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儿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196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儿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执业医儿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执业医儿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执业医儿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执业医儿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儿科.docx

《执业医儿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儿科.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医儿科.docx

执业医儿科

第十七单元 女性生殖器肿瘤

1.子宫肌瘤的症状与下述何项关系密切 肌瘤与肌层的关系(粘膜下、浆膜下、壁间)

2.子宫壁间肌瘤最主要的症状为月经过多

3.浆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腹部包块5.子宫肌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性贫血7.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易发生红色变性

8.子宫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或伴有阴道出血应考虑肉瘤变

9.关于子宫内膜癌A 子宫内膜发生的癌,绝大多数为腺癌B 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C 多见于老年妇女D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 10.宫体癌综合征表现A 肥胖B 高血压C 糖尿病D 未婚、少产 11.子宫内膜癌因素 A 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B 腺瘤型增生过长C 不典型增生过长D 腺囊型增生12.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是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14.早期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是分段诊断性刮宫

15.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暂时控制病情进展,应选用孕酮类药物治疗16.子宫内膜癌Ⅱ期的治疗原则是子宫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17卵巢肿瘤实质性肿瘤多为恶性

18.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是肿瘤生长迅速

19.易恶变的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是浆液性囊腺瘤20.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腹痛

21.最常用于诊断卵巢肿瘤的辅助手段为B 型超声22.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是浆液性囊腺瘤23.恶性卵巢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加化疗24.卵巢上皮癌最常用的化疗药物顺铂27.成年人最常见的卵巢癌为浆液性囊腺癌30.宫颈癌的病因主要为A 早婚、早育、多产B 包皮垢的影响C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D 慢性宫颈炎及宫颈裂伤31.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鳞-柱上皮交界区34.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是根据病灶侵犯范围35.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最佳方法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36.子宫颈癌的预后主要与哪项因素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7.下述哪项是早期宫颈癌的症状接触性阴道出血38.宫颈癌直接蔓延最常见的方式有向下至阴道粘膜39.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方法是宫颈及颈管活体组织检查41.宫颈癌初程淋巴转移A 宫颈旁淋巴C 闭孔淋巴D 髂内淋巴E 骼外淋巴

42.肌瘤小 ,无明显症状观察

43 肌瘤>3个月妊娠大小子宫全切术 44 肌瘤有肉瘤变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术 45 单个浆膜下肌瘤,要求生育者肌瘤剜除术46.关于子宫内膜癌分期:

侵犯颈管Ⅱ期.局限在子宫体部Ⅰ期 侵犯附件Ⅲ期 侵犯膀胱Ⅳ期 47 .过期流产先口服乙烯雌酚5天

48.最易发生蒂扭转皮样囊肿

49其上皮与子宫颈上皮相似常为多房粘液性囊腺瘤

50其上皮与输卵管粘膜上皮相似,肿瘤常为单房 粘液性囊腺瘤

51畸胎瘤生殖细胞瘤

52颗粒细胞瘤 特异性索间质肿瘤

53纤维瘤特异性索间质肿瘤

54库肯勃瘤胃肠粘膜肿瘤

5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引起黄素囊肿

56促卵泡素刺激引起卵泡囊肿能合成内胚窦瘤

57能分泌Hcg绒毛膜癌 58能分泌雄激素卵巢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

59镜下见分泌粘液的印戒样细胞库肯勃瘤

60颈癌临床分期:

宫颈癌临床分析有明显宫旁浸润,未达盆壁Ⅱb 61镜下早期浸润癌Ⅰa 62 .侵犯阴道上2/3,无宫旁浸润Ⅱa 63侵犯阴道下1/3宫旁浸润未达盆壁Ⅲa

64侵犯膀胱Ⅳa

65诊断子宫颈癌哪种方法最合适阴道镜取材活检

66 .诊断子宫内膜癌哪种方法最合适分段诊断性刮宫

67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浸润癌Ⅰb期

68扩大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浸润癌Ⅱa合并心脏病

69 .全子宫切除术重度非典型增生70激光或冷冻治疗并随访轻度非典型增生

71发病率最高宫颈癌

72最难早期发现卵巢癌

73化疗效果好绒毛膜癌

74预防措施较得力宫颈癌 

第十八单元 滋养细胞疾病

1.关于葡萄胎A 葡萄胎患者较早出现妊高征征象B 葡萄胎及侵葡多合并黄素囊肿D 子宫体积异常增大与妊月不符E 阴道出血多发生在停经2~4月 2。

绒癌可发生于流产、足月产后

3.

