就是我要让她一直挺起胸膛,认真听讲,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提高了自然对学习有了兴趣,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她的成绩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晚上,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急于要实施计划了。

第一步,我给她的家长打电话,我早已深知他们特别溺爱她,我多次建议让他们对她的学习多关注一些,从而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都不肯对女儿进行一些劝阻,反而更加纵容。

所以,这次我决定和他们进行迂回战术,我告诉他们为了她的形象问题,使她长得更加笔直,向他们提议给她买个背背佳。

因为他们特别疼爱女儿,他们也怕身体长弯了,第二天就买了一个背背佳。

当天,艾深怡穿着背背佳来上学了,我的第二步就该猛烈地开展了,刚上课,我就表扬她:

“同学们,快看,她今天真精神,站得直,坐的正,腰杆挺得真直啊!

”我带着满怀期待的目光对她接下去说:

“我希望你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争取能给自己加分。

”我在班上开辟了“纪律行为”板块,根据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加分、减分。

她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

果然,在她刚穿上背背佳的兴头上,我又借机表扬了他,整堂课上她都很活跃,还积极地回答了两个问题,我趁机表扬她有进步并给她加了2分。

她为自己第一次因为上课表现好加了2分,她兴奋啊,眼睛里迸射出喜悦的光芒。

在课间,我惊喜地发现,她拿着书本去向同学虚心请教了,我看到她对学习有了兴趣,我的心高兴的像花儿一样。

紧接着我的第三步开始了,在批改第三单元考试卷时,我把她的作文少扣了三分,这样她就有了良的好成绩,当发到考试卷时,她特别兴奋,还一个劲的问同学,她那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是怎样的呢?

要求同学给她讲解。

从她课上和课间的表现都可以看出,她在努力改变自己,她想成为一名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好学生。

我读出了她的心思,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进步的速度真快,从合格线上一下子就进入到了良好的行列。

她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她对我瞪着笑眯眯的眼睛,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要坚持的信心。

当天晚上,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给她的家长打去电话,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的原委,并且希望他们一定要配合我一起鼓励她,让她勇追直上,千万不要松气,不要骄傲。

 

由“趴”到“直”让我看到了神奇的效果,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她实现良性循环,成绩逐步提高。

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工作就像一门艺术,要懂得心理教育,有时候真觉得跟学生一起好像在斗智斗勇一样。

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接受,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其实,学生也教会我们如何宽容,如何处事。

我将遵循“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的教学原则一直努力下去。

故事三:

教师要教的少,让学生学的多

教师要教的少,让学生学的多是生本教育最根本的一点体现吧,封住自己的嘴的同时,意味着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如何让学生学的多,怎么样学生才愿意学。

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战的,如何在课前设计有趣味性、有探索兴趣的问题,这是一节成功研讨课的关键。

起初,预习并不顺利,学生只是作为一项任务把它完成,再加上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还很差,所以预习作业往往完成的不佳。

低龄儿童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就不是很强,但是对于挑战性的任务甚感兴趣,比如,和别人比赛谁的方法好,谁学会的快,谁能自己解决较有难度的事情,谁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优胜者。

正是基于这些易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的诱因,我在预习中多加入了挑战性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兴致提高,已能慢慢主动提高作业的质量,多展示自己的想法。

在讲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学生们居然在课上提出了11种计算方法,方法如下

(1)“24-8”把8分成4和和,24-4-4=16:

(2)“24-8”用竖式,旁边还有“2+4=6,2-1=1”的注释;(3)直接用竖式;(4)用竖式,24的2上面还标有退位的点,并且这个点是学生在写完之后,又跑到讲台上重新加上的;(5)“24-8”,把24分成了10和14,14-8=6,10+6=16;(6)24-10=14,14+2=16,学生在讲个方法的时候,提到了多减了要再加上,多加了要再减去,当时听课时的感觉就是学生能够大体上明白这个意思,但是自己却不是十分的清楚。

学生能有这样的思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特别是在一年级。

(7)把24分成了12和12,用其中的一个12-8=4,再12+4=16;(8)把24分成了20和4,20-4=16,12+4=16;(9)24-8,一个一个的数下去,往下数8个就是16了;(10)10-8=2,2+4=6,10+6=16;(11)24-2-2-2-2。

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看的出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就等着我们怎么去帮助他们挖掘了。

我猜想如果我当时给学生一些指导,教给他们怎么去想,去计算,那很可能他们就想不出这么多的方法,所以,教师还是应该少说,不要污染孩子的思想,可以的时候,只在一旁打气、看表演、鼓掌就可以了,有难度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暗示也就足够了。

现在,我已能听到孩子这样的心声——今天怎么没有预习作业,我最喜欢做预习作业了。

我想,他应该是最喜欢动脑筋了吧,真是欣慰。

故事四:

我的教学小故事

那是在三年级时的一节数学课上,题目是这样的:

星期天,小红帮妈妈做家务活,烧水15分钟,洗茶杯4分钟,扫地3分钟,擦地8分钟,抹桌椅5分钟,小红做完这些事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生小组讨论完毕,得出了正确答案:

一共需要20分钟,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扫地、擦地用15分钟,最后抹桌椅5分钟,所以至少20分钟就够了。

学生回答得很正确,一切看似很圆满,我也正想进行下一环节,可我望着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突发奇想地想考考他们生活经验,于是问道:

“平时你们在家里也帮妈妈做家务活吗?

”学生当然抢着说:

“帮!

