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515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docx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009-07-0316:

45

------------------------------------------------------------

  《现代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研究报告》是199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的自治区社科“九五”规划课题。

本课题通过对聚居地区现代达斡尔族民俗的调查研究,阐述达斡尔族民俗在现代的传承发展状况,探讨引起民俗变化的因素,以及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发展的特点、趋势,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斡尔族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民俗文化,提供理性思考。

  我们承担本课题后,于1997年7月赴呼伦贝尔盟的达斡尔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取得了一定的第一手材料。

该课题最终成果是研究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传承变化状况;二、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三、对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发展趋向的探讨。

  一、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传承变化状况

  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

据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内蒙古自治区有达斡尔族人口71396人,占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的59%。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建立有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还有3个民族乡,达斡尔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与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更加密切。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达斡尔族民俗也改变了原有自然渐变的轨迹,在传承中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在此,根据我们调查到的材料,对于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传承变化状况作以下论述。

  

(一)生产习俗及经济发展情况

  1、历史上的经济

  到20世纪40年代,达斡尔族经济仍然保持着历史上形成的多种经营的特色。

其经济以农牧为主,兼营渔猎、放木排、烧炭、制造大轱辘车、运输业等产业。

  达斡尔族的农业有着久远的历史,农业文化比较发达,是在我国最北方从事农业的民族。

达斡尔族传统农作物有燕麦、荞麦、稷子、大麦、苏子、黑豆,园田里种植烟叶、蔬菜、麻。

20世纪以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由少量耕种到比重不断增大。

在耕种中使用牛马拉犁,虽然也用木、石制的生产加工粮食的工具,但已普遍使用铁制的铧、镰刀、锄头、锹等。

据《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20世纪40年代,莫旗的库如奇、前霍日里、奎力浅三个达斡尔族聚居村,共134户中,从事农业的47户,占总户数的34.3%;从事农业的劳力共119人,占总劳力223人的53%,兼营农业的38户,占总户数的28.3%。

三村共有耕地430垧,户均3.2垧。

(该书第69—71页)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已具有重要地位。

  畜牧业作为达斡尔族的传统产业,历史上有过较为发达的时期。

在莫旗地区由于遭受自然灾害,在20世纪上半叶,牲畜头数减少。

以库如奇、前霍日里、奎力浅三村为例,三村牲畜合计368头(匹),户均仅为2.8头(匹)。

达斡尔人养畜的主要目的是在生产生活中役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猎、运输业的发展程度。

海拉尔地区达斡尔族以牧业为主,民国时期,达斡尔族聚居的西屯牲畜多的户有一百多头牛,一般户有五六十头牛,少的有七八头牛。

在南屯,牲畜较多的户有七八十头牲畜,一般户有二三十头牲畜。

(《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70页)

  猎业是达斡尔族的古老产业。

狩猎分集体围猎、小组出猎和个人出猎形式,方法有弓箭射、扎枪刺、设陷阱、下夹子、设地箭、鹰猎、火枪射等。

到20世纪以后,达斡尔族的猎业已处于衰落阶段,在偏远山区有10%左右的人家以猎业为主。

猎产品除自家用于肉食、制作皮衣帽靴以外,也出售皮张。

  达斡尔族传统渔业很发达,捕鱼方法有明水下网、凿冰围网、明水叉鱼、穿冰叉鱼、设栅栏叉鱼、挡亮子、罩抓鱼、放“洞”捕鱼、摸鱼、钓鱼等。

冬季大型捕鱼后运往城镇出售,其他捕鱼多为自家食用。

  放排是达斡尔人创收的重要产业。

达斡尔人组成生产小组到江河上游伐木放排,利用江河流水把木材运送到下游城镇出售。

沿嫩江和诺敏河流域的达斡尔族村屯,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力从事放排。

(《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第65页)

  达斡尔族的烧炭业是20世纪初兴起的。

达斡尔族村中组织生产组伐木烧炭,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烧炭业受市场需求因素的制约较大,到40年代未已趋于消失。

