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535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华南南路施工组织设计

 

第篇

施工组织设计

 

华南路二期工程第一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路基工程师(签字)-------------------------------

桥梁工程师(签字)-------------------------------

测量工程师(签字)-------------------------------

质量工程师(签字)-----------------------------

初审:

项目总工(签字)-----------------------------

复审:

项目经理(签字)-----------------------------

审定:

企业总工(签字)-----------------------------

批准:

企业法人或委托人(签字)-----------------

企业名称(公章)-------------------------------------

2002年1月14日

目录

1施工组织设计总说明----------------------------------

1.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第一章概述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华南南路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内梅窿1号、2号大桥先后跨越梅窿水库,其中1号大桥起点里程K0+612.20m,终点里程K0+756.80m,全长144.60m;2号大桥起点里程K1+571.00m,终点里程K1+757.00m,全长186.00m。

大桥处于低山丘陵区,山的自然坡度较陡,地形不平坦,植被发育,梅窿水库常年蓄水,水深6m左右。

(一)桥型布置

大桥均采用双幅分离式三跨双向预应力单箱单室变截面连续箱梁,箱梁顶宽11.6m,底宽6.20m,钻孔桩承台基础,双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其中1号大桥的跨径组合为40m+60m+40m,2号大桥的跨径组合为48m+90m+48m;受总体设计线路的限制,桥轴线均位于一定曲率半径的缓和曲线及圆曲线上,桥面宽度24.0m。

(二)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指标

两座大桥结构形式及设计基本参数一致,但受线路及跨径的限制其各项技术指标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

1、基本参数如下表示:

编号

内容

指标

桥宽构成

0.5+10.75+1.5+10.75+0.5=24.0m

2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3

标准横坡

—0.2%

4

设计荷载

双向六车道、汽—超20设计、挂—120验算

5

地震烈度及基本风压

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基本风压800Pa

6

温度变化及支座沉降

按顶板升温5度计、支座不均匀沉降取10mm

 

7

 

主要材料

砼:

箱梁C50、桥墩台C30、基础C25、锥坡7.5号浆砌片石

普通钢筋:

Ⅰ级、Ⅱ级

系统预应力:

φ15.24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φ32精扎罗纹钢筋、OVM锚固系统

GPZ盆式橡胶支座、BF—160型伸缩缝

2、各桥主要技术指标

编号

内容

1号大桥

2号大桥

1

桥面纵坡

—0.5%

—0.3%

2

凸曲线半径

200000m

25000m

3

平曲线半径

500m桥面设3%的超高横坡

2200m

 

4

截面高度

由3.0m按二次抛物线变至1.6m

由4.5m按二次抛物线变至2.5m

底板厚度

由40cm按二次抛物线变至25cm

由50cm按二次抛物线变至30cm

腹板厚度

腹板等厚35cm

支座附近50cm、跨中35cm

顶板厚度

等厚28cm

等厚28cm

5

竖曲线要素

R=200000m、T=199.931m、E=0.1m

R=25000m、T=110.386m、E=0.244m

6

预应力张拉吨位

顶板28束、中跨底板20束、张拉力均为248.6t/束;竖向张拉力54t

顶板40束、张拉力234.4t/束;中跨底板30束、张拉力218.7t/束;竖向张拉力54t

7

墩台及基础

桩基、双柱式桥墩、肋式桥台

桩基、双柱式桥墩、肋式桥台

8

桥面铺装

4cm粗粒式+4cm细粒式沥青砼,纵横向等厚铺设

4cm粗粒式+4cm细粒式沥青砼,纵横向等厚铺设

二、水文、地质、气象

桥位处地层由亚粘土层、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弱风化花岗片麻岩、微风化花岗片麻岩构成,地下水在强透水岩土层具弱分解类腐蚀性,场地土为中硬土,地基土类别属Ⅱ类。

