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508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docx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

1.计算器测试用例

2.自动取款机取款测试用例

此用例完成用户利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全部流程,分为以下流程:

插卡,输入密码,选择金额,取款,取卡等操作。

事件流:

该用例在用户插卡之后启动

1.系统提示用户插卡;

2.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

3.密码输入完毕后,客户选择“确认”,向系统提交信息;

4.系统验证客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确认正确后,进入选择系统主界面;

5.用户选择取款选项;

6.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

7.系统验证可以取款并输出钱款;

8.系统提示用户取卡,操作完成。

基本流:

用户取款。

备选流:

1.用户密码错误

2.取款金额不符合要求。

前置条件:

用户必须插入正确的银行卡才能开始执行用例。

后置条件:

如果系统确认用户信息正确,成功登陆,则系统启动主界面,等待用户发送消息,进行查询和取款等操作。

事件流系统用户

1系统提示用户插卡插入银行卡

2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输入密码

3如果密码错误,提示密码不正确,并返回到2

4如果密码正确,转入主界面

5提示用户选择选项选择取款选项

6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输入取款金额

7如果金额符合则输入钱款

8如果金额小于余额则提示取款失败并返回7

9如果金额不是整百则提示不符合规范,取款失败并返回7。

10提示用户取款取出钱款

11提示用户取卡取出银行卡

测试用例:

事件用户操作覆盖等价类系统反应

1插入正确银行卡功能测试提示输入密码

2密码正确功能测试进入主界面,提示用户选择

3密码不正确功能测试提示密码错误重新输入

4输入金额<余额功能检查提示用户金额不足,重新输入或取卡

5输入金额为150功能检查提示用户取款金额不符和规范,重新输入或退出

6输入正确金额功能检查输出钱款

7用户未按时取款错误处理自动收回钱款

8用户未按时取卡错误处理自动吞卡

9用户按时取卡功能测试返回到主页面

3.实例:

测试案例是以一个B/S结构的登录功能点位被测对象,该测试用例为黑盒测试用例。

假设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为IE6.0SP4。

功能描述如下:

1).用户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要求显示登录界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自动校验,并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3).如果用户名或者密码任一信息未输入,登录后系统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4).连续3次未通过验证时,自动关闭IE。

 登录界面测试用例

用例ID

XXXX-XX-XX

用例名称

系统登录

用例描述

系统登录

用户名存在、密码正确的情况下,进入系统

页面信息包含:

页面背景显示

用户名和密码录入接口,输入数据后的登入系统接口

用例入口

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

进入该系统登录页面

 

测试用例ID

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备注

TC1

初始页面显示

从用例入口处进入

页面元素完整,显示与详细设计一致

 

TC2

用户名录入-验证

输入已存在的用户:

test

输入成功

 

TC3

用户名-容错性验证

输入:

aaaaabbbbbcccccdddddeeeee

输入到蓝色显示的字符时,系统拒绝输入

输入数据超过规定长度范围

TC4

密码-密码录入

输入与用户名相关联的数据:

test

输入成功

 

TC5

系统登录-成功

TC2,TC4,单击登录按钮

登录系统成功

 

TC6

系统登录-用户名、密码校验

没有输入用户名、密码,单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

请检查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是否正确

 

TC7

系统登录-密码校验

输入用户名,没有输入密码,单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

需要输入密码

 

TC8

系统登录-密码有效性校验

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与用户名不一致,单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

错误的密码

 

TC9

系统登录-输入有效性校验

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密码,单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

用户名不存在

 

TC10

系统登录—安全校验

连续3次未成功

系统提示:

您没有使用该系统的权限,请与管理员联系!