超声多普勒诊断(+)定完全性葡萄胎的诊断 4 .A 子宫内膜异位症—假孕疗法B 子宫内膜癌晚期—孕酮治疗D 子宫内膜萎缩型功血—雌激素治疗E 青春期无排卵功血—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5..绒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脑转移6.化疗对绒癌疗效最好 7.葡萄胎,侵葡可靠的鉴别点是阴道有无转移病灶

8.对于葡萄胎的诊断价值最大的是B 型超声

9.确诊侵葡和绒癌主要取决于有无绒毛结构

10.处理葡萄胎时,最常用的方法吸宫术清除内容物

11.侵葡的特点是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

12 .部分胎盘水泡样变性是绒毛呈退行性改变16.关于葡萄胎随访葡萄胎排出后,应随访2年

14.葡萄胎处理A 一经确诊,应尽快清宫B 必要的第二次刮宫C 宫腔内刮出物病理检查E 嘱患者术后避孕二年 

第十九单元 月经失调 

1. Turner综合征属于卵巢性闭经 2.Shee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产后失血性休克

3雌孕激素序贯用药—无子宫出血为子宫性闭经 4. A sherman综合征是指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的闭经

5.最为常见的闭经是丘脑下部性闭经6.未婚女青年闭经,检查其卵巢功能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基础体温测定

7.闭经时孕激素试验(+)表示子宫内膜有雌激素影响8.闭经病人作垂体兴奋试验(+),表示丘脑下部性闭经9.关于闭经的诊断:

A 孕激素试验(+)—卵巢能分泌雌激素B 雌激素试验(-)—原因在子宫D 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良好—原因在子宫E 基础体温双相—原因在子宫10.关于痛经A 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期常见C 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D 有时伴恶心、呕吐E 妇科检查无异常11.更年期内分泌最早变化的是卵巢功能衰退1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出血13.无排卵型功血最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

14.无排卵月经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征是基础体温呈单相

16.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有氯底酚胺治疗17.诊断黄体萎缩不全功血的可靠依据是月经第5天内膜有分泌反应19.无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青春期和更年期

20.40岁患功血,下述哪种变化以手术切除子宫为佳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

21.子宫内膜已受雌激素影响者用孕激素治疗有效 22.关于排卵型功血周期短,规律,经量多少不定

23.功血最常见于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失去正常反馈作用

25.鉴别功血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最好方法是诊刮、内膜活检26.

月经周期紊乱+贫血应考虑为功血 27.黄体功能不足患者,基础体温双相,周期缩短,应给排卵后肌注黄体酮10mg/d10~14日55.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期第5天子宫内膜为混合型

56.黄体功能不足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分泌不足57.无排卵型功血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呈增殖期58.Asherman综合征宫腔粘连59.Turnar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60.Sheehan综合征产后出血休克

第二十单元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

4.有关子宫腺肌病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痛经,子宫均增大和质较硬5.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痛经和持续性下腹痛

6.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痛经发生于月经前,经期加重,经后缓解14.Kistner最先提出假孕疗法

15.GnRHˉa是哪种疗法的用药药物性卵巢切除疗法16.有肝功损害者不宜用假绝经疗法17.具有较强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效果与达那唑相同,是哪种疗法内美通疗法18.病变不严重,症状轻微者观察19.无子女迫切要求生育,病变累及卵巢者病灶清除年轻无生育要求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第二十一单元 女性生殖器损伤性疾病