  大轱辘车是达斡尔族的传统交通工具,也是达斡尔族同蒙、汉各族农牧民交换的产品。

自呼伦贝尔草原上甘珠尔庙会兴起后,达斡尔族利用大兴安岭东麓生长黑桦、柞木的资源条件,制造大轱辘车,连年到甘珠尔庙会上用大轱辘车交换蒙古族牧民的马。

据多次赴甘珠尔庙会交换大轱辘车的老人讲,达斡尔人每年约有二三十个“阿那格”(生产小组)前去甘珠尔庙,一个“阿那格”带去100辆车,每年运去的大轱辘车达2000多辆。

达斡尔人把一部分换回的马,再在嫩江流域出售,有的人家因此成为富户。

  达斡尔族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用桦皮、兽皮、木料、麻、废铁、布料等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2、现代经济

  据我们到莫旗、扎兰屯市的达斡尔族聚居地方调查,达斡尔族经济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已经一改传统的多种经营的经济特点,转变为以农为主的经济。

在此以几个村为例。

  莫旗腾克乡特莫胡珠村在1997年有103户,475人口,其中达斡尔族90户、鄂温克族4户、蒙古族3户、汉族6户。

该村地处偏僻,是较典型的山区之村。

在三四十年代,村里达斡尔族从事多种经营,种地、狩猎、放排、制作大轱辘车到海拉尔换马。

而我们所调查到的,这里不放排有30年了,不制作大轱辘车近20年,不用大轱辘车有10多年了。

近几年只有个别人打猎。

  1982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这里已经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方向。

1982年全村耕地面积是4000亩,生产队有2台拖拉机、150来头匹牲畜。

到1997年,村里地多的人家一户就有一百多垧(1000多亩)地,是过去一个生产队耕地的数量。

全村有耕地面积4万亩、大牲畜300头匹、山羊一百多只,有95%的人家有奶牛,半数以上的人家养马,主要是为了骑乘。

采访到的敖德荣老人,他家里养了5匹马,主要是秋天放牲畜时用。

全村有大型拖拉机16台、小四轮拖拉机40多台,有播种机等配套机械。

有吉普车4辆、东风汽车1辆、摩托车8辆。

  耕种的农作物种类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占耕种面积的80%多。

近几年已经开始不种小麦,有一些人家种玉米、谷子,用于自家饮食。

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70%至80%的耕地用播种机,翻地也都用机械。

只有耥地时使用牲畜。

大多数人家不用牲畜种地有十来年了。

  尽管使用机械多了,但由于耕地的增加,自家劳力顾不过来的,把耕地承租给邻近县市来的农民耕种。

说是外来租地耕种的人员有300人,每个山口都能见到租地耕种者的窝棚。

  在过去生产队时,粮食不够吃,好的年头每人能分上360斤粮食,多数年头是吃返销粮。

现在家家卖粮,人均收入达到一千五六百元。

  这里仍然保持着在园田种植蔬菜、玉米的传统。

但种植烟叶的人家明显减少。

原因是很少有人收购烟叶,中青年人吸烟卷的多。

种植烟叶的人家,也是一次种植够用三四年的烟叶,隔年种植,有些人家则是买别人家的烟叶。

  莫旗西瓦尔图镇双龙堡村是伪满时建的村子。

从建村时就以农业为主,同时有牧业、放排业。

我们1989年4月曾到村里调查,这次是第二次去。

仅这8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该村在建村初期有70多户,1952年由于发生克山病,死亡28人,迁出很多人,只剩7户人家。

1989年该村有42户、212人口,其中达斡尔族33户、汉族9户。

1997年有58户,264人口,其中达斡尔族51户,汉族7户。

  该村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是,60年代有1500亩,1981年有1860亩,1989年有2760亩,1997年有9470亩。