桥位地基稳定,工程地质良好。

1号大桥各墩位处有3~10m左右的亚粘土覆盖层;2号大桥除3#、4#墩位处有3~5m的亚粘土覆盖层外,其余部位基岩裸露。

两桥位处地表陡峭,坡角较大,对施工平面布置和材料运输极为不利。

三、工程量汇总表

工程项目

说明

单位

数量

1号大桥

2号大桥

基坑开挖

3m以上干处

M3

2582.4

1662.4

基坑开挖

3m以内湿处

M3

2324.5

1459.3

基坑回填

M3

4144.4

2866.5

25号钢筋砼

钻孔桩/承台

M3

1529.0/762.5

2089.2/1236

Ⅱ级钢筋

钻孔桩/承台钢筋

kg

103832/32568

116940/36552.8

钢护筒

t

61.5

47.5

钻孔平台

M2

412

548

钻孔桩

φ1.0m/φ1.5m、有圬工、粘土

m

104/68

钻孔桩

φ1.0m/φ1.5m、有圬工、全风化页岩

m

80/104

钻孔桩

φ1.0m/φ1.5m、有圬工、强风化页岩

m

216/328

钻孔桩

φ1.5m、有圬工、砂质页岩

m

212

钻孔桩

φ2.0m、有圬工、粘土

m

32

钻孔桩

φ1.5m/φ1.2m、有圬工、全风化页岩

m

12/12

钻孔桩

φ1.5m/φ1.2m、有圬工、强风化页岩

m

222/408

钻孔桩

φ2.0m、有圬工、砂质页岩

m

88

工程数量汇总表(续)

工程项目

说明

单位

数量

1号大桥

2号大桥

墩台身

30号钢筋砼

桥台身

M3

211.3

160.8

Ⅱ级钢筋

桥台身

kg

11744

18952

30号钢筋砼

桥墩身

M3

429.1

509.6

Ⅱ级钢筋

桥墩身

kg

53586.4

58924.8

Ⅱ级钢筋

桥墩身水平连接筋

kg

3032.8

2790.2

50号钢筋砼

箱梁

M3

2130.4

3345.9

Ⅱ级钢筋

箱梁

Kg

340589

520374

φ15.24钢绞线

kg

80816

144816

φ32精扎螺纹钢筋

kg

12797.5

28916.4

波纹管

内径90mm

m

5688.5

11366.2

OVM15—12锚具

400

504

YGM锚具

1944

2880

A3钢板

kg

6744

10634.8

挂蓝

t

400

400

桥面系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M3

120.2

16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M3

120.2

160

30号钢筋混凝土

防撞护栏

M3

209.6

223.2

Ⅰ级/Ⅱ级钢筋

防撞护栏钢筋

kg

9988.6/46743.6

12313.2/49234.2

铸铁泻水管

φ100×5×600mm

Kg/个

969.6/56

1288.2/76

行车道伸缩缝

BF—160型

延米

43.0

43

盆式橡胶支座

GPZ1500—SX

4

盆式橡胶支座

GPZ1500—DX

4

盆式橡胶支座

GPZ8000—GD

2

盆式橡胶支座

GPZ8000—SX

2

盆式橡胶支座

GPZ8000—DX

4

盆式橡胶支座

GPZ2500—SX

4

盆式橡胶支座

GPZ2500—DX

4

盆式橡胶支座

GPZ15000—GD

2

盆式橡胶支座

GPZ15000—SX

2

盆式橡胶支座

GPZ15000—DX

4

附属工程

25号钢筋混凝土

桥头搭板(长8.0米)

M3

121

121

Ⅱ级钢筋

桥头搭板钢筋

Kg

19412

19510

填渗水土

锥体及台背

M3

640.2

580.6

填普通土

台背

M3

1805.8

1716.3

砂砾垫层

锥体铺砌垫层

M3

165.4

125.8

7.5号浆砌片石

锥体及桥墩防护

M3

672

420.4

二、总体施工思路

1、全桥施工顺序

临时设施施工

边跨合拢

箱梁体系转换

中跨合拢

工程收尾及清理施工现场

拆除施工支架

2、关键施工方案概述

1)开工前先开挖1号大桥左侧和2号大桥右侧接线路基,作为大桥施工基地,修建临时设施和混凝土拌和站,两桥均设50m3/h拌和站一座,混凝土用BT—60拖泵直接输送。

