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758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docx

高二生物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

一、选择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4.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C.m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不能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二氧化碳

7.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

A.NaB.K+

C.胰岛素D.CO2

8.

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因素很多。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氧气该植物就不能吸收K+

C.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

D.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含量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颤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

D.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10.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该化合物的可能作用是(  )

A.储存遗传信息,控制性状表达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充当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D.连接抗癌药物特异性杀死癌细胞

11.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12.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

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

B.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14.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15.艾滋病(AIDS)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它是由于感染HIV所引起的。

HIV具有囊膜,囊膜是HIV从宿主细胞内出来时裹上的生物膜。

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的囊膜基本结构与甲基本相同

B.从结构上看,HIV和乙、丙都具有双层膜,这些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丁和HIV的组成物质完全相同

D.HIV与乙、丙、丁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16.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成具有剧毒的甲醛。

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

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

说明:

a—未加入乙醇时,该酶的反应速率与底物甲醇浓度的关系;b—加入乙醇后,该酶的反应速率与底物甲醇浓度的关系。

Vmax—最大反应速率,[S]—底物甲醇浓度。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17.

1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

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9.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统一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③

20.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二、填空题

21.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此图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示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等。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为糖类等物质,对以上现象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

O,则H

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

(6)若以此细胞为材料做提取DNA的实验,应首先将细胞放入____________中使细胞破裂。

22.下图所示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在a点时,气体进出叶绿体的状况是__________。

(2)图甲中在c点时,结构M内ATP与ADP的流向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d点与e点相比,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

________。

23.Ⅰ.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

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

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___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

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

Ⅱ.(2018年高考安徽理综)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_______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________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24.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

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CuSO4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

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

由题干可知,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代表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光合速率。

A点增加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不变,升高温度气泡的产生量增加,说明A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B点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气泡的产生量不变,增加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增加,说明B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气泡的产生量为零,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B点左移。

答案:

D

2.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的知识有: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胆固醇的作用。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是由空间结构来体现的,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就失去了其原有功能;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分子结构相似,贮存遗传信息;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这是胆固醇的功能。

所以A不正确。

答案:

A

3.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内皮素拮抗剂和黑色素细胞膜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

故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

C

4.解析:

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数;糖蛋白在细胞识别中有重要作用;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核糖体上只能合成蛋白质,不能合成多糖。

答案:

D

5.解析:

克隆羊多利是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只能说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小分子和离子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

A

6.解析:

由图可知,d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

c为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a为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e)(呈胶质状态)和细胞器(f)。

b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

D

7.解析: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ATP,为主动运输过程。

只有K+与图乙符合,Na+在细胞外的浓度大于细胞内,胰岛素通过胞吐运输到细胞外,CO2的运输不需要载体和ATP。

答案:

B

8.解析:

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是氧气浓度与载体,本题以氧气浓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当氧气浓度达到饱和后,其他因素就成为限制因素,包括载体。

没有氧气,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K+的吸收提供能量。

答案:

B

9.解析:

颤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在增殖过程中要合成蛋白质,因此癌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较多;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

答案:

C

10.解析:

贮有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表达的是核酸;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是tRNA;充当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是质粒等小型DNA分子;连接抗癌药物特异性杀死癌细胞常用的是抗体,抗体是蛋白质,其可能含有C、H、O、N、S等元素。

答案:

D

11.解析:

图示中①为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作用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②为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原核生物的DNA不形成染色体;③为核仁,其功能与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为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如信使RNA,但DNA不能从细胞核中出来。

答案:

A

12.解析: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下降,因而吸水速率逐渐减小。

答案:

C

13.解析:

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细胞分化有关。

答案:

C

14.解析:

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C、H、O、N,不一定含有P元素;氨基酸的数目和肽键的数目不一定相等,肽键数=氨基酸的数目-肽链数;d表示的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由分子结构多样性决定;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肯定有水生成。

答案:

B

15.解析:

甲是生物膜结构,乙是叶绿体,丙是细胞核,丁是核糖体。

HIV的囊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生物膜,其结构与甲基本相同。

HIV的囊膜是单层膜,也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核糖体和HIV主要有RNA和蛋白质,但组成物质并不完全相同。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乙、丙的遗传物质是DNA,核糖体中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A