人均耕地面积由1989年的13.5亩,增加到1997年的近36亩。

  从农作物品种来说,在六七十年代,仍然种植荞麦、稷子、谷子、玉米等农作物,到1982年以种谷子、玉米、小麦为主,少量种植稷子、荞麦、燕麦。

但从1983年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开始转向主要播种大豆。

1997年全村大豆种植面积占耕种总面积的90%,其他有玉米、小麦、土豆、芸豆、白菜、萝卜等。

该村1983年售粮20万斤,到1988年粮食总产约120万斤,售粮3万斤的农户30户。

在1996年售粮近200万斤。

过去家家种黄烟,每家出售几百斤黄烟。

由于销路变窄,从80年代以来基本不出售黄烟了。

近些年黄烟种植已逐渐减少。

目前,种黄烟仅为自家使用。

1997年全村仅有五六家种黄烟。

近两年,村里有两三户人家开始种姑娘(植物名称),亩产可达1200多斤,效益比较可观。

  在养畜方面,1989年该村有120多头大牲畜,除几匹马以外,绝大多数都是牛。

全村除几户没奶牛以外,家家有奶牛。

1997年全村有牲畜147头,其中7匹马,其余都是牛,其中奶牛80多头。

基本上每户都养猪,平均每户两头猪。

  该村农业生产基础较好。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购进农业机械较多。

由于农业机械的引进,从1986年开始就很少使用牛马耕地了。

1989年,全村有小四轮拖拉机30台,大型拖拉机1台。

到1997年,农业机械有所增加,村里有了播种机、自动犁、运锄、收割机、脱谷机等。

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了半机械化。

该村从1984年开始使用除草剂,到1990年已经普遍使用。

  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巴图村,是在40年代初由从齐齐哈尔地区迁移来的达斡尔人建立的。

这里从建村时就是以农为主。

农作物有稷子、荞麦、玉米、谷子、小麦、黄烟等,同时从事狩猎、制作大轱辘车。

现全村有278户,1167人口,其中达斡尔族57户,210人口。

全村耕地9866亩,其中播种大豆占总面积的70%,玉米占10%,葵花占5%,其他还有白瓜、甜菜等。

80年代,达斡尔民族乡曾以黄烟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当时每家平均种植一亩黄烟,单产达六七百斤,全乡以出售坨烟远近闻名。

自1990年来,黄烟销路减少,目前只有少数人家种植,只为自家使用。

  达斡尔民族乡很重视发展奶牛饲养业。

全乡奶牛头数已由1978年的75头,发展到1993年的1540头,成为扎兰屯乳品厂的主要奶源基地。

巴图村的奶牛头数也逐年增加。

该村1985年有奶牛69头,1987年为75头,1991年为134头,1997年达到146头。

除奶牛以外,1997年,全村的其他牲畜还有164头牛、221匹马、770只羊。

牲畜还较多地用于耕地、拉车。

  巴图村有40户人家有小四轮拖拉机,一般都有配套的播种机、自动犁,占全村总户的14%。

小四轮拖拉机用于耕地和运输。

  以上介绍的莫旗腾克乡特莫胡珠村、西瓦尔图镇双龙堡村、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巴图村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在大兴安岭岭东地区达斡尔族乡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了这一地区达斡尔族生产习俗的变化状况。

这一变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达斡尔族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农牧为主的多种经营经济,转向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达斡尔族传统的放排业、猎业、渔业、大轱辘车制造业、烧炭业等,是直接取源于自然的经济。

近几十年来,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达斡尔族地区,自然生态状况受到破坏,这是导致达斡尔族一些传统产业日趋萎缩的主要因素。

加上大轱辘车等产品的社会需求减少,传统产业生产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多种经营的达斡尔族传统经济优势,没有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很好的延续。

另一重要方面,在以粮为纲政策的引导下,特别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搞“大帮轰”的“左”的思想的指导下,达斡尔族经济逐渐成为单一的农业经济,并且在六七十年代的一段时期人民生活走向贫困。

由上述可以说,达斡尔族经济转向以农为主的经济,是多年来经济政策指导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多种经营经济的转变,使得达斡尔人不得不丧失多种经营的经济优势。

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政策的指引下,达斡尔族农牧民面对这一历史事实,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开拓创造,同样取得了很大成就。

  

(2)达斡尔族农业经济本身也正在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变。

首先是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

达斡尔族传统农业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基本上是解决自己口粮,交换出售仅占少数部分。

改革开放20年来,达斡尔人耕种传统农作物面积大为减少,产量高、效益高的小麦、玉米、大豆等成为主要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的种植,也由开始的提供口粮,解决温饱,发展到现在以出售为主的商品粮生产,有些地方基本上已经不种植口粮,农业生产全部面向市场。

其次是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不断加大。

农业生产早已不是漫撒籽、缺少农田管理、单产低的传统农业状况。

在农业生产中牛马的使用逐渐减少,不少地方种地实现了半机械化,从播种、耥地,到收割、脱粒,都由机械生产,多户集中联合耕种收割、统种分管、双层经营等成为新的生产模式。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良种、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增多,接受科技培训、自觉学科学用科学的农民增多。