2)大桥左右两侧临时施工道路通过浮桥连接,将施工材料从一侧的加工场运输至另一侧的施工现场。

3)由于梅窿水库水深较浅,且两主墩均在岸边,水库两岸地形陡峭,根据墩位处覆盖层厚度和承台设计底标高处地层情况,采取先围堰后开挖基坑,搭设钻孔平台或筑岛整平埋设孔口护筒施工钻孔桩,用回转钻机泵吸反循环成孔,浇水下混凝土成桩。

4)主墩承台在钻孔桩施工完毕后利用围堰干施工或开挖基坑浇垫层混凝土后干施工。

5)两桥台钻孔桩将基础整平后埋设孔口护筒,回转钻机泵吸反循环成孔,浇水下混凝土成桩。

6)桥墩及桥台拟采用大刚度定型钢模板翻模施工。

7)0号箱梁搭设施工托架现浇,并利用施工托架将墩梁进行临时固结。

8)箱梁利用挂蓝悬浇,边跨现浇段利用落地支架现浇,平衡压载合拢。

3、施工注意事项

1)钻孔桩施工时应根据各墩位处的不同地质情况选择钻头型号和钻进方式。

浇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前,要求孔底清淤干净彻底,确保桩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桩身混凝土应连续浇注,防止出现断桩,确保成桩质量。

2)承台施工前要求桩头表面清洁密实,承台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进行控制,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应力而开裂,墩柱预埋筋应准确定位。

3)箱梁施工

1临时固结措施应稳妥可靠,操作简便,能够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2挂蓝应受力明确,操作安全方便,在刚度足够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挂蓝自重,减小施工荷载,挂蓝悬浇施工时应确保施工不平衡荷载不超过设计要求。

3各梁段混凝土浇注均须一次连续完成,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和浇注工艺。

4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施工观测,并请专业队伍对箱梁悬浇施工进行施工控制,确保大桥个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5应认真拟订大桥合拢方案,严格按设计要求安排合拢顺序,科学配置合拢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最佳时机合拢。

4)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管道预埋应位置准确,保护及固定措施可靠,不允许偏位。

2纵向波纹管在浇注混凝土前均须设置内衬管,管道接头应平顺严密。

3预应力筋张拉前波纹管道清洁、畅通、湿润。

4预应力材料的采购、储运、检验、制作、安装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预应力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5)普通钢筋在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当与预应力筋位置发生冲突时,可作适当调整。

4、施工测量

利用业主提供的全线施工测量控制基点,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结合施工需要和现场地形条件,按三维坐标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大桥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用高精度经纬仪、水准仪配合全站仪进行放样和施工测量控制。

5、工期计划

根据本合同段总体工期安排,结合两座大桥的实际工程量,拟组建两个桥梁专业作业队,在18个月(550个日历天)内完成两座大桥的工程内容。

三、施工方案

1、下部结构施工

1.1主墩基础施工

由于水库两岸山势陡峭,无陆上道路可供利用,大桥前期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均须通过水上运输进场,故在进场后应立即在水库一侧桥位附近填筑一施工临时码头,开挖大桥施工所需局部临时道路,建设大桥施工临时基地。

由于1号大桥的3号桥墩和2号大桥的2号桥墩墩位处覆盖层很薄或无覆盖层,且承台嵌固在基岩内,故采取先围堰后开挖基坑,搭设钻孔平台的施工方法施工钻孔桩,然后利用围堰强排水干施工承台。

号大桥的2号桥墩和2号大桥的3号桥墩墩位处覆盖层较厚,且承台基底地层仍为粘土,承台施工时不需要开挖基岩,故采取筑岛整平地基埋设孔口护筒的方法施工钻孔桩,然后开挖基坑,浇垫层混凝土后干施工承台。

