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0276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docx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2.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D. 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3.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4.   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 水气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

5.   根据如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

2:

1

6.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原子                         B. 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7.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事实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香味扑鼻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气体能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水                         C. 二氧化碳                         D. 四氧化三铁

9.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kg                         D. 

kg

10.   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

D.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12.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为53                         B. 核电荷数为53                         C. 核外电子数为53                         D. 中子数为53

13.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                         B.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粒子是带正电的阳离子                         D. 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14.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注: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

A. 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没有改变

15.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利用它们具有的性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信息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

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

B

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D

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A. A                         B. B                         C. C                         D. D

16.   关于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②是离子                         B. ①和③属同种元素                         C. ①和④化学性质相似                         D. ①属非金属元素

17.   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向篮球中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分的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8.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C.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D. 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4月4日报道,NIST-F2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间标准,NIST-F2是用一种锶(Sr)原子“喷泉”来确定1秒的精确时长.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Sr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1中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3)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C       

6.  D       7.  C       8.  A       9.  A       10.  C       

11.  D       12.  D       13.  C       14.  D       15.  D       

16.  A       17.  A       18.  BD       

19.  金属;Sr2+;A、C;B       

20.  4;3;Mg2+;Cl-;MgCl2       

【解析】

1.  

解:

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酒精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分子的体积)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  

解: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

A、质子数是9,属于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可知该原子电子层数是2,正确;

C、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正确;

D、可知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正确;

故选:

A.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并能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出元素的种类.

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并能结合选项正确分析解答.

3.  

解:

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  

解:

A、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故选项解释错误.

B、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解释错误.

C、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D、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  

解:

A、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B、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C、由图中的情况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开而原子不可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D、由图中可知,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

2:

1,说法正确;

故选C.

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图中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原子知识.能利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中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6.  

解:

A、第一种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第三种粒子,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3,故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0、13,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

D、根据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  

解:

A、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

B、气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分子大小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D正确.

故选:

C.

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分析:

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和特征的知识,会利用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现象归纳总结分子的性质和特征.

8.  

解:

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液态空气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四氧化三铁是由四氧化三铁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9.  

解: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往往省略不写,故选A.

故选:

A.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

,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解:

A、它们的化合价不相同,分别是0,+2,+3,故A错误;

B、因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则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故B错误;

C、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Fe2+、Fe3+的电荷不同,则它们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不同,即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

D、因Fe具有还原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则它们的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Fe、Fe2+、Fe3+三种微粒可知,它们是用同种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

本题考查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的关系和性质,学生应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化学式的不同,意义不同性质不同.

11.  

解:

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

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几号元素那么它的质子数就是多少,故质子数是53,故A正确.

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电荷数是53;故B正确;

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53;故C正确.

D、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中子数是78;故D不正确;

故选D.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的质量,不是实际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较大,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提炼、加工、运用的能力

13.  

解:

A、2+8+8=18,故A说法正确;

B、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

C、该粒子是带负电的阴离子,故C说法错误;

D、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把核外电子数加起来即可;B、根据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考虑;C、根据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考虑;D、根据核外电子层数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离子结构示意图,各量所表示的意义.

14.  

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故此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此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D.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的种类;依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变化等.

能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也是解题的关键.

15.  

解:

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是因为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

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  

解:

A、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微粒,分析四种微粒可知②③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均与核外电子数不等,所以均属离子;

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C、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①④最外层电子数均是7,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

故选A

A、依据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知识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

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解题的关键.

17.  

解: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A错误;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向篮球中充气,故B正确;

C、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故C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中分子是可以分的,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中分析可以再分.

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解:

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