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481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x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

河洛文明展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

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之一,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誉。

我们面前看到的这一幅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上,沿洛河东西绵延三十公里的范围内,依次分布着偃师商城遗址、夏都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和东周王城遗址,它们的分布范围如此之密集,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在史学界有“五都荟洛”之称。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这样由衷的称赞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

现在让我们走进展厅来感受厚重的洛阳历史文化!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它长2.4米,保存得十分完整。

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

我们在洛阳北窑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距今30万年前的砍砸器、刮削器等,证实了早在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大家从这些砍砸器、刮削器中可以看到这些工具很路边的石头没有太大的区别,旧石器时代劳动工具的特点就是通过简单的砍砸用于平时的劳动,劳动工具的加工相对简单。

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是1994年在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

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

裴李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

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们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距今5000-7000年,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

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伊川缸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展柜里摆放的几个大约半米高的筒形的缸,它们大多圆唇外卷,大口深腹,底部则是平的,缸体上绘有不同样式的花纹,看上去像制作粗糙的工艺品。

可别小看这些不大起眼的缸,它在文物界可是大名鼎鼎,有着自己专有的名字——伊川缸。

缸的底部有一个小指粗的小洞,是瓮棺中有代表性的一种。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

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陶葬具。

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

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

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

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这件陶器貌不惊人,但意义重大。

它高11.8厘米,为手工制作,属厚胎夹砂红陶器;形状为亚腰筒状,小口圆唇,口径4.5厘米,斜肩,束腰;底径9厘米,底不平;腹中部偏上处有2个对称圆孔,底部中心有1个圆孔,3个圆孔的孔径均为2厘米;外表装饰竖绳纹。

该器物的制作与使用年代应为距今5600年前。

其口部较小,便于放置火种后聚火、排烟;腹部有对称双孔,便于器内充入适量氧气;其底部不平且有一孔,既可以排灰,又可以让少量空气充入器内,促进空气循环,保证了火种在该器内缓慢、持续燃烧。

火种器的发明,其筒状、透气、漏渣、耐高温等特征,均被后世的火炉所继承。

从这一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小小火种器人类大发明。

离开了仰韶文化我们进入龙山文化的展区。

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4500年前。

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

龙山时代的陶器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陶。

黑陶以黄河古道淤积的天然黄胶泥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室烟熏渗炭工艺烧制而成,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

其特点是胎壁细薄但质地坚硬,表层无釉却漆黑发亮。

陶纺轮,纺线工具,也是纺织业开始的标志之一。

陶鬲[lì],炊器。

侈chǐ口(大口),圆腹,下方为三个中空的袋状形足,这样的中空袋状足,对内可以增加容积,对外可以增大受热面积,作用是直接放置在火焰上加热煮食。

从龙山文化时期大量出现,分布范围广泛,应当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使用。

陶甑(zeng四声)古代陶制炊器。

圆形,器壁近底处也有孔,置于陶鬲上面蒸食物用。

黑陶镂空高柄豆,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上方为一托盘,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从这件器物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将食物放置盘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河洛文明展——夏部分

看完了石器时代让我们走进最早的中国,富有神秘色彩的夏时代。

大家小心脚下的台阶,约在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在河洛地区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建立在发达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期,正式步入文明时代。

夏斟浔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40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时期。

无数个堪称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揭晓,有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铸铜作坊、最早的城市道路网、最早的车辙印迹、堪称“超级国宝”的早期龙形象珍品——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等,向我们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存在。

我们看到的二号宫殿模型,由正殿、中庭、大门、排水沟槽等组合而成,开创了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先河。

好的,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厅,来欣赏一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部分展品,在先秦时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青铜器,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少量造型精美的空腔式青铜容器,如图版上这件乳钉纹铜爵,一种饮酒器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也是最精美的青铜空腔容器,被誉为“中国第一爵”。

在珍宝馆中展出,稍后大家可以到珍宝馆欣赏该展品。

陶器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以灰陶和黑陶为主,可以看出它们依然延续着龙山文化的特色。