16.解析:

根据题中的信息,图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了底物(甲醇)的分解,降低了醇脱氢酶催化反应的速率。

答案:

C

17.解析:

题图中反映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5~30℃,没有反映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能得出A项结论。

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作用量,即净光合量,很明显是大于零的。

植物有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光合作用不再增强,产量不再提高。

在25~30℃时,净光合量最大,蔬菜产量最高,因此,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答案:

D

18.解析:

越冬的植物结合水的含量会上升,故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细胞衰老时自由水的含量下降;水的运输是自由扩散,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即从水分子相对含量高的溶液流向相对含量低的溶液;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答案:

C

19.解析:

各种生物核酸不一定相同,如细胞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而某些病毒(SARS、HIV、H1N1病毒)内只有RNA。

由于各种生物的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合成的蛋白质就不同。

答案:

B

20.解析:

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O、C、H、N、P、S;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元素的种类上,而不是元素的含量上;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最多的是H2O,其次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组成元素为C、H、O、N等。

答案:

C

二、填空题

21.解析:

(1)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改变。

(2)癌细胞分裂旺盛,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明显增多。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或破坏)了Ca2+的载体,不是抑制了细胞呼吸。

(4)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为糖类等物质来升高血糖,对以上现象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是降低血糖的胰岛素。

(5)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时由于脱水缩合生成水。

(6)提取DNA的实验,应首先将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使细胞破裂。

答案:

(1)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核糖体、线粒体

(3)抑制(或破坏)了Ca2+的载体

(4)胰岛素 (5)核糖体 (6)蒸馏水

22.解析:

(1)图甲中在a点时,没有光照,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气体进出叶绿体。

(2)在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在叶绿体(M)内,光反应生成的ATP从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供暗反应利用,暗反应产生的ADP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供光反应利用。

(3)d点与e点相比,e点光照强,光反应生成[H]与ATP多,还原C3的速度快,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低;e点与f点相比较,CO2浓度高,固定CO2生成的C3多,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高。

(4)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吸收的CO2对应有机物的积累量为3.00,说明能正常生长。

答案:

(1)没有气体进出 

(2)ATP从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ADP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3)低 高 (4)能

23.解析:

Ⅰ.a为叶绿体,①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②是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是ATP,B是ADP,C是[H],D是氧气,F是C5,G是二氧化碳,E是C3。

b是线粒体,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是丙酮酸,L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H],K是氧气。

叶绿体中发生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相等。

在细胞呼吸中,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

干旱时叶片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影响暗反应,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

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光照减弱,影响光反应。

Ⅱ.由坐标图可以看出,B点和D点土壤含水量相同,施肥情况相同,CO2吸收量不同,主要是B点的光照强度小于D点的光照强度;C点的CO2吸收量较低,施肥和未施肥情况一样,说明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较低。

由图可知,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许多,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答案:

Ⅰ.

(1)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或类囊体) 线粒体基质 

(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G=I、D=K(答A=B、C=J也对) (3)⑤ (4)② ①

Ⅱ.

(1)光照强度(或光强) 土壤含水量

(2)土壤含水量40%~60% 合理密植

24.解析:

(1)向试管中加入缓冲液有利于维持缓冲液中pH稳定。

(2)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酶活性越高,淀粉水解越彻底,加入碘液后蓝色越浅甚至显示无色,反之,当淀粉酶活性受抑制时,淀粉将不能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将显示蓝色。

表中“观察结果”栏显示,Cu2+对淀粉酶活性具抑制作用,Cl-则可提高淀粉酶活性。

(3)该实验中4号试管加入等量蒸馏水,可起对照作用,而设置3号试管则可确定SO

、Na+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4)若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则淀粉水解越彻底还原糖生成量越多,砖红色沉淀生成量也越多,依据实验结果,Cu2+可抑制淀粉酶活性,若在保温前加入斐林试剂,则可导致淀粉酶活性被其中的Cu2+所抑制。

答案:

(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l-和Cu2+ Cu2+ Cl-

(3)对照 确定Na+和SO

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 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