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611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docx

《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docx

中国古代史

远古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

中国最早直立人,距今170万年前,云南元谋。

2、北京人:

距今70-20万年前,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内,已学会保存火种和控制用火方法。

3、山顶洞人:

距今18865±420年前,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已学会磨制石器。

二、新石器时代:

1、仰韶文化:

前5000-前3000,河南省,母系氏族繁荣代表。

2、河姆渡文化:

前5000-前3300,浙江省,母系氏族,发现中国最早的漆器。

3、大汶口文化:

前4700-前2500,山东省,父系氏族,已有陶器,后发展为龙山文化。

4、红山文化:

前3500,内蒙古,父系氏族,已经有原始的农业、畜牧业

三、三皇五帝:

1、三皇:

伏羲、神农、黄帝

2、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历史事件

先秦

一、商鞅变法:

战国秦孝公时期商鞅推行的强国之术。

措施有:

1、废井田,开阡陌。

2、奖励耕织。

3、奖励军功。

4、推行县制。

5、统一度量衡。

由于触动了秦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并灭族。

二、三家分晋: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土地并被封侯。

有史认为这是战国时期的开始。

三、合纵连横:

战国晚期在秦强六国弱的形势下出现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斗争策略:

一为“合纵”,主张六国联合抗秦,以燕国苏秦为代表。

一位“连横”,主张以远交近攻的策略,破坏六国的联合,以秦国张仪为代表。

一、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

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一些学者引用儒家学说针砭时弊,以古非今。

丞相李斯为稳定民心提出“焚书”,秦始皇采用。

焚书内容包括统一前的列国史传和民间的《诗》、《书》。

焚书导致了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极大破坏。

次年由于一些儒生在求仙炼丹方面欺骗秦始皇,导致秦始皇认为儒生多以谣言惑乱百姓,下令审讯儒生,结果460余名儒生遭到活埋。

二、楚汉战争: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后在项羽和刘邦之间发生的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始于前206年,结束于前202年。

战争中由于刘邦任用贤能,广纳良谏,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赢得民心,并且主动联合了其他势力,最终战争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告终。

一、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两代进40年间,社会稳定,经济显著发展,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

经济上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执法能够断狱从轻,缓和刑罚;军事上对周边少数民族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关系。

这些措施促使当时经济的较快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为武帝的强盛打下基础。

二、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朝廷与各诸侯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削藩政策,激起以吴王为首的七国联合叛乱,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进攻朝廷。

景帝为平息叛乱处死晁错,但并未收效。

朝廷用三个月的时间武力平息了叛乱。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解决了高祖分封引起的矛盾。

三、推恩令:

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国势力采取主父偃的建议,令各诸侯王推私恩将国土分封给所有子弟,这样各大王国分裂成实力较弱的小国,无法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四、盐铁之议:

前81年,西汉昭帝时举行的一次由盐铁官营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

武帝时期,为了保障对匈奴连年战争的供给,推行了盐铁官营等政策,导致内耗严重,国内经济遭到破坏。

昭帝即位后,霍光掌握大权,为了保证与民休息的政策,召集全国贤良文士,与主张盐铁官营的桑弘羊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广泛辩论。

辩论的主要内容有:

1、民间疾苦的原因。

2、对匈奴的政策。

3、关于施政方针和治国的理论思想。

经过这次辩论,虽然没有废止盐铁官营,但进一步确定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西汉桓宽编撰的《盐铁论》详细记载了盐铁之一的情况。

五、党锢事件:

166年到184年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

直到黄巾起义爆发才告结束。

六、赤壁之战:

东汉公元208年曹操与刘备孙权联盟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企图统一中国。

诸葛亮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抗击曹操。

两军在赤壁遭遇,由于曹军不善水战,曹操下令把船只用铁锁相连以减轻颠簸。

于是孙刘联军采取火攻,大败曹军,曹操沿华容道撤退。

之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自此形成。

一、八王之乱:

291-306年西晋惠帝时期,由于皇后联合诸侯王叛乱而引发的从内廷扩大到地方的战乱。

八王之乱以司马越的夺权为终结。

这场战乱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导致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长驱直入中原,为北方进入十六国混乱埋下祸根。

二、淝水之战:

383年东晋在淮水支流淝水击败前秦苻坚的一场重大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

南北朝

一、魏孝文帝改制:

北魏孝文帝元宏486年开始推行的为了巩固政权统一南北而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

具体措施有:

1、整顿吏治,整治贪污,重视政绩。

2、推行汉化,变鲜卑姓氏为汉姓,禁用鲜卑语言和服饰,任用汉人官员,提倡通婚。

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巩固了北魏政权,缓和了民族矛盾。

一、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627-649),封建统治比较稳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出现民族融洽、社会升平的局面。

唐太宗采取的政策有:

1、兼听博纳,选贤任能。

2、立法变重为轻,务行宽简。

3、轻徭薄赋,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4、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

这是唐朝极盛时期,也是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唐玄宗登基后,平定了朝中的各种政变,稳定了政局,并且任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使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

但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各方节度使实力增强,社会政治危机也在加剧。

三、安史之乱:

唐玄宗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7年的叛乱。

玄宗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而边境节度使安禄山则兵力雄厚。

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很快攻陷洛阳并于756年称大燕皇帝。

后叛军部将史思明谋反称帝。

朝廷军队联合回纥等少数民族以及其他节度使平叛,于762年平定叛乱收复洛阳。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四、永贞革新:

唐顺宗时一次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政治事件。

这次短暂的政治革新活动发生时,刚即位的顺宗拟改元永贞,故称“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最终以顺宗被迫退位,相关人员被贬而告终,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宦官集团、革除某些弊政的作用。

五、藩镇割据:

唐朝中叶以后出现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割据一方,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

这是导致唐王朝衰亡的重要因素,也是五代分裂的根源之一。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防,在边疆军镇设立了节度使并赋予军事财政权力,安史之乱后为抵御叛军,将节度使制度引入内地。

各地方官坐拥兵权财力割据一方,无视中央,动辄发动叛乱。

黄巢起义后中央政权瓦解,各藩镇和割据势力转入相互兼并的战争,最终藩镇之一的朱温于907年夺取了唐政权,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一、宋代中央集权:

宋朝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削弱节度使权利。

2、将原先留在地方的赋税收归中央。

3、逐步收回藩镇的兵权。

4、实行募兵养兵制,将流民放入军队编制,屯重兵于京畿,把养病重点用于防止内患而不是外忧。

这些制度大大加强了宋朝的中央集权,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较好条件。

但这些政策造成了大量多余的官兵和费用,使宋王朝始终处于积贫积弱状态。

二、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的,旨在富国强兵,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状态的改革。

王安石建立专门直到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提出了一系列新法:

1、保证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有运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2、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3、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的措施,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以及建立军器监等。

变法进行了将近15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很多反对。

神宗死后哲宗继位,废除了全部新法。

一、元朝及其四汗国:

四汗国:

1、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分给长子术赤的封地。

2、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分给次子察合台的封地。

3、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分给三子窝阔台的封地。

4、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后建立。

一、靖难之役:

明初,燕王朱棣(明成祖)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分封其他诸子为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即着手削藩,朱棣随即以靖难为名谋反,1402年攻陷都城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即位后继续实施削藩政策,并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迁都北京,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厂卫:

明朝内廷侦查机构。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

卫,指锦衣卫。

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担任,锦衣卫的长官是皇帝的心腹。

锦衣卫侦查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

厂之中内行厂的地位最高。

厂卫由皇帝直接领导监督。

厂卫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执法,任意逮捕官民,实施酷刑,制造了不计其数的冤狱,致使明代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三、张居正吏治改革: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582)由张居正主持,从整顿吏治开始的多方面改革。

改革内容有:

1、整顿官僚机构,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之士。

2、加强内阁职权,抑制宦官势力。

3、改革经济,整治贪污浪费。

4、改革赋役制度,将一条鞭法推行到全国,并在全国范围内清丈田亩。

5、采取厚商措施。

6、治理水患,畅通漕运。

7、加强边防,改善民族关系。

改革收到了扫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定效果,但也受到官僚豪强势力的百般阻挠。

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四、明末党争:

明朝末年以宦官为主的阉党和以士大夫为主的东林党之间的斗争。

万历时期,宦官专权,倒行逆施,社会矛盾激化。

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提出了一系列改良措施,遭到了阉党的激烈反对。

天启时魏忠贤专政,形成了明代实力最大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

崇祯帝即位后处死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一段落。

但两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五、城市民变:

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广大城镇市民、生员、乡绅反对矿监税使与封建权贵的斗争,苏州、临清、武昌和北京的民变影响最大。

城市民变与农民起义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在兴起的城市社会力量反对封建统治,要求改革政治,保护共商业发展的愿望。

一、收复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台湾地区。

顺治年间,反清将领郑成功率军在台湾登陆,并于1662年击败荷兰军队,占领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统治。

二、统一台湾:

康熙年间,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基本扑灭,但郑成功之子郑经占领的台湾依然是抗清基地。

1674年,郑经乘三藩叛乱之机,出兵福建。

三藩平定后,康熙命福建水师施琅出兵澎湖,1683年击败郑军占领台湾。

之后施琅说服康熙帝在台湾驻军,至此台湾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管辖。

三、改土归流:

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为了解决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带来的弊病,雍正于1726年推行改土归流,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四、闭关政策:

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

以乾隆1757年为界,前期主要目的是隔绝大陆与台湾抗清力量,后期则以法规形式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政策隔绝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人物