 

 

4.微软件的一道关于纸杯的面试题,请试写出测试用例

功能测试:

硬度:

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装载能力:

在杯子内分别装入少量的、半杯的、满杯的,看其装载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装载种类:

1开水(是否产生异味);2.温水;3冷水;4冰水;5咖啡…

界面测试(GUI测试):

1看其形状、大小设计是否适合人方便拿起;

2外观是否吸引人(广告嘛),赏心悦目;

3带广告的图案沾水后是否掉色、模糊。

易用性测试:

1看其形状、大小设计是否适合人方便拿起;

2残疾人士用此杯去喝水的容易程度

3杯子设计是否上大下小,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套在一起有效利用空间,在使用时也容易拿开

稳定性测试(24*7测试):

装入液体后记录其多久以后漏水

安全性测试:

杯子所用的材料(包括纸基、涂层和广告颜料)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在内外温度等环境因素下是否会与所盛各种饮料反应,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本地化测试:

为国际化和本地化的需要,广告图案和文字是否在**、宗教和文化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对需求设计的测试:

“如果是一次性杯子,能否标示已使用(比如变色)”和“杯子是否有使用者标贴(多人使用时防止混淆)”

5.逻辑覆盖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

以下代码由C语言书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voidcal(intn)

   {

   intg,s,b,q;

   if((n>1000)&&(n<2000))

   {

   g=n%10;

   s=n%100/10;

   b=n/100%10;

   q=n/1000;

   if((q+g)==(s+b))

   {

   printf("%-5d",n);

   }

   }

   printf("\n");

   return;

   }

   [问题1](3分 )

   请找出程序中所有的逻辑判断语句。

   [问题2](4分)

   请分析并给出分别满足100%DC(判定覆盖)和100%CC(条件覆盖)时所需的逻辑条件。

   [问题3](3分)

   假设n的取值范围是0

6.输入三个数a、b、c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

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是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时。

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设计测试用例。

A.三角形等价类列表

判定类型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一般三角形      ((a>0)Λ(b>0)Λ(c>0))      Λ                                 (a<=0Vb<=0Vc<=0)Λ

                     (((a+b)>c)V((a+c)>b)V((b+c)>a))

(1)             (((a+b)<=c)V((a+c)<=b)V((b+c)<=a))

(2)

等腰三角形      

(1)Λ(a=bVa=cVb=c)                     (3)             

(2)V(a!

=bΛb!

=cΛa!

=c)              (4)

等边三角形      

(1)Λ(a=b=c)                                    (5)             

(2)V(a!

=b!

=c)                       (6)

根据上表组成的测试用例:

三角形等价类测试用例

ID输入数据      覆盖测试用例       输出结果

        abc  

1         345              

(1)                       一般三角形

2         045              

(2)                      非(一般)三角形

3         305              

(2)           

4         340              

(2)      

5         145              

(2)           

6         385              

(2)           

7         321              

(2)           

8         335              (3)                       等腰三角形

9         343  

10       344  

11       349              (4)                       非等腰三角形

12       333              (5)                       等边三角形

13      -101              (6)                       非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程序的测试用例:

序号测试内容      测试数据           预期结果

1        等边            5,5,54,5,5         等边

2        等腰            4,4,55,4,4         等腰

3        任意            3,4,5                  任意

4        非三角形     9,4,44,9,44,4,9No

5        退化三角形8,4,44,8,44,4,8No

6        零数据         0,4,54,0,54,5,0No

7        零数据         0,0,0                   No

8        负数据        -3,4,53,-4,53,4-5     运行出错

9        负数据        -3,-4,-5                      运行出错

10      遗漏数据     3,4                             运行出错

11      非整数       3.3,4,5                      运行出错

12      非数字符     A,4,5                      (类型不符)

B.程序规定;输入三个整数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

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

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解:

设a、b、c代表三角形的三条边。

1)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a)整数

b)3个数

c)非零数

d)正数

e)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f)等腰

g)等边

2)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3)列出覆盖上述等价类的测试用例,如下表

7.一道笔试题测试notepad的文件保存功能,就是弹出对话框的功能,从那几个方面写测试用例

8.针对以下问题:

某一种8位计算机,其十六进制常数的定义是以0x或0X开头的十六进制整数,其取值范围为-7f~7f(不区分大小写字母),如0x13、0x6A、-0x3c。

请采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输入条件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开头字符

由0x或0X开头

(1)

以字母开头以非0数字开头

(2)(3)

数值字符

数字或A—F的字母

(4)

A—F以外的字母

(5)

数值字符个数

≥1个

(6)

0个

(7)

数值

≥-7f且≤7f

(8)

<-7f

>7f

(9)(10)

    用例1:

0x7F,     覆盖等价类

(1)(4)(6)(8)

    用例2:

-0Xb,     覆盖等价类

(1)(4)(6)(8)

     用例3:

0X0,      覆盖等价类

(1)(4)(6)(8)

    用例4:

0x,       覆盖等价类

(1)(7)

    用例5:

A7,       覆盖等价类

(2)

    用例6:

-1A,      覆盖等价类(3)

    用例7:

0X8h,     覆盖等价类

(1)(5)

     用例8:

0x80,     覆盖等价类

(1)(4)(10)

    用例9:

-0XaB,    覆盖等价类

(1)(4)(9)

2006年上半年软件评测师试题及答案(下)

试题一 (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基本路径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够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以下代码由C什语言书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voidReadPara(CStringtemp)

  {

   if(temp==">=")

     m_oper.SetCurSel(0);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

(1);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

(2);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3);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4);

        else

         m_oper.SetCurSel(5);

       }

      }

     }

    }

   return;

  }

[问题1] (6分)

  请画出以上代码的控制流图。

[问题2] (3分)

  请计算上述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V(G)。

[问题3] (6分)

  请使用基本路径测试法为变量temp设计测试用例,使之满足基本路径覆盖要求。

试题二 (20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针对某公司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负载压力测试,采用专业的负载压力测试工具来执行测试。

系统采用Browse/Server架构,服务器是一台PCServer(4路2.7GHz处理器,4GB内存),安装的平台软件包括Microsoft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5.0,ASP.NET,SQLServer2000。

使用2台笔记本电脑安装测试工具模拟客户端执行“登录”业务操作。

  测试目标分别为以下两个:

  第一,测试系统分别在2M、4M网络带宽下,能够支持用户登录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第二,测试服务器的吞吐量(即:

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数),主要包括服务器CPU平均使用率达到85%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和服务器CPU平均使用率达到100%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

  本次测试的性能需求是:

指标“响应时间”合理范围为0~5秒。

  测试结果如下:

  案例1

  网络环境:

2M带宽

  客户端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

登录响应时间

3.391秒

虚拟用户数

N/A

每秒处理完成登录的个数

11.897交易/秒

  注:

图中登录响应时间的纵坐标单位是0.1秒

  服务器资源使用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

CPU使用率

78%

  案例2

  网络环境:

4M带宽

  客户端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

登录响应时间

4.795秒

虚拟用户数

N/A

每秒处理完成登录的个数

13.447交易/秒

  注:

图中登录响应时间的纵坐标单位是0.1秒

  服务器资源使用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

CPU使用率

98%

[问题1] (3分)

  简述软件系统交易执行响应时间(“RT”,ResponseTime)的概念。

[问题2] (3分)

  分析案例1的测试结果数据;指出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需求时,系统能够承受的并发用户登录的最大数量,并说明理由。

[问题3] (4分)

  分析案例1的测试结果数据,说明服务器CPU资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带宽是否是系统瓶颈,并陈述理由。

[问题4] (4分)

  分析案例2的测试结果数据,说明服务器CPU资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增加带宽是否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并陈述理由。

[问题5] (6分)

  论述CPU使用率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时,如何制定解决方案?

论述网络带宽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时,如何制定解决方案?