1.1.1围堰法

(1)围堰填筑

主墩基础施工围堰利用开挖临时道路弃土或在桥位附近取粘土填筑,由于水库边坡较陡,特别是2号大桥2号桥墩处,基岩裸露,围堰施工时应合理确定其外侧边坡,防止围堰在基础施工期间由于受水长期浸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向外侧滑移。

施工时应在围堰外侧基底抛填一定厚度的岩石弃渣或由潜水员在水底一定范围内堆码袋装粘土,作为围堰的抗滑基础,然后分层填筑夯实粘土作围堰。

围堰顶标高按高于设计施工水位1.5m计,顶宽不小于2.0m,外侧边坡1:

1.5,内侧边坡1:

1,如图3—1所示。

应严格控制围堰填筑质量,有效降低堰体透水性,方便基坑开挖,减小承台施工时的排水难度。

土围堰在大桥施工结束后应按要求拆除清理。

(2)基坑开挖

围堰施工完毕后,清除基坑内覆盖土层,人工配合小药量光面松动爆破开挖基岩,基坑内侧岩体开挖时可不考虑放坡,外侧岩体开挖边坡应与土围堰内坡一致,以保持围堰稳定。

基坑开挖时应确保基底尺寸比承台设计外形轮廓尺寸大1.0m以上,开挖至承台设计底标高以上20~30cm处,基坑开挖时应根据岩体裂隙的发育情况及围堰的渗水程度,确定基坑的渗透系数,布置集水井。

对于渗水较大的裂隙应作特殊处理。

(3)钻孔桩施工

基坑施工完毕后,测量放线,人工开挖孔口,开挖边坡1:

1,埋设直径井圈护筒,护筒直径比桩径大10cm,护筒壁厚δ=10mm,埋入深度1.0m,用C25砼回填,利用钢护筒和贝雷桁架搭设钻孔平台。

钻孔平台顶标高设为+53.5m,将左右两幅平台连成整体,1号大桥3号墩钻孔平台的平面尺寸为10×18m,护筒直径1.60m,单根护筒长度为3.5m,桩径1.50m,每墩8根,左右幅各4根,桩深约45.0m;2号大桥2号墩钻孔平台的平面尺寸为12×20m,护筒直径2.10m,单根护筒长度为5.5m,桩径2.0m,每墩8根,左右幅各4根,桩深约36.0m。

均为全嵌岩桩,桩顶为全风化花岗片麻岩,桩底嵌入微风化花岗片麻岩层不小于2.0m,岩石抗压强度为55.0MPa。

用QC—250型钻机(合金钢球齿钻头)泵吸反循环清水钻孔,成孔后空钻循环清除孔底沉碴,检验合格后,移走钻机,检查孔深孔径,安装钢筋笼及超声波检测管,浇筑水下砼成桩。

如图3-2所示。

(4)承台施工

1号大桥承台底标高为+51.066m,平面尺寸为6.8×6.8m,厚2.0m,2号大桥承台底标高为+48.00m,平面尺寸为8.8×8.8m,厚3.5m,均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待钻孔桩施工完毕,全部检验合格后,进行基坑排水拆除钻孔平台和护筒,清理钻孔岩碴。

人工凿岩至设计标高下5cm,浇5cm厚砂浆垫层整平及覆盖基岩,测量放线后,绑扎承台钢筋,并在承台中部埋设一层冷却水管,待钢筋检验合格后,支立侧模,绑扎墩身预埋钢筋,检验合格后浇筑承台结构混凝土,待砼初凝后,洒水养护。

当承台中心砼温度达到40℃时,开启循环冷却水进行温度控制,温控过程中应根据砼内外温差随时调整循环水的温度、循环速度及水流量。

1.1.2筑岛法

1号大桥2号墩和2号大桥3号墩采用筑岛埋设孔口护筒,回转钻机泵吸反循环,泥浆护壁,浇水下混凝土成桩的施工工艺,待桩基施工完毕后,开挖基坑,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承台结构混凝土。

