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904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docx

历年初三物理中考经典母题30题及答案

2015中考物理经典母题30题

1.“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

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

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D.铁轨

1.C

解析:

如果以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路旁的风景树是静止的。

所以选项A、B、D错误。

正确的选择是C。

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2.A

解析:

利用太阳光(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应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凸透镜,当在后面的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为凸透镜的焦距。

当在白纸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白纸可能在点F的左侧的A位置,也可能在F点的右侧的B位置。

当在A位置时,凸透镜远离白纸,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减小;当在B位置时,凸透镜远离白纸,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变大。

根据题意,本题的白纸应该在B位置,所以此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即焦距小于l。

3.“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D.根据讲课声可判断出是王亚平在讲话,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3.D

4.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桨向

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

C.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

D.踢出

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的惯性的作用

4.A

解析: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桨向后划水的同时,水也会向前推浆,船就会向前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沿支持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了功;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是一种力。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故选A

5.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5.C

解析: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它的大小跟物质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变的,此时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

故选C。

6.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是(  )

A.只闭合S3B.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

C.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D.只闭合S2

6.B

7.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7.B

解析:

水和煤油的质量及吸热的多少都影响它们温度升高的快慢,所以要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而且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另外,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容器也要吸热,所以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也要相同,而酒精灯里面酒精的多少对实验无影响,所以不需控制。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8.2014年1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铁基高温超导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假如人们已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用它制作()

A.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的导线B.电饭煲的发热电阻丝

C.白炽灯泡的灯丝D.家用保险丝

8.A

解析:

超导体是指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导体的电阻会变为零,当电流通过时不会放热,无法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而选项B、C、D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但可避免了内能的损耗,故适合做输电线路,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9.小明有一正立方体金属块,他想知道该金属块的密度,于是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该金属块的密度约为:

A.2.7×103kg/m3B.3.1×103kg/m3C.3.5×103kg/m3D.4.4×103kg/m3

9.C

解析:

从图像可知,金属块的重力是0.35N,金属块的质量是0.035kg。

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拉力的示数为0.25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0.1N。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选择是D。

10.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物体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

ABCD

10.D

解析:

A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B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C是轮轴,观察可知:

轮半径

是轴半径

的2倍,根据杠杆原理:

可知省一半力;D是斜面,当斜面的倾角为30度时,由几何知识(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

斜面高h为斜面长l的一半,根据功的原理:

可得:

拉力F为物重的一半,此斜面的倾角小于30度,所以拉力小于重力的一半。

综上所述,D是最省力的。

1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串联后分别放入两个透明容器中,并封闭等量的空气。

通电前,A、B两个u形管内的液面相平。

接通电源一分钟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

A、I1>I2,A管中的液面较高B、I

1

C、I1=I2,A管中的页面较高D、I1=I2,A管中的液面较低

11.D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根据Q=I2Rt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关系,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U形管内两液面的差值变大,据此进行解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丝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B不正确;由Q=I2Rt可知,在电路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右侧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右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较大,B测玻璃管液面较高,故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12.如题图所示,小朋友沿着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

C.他的动能增加

D.他的机械能不变

12.B

解析:

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是动能,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由于高度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小朋友沿着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他受到的重力做了功,选项A说法错误;小朋友沿着匀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是不变的,高度是减小的,所以动能是不变的,重力势能是减小的,选项B说法正确,选项C说法错误;在此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他的机械能是减小的,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要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S1由闭合到断开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S2由断开到闭合

13.D

解析:

此电路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滑片向右移动时,R2阻值增大,它分得的电压也增大,但电阻增大时,电流会减小,所以A不合题意;同理滑片向左移动时,会使电流表示数增大而电压表示数减小,B也不合题意;S1闭合时,两表都有示数,断开时,电路断路,两表示数都会变为0,C也不合题意;S2闭合后,把R1短路,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同时R2两端的电压变为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也增大,D符合题意。

14.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14.C

解析:

A选项,冰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能起到降温的作用,选项正确。

B选项,沾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有两个原因:

(1)冷水温度低,升温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2)水汽化过程中也需要吸收热量,选项正确。

C选项,北方的气温较低,水银的凝固点比最低气温高,不能作为测温物质,选项错误。

D选项,用干冰制作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白雾,选项正确。

15.不锈钢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5.A

试题分析:

“看不见”是因为光

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的直线传播,硬币发出的光射不到人的眼睛;“又看见了”是因为光的折射,硬币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偏折射不到人的眼睛。

故选A

16.下列生活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6.A

解析:

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是省力杠杆,使用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费距离;当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杠杆是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费了力但省距离。

在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时可结合生活经验,根据在在使用时是省力还是省距离进行判断。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距离,是费力杠杆.选项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力,是省力杠杆.选项不符合题意;

C、羊角锤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力,是省力杠杆.选项不符合题意;D、独轮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力,是省力杠杆.选项不符合题意.