鼎,是古人用来烹煮肉食的炊器,这件陶鼎上的绳索纹,是二里头文化时期所特有的。

这件距今至少3700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绿松石龙形体长大,总长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

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它是在二里头宫殿区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中被发现的。

当时,它被放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由肩部至髋骨处。

这件展品现在存放于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河洛文明展——商部分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都于亳。

洛阳偃师尸乡沟一带发现的偃师商城遗址,被认为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在。

商朝是中国青铜文明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铸造的青铜器纹饰精美,器形雄健、生动,其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

铜器制作主要采用合范铸造法,以分铸焊接等技术制作形制复杂的器物。

偃师商城发现的精美的兽面纹大口尊、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等,显示出当时的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左传》的一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商人好酒、生性好斗,到了商代出现了大批精美的青铜酒器和兵器。

面前展示的是商代时人们经常使用的,有斝、爵、尊、觚gu,还有青铜兵器戈等。

子申父己鼎 商代炊具。

1958年伊川县文化馆送交。

通高20.20厘米,口径16.50厘米。

立耳,浅腹,圜底,扁足。

腹饰浅浮雕花纹三组,中为蝉纹,上下为斜角雷纹。

鸟形足,头接鼎底,鸟尾着地,与腹上的扉棱相连。

腹的内壁有铭文“子申父己”。

“子”是商代时期王族姓氏,而据文献记载夏商王族多以天干命名,也就是说,这是子申为他的父辈“己”所制作的一件青铜鼎,外面的玄鸟纹是商代的一种常见纹饰,商代认为玄鸟是一种祥瑞的神鸟,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说,商人将玄鸟看做祖先崇拜,玄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燕子。

河洛文明展——周部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安长安区),史称西周。

西周建立之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广大殷遗民及东南地区方国的统治,周武王命弟弟周公旦营建"成周洛邑",正位于洛阳地区,也是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的洛阳城。

洛阳成为西周时期地位仅次于镐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法、分封、礼乐、世袭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基础今天的考古发掘表明,洛阳瀍河两岸分布着大型王室铸铜遗址、贵族墓地及祭祀遗址,出土了大批铸造精美的西周青铜器及罕见的大型原始青瓷器,她们是洛阳作为西周国都的见证。

陶器和陶范

制作工艺:

1.塑模:

将准备铸造的器物先塑出泥模。

2.翻范:

在泥模上翻出外范,在泥模或外范上雕刻所需的花纹。

然后,将泥模外表刮去一层作内范,或另外制作内范,内范与外范之间的距离,即为浇注后铜器器壁的厚度。

3.烘烧:

将外范和内范阴干,晾晒后,组合放入窑中烘烧,使之脱水、定型。

4.浇注:

经常是陶范出窑后趁热浇注。

从浇注口注入铜液,待凝固后,将内、外范打破,取出所铸器皿,对器皿的表面加工整理,青铜器便制造出来了。

上世纪90年代,在洛阳城东的马坡和北窑一代,发现了一系列西周贵族墓葬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1993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召伯虎盨xǔ。

盨是一种盛食器,《说文》中对于盨的解释是:

“盨,负载器也。

”洛阳博物馆藏的召伯虎盨高25厘米,长35厘米,宽20厘米。

两侧有附耳,底部有四条柱状足。

在盖子口沿和腹部口沿处装饰着云雷纹衬底的变形龙纹,腹部下半部分装饰了四道弦纹,柱足的上半部分装饰着兽面纹。

盨作为盛食器,常见的为圈足,像召伯虎盨这样的柱状足较为少见。

更为重要的是内壁有两行铭文“召伯虎用作朕文考”,表明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的名臣召穆公为祭祀亡父所用。

整件器物做工精湛,纹饰简练而精美,造型古拙而质朴。

召伯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召穆公,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共和”一词都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按照《史记周本记》的记载,周厉王为政暴虐,还不允许国人当街发表言论,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道路以目。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伯虎劝谏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但厉王刚愎自用,并不纳谏,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在公元前841年酿就了国人暴动。

