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917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docx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

邵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佘长建

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的近30多年间,新出现和复出的传染病至少有40种,许多传染病威胁着世界1/2的人口。

因防治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已经绝迹或正在消除的传染病,如霍乱、疟疾和肺结核病等在世界许多地方死灰复燃。

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易传染疾病的出现对人类构成新威胁。

与此同时,由于病菌逐渐产生抗药性,许多防治传染病的抗生素在失去疗效,几种常用的治疗肺炎的药品因疗效锐减而被淘汰。

这种局面之所以令人担忧,还因为新药很少,无法填补失效药物留下的空白。

传染病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世界所产生的后果难以估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对这一威胁熟视无睹。

进入2l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威胁,近30年来全球约出现新发传染病40多种,并以每年新发1种的态势发展,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影响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第一节、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态势

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

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

①已存在的被认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T细胞自血病、手足口病等。

②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染病,如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HC、HE)、军团菌病、莱姆病等。

③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AIDS)等。

近30年来新发40多种传染病,中国新发20多种。

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新传染病不断流入及已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被认知等。

目前流行于中国的新发传染病包括:

艾滋病、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

H7感染、0139霍乱、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腹泻、莱姆病、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新型肝炎、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隐孢子虫感染腹泻、汉赛巴通体感染的猫抓病、禽流感、SARS、甲型HlNl流感等。

国外有报道,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的新发传染病有人类克雅病、埃博拉出血热、立克病毒脑炎、拉沙热、裂谷热、埃立克体感染等。

目前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如全球一体化、生态环境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人口流动、不良的行为方式等促进了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扩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发传染病及病原体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提高,使新发传染病在全球的不断爆发流行成为可能。

第二节新发传染病出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不同新发传染病来源不同,影响其发生及出现的原因众多,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往往是在特定条件下促成其发生或流行。

新发传染病出现的内在原因是源于出现新的致病微生物、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致病性改变等。

一、新发传染病出现的机制

1、新的疾病产生的可能机制

病原体发生了变异,由以前未知的病原体、先前与人类疾病无关的病原体或病原体自身发生了遗传变异产生了新种或新型病原体,这些致病微生物首次/重新感染人类引发了新的传染病。

2、新病原体进化机制

不同种类微生物病原体的自然进化机制各异,通过微生物自身进化使得它们能够适应新的宿主细胞或找到新的物种作为寄主,产生新的毒素、破坏或逃避机体免疫、抑制炎性和免疫反应、产生对药物的抵抗力等。

常见的病原体进化机制有点突变、分子内重组、基因配伍、重组突变、超突变、缺失突变、基因重排等。

病原体的变异不断产生,而由于病原体繁殖很快,基因交换能力也很强,产生新的毒株也快。

3、宿主调节机制

由于RNA病毒在复制期间没有纠错功能,使RNA病毒的突变发生率非常高,在宿主免疫反应系统或不寻常的选择性压力如宿主改变时,发生突变以继续生存,从而导致新病毒的出现。

比较有代表性的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面对大量有免疫力的人群选择压力,只有通过不同程度的基因突变(或抗原漂移)才能生存,这种过程不断发生,导致流感经常出现地区性流行。

细菌之所以引起疾病是因为其有毒力因子,毒力因子常见的有毒素、酶、克隆因子、细菌素、溶血素和细胞侵入及抗药性因子等。

每一种细菌可拥有不止一种毒力因子。

细菌间的毒力因子各不相同,通过质粒在受体细菌间转移,达到基因移动的目的,这是细菌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

人类正常细胞基因自我调节机制被动物病原体基因干扰而失控时,也导致人体基因内不同部位的密码子突变而致病,如朊病毒所致的人克一雅氏病。

二、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

除了病原体和宿主本身的原因之外,许多因素也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进程。

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出现的因素多样复杂,

(一)自然因素

动物性传染病在自然界自然循环,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传染病的进化和传播。

温度和湿度是疾病传播最重要的因素。

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气候变化敏感,气候的改变常常会导致媒介地理分布(如孳生地、水源、植被等)和数量(成熟周期、叮咬率、生存率等)的改变,影响病原体繁殖和传播,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及播散,

许多重要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媒介对外部的气温和湿度的敏感性。

如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登革热扩散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引起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升高可能使水源性传染病发生率升高。

气候变化所致的人口迁移和对卫生设施破坏能问接影响疾病传播。

恶劣气候对农业影响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在改变,可能使人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

(二)社会因素

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出现还与社会因素有关。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大规模移民、战争和地区冲突、抗生素滥用等,大大促进了新病原体出现和传播的速度。

1、人口快速流动

人口增长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致使数亿人居住环境卫生恶化,疾病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向拥挤的城市迁移而肆虐。

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都容易在城市中流行。

贫穷、战争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并使许多人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药物,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而已有医疗卫生体系不足,会使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2、药物滥用

由于抗生素等各种药物的滥用,导致病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短,发育迅速,容易通过交换或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抗药性通过遗传不断积累,而大量产生具有抗药性的新耐药菌株。

耐药谱越来越广,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很容易蔓延,也增加了疾病控制的难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结核病曾得到有效控制,近10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现了耐药菌株。

3、科技飞速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结构变化、大量流动和城市化,加剧了传染病发生、传播和蔓延。

