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573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 25页.docx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25页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doc25页)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金碚

 

提要

如何测评企业的竞争力是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专门课题。

从竞争力研究的价值来说,不仅要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竞争力,而且,还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

测评指标和分析指标。

测评指标特别是其中的显示性测评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的结果或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标所反映的则是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

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表明,以对企业竞争力的测评为基础,可以发展为一个竞争力研究的广阔领域。

在不断接近客观事实的意义上,在正确地把握总体态势和客观趋势的意义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相对地反映出企业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并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价,这是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在企业竞争力研究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竞争力测评,竞争力指标。

 

竞争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对其做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

而当我们希望对具体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测评的时候,又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计量化的测评和监测,可以获得一系列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并且可以反过来促进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因此,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测评,可以发展成为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一、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的管理学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或者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使自身得以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

而所谓“更有效地”是指,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更满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统计上表现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所谓“使自身得以发展”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性循环,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从而成为长久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强势企业(统计上表现为长期具有较高的盈利率)。

那么,在理论上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些企业能够长期地比另一些企业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呢?

在经典的经济学分析中,通常假定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哪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其原因就归结为哪个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更低。

那么,为什么企业之间的生产成本会有差别,因而导致其产品的价格不同呢?

原先,经济学假设企业都是原子型的实体,一个企业同单个的“个人”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后来,为了解释企业成本的差别,假设企业之间存在由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差别,亚当·斯密最早深入论证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从分工和专业化的逻辑推演,可以假设企业之间会存在规模差别,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一些企业比另一些企业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更低。

再后来,经济学又承认,同类产品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会产生由于产品差异所导致的超额利润。

由于企业的分工条件不同、规模不同,各个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各个产业的市场结构是不同的。

于是,经济学可以从各个产业所具有的不同的市场结构差异来解释企业或者产业的竞争力。

从学科领域上划分,这就是将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拓展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

产业组织经济学从各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和解释企业竞争关系及其导致的市场绩效状况。

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竞争性较强的市场结构或垄断性较强的市场结构),各企业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有的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势力,有的企业处于边缘地位;有的企业是在位企业,有的企业是新进入的企业;有的企业是价格策略的发动者(例如,采用限制性定价或者驱逐性定价的策略),有的是价格竞争中的被动者,……。

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同,但现实情况仍然会是有些企业成功了(竞争力强),有的企业失败了(竞争力弱);而且,即使假定有些企业之所以成功(竞争力强)是由于拥有某些有利的条件,而另一些企业之所以失败(竞争力弱)是由于处于某种不利的条件,那么,为什么有些业会注定处于有利地位,有些企业却只能处于不利的地位?

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呢?

可见,如果坚持严格假定企业行为的相同性,把企业视为严格具有经济人理性主义行为目标的“黑箱”,则竞争力的分析就难以继续深入。

所以,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深入企业内部,即打开企业“黑箱”,将企业视为可以深入观察的“白箱”,剖析企业的内部结构。

换句话说,竞争力研究的深入需要将企业作为没有内部结构的“原子”和“黑箱”的假设,改变为企业是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和行为特征的实体。

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进入了企业经济学或者管理经济学的领域。

于是,人们可以研究和分析:

企业组织、企业战略、企业家的行为等影响企业成败和竞争力强弱的因素。

这样,企业不再被假定为同质和严格按经济人理性主义原理进行决策和活动的最小经济单位,而被假定为是具有复杂内部结构,而且决策和行为差异显著的有机体。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假设条件下,才可以讨论所谓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理念”、“企业家精神”等导致企业间差异的“不可模仿”、“不可交易”的因素。

在这样的理论假设条件下,人和人是不同的,企业和企业也是不同的。

企业的异质性得到彻底的肯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源找到了原始性的起因。

但是,同时人们也发现:

这样做,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已经远离经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方法,而离社会、心理、伦理等研究方法和领域只有一步之遥。

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完全放弃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经济人理性主义假设,而假定个人和企业都是社会人,即假定人和企业的行为是超越严格的理性主义原则的。

于是,人的信仰、道德、知识、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传统等都被视为影响甚至决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进入跨学科的竞争力研究领域。

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改变了经典的理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定,即从无制度差异、无政府干预的假设条件,转变为存在制度差异和政府干预的假设条件。

经典的理论经济学假定企业是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而且,企业自身的产权和体制也具有高度抽象的“私人”性质;而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则承认:

市场经济制度不可能是纯粹的,产权制度也总是具有具体的复杂性质。

而且,企业的运行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所有这些制度的和政策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转型国家中,企业竞争力所受到的制度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

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对竞争力可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可以对竞争力研究做出贡献,但由于各分支学科的假设前提和分析工具不同,所以,所关注的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有一定的区别。

总之,经典的经济学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是以假定“企业同质”为基本逻辑前提的,即假定企业都是具有经济人理性的、精于计算的,并按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决策和行动。

但竞争力研究的目的却是要解释“企业异质”,即为什么有些企业竞争力强,有些企业竞争力弱;或者,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具有长久的竞争力,什么样的企业一定不会有竞争力。

在经济学领域内,竞争力的实质就是经济效率或者生产率的差异,对竞争力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

成本——价格和差异化现象。

如果引入不确定性,则可以延伸到对“企业家”的创新和承担风险能力的研究。

如果将竞争力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进入管理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的领域,则形成了经济学同管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而当深入到对竞争力的一些原生性因素的研究,即探讨企业“核心能力”时,则是将经典经济学所不涉及的因素——理念、价值观、文化等非理性因素引入了竞争力研究的领域。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上述理论认识,以及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企业竞争力所进行的系统、深入研究,构成了企业竞争力测评的概念基础和学术基础,也从方法论意义上为企业竞争力测评奠定了基础。

二、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的逻辑

如上所述,由于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无论是从经济学还是从管理学来进行分析,再将观念、理念、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等因素都考虑在内,竞争力成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

但是,从竞争力研究的价值来说,不仅要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竞争力,而且,还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经济学立足于运用严密的演绎逻辑来说清楚竞争力的性质,管理学要在现实中发现决定竞争力的实际因素,这样,企业竞争力的性质和因素可以得到理论上和经验上的解释。

但是,即使我们在经济学上,或者在管理学上,把竞争力的性质和决定因素都弄清楚了,仍然剩下一个问题:

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把竞争力量化地刻画出来,也就是怎样才能用统计学的方法把竞争力的强弱以及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东西表现出来?

  我们的逻辑基本上可以是这样:

首先要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示性的指标,能把企业在市场业绩当中的竞争力结果表现出来,这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最终的显示性的表现。

就跟打球一样,得分多少是运动员或者球队竞争力的显示性表现。

你打赢了,得了更多的分,就是显示你竞争力的指标,可以直接地说明你有较强的竞争力。

测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计量的指标。

另一类是难以直接计量的因素,比如说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理念、管理水平、品牌价值等等。

这些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我们就希望用一些间接计量的指标来反映。

这种间接计量的方法,一般是用对一些特殊人群的问卷调查来实现。

也就是说,我们承认竞争力因素中有一部分能够直接量化,也有一部分不能直接量化,而只能间接地量化。

从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目的来看,测评指标要有综合性,指标数不要太多。

也就是我们希望用数量不很多的测评指标就可以基本上把企业竞争力的结果反映出来,就像打球一样,谁得分多谁就赢了,尽可能简单明了。

当然,得分多少只能说明当前的输赢,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竞争力的强弱,却未必能百分之百地表明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这就像比赛足球,巴西队是公认最强的球队(竞争力最强),但不见得每次都得冠军。

一个最有实力的运动员,也未必在每次比赛中都是优胜者。

所以,还需要有另一类指标,即分析性指标来更详细具体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竞争力状况。

这些指标可以解释企业为什么有竞争力,或者为什么缺乏竞争力。

换句话说,测评指标特别是其中的显示性测评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的结果或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

因此,与测评指标不同,分析性指标是一个为数较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见表-1)。

 

表-1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指标类型

指标构成

作用

数据获取

测评指标

直接计量指标

显示性指标

潜力性指标

间接计量指标

反映竞争力的结果

 

反映不可量化的因素

统计资料

 

对特殊人群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分析指标

多种类、多层次的指标

反映竞争力的原因,即决定竞争力的因素

统计资料及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

本文作者。

 

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来选取这些指标呢?

一个科学可行的方法是采用以下的原则:

理论分析,专家设计;问卷调查,多数选择;运用磨合,不断完善。

具体说,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经济学的分析和管理学的研究,由专家设计一个指标体系的框架。

然后,采取问卷的方式,由公众特别是经营管理者来说明,哪些指标重要,哪些指标更能够反映竞争力,即采取多数选择的原则,选取具体的指标。

而且,问卷调查的对象要有定向性,让最有实践经验的人群来表述:

企业竞争力是什么,什么东西能够反映它,哪些指标好?