1. A 主韧带B 子宫骶韧带C 阔韧带D 肛提肌损伤 与子宫脱垂的发生 2主韧带对防止子宫脱垂最重要 3.子宫脱垂最主要的病因分娩损伤和产褥早期体力劳动

4.Ⅱ度重型以上子宫脱垂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外阴部有肿物脱出

5.单纯阴道前后壁膨出或阴道壁囊肿常与子宫脱垂相混淆 6患者用力屏气时,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临床诊断子宫脱垂Ⅱ轻7.重度子宫脱垂(Ⅲ度)常伴有

A 宫颈溃疡B 膀胱、直肠膨出C 张力性尿失禁D 阴道壁溃疡 14.关于子宫脱垂的术式选择:

Ⅱ、Ⅲ度子宫脱垂并发阴道前后壁膨出阴式子宫全切术及前后壁修补术

15.Ⅱ、Ⅲ度子宫脱垂,年轻、宫颈较长,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曼氏手术

第二十二单元 不孕症

1.不孕症是指婚后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同居时间达下列哪项而未孕者 2年2.据统计正常情况下,婚后2年初孕率为95%.3排卵后,由于孕激素对体温中枢的 作用,基础体温可持续上升12~14天4.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因素是输卵管因素5.精子在进入宫腔后,能存活2~3天6.排卵后在体内卵子的寿命是24小时.7与精子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输精管结核

8.关于精液正常值 A 精液量为2ml~6ml,平均3~4mlB pH为7.5~7.8C 精子数>6000万/ml D 活动数>60% 9.

人工周期不属于生殖医学技术

10.试管婴儿是体外授精与胚泡移植11.诱发排卵的药物是A 克罗米酚B 绝经促性素(hMG)C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D 溴隐亭17.继发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来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18.绝对不孕夫妇一方在先天或后天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能妊娠者

19.相对不孕夫妇一方因某种原因阻碍受孕,导致暂时不孕,一旦得到纠正仍能受孕者

第二十三单元 计划生育 

1.负压吸引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子宫穿孔

.人流术后72小时突然阴道流血,最 可能的诊断是吸宫不全

3.妊娠8周时,终止妊娠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负压吸引术6.人工流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吸宫不全7.我国现在最常用的避孕措施为宫内节育器8.人工流产术中患者突然头晕,胸闷,出冷汗,血压下降应给予阿托品9.人工流产术中突然头晕胸闷,血压下降,脉搏变慢,首先考虑人工流产综合征10.人工流产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机械刺激子宫或宫颈引起迷走神反射11.妊娠16周,需终止妊娠,最常用的方法是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12.妊娠12周,需终止妊娠,常用的终止妊娠方法钳刮术16.关于输卵管结扎术时间选择A 非孕妇女月经净后3~4天B 产后48小时内C 人工流产术后48小时内E 哺乳期排除早期妊娠 17.关于节育原理,A 工具避孕—阻止精卵相遇B 宫内节育器—阻止受精卵着床C 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性状D 输卵管结扎—阻断精卵相遇 18.下述哪项是输卵管结扎的禁忌证滞产产后

37.人工流产术中反复吸刮宫腔易引起宫腔粘连38.哺乳期妊娠子宫人流时易引起子宫穿孔39.人流术中过度刺激宫颈易引起人流综合征40.不全流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

41.侵葡阴道转移结节局部选用5-氟尿嘧啶(5-FU)42.绒癌脑转移,鞘内注射选用氨甲蝶呤(MTX)43.侵葡、绒癌病变转移至阴道Ⅱb期44.侵葡、绒癌转移至左肺,多个病灶 总面积占左肺的1/3Ⅲa期

第二十四单元 妇女保健 

1.关于更年期保健内容A 防治更年期月经失调B 定期接受妇女病普查C 合理安排生活,注意锻炼身体

E 进行肛提肌锻炼

2.关于哺乳期保健内容A 母乳喂养状况B 指导婴儿服饰C 指导避孕D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关于产前检查时间B 确诊早孕即行第一次产前检查,无异常于妊娠20周开始进行产前系列检查