厉王带着亲信仓皇出逃彘(zhì)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霍州。

暴动的国人冲入王宫没有发现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静。

召穆公将太子静藏在了家中,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迫于压力便将自己的儿子假充太子静交了出去,被国人杀掉。

据《竹书纪年》记载:

“(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从此便开始了召穆公、周定公(周厉王到周宣王时期担任周公,周公旦后裔)共同执政的“共和时期”,公元前841年也就被认为是共和元年。

到了公元前828年,也就是共和十四年,厉王死在彘地,召穆公和周定公才拥立太子静继任王位,成为周宣王。

按照《诗经大雅烝民》记载:

“(宣王)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可以说正是由于召伯虎的孜孜汲汲才出现了西周晚期的“宣王中兴”。

中国古代对乘舆yú制度非常重视。

周代规定:

“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是周礼的重要组成内容,被统治阶级作为代表等级和身份的重要标志。

我们可以从这一组保存完整的车马器,来大致了解一下,先秦时期的马车构造。

最上方的一组车横饰,是用来装饰马车最前方的一根横木,车横与车厢之间只有一根车辕连接。

驾车的马匹往往都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以带动马车行进。

这两对龙形铜牌用来装饰在车厢两侧,中间的这一件当卢,则是装饰在马匹额头上的面具。

最下方我们看到的这个大的构件叫做车毂,也就是车轮轴心的这个位置。

先秦时代的马车受到工艺限制,一般都是将车轴直接绑缚在车厢下方,马车由车毂转动,来带动车子行进。

为防止车辆高速运转时车轮会发生松动、脱落的情况,在车轮外侧的车轴末端还会套上一个圆柱形的车軎来加以固定,在用一个类似于插销的车辖将车轴和车軎牢牢的固定在一起。

我们看到的这一对人形跽坐车辖,就是这个作用。

像我们今天使用到的“统辖”、“管辖”这类词语,就是由车辖演化而来的。

平王即位后,在内交外困的双重压力之下,被迫于次年东迁国都于洛邑,开始了历史上长达515年之久的东周时代。

当时的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阳,通过这幅周王都洛年表,我们可以知道在东周500多年的历史当中,先后有25为天子曾经在洛阳居住和统治,史学界也通常将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

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

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前476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从第一位周平王迁都的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周敬王在位的公元前477年,这是春秋时期;从下一位周元王即位的公元前476年,一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列国争霸、群雄逐鹿的历史大变革时期。

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而作为统治者的周王室则日渐衰微。

当时的王城,作为“天子”之都,一个典型的工商业城市,在列国的都城当中仍有着极高的地位。

东周后期国力衰微,为了加强周王室的势力,王室就与强大的诸侯国联姻,我们现在看到的齐侯宝盂就是齐、周两国联姻的食物见证,在它的内壁口沿有26字的铭文,由铭文可知,这件铜盂是齐侯送给女儿仲姜的陪嫁品之一,这对研究周王室与齐国的政治地位以及齐、周两国的关系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铭文的字体清秀匀称,也是难得的金文书法珍品。

洛阳地区还有另外两处东周时期重要的陵墓区。

成周陵区就是其中一处。

也许我们刚才在周王都洛年表中看到东周时期是有2做都城的,一座是王城,另一座就是成周城。

展柜中展出的还有一组大小相次的5件青铜鼎和4件青铜簋。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鼎是用来盛放肉食的食器。

在两周时期,也是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治水英雄大禹铸九鼎划天下为九州的传说。

九鼎也成为了夏商周时期身份与王权的象征,每次朝代的更迭,迁鼎和定鼎也就成为了国家首先要做的头等大事。

这些鼎器按照大小相次的顺序以固定的数目使用,代表了两周时期贵族的身份和地位。

这也和当时社会的礼乐制度有关。

贵族们的地位高低是通过个人财富的多少来体现的。

天子作为天下的共主,是身份最高、财富最多的人,所以他可以享用九鼎配八簋的最高规格。

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至尊的数字,代表最多,所以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