这样,就使指标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程序上的合理性。

进一步考虑,按以上方式选取的指标体系应该是比较开放的,可以通过在测评过程中的运用、试错、磨合,来不断地完善。

总之,指标选取过程,实际上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条是专家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来构架它的基本框架,另一条是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把有关人群(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验集中起来,即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上确定选取什么样的指标更好。

从而可以做到:

理论依据可靠,选择程序合理,逻辑线路清晰,操作方式可行,逐步优化细化。

表-2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持人金碚)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和《中国经营报》共同开发的“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方案。

其指标选取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上述原则。

即从数十个指标中选取了在问卷调查中被选择次数最多的,专家们也认为比较恰当和可行的16个指标,组成企业竞争力测评的基本指标体系。

这16个指标中的前10个指标,是显示性的指标。

反映了企业的规模、业务增长、赢利水平、持续营利能力、资本实力、资本盈利和增殖能力、资金利用效率、价值创造能力、出口竞争力等,也反映了市场份额、成长性、融资能力、负债的影响、人才竞争中的态势等。

第11、12、13指标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其中,第11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反映了投资与提高竞争力的融资能力。

第12个指标反映潜在的技术竞争力和技术密集程度。

第13个指标反映自主知识产权及技术优势。

这些都是潜力性的指标,而不是显示性的指标,但是可以直接计量,可以直接统计出来。

表-2中的最后三个指标,力图对一些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采用特殊人群问卷的方法间接地进行计量。

其中,一个是公众的评价,主要是对阅读财经类报刊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因为总体上说,这些读者比较关注企业和经济状况。

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也可以反映企业的广告的效果,而根据国际上的很多统计调查可以表明,企业的广告投入和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另一个特殊的人群,是新闻媒体的财经记者,他们是比较了解企业状况的人群。

再有一个特殊人群是行业分析师,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可以反映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这16个指标可以组成最基本的测评指标体系。

另外,还选取了大约有七八十个分析性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即说明企业为什么能够拥有竞争力,或者缺乏竞争力;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或者缺乏竞争力(关于分析性指标的讨论,本文从略)。

在指标的选择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技术性的要求,第一,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特别是显示性的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使指标体系尽可能比较简明。

第二,数据的可取得性,即统计资料要能够较容易地取得。

所以,一些通常被认为很重要指标未被列入:

例如,“市场占有率”没有入选,因为难以获得准确数据,而且可以用入选的“销售收入”及“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来间接反映。

第三,同竞争力关系的显见性,就是说所选取的指标要十分显然地同竞争力有很密切的关系,从这一要求来看,“负债率”就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测评指标,因为,虽然负债率确实同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个指标和竞争力的量化关系不明显,很难说多高的负债率最有利于竞争力,是不是负债率越低越有竞争力,或者是不是负债率有一个最优值?

这些都难以确定,所以缺乏显见性。

第四,数据的可靠性要求,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

第五,要充分考虑到指标计算过程的可迭加性。

 

表-2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方案

指标名称

指标性质及主要含义

可反映的其他含义或影响

1,销售收入

规模

市场份额

2,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业务增长

市场份额、成长性

3,利润总额

盈利水平

规模

4,近三年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

持续营利能力

成长性

5,净资产

资本实力

融资能力

6,净资产利润率

资本盈利和增殖能力

负债的影响

7,总资产贡献率

资金利用效率

负债的影响、融资能力

8,全员劳动生产率(或劳动效率)

劳动效率

销售收入及冗员

9,总收益率

价值创造能力

人才竞争中的态势

10,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出口竞争力

国际化

11,近三年技改投资与信息化建设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技术实力

投资于提高竞争力的融资能力

12,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潜在的技术竞争力

技术密集程度

13,拥有专利数

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优势

14,公众评价(人气指数)

品牌影响力

广告效果

15,财经记者评价

企业家及管理水平

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

16,行业分析师

资本市场表现

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

资料来源:

本文作者。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确定所选取的各个指标在总得分中应占多大的权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从方法论上说,我们仍然采取的是专家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权数的确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问卷调查的结果同专家的意见常常是十分接近的,而且,权数的调整竞争力测评对得分排序的影响也并不很大。

