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157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docx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1.1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

●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养成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操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并快速记住它。

2、请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总结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4】功的定义

【5】功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3、把你认为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告诉小组伙伴,与大家一起探究后,将答案整理在下面: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及时修改完善,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老师的要求,每组号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其它小组的同学在应答小组展示完毕后可以及时补充完善。

2、老师(或同学)评价打分(请你边听边修正自己的答案)。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09襄樊)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是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3m,所用时间是5s,则拉力所做的功为J,重力所做的功为.

【2】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女子75kg以上级举重金牌,她的成绩是165kg.估算她在挺举全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为()

A.3X102JB、1X103JC.3X103JD.5X103J

【3】如图3-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0.5m2的物体A向左匀速拉动2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

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是    Pa;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

【5】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小车在水平路上前进了400m,做了3X105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大?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11.2功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生产中的实际,在讨论中理解功率的概念。

●学会使用功率的基本公式,一解答简单的物理习题。

2.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操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功率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功率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阅读课文,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快速记住它。

2、,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课文,建筑工地上需要将1000块砖送到15米高的楼上。

方法如下:

1.人将砖运送到楼上。

2、使用起重机将砖运送到楼上。

以上两种方法,说明了什么?

【2】说出功率的意义

【3】功率的概念。

【4】功率的基本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5】常用单位及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

3、把你认为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告诉小组伙伴,与大家一起探究后,将答案整理在下面: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及时修改完善,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老师的要求,每组号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其它小组的同学在应答小组展示完毕后可以及时补充完善。

2、老师(或同学)评价打分(请你边听边修正自己的答案)。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物体在_________叫功率,它是反应物体_____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

某机器的功率为5W,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

【2】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它们做同样的功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______;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功之比为______。

【3】质量为40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的距离为10m,那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J,功率是_____W。

【4】关于功率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A.功率越大,越省力B.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

C.功率越大,做功越多D.功率越大,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越短

【5】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4∶3,它们工作时间之比为1∶3,它们所做的功之比W甲∶W乙为()

A.2∶9B.2∶1C.4∶9D.3∶2

【6】在图3-10装置中,物体m=10kg,在拉力F的作用下,m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求:

(1)拉力F为多少N?

(2)物体受到水平面的阻力是多少N?

(3)在10秒钟内拉力做功多少J?

(4)拉力的功率多大?

 

【7】一辆汽车装满货物共重4.9×104N,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10min内前进了6km,这时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W,求:

(1)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汽车所受重力做了多少功?

(3)汽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6】用如图的装置提升重物,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动滑轮重60N,绳重与摩擦不计.

求:

(1)用此滑轮组最多能将多重的物体匀速提升?

(2)用此滑轮组提起重240N的物体,使它匀速上升,问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上升时,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11.3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学习难点:

势能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并快速记住它。

2、请你阅读课文,观看演示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能的概念:

【2】举例说明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

【3】通过实验说明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4】在实验中应用了什么探究方法?

【5】什么是机械能?

【6】能的单位

3、把你认为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告诉小组伙伴,与大家一起探究后,将答案整理在下面: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及时修改完善,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老师的要求,每组号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其它小组的同学在应答小组展示完毕后可以及时补充完善。

2、老师(或同学)评价打分(请你边听边修正自己的答案)。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

【1】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正在洒水,它的动能______。

【2】(2009•河南省)8月,我省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在三门峡投产发电。

风力发电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的优点是______.

【3】(2009•长沙市)“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_____,重力势能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14-6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    两图来进行比较。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   球的动能最大

【5】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具有机械能

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

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6】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动能、势能都不变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7】三峡水库修建大坝,为了提高水位,增加水的()

A.内能B.重力势能C.弹性势能D.动能

【8】如图14-3所示,是用来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就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

(1)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

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图14-3

(2)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动能与物体的和有关,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

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学习重点:

能量守恒的理解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学习难点:

能量守恒的理解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阅读课文,观看滚摆演示实验,单摆实验,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完成下列任务:

【1】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的具有什么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怎样变化;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怎样变化。

摆轮到最低点时,高度最低,转动最快,动能、重力势能的情况怎样。

【2】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能量怎样转化。

【3】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能量的转化

【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请你阅读课文,说出什么是机械;说出什么是机械能守恒.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及时修改完善,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老师的要求,每组号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其它小组的同学在应答小组展示完毕后可以及时补充完善。

2、老师(或同学)评价打分(请你边听边修正自己的答案)。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滚摆在上升过程,它的________减小,__________能增加,_________能转化

为________能。

【2】皮球从手中落到地面上,又弹起来,在皮球落向地面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

化为______能;皮球撞击地面发生形变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皮球形变逐渐恢复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在皮球离开地面上升

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

能的总和________,也就是机械能是__________的。

【4】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具有___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___能,当人

造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

【5】我国的登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是这一工程的第一个阶段,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关于“嫦

娥一号”卫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卫星探测到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回地面的

B.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主要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6】将一支具有弹力后盖的圆珠笔按在桌面上,松开手,会发现圆珠笔将竖直向上挑起,下列是圆珠笔从松手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有关能量转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B.内能——动能——重力势能

C.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D.动能——重力势能——内能

【7】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

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

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8】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向前滚动B.篮球从篮筐中下落

C.秋千从低处荡到高处D.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9】三峡水库修建大坝,为了提高水位,增加水的()

A.内能B.重力势能C.弹性势能D.动能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11.5功与机械能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

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

●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以及决定大小的因素。

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复习重点:

●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复习难点:

●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阅读知识梳理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

动能的概念

动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

机械能

重力势能

影响能大小的因素

势能

弹性势能的概念

弹性势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势能

2把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做上标记,并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它。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及时修改完善,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老师的要求,每组号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其它小组的同学在应答小组展示完毕后可以及时补充完善。

2、老师(或同学)评价打分(请你边听边修正自己的答案)。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06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

他在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

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A.5W  B.50W   C.500W    D.5000W

【2】关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功率越大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3】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JB.O.2JC.2JD.20J

【5】.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狼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顶,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A.5∶6B.6∶5C.15∶8D.2∶3

【6】如图3-4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_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7】为解决村民饮用水,政府和村民共同兴建了一批蓄水池。

吕兵家二楼顶上的蓄水池长3m,宽2m,高1m,楼房每层高3m。

水池最大储水量是________t;若这些水是从深2m的井中抽上来的,水泵至少做功_________J。

若要求一次灌水的时间不能超过8min,他家所购水泵的功率至少要_________KW。

3—6

【8】用如图3-6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

重2000N,底面积为0.5m2的物体A向左匀速拉动2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

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2)拉力做的功为多少J。

 

【9】(10分)在图3-10装置中,物体A的质量m=10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求:

(1)拉力F为多少N?

(2)物体受到水平面的阻力是多少N?

(3)在10秒钟内拉力做功多少J?

(4)拉力的功率多大?

(5分)

3—10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