我们熟悉的“一言九鼎”就是由此而来的。

依次下来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仅用一鼎。

这些鼎器内盛放的都是各种不同的肉食,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洛阳博物馆夏商周展厅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让许多游客感叹古人高超的铸造工艺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历史现实中,东周末年却是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残酷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历史也在这争霸和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统一。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

西汉时,洛阳成为河南郡治所在地。

这一时期的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其后,曹魏、西晋、北魏也都在洛阳建都,历时共331年。

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

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

从东周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近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

大家请看这张汉魏洛阳故城平面图。

汉魏洛阳故城的前身是东周时期的成周城。

其位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中间长方形部分的上半部,公元前六世纪周敬王时期,王子朝在王城作乱,周敬王和诸侯在晋侯率领下迁至成周城,以后共有11位周天子在此居住,历时200多年。

秦并六国之后,相国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

吕不韦向南增扩东周成周城。

洛阳城达到了东西六里、南北九里的规模,也即俗称的“九六城”。

东汉、曹魏、西晋国都洛阳城以及北魏洛阳都城的内城,就是在这个城址基础上修建的。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光复天下,在洛阳正式建都,其规模没有超出秦和西汉洛阳城。

秦、西汉时期的洛阳城已有南、北二宫,东汉时仍然存在有南、北两宫,北宫在北部中央偏西地区,南宫在南部中央偏东地区,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举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

曹魏初期在东汉洛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新筑了单一的宫城—洛阳宫。

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将汉晋洛阳大城变成了内城,在内城外新建了外廓城,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平面图的最外边框,修筑了320(323)个里坊,城市范围达到了“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空前规模。

整个廓城由原来南北长方形变为南北短长而东西长的长方形。

并且形成了由廓城、内城与宫城组成的三道城圈。

东汉时期,洛阳城南设置有灵台、明堂、辟雍三座建筑,统称“三雍”,是帝王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

明堂是“天子太庙”,封建皇帝祭祀祖先或接受臣属朝拜的地方;辟雍即所谓“天子之学”,是用来“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

灵台是当时的国家天文台,东汉时,张衡曾主持与组织灵台的天文工作,至曹魏、西晋时,灵台仍继续使用,作为国家天文台达250年之久。

进入这个展厅,大家看到最多的就是一些陶制品,这些陶制品,大部分是东汉墓葬随葬品。

两汉时期,是中国道教发展成熟阶段,升仙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已经在社会中形成。

人们开始大量运用陶土烧制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储藏粮食的仓房,以及舂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舍等等。

东汉建筑明器形象具体,结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缩影。

这件绿釉陶楼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大家请看,这座东汉陶楼:

每层都有柱子、逐层面积收小高度减低、逐层出檐、大量使用斗拱,这些建筑手法使楼阁外观稳中含变,虚实相生,成为此后我国古代木结构楼阁长期遵循的建筑形式。

这件彩绘陶百花灯,又称作“树形灯”。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树抱有特殊情感,认为树是生命的象征、是太阳与光明的居所,还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功能。

凡人可以借助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

这件灯是道教“升仙思想”最好的诠释。

大家请看:

灯的下部为“覆盆”型的昆仑丘,昆仑丘上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及虎、狼、鹿、猪、狗、羊、猴、兔、蛙等动物,象征昆仑丘上的居民。

其中的动物都是按逆时针方向行走,表示地道右行(与天盘左行相反)。

上部为昆仑天柱,又名“昆仑木”。

三层代表三重天圜(音环),即三层天;灯盘有八个圆孔,交替插入四枝曲枝灯盏和四枝龙形饰件,盏上插有火焰纹样花饰,枝上端坐四位红色羽仙人。

东汉时期人们对仙界的想象已经开始生活化,感觉仙人的生活与生前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一样的,羽人逐渐广泛地出现在各类题材的画像中。

魏晋以后,随着人们对飞升的淡化,羽人形象开始少见,而仙人形象则与常人一样,随后,羽人开始与佛教的飞天相融合,最终被飞天取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要用到印章,印章分为公章和私章。

那么古代的印章是什么样的?

