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592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笔记.docx

语言学纲要笔记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导言)

导言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因此,语言学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学习语言学使我们能对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有个理性的认识,对我们从事语言文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具体任务是:

a.描写语言在某一发展阶段的面貌;b.推溯语言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c.对不同语言进行各种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或对应关系。

这种比较包括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两种。

2.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不仅同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和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和自然科学发生愈来愈密切的关系。

围绕着语言学,正在兴起许多有广阔前途的边缘科学。

例如:

a.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结构运用的各个方面跟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研究,它涉及到语言和方言、语言和民族、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政治等一系列问题;b.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如人是怎样学会说话的等等;c.数理语言学,主要是运用数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描写语言的结构,目前比较多的是用在人工语言中;d.计算语言学,它主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言研究;e.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泛指语言学的各种运用,甚至包括计算语言学和数理语言学在内,狭义的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f.病理语言学,通过言语现象来判断和治疗言语障碍等疾病;g.神经语言学,通过神经控制系统来研究雁产生的过程和言语的生理系统。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学家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人工语言(为计算机设计的语言)同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

3.语言学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语言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为贯彻党的语文政策服务,促进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B.为现代科学技术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为语文教学和语文工作服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为贯彻执行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发展少数民族科学文化事业;

E.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促进现代化建设。

4.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一般称为语文学。

但是语文学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的语言学。

一方面,古代研究语言,多以经典著作,也即古代的书面语雁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古代的学者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阐释经典,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的内容。

比如,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是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的,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所以中国的“小学”被人们称之为经学的附庸。

因此语言学的历史虽悠久,但由于其研究的局限性,在古代语言学并没有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世纪的事情。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5.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请举例具体说明。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A.编码:

说话人为表达某信息,首先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进行编码。

B.发送:

编码完成,通过发送器(口语的发送器是肺、声带、口腔、鼻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输出。

C.传递:

信息一经输出,说话人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通过空气等通道传递,到达听话人的一方。

D.接收:

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开始运转,接收信息。

E.解码:

并进行解码,将它还原为说话人的编码。

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6.“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A.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传统称为语文学,但是语文学并不等同于今天意义上的语言学。

古代研究语言是为了帮助人们解读经典著作而作的,所以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语言学真正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是以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立为标志的。

因此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B.语言活动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故语言研究必然和其他学科发生密切关系。

在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就和各种古文献的研究密不可分,它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所必需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研究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还和很多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如今语言学正在日益开拓它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协作领域。

因此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它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其他学科所关心、所运用,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A.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1)普通语言学:

也叫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

2)专语语言学:

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a.历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b.共时语言学:

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

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

B.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从而建立新的学科。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心理,对比不同语言的差别等。

我们这里的应用语言学是广义的,主要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创立的一些边缘性学科。

1)社会语言学:

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

2)心理语言学:

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形成的学科。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4)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等。

8.为什么说历时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

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

2)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

3)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主要代表人物:

拉斯克、施莱赫尔等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

导言

1.语言学:

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

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共时语言学: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历时语言学: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普通语言学:

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语文学:

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

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

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

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

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

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

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语言符号: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

音位?

语素à词à句子

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

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

1.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2.音素:

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

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3.音节:

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4.音标:

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它的制定原则是: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5.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6.宽式标音:

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7.严式标音:

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8.基音/陪音:

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

9.乐音/噪音:

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114.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

10.共振峰:

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

11.语音的社会属性:

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12.音高:

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13.音重:

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14.音质:

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15.音长: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16.元音:

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

17.辅音:

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18.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

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

19.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20.发音方法:

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

21.音位:

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22.音(质)段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23.非音(质)段音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24.音位体系:

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25.区别特征:

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26.音位变体:

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27.对立和互补:

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

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28.音位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29.音位自由变体:

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

30.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31同化:

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

32.异化:

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

33.弱化:

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

34.脱落:

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35.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

36.元音舌位图:

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

37.四呼:

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

齐口呼:

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

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

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

没有韵头而以/aoe/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第四章语法

1.语法:

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2.语(词)素:

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要素。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4.词根:

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

5.词缀:

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

6.词尾(变词语素):

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

7.词:

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8.词组:

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9.句子:

语言中最大的语言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

10.单纯词:

由一个词根语素(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

11.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2复合词:

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13.派生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

14.组合的递归性:

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叫组合的递归性。

15.独体字和合体字:

只有一个构字成分的字是独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字成分的字是合体字。

16.通用--专用词:

不受语体限制,能在各种语体通行无阻的词叫通用词;专用于不同语体的词叫专用词。

17.表情--非表情词:

只指称事物、表达概念,并不附带说者对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态度叫非表情词;附带说者态度的叫表情词。

18.语法意义:

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

19.词汇意义:

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20.语法形式:

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

21.直接(组成)成分:

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22.词类:

具体说是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一类词的集合,抽象地说是一组分布环境的总和。

23.形态(词形变化):

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

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方面。

24.内部屈折(语音交替):

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

25.异根:

指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

26.语法范畴:

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

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级等。

27.语法手段/方式:

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

28.显性意义:

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叫显性意义,分为陈述、支配、修饰、平行关系。

29.隐性意义:

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动作和动作—施事"等关系。

30.上限结构和下限结构:

单句与单句组合成复合句叫上限结构;下限结构即单句,包括非主谓句和主谓句,人称句和非人称句,名词句、动词句和形容词句。

31.直接成分:

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直接成分。

32.句子成分分析法: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33.直接成分分析法:

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的分析,把句子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切为止。

34.孤立语:

又叫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特点是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以汉语为代表。

35.粘着语: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日语、为其代表。

36.屈折语:

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37.复综语:

又叫编插语,突出特点是分不出词和句子。

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个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难分你我。

38.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

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式所表示的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多义。

第五章词义

1.词汇:

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基本词汇:

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3.一般词汇:

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其特点是变化迅速。

缺少历史稳固性。

4.词汇意义(词义):

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5.词的理性意义:

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

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6.词义的附加色彩:

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附加色彩。

词义还可以带有褒贬色彩。

词义的这种附加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而是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

7.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

8.本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产生其他意义的基础。

9.基本意义:

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

10.派生意义:

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