其施工工艺如图3—3所示。

1.2、墩身施工

两座大桥主墩均为双柱式方形墩,其中1号大桥墩柱截面纵横向宽度分别为1.8m和1.5m,净间距2.80m,墩高18.0m,按6m左右的间距设置两道1.2m×1.5m横撑;2号大桥墩柱截面纵横向宽度分别为2.0m和1.6m,净间距2.70m,墩高20.0m,中间设置两道1.4m×1.6m横撑。

两桥主墩均采用脚手支架翻模施工。

翻模必须有足够刚度,每次浇筑高度6.0m,一套模板的总高度为8.0m,两桥各需2套模板,单套模板重量约10t左右。

两柱间横撑在墩柱施工过程中预埋钢筋和承重牛腿,待墩身施工完毕后,利用承重牛腿安装横撑施工托架,绑扎接长钢筋,安装模板浇注混凝土。

墩身施工期间应根据0#块托架设计及墩梁临时固结方案,精确预埋各种预埋件。

由于墩身施工脚手支架同时作为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应有一定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可考虑每隔10m通过对拉螺杆与墩身连接,并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人行通道畅通和作业人员安全。

每个墩设40t.m塔吊一部,砼用HBT—60拖泵直接泵送,立筋用锥螺纹接头接长,用经纬仪配合全站仪三维坐标法进行施工测量控制。

1.3、桥台施工

两座大桥桥台均为钻孔桩承台基础,肋板式桥台,其中1号大桥桥台桩径为1.0m,长24.0m,每墩8根桩,左右各4根,哑铃状承台,承台厚度2.0m,台高5.70m;2号大桥桥台桩径为1.5m,长30.0m,每墩4根桩,左右各2根,方形承台,承台厚度2.0m,台高3.20m。

两桥桥台钻孔桩均采用先开挖基坑至承台设计底标高整平后埋设孔口护筒,用QC—250型钻机泵吸反循环钻孔,其中1号大桥1号桥台钻孔桩穿过13.0m左右的亚粘土层,钻孔期间需要泥浆护壁,孔口护筒长度约6.0m左右其余3个桥台基坑均已开挖至基岩,采用合金球齿钻头清水钻孔,孔口护筒长度约3.0m左右,护筒直径分别为1.10m和1.6m,利用孔口护筒和基坑岩壁搭设钻孔平台,基坑作为循环水池,浇水下混凝土成桩。

钻孔桩施工完毕,桩基检验合格后拆除钻孔平台,清理基坑,清洗桩头,浇注基底垫层沙浆,绑扎承台钢筋,支立侧模,浇注承台结构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应加强养护,防止开裂。

承台施工时应注意预埋肋墙钢筋。

肋墙混凝土用大钢模板一次浇注到位,盖梁利用肋墙施工时的预留孔穿插φ80mm钢棒作为承重牛腿,安装托架现浇,托架采用2根Ⅰ40a作为承重梁,用[18a按100cm间距布置作为横梁,其上铺设底模,测量放线后绑扎钢筋,支立侧模,泵送混凝土入模。

如图3—4所示。

2、上部结构施工

上部结构施工包括:

0号块现浇、墩梁临时固结、箱梁悬浇、边跨现浇段施工、边跨合拢、中跨合拢及体系转换等。

其中1号大桥0号块长9.0m,箱梁对称悬浇节段7对,单节长3.5m,边跨现浇段长8.85m,合拢段长2.00m,双幅桥共有70个施工节段;2号大桥0号块长12.0m,箱梁对称悬浇节段10对,单节长度3.5m的4对,单节长度4.0m的6对,边跨现浇段同时为边跨合拢段长3.85m,中跨合拢段长2.00m,双幅桥共有90个施工节段。

2.10#块施工及临时固结

由于1、2号大桥主墩刚度较小,难以抵抗箱梁悬浇施工期间不平衡荷载产生的弯矩,且墩顶截面较小,临时固结困难,故拟采用搭设临时墩安装施工托架现浇0号箱梁,并实现墩梁临时固结。