”“那我要看谁最有生活经验,真帮妈妈干活了。

如果让你也干小红这些活,你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为什么”

“老师,当然是应先烧水的同时,扫地擦地,再洗茶杯和擦桌椅。

“老师,我认为应先洗茶杯,再擦地,因为洗茶杯时,可能溅落地上一些水,后擦地正好可以把水擦干。

“老师,我也同意她的想法,但我的理由是先洗完茶杯的水可以用来擦地,这样节约用水。

同学们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预想,我适时表扬了他们,这下他们更来劲儿了:

“老师,我想可以先洗茶杯,剩下的水再擦桌椅和地,这样更节约。

“我认为应该先洗茶杯,擦好桌椅,再扫地拖地,然后不动,把地晾干!

“是呀,如果拖完地,再去干别的活,又会把地踩脏的。

“还是应该先扫地,再擦桌椅,不然扫完地灰落在桌椅上又弄脏了。

”……

我真为这些孩子们的细心所折服,有些事情真的是我都没想到的。

但眼看数学课要变成劳动知识大比拼,我赶紧把话题打住,引领他们重新整理顺序,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烧水时洗茶杯,扫地,用剩下的水擦桌椅和拖地。

顺势我又问道:

“通过这些劳动顺序,你明白了什么?

”生抢着说:

“如果我们同时要做好几件事情,要先理好顺序,这样会省时省力一些。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多注意,才能节约不少能源。

”“原来干家务活也有这么多学问啊,我要多向同学们学习。

”“今后我也要像小红一样,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此时,清脆而又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了……

我们有时候常低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以为只有老师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其实,当你把孩子当成一位思想者,当你平等地与他沟通交流时,孩子自己会感悟出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看看他们会说出怎样的妙语连珠、奇思妙想。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教学绝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动手、动口、动脑,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动情、动心。

故事五:

我的教学小故事

英语学习到了高段,背单词开始成为孩子们最头疼的事,可是课程内容多,词汇就多。

怎样能让学生们对记忆单词不再抵触,不再不自信?

老师们在课堂中都在不断的探索:

玩字母游戏,教识音标拼读法等。

但从部分孩子的听写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很理想。

我坚持每周听写四次单词,即先每学完一单元听写一次,学完一模块再听写一次。

如果一个单元里单词过多我就会把他们分为两次听写。

听写完后我都会立即批改,并用一个自制的小本子记录听写情况:

全对的有哪些,有进步的是哪些,哪些需要重新听写。

并在班上表扬全对的和有进步的。

要求重新听写的课后找组长或到办公室找我进行听写。

一段时间后,我训练了几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那些要重新听写的找小组长去完成。

放学后如果还没合格(错三个单词以内算合格),就留下来继续背。

但一想到强行留学生不仅会让老师疲惫,而且也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规定。

学生晚回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老师也会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又立即采取家校合力,让家长配合在家给孩子重听写的方法,然而由于家长们个别水平的确有限,听写情况离理想状态还是感觉有千里之遥。

在不断探索中,一直希望能有什么好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背单词。

有一次在教学动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时,单词又多又难记,我很担心学生不愿去记这些单词,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想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他们先掌握一些。

于是我在教读了几遍之后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想看看我们班谁的记忆力好,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看你能背出几个单词?

”学生一听都热烈地背诵开了。

3分钟很快过去了,首先,我叫了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我问:

“你觉得你能背出几个?

”“4个。

”他想了一会答道。

我说:

“好,那试试看。

”一试,他背出了6个。

“哇,你太棒了!

”我高兴的夸奖他。

接着我又叫了4位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试背,结果他们实际能背出的单词数都比他们自己想象的好。

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孩子们说道:

“同学们,从今天这几位同学背单词的情况来看,我们都小看了自己,高估了背英语单词的难度。

大家看到了,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我们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你会发觉原来自己也很棒!

当然,学习是件辛苦的事情,背单词也如此。

但是只要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当一个个的小困难都克服了的时候,当敢于尝试成为习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乐无穷。

”那堂课以后,我发觉这个班背单词的积极性提高了。

当然学习容易出现反复,所以要经常因人因势来调整策略,比如,有时我会和他们一起比赛记单词,有时还会故意输给他们呢!

我们的邓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

我想,老师们平时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只要能帮助学生克服小困难、树立自信心,并使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得到正确的引领,都是值得去尝试的。

多鼓励孩子,多想点子哄着他们学,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只要我们肯用心,呵呵,这句话送给孩子们,也送给作为教师的自己。

 

所谓“叙事”简单的说就是讲故事,那么教育叙事也可以说是讲教育故事或跟教育有关的故事。

在一些学者的著作和某些教科书中,对教育叙事下的定义式这样的:

“教育叙事是教师在日常生活或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叙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这个定义其实很贴切。

叙事研究是近年来炒得颇为热闹的比较热的也是颇受关注的一个词汇,它既是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尤其是指教师所陈述的自己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

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叙事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但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所以,教育叙事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应该是来自教师生活或教育实践,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

在叙事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因而,在叙事中,不能把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并且,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叙事谈论的重点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尤其是一些冲突、问题或者值得引起思考的事。

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

具体来说,教育叙事大致包括这么几种:

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

所谓教学叙事即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这种研究价值表现为一种教育的新理念或新观点或某种思想。

所谓生活叙事即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

所谓自传叙事,即教师回忆、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而这些事件中往往蕴含着教师自己的教育信念。

不管哪种类型的叙事,一个最不能忽视的地方就是,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