17.

下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17.C

解析: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闻到气味、气体混合后颜色发生了变化和品红溶解都可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刻出划痕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选C

18.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书包带做得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

 

C.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勺子的重力大小相等 D.

飞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大

18.B

解析:

A、书包带做得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错误,不符合题意;B、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B正确,符合题意;C、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勺子的重力大小无关,C错误,不符合题意;D、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快、压强小.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9.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B.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19.D

解析:

由于摩擦的存在,热机的效率永远达不到100%,A选项错误。

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装化为机械能,B选项错误。

热机使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C选项错误。

D选项,火箭发动机靠排出高温高速尾气来获得推力,将尾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属于热机,选项正确。

20.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ab段做功较多

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ab段功率较大

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20.B

解析:

力学中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两种情况下,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也是相同的,故拉力做功一样多。

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

,拉力做功一样多,而时间tab>tcd,所以ab段的功率比cd段的功率小。

故选项B正确。

21.永州电视台播出的《永州美食》通过永州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了食物给永州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东安鸡”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这是因为  (选填“分子是运动的”或“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一块热气腾腾的“东安鸡”放入口中,舌尖上除了感觉到美

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21.分子是运动的热传递

解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香飘四溢,这是因为是因为香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引起的;热气腾腾的“东安鸡”的温度比舌尖的温度高,“东安鸡”的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到舌尖上,舌尖内能增大。

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

1,电流表示数是0.3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则电源电压为V,R2的阻值为Ω。

22.630

解析:

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只有R1单独接入电路,电源电压

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则通过R2的电流就是0.2A,R2的阻值

23.一个重6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8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23.等于;6.

解析:

由题意知,在水平地面上推箱子,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两个力的作用,当箱子受8N的水平推力时,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8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推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2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2N,此时箱子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f=18N-12N=6N。

24.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得到电压分别为 V和  V.

24.4.81.2

解析:

观察电路图可见电阻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故电压表V1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

5V,观察图乙指针位置,电压

表V1示数为6V;电压表V2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观察图乙指针位置,电压表V2示数为1.2V;由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得U1=U﹣U2=6V﹣1.2V=4.8V.

25.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轮胎上花纹比较深,是为了,若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6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N.

25.压强;增大摩擦力;2.8×106.

解析:

工程载重汽车比一般汽车轮子多,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

轮胎上有花纹而且比较深,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当轮胎对地面的压强为7×106Pa时,汽车的总重最大

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R0。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

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

断开开关S,把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Ω。

26.30

解析:

该题有两种情况,我们分别对其根据欧姆定律列方程即可。

设电源电压为U,则当定值电阻为R0时,U=

(R0+10Ω);当定值电阻为3R0时,U=

(3R0+R变);解之得R变=30Ω。

27.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  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工人的拉力是  N(g=10N/kg).

27.400;125

解析:

由题意知:

货物的质量m=20kg,提高的高度h=2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80%,则重力G=mg=20kg×10N/kg=200N,所做的有用功W有=Gh=200N×2m=400J;

,解得工人的拉力F=125N。

28.请在下图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出两个,并分别填入电路的空缺处。

填入后要求:

①闭合开关,小灯泡L1和L2都能发光;②小灯泡L1和L2并联连接。

28.如图所示

解析:

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要使小灯泡L1和L2并联连接,故左侧空缺处应为电流表,右侧空缺处应为电源;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出,负接线处流入,由图知,其下端应为电源正极,如图所示。

29.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  .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

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D、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像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

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  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29.

(1)吸起大头针的多少;C;

(2)甲;大.

解析: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词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过程中,

(1)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转换法;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把音叉的振动通过水花来体现,也运用了转换法,所以选C;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若要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保持线圈匝数不变。

从图上可以看出,乙吸引的大头针较多,说明乙的磁性较强。

30.有一台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R1=88Ω,R2=22Ω。

(1)如何控制S1和S2,使热水器处于高温挡:

(2)求中温档正常工作时热水器的功率;

(3)低温档正常工作10min内电热丝产生的热量。

30.

(1)S1闭合,S2接a点时,热水器处于高温挡

(2)550W(3)2.64×105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