耕种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

  (3)在以农为主条件下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得到了相应发展。

自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以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达斡尔族农民也在探索着发展牧业、经济作物。

从牧业来说,各地的养畜头数都有了较大增加,在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的奶牛业有了很大发展,在莫旗腾克乡特莫胡珠村出现了养十几头牛,甚至几十头匹牛马的养畜大户。

达斡尔族村养畜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而且也有发挥在农村养畜的优势,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们调查中,有的村干部讲,农牧结合的人家,不容易在受到自然灾害时就陷于贫困。

从经济作物来说,人们在发展大宗的大豆、小麦生产的同时,也正在注意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

在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曾一度生产坨烟,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积极影响。

现在该乡巴图村种植葵花、白瓜籽、甜菜等作物,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牧入。

在莫旗西瓦尔图镇双龙堡村几户农民1996年和1997年种植姑娘,亩产达一千二三百斤,经济效益超过种植大豆的三倍。

  

(二)服饰习俗

  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其用料和款式都有自己民族的风格。

由于男女生产劳动分工的不同,服装用料有所不同。

男人从事野外劳动多,所以服装以皮制为主。

而妇女多在园田劳动和从事家务,服装主要为布制。

达斡尔族男装多以狍子皮为料。

使用的狍皮服装多种多样。

其中有用不同季节猎获的狍子皮做的长皮袍、短皮袍和皮裤,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穿用;有用狍子腿皮做的皮靴,还有手套、棉帽、“绥毕”(套腿)等,也多为皮制。

皮制衣服具有保暖、抗乱、耐磨的优点,很适合达斡尔族男人从事传统的狩猎、打柴、农耕、放牧、捕鱼生产。

男性的夏季服装也以布制为主,用布料制作长袍、短衣、内衣等。

穿长袍时讲究扎腰带。

达斡尔族女性的服装不论是冬季的,还是夏季的,从很早以来都以布为料,其中有长袍、坎肩、裤子、棉袍、棉袄、布鞋等。

比较讲究的在长袍的边、开襟处缝花边、绣图案,很是美观。

  直到20世纪50年代达斡尔族还比较完整地保持着上述传统服饰。

到70年代,老人们仍然穿长袍,人们穿狍腿皮做的靴子“其卡米”。

当时达斡尔族妇女们做的“其卡米”仍然很有销路,成为她们收入的一种来源。

猎人冬天出猎时,穿狍皮袍和皮靴子。

到90年代,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平常时已经没有人穿传统的民族服装了。

我们到特莫呼珠村乐杰老人家里调查时,老人从箱子中取出几件自己年轻时穿过的长袍,有单的、棉的,很是讲究,还有用过的绣花烟荷包。

对这些服饰,在场的村里三十来岁的人也感到新鲜。

据我们了解,在达斡尔人中,还保留着给已故老人穿民族服装作为寿衣的习俗。

除此以外,传统的民族服装已经成为存放于箱柜中的“文物”。

  随着这些年来民族文化活动受到重视,达斡尔族服装也在继承中得到了发展,现在主要用于四个方面。

一是舞台服装。

在各级文艺演出中,只要是表演达斡尔族歌舞,演员都穿达斡尔族式服装。

作为舞台服装,它们经专业人员研究设计,在服装的式样、风格、色彩等方面,都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和审美艺术性,增强时代气息,比传统服装有了改进、发展。

二是体育服装。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达斡尔等民族青年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曲棍球男队,在参加比赛和表演时,穿颇具民族特色的运动服装。

莫旗曲棍球女队组成后,队员们也穿民族运动服装参加比赛和表演。

三是礼仪服装。

参加各级人大、政协等会议的达斡尔族代表、委员等,在会议期间总要穿上民族服装,成为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的象征。

在莫旗等达斡尔族聚居地方,在一些礼仪活动中,经常有主持人员和服务人员穿民族服装。

四是群众文娱活动服装。

在群众集体舞蹈表演、娱乐活动中,参加者们穿民族服装。

在莫旗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的开幕式表演、敖包会表演中,参加者们穿的达斡尔族服装式样、色彩之多,达到一个高峰。

