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676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重点实验一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中考重点实验一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

中考重点实验一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

中考重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9年中考题汇编

又是一年中考时,在中考复习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重视课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复习,切不可忽视课本,因为中考试题源于书本的比例很大,即使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根据课本知识命制的,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研究性实验,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VCM仿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2.实验方案:

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或者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他步骤相同。

3.实验结论:

(1)u>2f时,成像,u;u=2f时成像,u;f<u<2f时成像,u;u<f时成像。

vvv

(2)物近像远像变大。

4.操作步骤

在VCM仿真实验室,你可以这样操作:

1)拖动蜡烛,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点击“探究实验”,拖动蜡烛,观察实验现象。

使用“手工测距”、“电子测距”,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3)点击“应用举例”,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5.实验关注点:

(1)测凸透镜焦距;

(2)器材调整:

三个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3)观察虚像的正确方法。

下面就近年的中考相关试题进行分析:

1.(09泰安)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

(1)会聚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靠近

2.(09成都)小敏的实验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她的困惑是:

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

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根据图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

测出焦距。

你的意见:

小亮的“方案”是(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_。

(说明:

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

答案:

可行;A.实验中要让平行光尽量与透镜的主光轴平行;B.实验中要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清晰的光点时,才停止移动光屏。

3.(09安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9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

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会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比较有什么特点?

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

此现象说明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答案:

(1)10cm

(2)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3)凹透镜

4.(09济宁)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示。

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

f=。

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答案:

(1)

(2)约5cm(3)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倒立、缩小的实像(4)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5.(09江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

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6.(09湛江)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_机上。

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

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

答案:

(1)52.4、20、2.62

(2)①15、同一高度②c、幻灯(或投影、电影放映)③蜡烛放在焦点上(或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等)

7.(09广东)(6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选填:

“大”或“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7(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填数字序号)

答案:

(1)大;

(2)④

8.(09哈尔滨)(4分)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来到实验室,选用的器材如下图:

(1)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

(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

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f=l0cm

文莉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

林哲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

答案: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1分)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分)

(2)①两位同学的结论在收集的证据范围内成立,符合数据和现象所体现出的规律;②两位同学都没有收集u≤f范围内的证据,所以结论不完整。

9.(09河南)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

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移动。

同时把光屏向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1)光屏中央

(2)远离透镜方向(左);靠近透镜方向(左)(3)远离透镜方向(右)

10.(09绵阳)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答案:

C

11.(09潍坊)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答案:

AC

12.(09蚌埠二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烛焰所成的像()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

答案:

D

13.(09江西)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答案:

C

14.(09河北)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B.b点C.c点D.d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点。

15.(09自贡)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

答案:

A

16.(09益阳)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B

17.(09荆门)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

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f(选填“>”、“=”或“<”)。

答案:

实;靠近;远离;<(或=)

18.(09南昌)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答案:

19.(09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答案:

C

20.(09安徽)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溯四百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

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三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呈现在光屏上

答案:

B

(责任编辑:

ad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