大家请看:

这些就是汉代的官印。

汉初官印继承秦制,采用田字格和日字格,不带框栏。

官印文字均为小篆。

汉官印在印章质地、钮式印缓、形制大小和印文称谓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皇帝皇后专用白玉璃(chi)虎(螭虎是龙的一种,因头部的形状象虎而称之为“螭虎”,螭为阴代表地,虎为阳代表天,“螭虎”是天地合,阴阳平的神兽。

)钮印,诸侯用黄金聚驼钮,叫做玺。

列侯用黄金印龟钮,叫做印。

大将军用黄金印龟钮,叫做章。

御史大夫、匈奴单于用黄金印棠驼钮,叫做章。

御史二千石,银印龟钮,也叫章。

千石以下的铜印鼻钮,叫印章。

二百石以上皆为通官印(正方形)。

”汉代通官印的大小,约汉寸(2.135——2.375cm)见方。

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魏晋南北朝。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一方“驸马都尉”印,“驸马都尉”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官职,职务掌驸马,相当于现在的“副驾驶”秩比千石。

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音燕),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文帝司马昭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

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

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货币,将原来的秦钱推广到全国,确定专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汉武帝时,下令销毁四铢“半两”钱,改用“五铢”钱,同时将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使货币统一起来。

五铢钱以重量为钱名,标准重量即为五铢(约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轻重大小适宜,钱体和钱孔都有边框,利于保护钱币,因而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广泛、流通久的一种钱币,一直使用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时间长达700多年。

实践证明,重量“五铢”左右的钱币比较便于使用和携带,因此,五铢钱之后的通宝钱依旧以“五铢”为钱重标准,不少外国钱币的重量也与五铢钱相近,如希腊的古币德拉马克、罗马的银币德纳留斯。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1元硬币也是圆形,直径2.5厘米,厚度0.185厘米,重量6.1g。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件铸造五铢钱的陶范。

玉具有美丽、温润、坚贞、不朽的特质。

古人爱玉、崇玉,将玉与人的身份、品德联系起来。

汉代“独尊儒学”,自西汉起,将“尚白”观念与儒家“仁”学相提并论,极大地提高了色彩审美的文化品位和白玉的道德品性。

玉器更成为儒家文化内涵的象征。

两汉时期,这些美丽的玉石除了祭祀和佩戴之外,又多了一种使用方式—丧葬用玉。

丧葬用玉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汉代时达到顶峰,魏晋以后走向衰落。

汉代人相信“金玉在九窍,尸身不朽”的说法,在墓葬当中,大量的玉石器开始被用作随葬品。

汉代葬玉从其形制上大致可以分为玉衣、玉晗、玉握、玉塞、玉璧、玉枕等。

玉衣是穿在身上的、玉晗是含在嘴里的、玉握是握在手中的、玉塞是塞住人的九窍(眼、耳、鼻各两个)其目的是为防止灵魂出窍而尸身不朽,玉璧、玉枕则是为死者乞福以得永生。

现在我们看到的玉猪、玉蝉、玉璧等,都是随葬的葬玉。

其中,玉蝉是做玉晗用。

玉猪是做玉握用。

蝉的使用,是古人在观察蝉蜕的过程中,认识到蝉的幼虫在泥土中成长,成熟后爬出洞穴到树上蜕掉外壳,从此出污泥而不染,高居枝头,至死不再回到污泥之中,表现出一种幻化升仙之意。

另一种说法是古人看到了蝉入土为幼虫,出土成蛹,蜕化后翱翔于九天,最后再产卵到地下,周而复始,以至无穷,正如人的灵魂,人死入土,灵魂脱离尸体而去,又开始新的生命,从而获得新生。

人们使用玉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