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759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9年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2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

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

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

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

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

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

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

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

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

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

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

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

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自然带的分布:

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

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影响因素:

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

表现规律:

有序性和重复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活动的影响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局

形态

走向

平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

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

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注意:

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

1910—1945年和1976—2019年,其中2019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3雪线:

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

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

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分类: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代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体能源

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

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

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自然灾害的危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

降水系统受阻或地形抬升;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

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

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

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本文章来源于查字典地理网,更多精彩地理复习知识提纲请继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