两桥0号箱梁高度分别为3.0m和4.5m,箱梁高度和混凝土方量均不大,但为方便施工,混凝土分两次浇注。

①施工托架

墩身施工时,按托架设计部位预埋钢牛腿,利用钢牛腿安装承重梁,作为托架的附墩支承结构;在离墩轴线左右各2.9m,桥轴线左右各3.0m处,用万能杆件搭设4个2.0×2.0m的钢架作为临时墩,其上安装墩梁固结装置和托架承重梁。

托架安装前先按要求安装好墩顶盆式橡胶支座,采取措施将支座与墩顶固结,防止0号块施工期间支座滑移偏位。

安装托架铺设底模时,应保证底模与支座之间接缝严密,完全受力后顶标高一致。

托架承重梁由6根I56a组成,其上安装12根I36a作为纵梁,用楔形架调整坡度,铺设大钢模板作为底模。

如图3—5所示。

施工前用堆载法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并测量记录各级荷载作用下托架的弹性变形值,结合设计给定的梁体变形,确定0号块底模的立模标高。

②施工措施及注意事项

a、0#块外模采用挂蓝外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木模板,脚手支架支承。

b、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满足多次重复使用要求,加工制作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c、由于0#块内预应力波纹管道数量较多,管道预埋位置应准确,定位措施可靠,砼浇筑时应特别注意保护波纹管,防止破损和移位。

d、两次浇筑接缝应顺直清洁,可在分层面适当布置剪力钢筋。

e、在砼浇筑过程中应对托架进行连续变形观测。

2.2箱梁悬浇

2.2.1挂蓝设计及加工

1)挂篮设计及制作

由于两桥0号块长度均较短,特别是1#桥0#块仅9.0m,挂蓝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安装难度,合理选择挂蓝的结构形式。

且因为悬浇工程量不大,但需要的挂蓝数量较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挂蓝造价,节约工程成本。

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篮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以悬浇最不利节段的相关参数作为依据,按刚度控制设计。

①主桁架系统

主桁架由两片三角桁架和前后上横梁构成。

主桁杆件采用H型钢两侧焊钢板,杆件间销子连接。

前后横梁桁片及其平联采用焊接薄壁方钢管和角钢。

桁架顶部设置防雨遮阳棚。

②行走及锚固系统

挂蓝在悬浇完一段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完毕后开始前移。

挂蓝前移时,前支点采用底贴四氟板组合滑船,后支点由锚固小车轮反扣于工字钢轨道。

由液压油缸顶推前移,采用焊接型钢的轨道分长轨和短轨两种,由锚固梁与箱梁竖向预应力钢筋连接并锚固。

浇筑砼时挂篮尾部锚杆与箱梁竖向预应力钢筋连接并锚固。

在施工过程中如需加大锚固力,可自行预埋精扎螺纹粗钢筋。

③吊带系统

用钢吊带来联接挂蓝主桁架和底模平台。

吊带用Ф32精扎螺纹钢筋及45#号锰钢带加工组成,下端与底模平台紧固连接,上端在主桁架的横梁上固定,用液压提升装置来调节底模平台标高。

④底平台系统

底平台系统由前后横梁、纵梁等组成,模板直接铺于底模平台上。

前后横梁悬吊于主桁架,浇筑砼时,后横梁锚固于前段已完成的箱梁底板上。

⑤模板系统

模板结构包括外模、内模、堵头模等。

外模分模板、骨架及滑梁,外模模板由6mm钢板和型钢组成,与内模模板用对拉螺杆连接,外加支撑固定。

支承模板及骨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

内侧滑梁后端悬吊于已浇箱梁翼板上,外侧滑梁后端悬吊于主桁架上,浇筑砼时均锚于前段箱梁翼板上。

拆模时放松锚固端,随平台下沉和前移。

内模亦由模板、骨架、滑梁组成。

支承模板、骨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后端悬吊于前段已浇箱梁顶端。

拆除的内模板落于滑梁上,挂蓝行走时,滑梁同时随挂蓝移动。

内模板采用组合模板和型钢带组成,与外模对拉,内支撑固定。

内支撑调节螺栓支撑。

在顶部中部,整个内模板断开,设夹板连接钢带,用以调整内模宽度适应腹板厚度变化,内侧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