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772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怀 橘 遗 亲讲课教案.docx

怀橘遗亲讲课教案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陆绩跟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是当时的一个大官),袁术看到陆绩很可爱,非常懂礼貌就拿出了很珍贵的橘子招待他。

陆绩尝了一口橘子;“真甜啊!

”陆绩在不禁心里想,他想到自己在家的母亲非常喜欢吃橘子,于是陆绩看了看周围人没有注意到他就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要带给母亲吃。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

“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

“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地方文人找林则徐的父亲对对联,出上联:

“鸭母无鞋光洗脚”让林则徐的父亲对下联,在旁边玩耍的小孩子林则徐抢先应对下联:

“鸡公有髻不梳头”;林则徐和同学们爬到海边山崖上,老师出题:

我们站在山上看大海,请你们作一幅对联,要求上下联中分别含有“海”字和“山”字,年龄最小的同学林则徐立刻答道: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两幅对联表达了少年林则徐的非凡的才气和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0)

 

从军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

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

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

即今青海湖。

长云:

多云,漫天皆云。

雪山:

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

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

磨破。

金甲:

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

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楼兰:

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⑴吟:

吟诵。

  

⑵游子:

出门远游的人。

本诗中指孟郊  

⑶临:

将要。

  

⑷意恐:

担心。

  

⑸归:

回来,回家。

  

⑹言:

说  

⑺寸草:

萱草。

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

  

寸草心:

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⑻三春晖:

指慈母之恩。

三春:

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战国末年,陈轸和张仪同时担任秦惠王手下的大臣。

张仪非常嫉妒陈轸的才能,想要除掉陈轸,于是,他就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

“陈轸这个人经常出使楚国,这原本是为了发展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

可是现在,楚国对我们秦国并不友好,而对陈辁个人却异常友好,依我所见,这恰恰表明了陈轸这个人为楚国利益考虑得多,而为秦国利益考虑得少啊!

我没有办法同如此不忠大王之人共事,恳清大王将他轰走。

如果他表示要到楚国去,还请大王把他杀掉。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话,秦惠王将信将疑,于是就派人召來陈轸。

陈轸一到,秦惠王便问他是否有离开秦国而前往楚国的打算。

  陈轸回答道:

“如果大王不相信我而将我赶离秦国的话,我肯一定会去楚国。

何是,我这么做是为了表明,我并不是私下投靠了楚国。

现在,让我给大王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楚国人娶了大小两个老婆,他的邻居有一个人十分好色,一天,他便调戏了这个楚国人的大老婆,结果,被这个大老婆骂得狗血淋头。

然后,这个人死不悔改,又去调戏那个楚国人的小老婆,结果那个小老婆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却反过来勾引他。

过了没多久,这两个老婆的丈夫就生病去世了。

这时候,便有人问那个调戏人妻的人,说:

‘现在那个楚国人已经死掉了,你想要娶谁做老婆呢?

是那个年长的寡妇?

还是娶那个有几分姿色的小老婆?

’其他人原本以为这个人会说娶那个小老婆,岂料这个人却回答说:

‘当然是娶那个年长的。

’问话的人不解地问:

‘那个年龄大的寡妇不是曾经骂过你吗?

而年少的又有几分姿色的不是曾经与你有过私情吗?

你为什么要放弃那个年少的而娶那个年长的呢?

’这个人说:

‘如果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来勾引我;但是如果是作为妻子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拒绝并责骂前来调戏她的人。

’”

  “如今楚王乃是贤明的君主,昭阳是贤明的楚相。

身为秦国的臣子,我如果胳膊时往外拐,为楚国考虑得多而为秦国考虑得少,楚王肯定不会收留我,昭阳也断然不会和我共事。

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投靠楚国呢?

  看到陈轸从宫中走出来后,张仪立刻就进宫拜见秦惠王,他问:

“陈轸是否要说他即将去楚国呢?

  秦惠王答道的确如此。

  张仪说:

“假如陈轸之前没有为楚国出力,站在楚国那一边的话,楚王又为什么要接纳他?

  秦惠王说:

“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如今听了陈轸的话,我就茅塞顿开丫。

伍子胥这个人忠心耿耿,忠于自己的君主,为此,天下所有的君主都争着让他成为自己的臣子;曾参孝顺自己的父母,为此,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愿意曾参成为自己的儿子。

被休弃的媳妇如果又嫁了本乡本土的人家,那么,她肯定是个好媳妇。

陈轸身为秦国的臣子,如果他不忠于秦国,那么,楚王又如何会收留不忠于自己国家的人做自己的臣子呢?

从此以后,秦王都对陈轸十分信任,并给他优厚的待遇。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