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手段的提高,新的医疗设备、动物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等广泛使用,也加速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扩散、变异和进化,出现一系列新的致命新病原体感染传播。

(三)经济活动

人类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如农业开发、伐木造林和工业化生产,会增加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也带来气候、洪水、干旱等环境的改变,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1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天然储藏库,这些原本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并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与人类和平共处,互不干扰。

人类生产、开发行为使人类与自然界尤其是动物宿主与媒介宿主接触机会更为密切,一些野生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间,导致一些原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为人所知的疾病感染人类的机会大增,人类进入自然疫源地被感染后,又向更大区域传播。

病原体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往往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

开发自然资源、兴建水利等可能促使环境变化,导致病原体生存环境、媒介孳生环境显著改变而导致疾病传播、扩散。

2、全球贸易快速发展

贸易全球化使物流全球化,交通发达使海空运量大幅增加,沾染、污染或夹带了致病微生物、传播宿主的商品货物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有可能让某些传染病迅速传播,发生新的疫情。

(四)生活方式的改变

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的复杂因素中,人类本身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生活电器化、性乱行为、吸毒、猎食野生动物、个人卫生习惯、国际旅行、户外探险等行为对于传染病向新的人群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代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短,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经济全球化预示着新发传染病的全球化;随着人类对自然开发不断扩大,自然环境、人口特征与行为方式不断变化,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等,一方面促进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加速了新的、耐药的、高致病性的病原株的出现,同时也加速了原本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传染病源传播人类的机会。

尤其严重的是生物恐怖和实验室对微生物基因改造等人为选择性制造的新的致病微生物,使新的病原出现的危险性更大,而不断发生的人为生物恐怖和实验室泄漏事件使新的高致病性病原体的传播危险进一步加大,是发生新突发传染病的最危险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短期内出现大范围暴发流行新发传染病的几率显著增加,在人与病原体之间的“军备竞赛”将不断升级,这必将对我国的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第三节、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一、人兽共患性

人兽共患病(Zoonosis)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感染疾病。

它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休、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引起。

据WHO统计,来自野生动物的新发人兽共患病(EmergingZoonosis)发生率也随着时间推移上升,在1990~2000年发生的例数占过去60年总数52.0%。

特别是近期暴发流行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AIV),提醒我们,野生动物源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作为新发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全球负担。

二、细菌及病毒为主导病原体

分析发现,54.3%的新发传染病为细菌及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引起;对近30年新发的14种病毒性传染病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大及速度加快使得新发病原体不断增加,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成为可能。

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

AIDS自1981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至2006年5月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达6500万人,累计死亡2500万人,其中以非洲最为严重。

SARS、人禽流感及甲型HlNl流感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全球大流行。

四、不确定性

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而且缺乏基线资料评估,因此在对其流行趋势进行判断以及采取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例如,在我国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中,约60%因没有病原学证据,而被定义为不明原因疾病。

第四节、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

一、艾滋病

见传染病学教材第三章第十五节

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见传染病学教材第三章第十六节

三、人禽流感

见传染病学教材第三章第五节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asckievirus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三)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

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受累时):

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普通病例: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重症病例:

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1.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

2.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中检测到CVA16或EV71特异性核酸,或从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

3.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

鉴别诊断

水痘:

向心性分布,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疹可同时存在。

单纯疱疹:

多分布在颊粘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

治疗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

(一)严密监测生命指征、瞳孔、浅反射、末梢循环/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有条件的可开展中心静脉压测定(CVP)、动态血压(ABP)监测,还应动态监测白细胞计数、血糖、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胸片/MRI等。

(二)按临床表现分为4个阶段进行治疗。

1、手足口病期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可适当选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治疗。

2、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该阶段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头痛、呕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体无力、共济失调、肌阵挛、抽搐或急性迟缓性麻痹等。

①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

60~80ml/kg.d,但初期常似有容量不足,可扩容试验,第一天常有入量大于出量。

20%甘露醇:

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

甘油果糖:

2~5ml/kg.次,与甘露醇交替。

必要时加用速尿:

1-2mg/kg.次。

对高通气、低CO2和脑疝等紧急情况,可给予3%NaCL:

3~4ml/kg.次。

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③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抑制过度严重反应和脱髓鞘病变。

参考剂量:

甲基强地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分1~2次。

重症病例可给予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

甲基强地松龙15~30mg/kg.d,三天后减量,重症及危重症及早使用,短期使用没有明显副作用。

④其他对症治疗:

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有条件者亚低温技术;镇静镇痛和抗惊厥治疗

3、心肺衰竭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呕吐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出现肺部啰音增多、血压明显异常、频繁的肌阵挛、惊厥和/或意识障碍加重等以及高血糖、低氧血症、胸片异常明显加重或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表现。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②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③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

吸入氧浓度80%~100%,PIP20~30cmH2O,PEEP4~8cmH2O,f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

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④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尽量限制液体入量。

⑤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

⑥药物应用:

继续使用降颅压药物;:

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心血管活性药物药。

继发肺脏等部位细菌感染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4、生命体征稳定期

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仍有病人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支持疗法和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药物;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细菌感染;功能康复治疗

五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

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l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病原学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

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

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

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

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实验室检查

(一)外周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

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

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

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四)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诊断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

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