例如,表-2中的前10个显示性指标,实际上分为“销售收入类”和“利润类”两大类(即同销售收入相关和同利润相关的两类指标)。

在这两类指标中又可分别分为当年类指标和增长类指标两类。

而专家意见同特殊人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问卷调查对加总权数分配的总体意向大体上是相当一致的。

这也表明,尽管对竞争力的概念定义特别是其学术性的表述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但对企业竞争力这一客观现象的认识实际上具有很高的共识性。

这种共识性使得对竞争力指标权数的确定具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基础。

三、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模拟案例的分析

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中国经营报开发了一个计算机软件,即“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数据库系统,其中包括:

(1)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数据库(包括企业基本资料数据库、数据资料数据库);和

(2)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应用系统。

运用这个系统以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数据,对若干行业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的模拟测评(仅进行了可直接计量指标中的显示性指标的测评),以检验所建立的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表-3是中国经营报竞争力工作室所进行的若干行业企业竞争力初步测评的模拟案例中的一个行业(酿酒食品行业)的计算结果。

 

表-3酿酒食品行业企业竞争力初步测评模拟案例

指标及得分

 

企业名称

企业竞争力得分

销售收入

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净利润

近三年净利润年平均增长率

净资产

净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贡献率

全员劳动效率

总收益率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321.1

473.0

105.6

971.9

-19.3

439.7

353.2

281.2

93.2

219.2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234.6

161.4

188.3

393.2

-38.0

236.0

484.7

367.8

126.6

392.8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93.3

335.9

101.3

204.2

-34.4

74.6

406.2

324.5

293.4

118.7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191.9

526.3

252.2

123.2

-22.0

276.4

62.7

64.9

54.7

109.6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175.2

228.2

123.7

342.2

0.8

334.5

144.3

151.4

84.3

200.9

湖北天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8.2

42.0

1000

15.7

187.1

14.7

180.9

108.1

232.1

27.4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7.9

269.5

289.7

143.3

-27.4

77.7

262.3

173.0

117.8

109.6

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

142.1

114.1

-5.9

206.9

17.0

113.2

359.5

216.3

184.8

228.3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

134.6

88.3

107.4

205.6

-69.4

126.5

235.2

216.3

124.5

274.0

海南椰岛股份有限公司

128.1

41.7

486.8

52.9

-53.9

39.4

205.3

151.4

278.4

146.1

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

118.1

68.2

355.6

90.9

-104.1

50.9

260.9

151.4

227.8

118.7

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109.0

107.9

47.6

139

-5.2

119.2

160.8

173

202.9

146.1

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

107.6

99.5

87.3

117.1

-28.8

61.7

225.4

216.3

212.5

118.7

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103.5

138.4

27.9

174.1

10.8

192.5

121.4

64.9

47.8

155.3

湖南酒鬼股份有限公司

101.2

51.6

37.0

122.0

-10.5

119.6

134.9

129.8

79.0

292.3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96.8

99.4

-4.6

101.9

10.6

118.1

115.2

151.4

108.8

210.1

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94.5

60.6

213.2

85.2

-24.1

97.8

126.3

129.8

63.9

164.4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93.2

35.0

-45.1

91.9

6.0

68.8

190.8

194.7

63.2

301.4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90.8

43.4

28.5

85.5

11.2

104.5

142.4

129.8

73.7

255.8

云南红河光明股份有限公司

90.7

6.9

170.3

24.1

-68.4

30.9

110.3

129.8

72.7

356.2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82.8

17.3

93.9

29.4

-18.7

34.9

123.0

173

77.1

274.0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81.2

80.5

-24.4

80.3

44.7

106

104.9

151.4

40.9

182.7

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80.2

13.4

46.1

37.8

18.8

32.6

170.8

129.8

55.6

274.0

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

75.6

49.5

-32.4

41.2

63.1

73.7

80.5

108.1

58.4

255.8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71.3

46.5

130.8

41

14.6

53.7

102.7

129.8

78.1

118.7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65.2

95.4

14.9

56.7

-9.5

62.5

154.3

129.8

43.5

73.0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64.4

12.8

5.5

19.8

-6.1

50.3

56.2

86.5

25.3

310.6

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

61.9

85.6

6.4

36.9

47.2

148.6

35.1

21.6

55.1

118.7

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9.4

85.3

220.3

33.2

-346.5

90.6

52.2

43.2

51.7

118.7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48.5

43.2

105.0

34.3

-239.6

72.7

65.5

64.9

3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