一、秦始皇:

嬴政,13岁登基,22岁亲政,任用韩非、李斯等人,统一六国,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

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实行统一律法。

北击匈奴、南定百越,修建了长城。

但也实施暴政,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加重了百姓负担,激起人民反抗。

二、汉武帝刘彻:

文景之治后,汉朝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繁荣的局面。

武帝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国家实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下达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势力。

2、抑制丞相权利的同时,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还起用了一批酷吏,打击各地不法豪强。

3、加强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生产。

4、独尊儒术,巩固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5、主动出击评定匈奴。

6、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对外交流。

但由于长年对匈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总的来说武帝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的成为古代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

三、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之子,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逼高宗退位,次年改国号贞观。

即位后任用贤能,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重视西部边陲的安全,利用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边防稳定。

四、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960年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在位期间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持续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高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宋朝统治。

但过于重视防内而忽略了外部威胁,给两宋带来连续不断的外患。

五、成吉思汗:

铁木真,1206年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

在位期间版图不断扩大,形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

1227年灭西夏国,同年病死。

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

六、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

参加红巾军起义,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在位期间置理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和制度:

1、废中书省和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地方财政、刑法、军事权力分开,改变了原地方长官独揽大权的局面。

2、创立卫所制,削弱将领军权,实行屯田等耕战结合制度。

3、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4、采取荐举、学校、科举三途并用的办法选取官吏。

5、制订《明律》和《大诰》,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6、诛戮功臣,对皇子实行分封制。

七、清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开创了“康乾盛世”。

即位时鳌拜独揽大权,后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开始亲政。

主要功绩:

1、平定三藩、台湾、准噶尔的动乱,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

2、经济上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税负。

3、治理黄河水患。

4、重用汉族官吏,但也开始了文字狱。

5、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驱逐沙俄,1689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八、萧何:

汉初高祖丞相。

秦末随刘邦起兵,攻克咸阳后收集保护秦朝各种文献,掌握全国户口土地等情况,对以后制定政策起到关键作用。

辅助刘邦制定政策安抚民心,并推荐韩信等人才。

楚汉战争是巩固后方并保证前线的军用物资,为刘邦的胜利打下基础。

汉朝建立后制定了《九章律》。

九、诸葛亮:

字孔明。

东汉末年刘备的主要辅佐。

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游说孙权和刘备联合共抗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死后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任期间任用贤能,法令严明,对西南少数民族恩威并用,保证了蜀国的稳定。

多次北伐曹魏而不得,后病死于最后一次北伐中。

一十、魏征:

唐太宗时期的重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提出多项发展措施,对“贞观之治”贡献很大。

同时还是史学家,编纂了二十四史中的《隋书》。

一十一、范仲淹:

宋仁宗时期官员,与西夏开战后赴陕西任职,保障了西部的边防。

后回到中央,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发展的建议,仁宗采纳,史称庆历新政。

但因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陷害,贬为地方官。

又是文学家,名篇《岳阳楼记》。

一十二、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多次大败金军。

1142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一十三、文天祥:

南宋抗元将领。

1278年被元军俘虏,拒绝元军的多次劝降并写下《过零丁洋》。

1283年在北京慷慨就义。

一十四、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

1555-1565年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打击倭寇,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保障了那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制度

土地赋税制度

奴隶社会:

井田制——春秋:

初税亩——秦汉:

田租——东汉三国:

户调制——西晋:

占田课田制——北魏至唐前期:

均田制,租庸调制——唐宋:

两税法——明:

一条鞭法——清:

旗地,摊丁入地

一、井田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始于商朝,春秋晚期逐渐瓦解。

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天子拥有全部土地,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使用,但不得转让买卖,同时也要缴纳一定赋税。

田地被纵横画成井字形,故称“井田”。

二、初税亩:

春秋战国时期在保持井田的形式下所进行的履亩而税的改革。

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按照土地面积征收租税。

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

三、秦汉田租:

秦汉时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产品税。

按亩征税,根据土地几年的平均产量,三十税一,征收谷物。

标志着封建土地制的成熟。

四、户调制:

魏晋时期按户征收棉、帛的赋税项目。

产生于东汉末年,成为取代人头税的新赋税项目。

是东汉末年商品经济萎缩,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

一直沿用至南北朝时期。

五、占田课田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

为了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

占田规定了每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课田规定了每人必须按照规定亩数缴纳实物税。

六、均田制、租庸调制:

1、均田制:

北魏中期开始推行的封建土地制度。

按人丁授予固定数量的田地,地主可以通过奴婢受田获得较多土地。

均田制使农民可以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缓和了阶级矛盾,发展了农业生产。

2、租庸调制:

与均田制相联系的赋税制度。

租指谷物税,庸指服劳役,调指布帛和丝麻。

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租和调。

唐中期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一起被废除。

七、两税法:

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

按照财产和土地数量,分夏秋两次征税。

标志着征税对象开始从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变。

 

八、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张居正推广实行的赋役制度。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

这种方法简化了征税方法,同时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是由实物税、现役制向货币税的转变,二是由户丁税向土地税的转变。

九、旗地、摊丁入地:

1、旗地:

清朝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

分为关外旗地、京畿旗地和驻防旗地三部分。

按占有者身份,分为皇庄、官员庄田、兵丁份地四类。

2、摊丁入地:

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

由于将丁银、杂赋摊入田赋、地亩征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意味着封建赋税制度进一步向以财产税为主的方向转移。

货币制度演变

先秦:

钱布——秦汉:

半两钱——两汉:

五铢钱——隋唐:

开元通宝等——宋:

纸币(北宋:

交子、钱引,南宋:

会子、关子)——元:

大钞——明清:

银锭、银元

农业生产

一、屯田:

中国历代封建政权为解决边境军队粮食需要而在住地附近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分为军屯、民屯,以军屯为主。

始于汉武帝时期。

屯田既能保证边防军的粮饷需要,也有促进边疆开垦的作用。

二、常平仓:

古代政府借以调节粮价、储备粮食的一种制度和措施。

政府在丰年时高价购粮储存,歉年低价出售,以稳定粮价,解决民生问题。

始于战国,宋代废除。

三、耦耕:

战国之前由于工具技术落后,普遍实行的以两人协作为特征的耕作方法。

战国后生产力提高,耦耕随之消失。

四、灵渠:

秦代开凿,位于广西北部,沟通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在使用。

五、白渠:

汉武帝时在关中平原开凿。

六、都江堰:

战国秦昭王时蜀国太守李冰父子建于岷江中游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使用。

七、民田典卖:

清代民间土地典当和买卖活动逐步摆脱宗法束缚的变化过程。

 

交通运输

一、驿传:

中国古代政府设置的一种为过往官员提供交通、食宿服务和传递诏令、文书等的设施。

始于春秋战国。

在交通要道上隔几十里设一驿,实行人马接力,保证文书迅速传达。

二、漕运:

古代封建政府为保障京师、边防、战争等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给而建立的以水运为主的运输体系。

从秦汉到明清,漕运始终是维系王朝盛衰、安危的政治经济命脉。

为改善漕运、保障供给,历代封建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开凿运河,保障漕运安全。

2、建筑仓库,方便粮食转运。

3、规划航段,实行节级转运。

4、前后相承,完善管理办法。

三、元代海运:

元王朝为将南方粮食转运到大都和北方部分地区而建立的海上运输系统。

包括:

1、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设于江苏,负责粮食调集和起运。

2、都漕运使司,设于直沽,负责接收粮食。

3、京畿都漕运使司,设于大都,负责将运来的粮食分配。

4、海上运输线路,先后经过三次变动:

初期傍海岸航行,航路曲折,航期较长。

后取部分远洋线路,航期有所缩短。

第三次取道黑水洋经山东如直沽,航期最短。

随着元代政治的衰微和农民起义的爆发,海运日益衰落。

户籍管理

一、户籍:

中国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簿籍登记制度。

有户口、土地、财产、赋役等内容。

二、鱼鳞图册:

明代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如鱼鳞而得名。

已是相当完备的土地登记册,保证了政府税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三、黄册制度:

明朝用以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的制度,因所编册籍均以黄纸为封面而得名。

以户为单位填写,每里(110户)编一册,一式四份,分别呈所在县、府、司和户部。

行政制度

一、分封制:

西周建立的以宗法为基础的统治制度,即“封建”。

西周的宗法制度规定,天子的嫡长子为太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为别子,分给土地和人民,在别处建立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定期朝见天子。

通过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导致了周王朝的分崩离析。

二、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地方行政制度,始盛行于秦、汉,而后贯穿于历代封建王朝。

郡的长官在秦称“守”,在汉称“太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朝廷直接任免。

秦汉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后来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基础。

三、三省六部:

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长官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

四、翰林院:

开始于唐代的吸纳专业人才的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学士,负责草拟诏敕,后来也参与军政计策的制定。

五、太学、国子监: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太学最早出现于汉武帝时期。

唐代设国子监,观礼台学等各种学科。

六、书院:

宋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组织。

有著名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等。

七、察举:

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

分定期常科察举和不定期特科察举两类。

较有名的举孝廉、举秀才均为常科察举。

察距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八、征辟:

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征指皇帝下诏聘用,被征聘者往往是在社会上颇负声望的人,或出于大臣推荐;辟指大臣或地方官聘用贤能。

征辟对被征辟者不具强制力,有利于破格录用人才,但也造成了东汉官员结党营私的局面。

九、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各郡推选有声望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