随着民族服装应用的增多,在莫旗达斡尔人中也出现了以制作服装为业者,他们把制作民族服装作为营业的一项内容。

上述这些表明,达斡尔族服装已从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转向应用于民族文化和民族风采的展示。

这种展示蕴涵了人们对民族服装标识作用的理解和民族文化的回归。

  (三)饮食习俗

  达斡尔族传统饮食中的主食是稷子米、荞面和燕麦米。

用稷子米、燕麦米做干饭、稀饭,用荞面做面条、刀削面、烙饼、饺子等。

副食有肉、牛奶、蔬菜和采集的野菜。

肉食中除了猪、羊、牛肉外,一些地方鱼肉也占一定的比例。

鲜、酸牛奶是最常吃的副食,也做各种奶食品。

蔬菜饮食很丰富,除了应时鲜吃外,还做干菜、腌菜、咸菜、菜未贮存,烹饪方法以炖菜为多。

苏子(紫苏)是传统副食的一种,用于榨油和做苏子馅饼。

20世纪以后,由于达斡尔族开始耕种小麦、谷子、玉米等农作物,白面、小米、玉米也进入达斡尔族的饮食生活。

到20世纪50年代,达斡尔族已形成了以稷子米、燕麦米、荞面、白面、小米、玉米等为主食的饮食习俗。

此后虽然耕种谷子、小麦等逐渐增多,但是这种饮食习俗基本保持到70年代未期。

  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20年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饮食生活也在发生变化。

白面、大米在达斡尔人的饮食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在主食比重中大于小米和玉米,已构成了主食内容的转变。

80年代,在村里人们还自己加工白面,而到目前,已有多数人家出售自家生产的大豆、小麦,然后购买白面、大米。

由以自己耕种、加工粮食,到购买粮食,成为主食来源的重大转变。

在腾克乡,80年代人们还以开办粮食加工业为个人家生产发展的一种标志,而现在已经没有人把加工粮食作为一种生产活动。

  在达斡尔族主食内容、来源发生转变的过程中,传统饮食习俗也有所传承,以其特有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流连和喜爱。

在农村里,仍有一些达斡尔人少量种植稷子、荞麦、苏子。

我们访问的阿尔拉镇哈力村敖金明老人,他在园田里种有6分地的苏子。

他说他喜欢苏子的味道。

每年都种苏子,能生产两面袋。

他还告诉我们:

“今年(1997年)村里有三家种稷子,去年有种荞麦的,今年没有了。

村里不种燕麦有二十多年了。

”在达斡尔族乡村仍然保持着吃“托古列”(牛奶煮面皮)、“瓦日勒·拉里”(初乳粥)的习俗。

在小牛刚出生后,仍要吃“瓦日勒·拉里”,请来近亲邻居共享。

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现在没有稷子米时,用大米或小米熬粥了。

农村牧区仍然以牛奶为长年的副食,吃鲜、酸牛奶,做奶皮、奶油、奶茶。

肉食、菜食、野菜饮食的习俗得到了延续。

有所不同的是,现在吃炒菜的多了,烹饪方法多样化。

  在烹饪设施方面有了改变。

虽然很多人家还保留着大锅做饭的习惯,但新建住房都设多灶、小灶,用小锅、炒勺做饭、做菜。

在夏季,个别富裕的人家也像城里人那样用液化气做饭,用冰箱贮存食物。

在特莫胡珠村,1997年已有十几家有冰箱、冰柜。

  (四)居住习俗

  达斡尔族有久远历史的定居文化,以“莫昆”(氏族分支)为单位建立一个或几个村落,同一“哈拉”(氏族)中各莫昆的村落相邻建立,形成一定的聚居区域,各“哈拉”也相邻而居。