试题三 (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软件系统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

场景法就是通过用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支事件)。

下面是对某IC卡加油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基本流A;

序号

用例名称

用例描述

1

准备加油

客户将IC加油卡插入加油机

2

验证加油卡

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收的加油卡

3

验证黑名单

加油机验证卡账户是否存在于黑名单中,如果属于黑名单,加油机吞卡

4

输入购油量

客户输入需要购买的汽油数量

5

加油

加油机完成加油操作,从加油卡中扣除相应金额

6

返回加油卡

退还加油卡

  备选流:

序号

用例名称

用例描述

B

加油卡无效

在基本流A2过程中,该卡不能够识别或是非本机可以使用的IC卡,加油机退卡,并退出基本流

C

卡账户属于黑名单

在基本流A3过程中,判断该卡账产属于黑名单,例如:

已经挂失,加油机吞卡退出基本流

D

加油卡账面现金不足

系统判断加油卡内现金不足,重新加入基本流A4,或选择退卡

E

加油机油量不足

系统判断加油机内油量不足,重新加入基本流A4,或选择退卡

[问题1] (5分)

  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示。

[问题2] (4分) 

  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

  如下表所示是一种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

本例中的测试用例包含测试用例、ID、场景涤件、测试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和预期结果等项目。

首先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黑名单卡、输入油量、账面金额、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最后要确定包含执行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用例。

在下面的矩阵中,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C01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

请按上述规定为其它应用场景设计用例矩阵。

测试用例表

测试用例

ID号

场景

账号

是否黑

名单卡

输入

油量

账面

金额

加油机

油量

预期结果

C01.

场景1;成功加油

V

I

V

V

V

成功加油

C02.

 

 

 

 

 

 

 

C03.

 

 

 

 

 

 

 

C04.

 

 

 

 

 

 

 

C05.

 

 

 

 

 

 

 

 

 

 

 

 

 

 

 

[问题3] (3分)

  假如每升油4元人民币,用户的账户金额为1000元,加油机内油量足够,那么在A4输入油量的过程中,请运用边界值分析方法为A4选取合适的输入数据(即油量,单位;升)。

[问题4] (3分)

  假设本系统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测试发现了20个错误,独立的测试组通过上述测试用例发现了100个软件错误,系统在上线后,用户反馈了30个错误,请计算缺陷探测率(DDP)。

 

下午试题答案

试题一

[问题1]

[问题2]

  V(G)=6

[问题3]

用例编号

temp取值

1

>=

2

>

3

==

4

<=

5

<

6

除>=、>、==、<=、<之外的字符组合

试题二

[问题1]

  响应时间是系统完成事务执行准备后所采集的时间戳和系统完成待执行事务后所采集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间隔,是衡量特定类型应用事务性能的重要指标,标志了用户执行一项操作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2]

  系统能够承受的并发用户登录的最大数量为50

  题中指出"通常情况下,交易操作合理的响应时间为5秒以内"。

此案例中,登录响应时间随虚拟并发用户数增加而增长。

在50个虚拟并发用户的负载下,登录响应时间达到5秒(注意图形中响应时间指标的比例为10)。

当负载超过50个虚拟并发用户,响应时间超过5秒。

所以此案例中最合理的并发用户数为50。

[问题3]

  服务器CPU资源使用率是合理的。

  2M带宽是系统处理业务的瓶颈。

  理由是对比"4M带宽登录"案例,4M带宽下,系统每秒处理完成的登录个数固定在13.5个左右,登录响应时间随虚拟用户数增加而增长。

在60个虚拟用户的压力下,登录响应时间在4.2秒左右(注意图形中响应时间指标的比例为10)。

在80个虚拟用户的压力下,登录响应时间在5.8秒左右,所以在合理登录响应时间(5秒)内预计同时登录用户数是70左右。

服务器CPU使用率成为系统处理的瓶颈。

说明随着带宽的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高吞吐量造成了系统资源的紧张,带来了新的系统性能瓶颈。

[问题4]

  服务器CPU资源使用率不合理,其平均值超过85%。

  4M带宽的网络测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