C 妊娠20~36周起每4周检查一次D 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一次E 非高危孕妇,妊期产前检查次数为10次5.关于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6.关于产后检查产后42天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7.关于产后计划生育指导产A 产褥期内禁忌性交C 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D 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

E 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8.关于孕期的妇女劳动保护A 孕期不得加班,加点B 满七个月后不得上夜班

C 不得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基本工资D 劳动时间进行产前检查,可按劳动工时计

状,卧位则心腰部增宽,立位时阴影又变窄。

心电图:

早期低电压、ST段抬高,以后ST段下降和T波平坦或倒置

风湿性心脏炎最常受累的是——左心瓣膜

风湿热二尖瓣闭锁不全形成时间——半年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形成时间——2年

   风湿热心瓣膜已发生不可逆损害需观察——半年~2年

     关节炎   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

     环形红斑   多见于躯干及四肢屈侧,

呈环形或半环形,中心肤色正常,

红斑出现快,数小时或1-2天内消失,

消退后不留痕迹。

     舞蹈病   多见于女性患者

              以四肢和面部为主的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

              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病程呈自限性

实验室检查

血沉增快——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C反应蛋白——提示风湿活动

     抗链O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20%抗O不增高。

急性风湿热抗链O:

链球菌感染后2周增高,持续2月下降。

治疗  休息   风湿热——至少休息2周

风湿热+心脏炎——绝对卧床休息4周。

             风湿热+心衰——心功能恢复后3-4周方能起床活动。

     消除链球菌治疗  青霉素  疗程不少于2周

     抗风湿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疗程8-12周

     单纯风湿热——阿司匹林 (疗程3-6周)

     风湿性+心肌炎——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强的松或地米)

风湿热+心功能不全——洋地黄给1/3——1/2

风湿热+心衰——  禁用洋地黄(防止洋地黄中毒)

                       吸氧、利尿、低盐饮食

     风湿性心肌炎查透明质酸酶有助于诊断。

链球菌感染标志

             近期猩红热

             咽培养A组溶血性链球菌+

              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抗O﹥500u)

风湿热活动性判定:

具有发热、苍白、乏力、脉搏增快等症状

                  以及血沉快、CRP阳性、粘蛋白增高、进行性贫血、P-R间期延长。

8 感染性疾病

麻疹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

接触麻疹后7天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

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临表:

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

红色斑丘疹开始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和上肢,第3天到达下肢和足部。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

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3周。

2、被动免疫  接触麻疹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球蛋白

      3、主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

                          风疹

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低热、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

典型临表:

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持续1月左右,

          散在斑丘疹,开始在面部,24小时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底。

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出现,一般历时3天。

预防:

隔离期——出疹后5天。

                     幼儿急疹

发热3-5天,热退后出疹

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颈部、上肢较多

皮疹间有正常皮肤

                       猩红热

病原菌:

A族溶血性链球菌

临表  前驱期:

发热,咽痛、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

草莓舌,颈及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出疹期:

皮疹最先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通常24小时布满全身。

细小丘疹,压之苍白,帕氏线。

      恢复期

治疗:

 首选青霉素。

预防:

隔离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流行病学:

人是唯一宿主。

隐性感染和轻症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以粪-口途径传播。

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患者鼻烟部分泌物及粪便内排出病毒。

脊髓型特点:

迟缓性、不对称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

下肢及大肌群比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

典型临床过程 

       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隔离期:

至少40天。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病原菌:

痢疾杆菌

发病机制   ①个体反应性  本并多见于营养状况较好、体格健壮的2-7岁小儿,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特异性体质有关。

           ②细菌毒素的作用:

痢疾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高热可大于40度,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活昏迷。

无腹痛或腹泻。

类型    休克型    吐咖啡样物

        脑型

        混合型

诊断    大便常规

 

 

9 结核病

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

主要传染源——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

结核是细胞免疫,属Ⅳ型变态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方法:

PPD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48-72小时观测结果。

直径﹤5mm     -

                  5-9mm    +

                 10-20mm  ++

                 20mm 以上或有水疱、坏死   +++ 强阳性

         临床意义:

+——曾接种过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

                         受过结核感染

                         1岁以下提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两年内阴性变阳性or 直径由小于10mm到大于10mm,且增加幅度大于6mm——提示新近有感染。

              阴性反应:

未感染过结核

                        结核变态反应前期

                         假阴性反应

                         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预防麻疹对预防结核病有较大意义。

抗结核的首选药和必选药——异烟井

结核病预防性化疗的疗程:

6-12月

                原发性肺结核

为小儿时期患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

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呈“双极”病变,典型哑铃“双极影”

压迫症状 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分叉处——痉挛性咳嗽

                   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喘鸣

                   压迫喉返神经——声嘶

                   压迫静脉——颈静脉怒张

                结核性脑膜炎

病理改变:

脑底改变最明显

临床表现  早期(前驱期)小儿性格改变:

少动、喜哭、、易怒

          中期(脑膜刺激期)前囟膨隆(主要特征)。

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颅神经障碍(主要为面神经)

          晚期(昏迷期)   昏迷、半昏迷,嗜睡,频繁惊厥

脑脊液检查  毛玻璃样,静置后有薄膜形成

            涂片检查结核菌查处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同时降低(结脑典型表现)

蛋白升高。

诊断   脑脊液中有蜘蛛网薄膜形成,涂片结核杆菌+(确诊)

       胸部X线   (很重要)

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 疗程8-12周

      原发综合征       首选:

异烟井+利福平+链霉素

      肺门淋巴结肿大   首选:

异烟井+利福平

      结脑强化治疗     异烟井+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

   强的松作用:

抑制炎症渗出,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防止脑室粘连

   链霉素:

听神经损害,半效杀菌剂,杀死碱性结核菌

   吡嗪酰胺:

肝损害、关节痛,半效杀菌剂,杀死酸性结核菌

不典型结脑的首发症状——惊厥

10 消化系统疾病

解剖特点:

小儿食管呈漏斗状,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易发生溢奶,在加上幽门紧张度高,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也是婴幼儿时期呕吐的原因。

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对消化吸收有利,但肠系膜柔软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固定性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小儿腹泻

病原菌  产毒性大肠杆菌——最常见,不造成肠粘膜损伤。

        轮状病毒——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脱水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      50 ml/kg        50-100         100-120

前囟凹陷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凹

皮肤弹性      稍差          较差              极差

口腔粘膜      稍干          干燥 苍白       干燥 发灰

泪             有            泪少             无泪

尿量          稍少           明显少        极少,无尿 

四肢          温暖           稍凉              厥冷

腹泻轻型和重型区别——重型有水、电解质紊乱。

重度腹泻的诊断依据——外周循环衰竭

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血气分析(症状不明显)

低血钾——腹胀,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第一天补液

补液原则  高渗性脱水——1/3张含钠液(1:

2)

            等渗性脱水——1/2张  (2:

3:

1)

            低渗性脱水——2/3张  (4:

3:

2)

            不能测血钠时——1/2张

        重度脱水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循环衰竭——2:

1等张含钠液

   0.9%氯化钠    5%葡萄糖     1.4%碳酸氢钠/1.97%乳酸钠

       2      :

      3      :

      1    含钠液

补液量  轻度脱水——90-120  

              中度脱水——120-150

              重度脱水——150-180

      输液速度  前8-12小时   每小时8-10ml/kg

                脱水纠正后于12-16小时补完,每小时5ml/kg

2、 小儿腹泻补钾

见尿后补钾,10%氯化钾,一般每日3-4mmol/kg,缺钾明显者4-6 mmol/kg

一般持续4-6天。

3、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月以内婴儿

                  外观虚胖、湿诊

                  除大便增多外无其他症状

                  食欲好,不影响发育

4、 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黏液但无脓血——考虑病毒感染

5、 高渗性脱水——极度口渴

低渗性脱水——口渴轻度

6、 急性坏死性肠炎   

大便初蛋花汤样后呈赤豆汤血水样便,腥臭,

       诊断:

X线—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