达斡尔人讲究在靠近江河、地势较高的地方建村。

村中以家庭为单位建房。

住房均为坐北朝南,传统住房多为三间房和二间房,也有少数五间房。

住房为土木结构,立木柱搭木架,用草坯或土坯垒墙。

房顶铺苫房草。

在二间房的西屋室内有南、西、北三面火炕,东屋为厨房,设南、北灶,开有房门。

在西墙外南侧,距墙两三米处垒起烟囱,很像是从房子里伸出的一个大烟袋锅。

三间房在中屋开门,设厨房,西屋三面炕,东屋也有南、东、北三面炕。

东墙外也建一座大烟囱。

住房以西屋为贵,是长辈的起居室。

传统住房出于炕干粮食的需要,在厨房北侧或东屋北炕设池式火炕,达斡尔语称为“额勒乌”,平时用木板盖着。

窗子多、开西窗是达斡尔族住房的一个特色。

窗子分上下两扇,上扇可支起敞开,下扇可以上抽取下。

窗扇由相距约10厘米的细窗棂纵横交错组成许多小格子。

在窗外面糊窗纸。

达斡尔人住房周围用柳编篱笆圈院,也有的用木板或土坯圈院。

院内设仓房、碾房、畜圈,住房、院的周围是园田。

在住房的西窗下还有十多平方米的花池。

  很早以前,达斡尔人为居住方便,已经对传统住房的内部结构进行改变。

比如,有的在北墙外增加一道走廊。

有的把西屋和厨房从中间隔一道墙,分出小屋。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80年代初,大多数达斡尔族农牧民的住房基本保持了传统习俗。

这期间建的住房沿承了土木结构、传统样子。

有所改变的是房子的南墙用砖垒成,称为“一面青”,或用瓦盖房顶,称为“穿鞋带帽”,在窗子上安装玻璃。

实行改革开放20年以来,达斡尔族的村落、院落在整体上改观还不大,仍然保持了原有格局和面貌。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达斡尔人的居住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要表现在住房的建筑上,一是改变传统住房的内部结构。

一些人家拆掉原住房的北炕或南炕。

拆了北炕后,摆上组合家具,仍然保持了以南炕为尊的习惯。

这样的家庭一般是有老人的人家。

拆了南炕的人家,则是摆上写字台、电视柜。

由年轻人组成的家庭做这样改变的多。

有些人家在室内搭建火墙,改变过去冬季单靠火炕、火盆取暖的办法。

由于不采用炕干的方法加工稷子米、荞麦,原来基本上家家都有的“额勒乌”(池式炕)已很难见到了。

二是新建的住房已不再是传统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由过去通行的基本一致的结构转变为多样化结构,居住条件更为方便、舒适。

90年代以来新建住房大多数为砖瓦结构,房门开在住房的正面、侧面和后面的都有,在侧面、后面开门的,都在门口处建门厅。

室内间壁结构多种多样,多在北屋设厨房、物品储藏室、浴室,南面为起居间、客厅。

虽然室内仍为长者搭火炕,但年轻人们已在使用木床、铁床,采用火墙或土暖气取暖。

在双龙堡村,1989年时新建住房虽然外观同传统住房改变不大,但内部已有隔开的小屋。

1997年全村58户中有砖瓦结构住房的14家、一面砖的5家,均不是三面大炕的房子。

据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巴图村党支部书记金海林介绍,巴图村57户达斡尔族中住旧式三面炕住房的只有四五户,有砖瓦结构住房的3户,前面砖住房的20户。

新建住房间壁多了,房子小的二室一厅,大的三室一厅,老少各住各的屋。

  在村落成员构成方面也在发生变化。

自20世纪三四十年开始,由于受土匪强盗侵扰,为生计投亲靠友等原因,传统的以“哈拉”、“莫昆”成员单一构成的村落中,已迁入其他“哈拉”、“莫昆”成员。

到目前,虽然原建村落居民的后代仍较多地留在其村落居住,但是大多数达斡尔族村落已经成为有多数“哈拉”、“莫昆”成员共居的村落。

村落为“哈拉”、“莫昆”所属的观念正在淡化。

同时,其他民族成员在达斡尔村落中落户,以及达斡尔族居民在其他民族村落中安家的情况也较多。

如特莫胡珠村,原是鄂嫩哈拉建立的村落,现在已增加有莫日登(孟)、敖拉(敖)、苏都热(苏)、郭博勒(郭)等哈拉的成员,并有4户鄂温克族、3户蒙古族、6户汉族。

在莫旗西瓦尔图镇小库莫尔村,共71户,其中达斡尔族65户、鄂温克族3户、汉族3户。

双龙堡村是莫日登哈拉建立的村落,现51户达斡尔族中,约有一半是莫日登哈拉,其他均为其他哈拉的成员。

  在达斡尔族居住习俗中,婴幼儿的起居是很特别的。

他们自出生不足满月就要被放在摇篮中。

直到会走路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