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4223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ocx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得到了快速发展。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也成为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就其现状、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积极对策,旨在为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网络游戏成瘾的小学生更是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给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达到7.1%,另外,有网瘾倾向的约占5%。

报告显示,约8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更有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甚至1岁就已经接触网络。

上网玩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比例超过9成,是小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1]根据这些数据的显示,我们也不难看出,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已然成为了我国小学生网络成瘾最主要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因此,探讨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及危害,揭示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健康的上网,也是为网络游戏成瘾矫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一、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11)》调查表明,网瘾青少年在6-23岁呈上升趋势,其中小学生占有8.9%的比例,“角色扮演”和“竞速游戏”是他们最喜爱的网络游戏类型,年龄越高越倾向于“角色扮演”类游戏,年龄越低越倾向于“竞速游戏”。

[2]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已然成为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针对小学生上网情况我对几所小学四至六年级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上网人数达65.9%,其中,83.7%的人数在玩游戏,并且,上网玩游戏学生随着年级升高,人数呈上升趋势,且男生多于女生。

调查还表明:

在上网学生中有6.8%的人几乎不能自拔,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网络游戏成瘾,不仅直接影响睡眠休息效果,也挤占了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严重影响身体发育。

由此可看出,网络游戏成瘾对小学生已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假期,我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我县多数网吧内都是小学生,而且全都是在玩游戏,如洛克王国、胡菜三国、跑跑卡丁车、捕鱼大亨等等。

之后我在与其他县市的同学谈论这个话题时,发现这类现状在他们那也比比皆是。

而在大的城市里,家中有电脑的小学生多数是在家里上网玩游戏。

这些状况不得不令人担忧。

于是我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发现这些年来,很多关于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案例都令人触目惊心。

天津13岁男孩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跳楼自杀,重庆一学生因索要上网费不得而对其父母拳打脚踢,黑龙江一母亲为唤醒沉溺网中的孩子绝望地投入了牡丹江……一系列因网瘾而发生的悲剧数不胜数。

[3]由此可看出,网络游戏成瘾不仅是对未成年人中的小学生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于家庭,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危害。

二、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网络游戏本身对小学生就是一个巨大诱惑,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较弱,一味追求新鲜、刺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导致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许多小学生的“时间杀手”。

再加上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对新异刺激兴趣高,对单调乏味的事物兴趣低,而学习生活具有单一性,学生就会选择另外的途径寻求弥补,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小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形成了孤独感,进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感,甚至使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逐渐封闭起来。

[4]尤其现今许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他们渴望与他人沟通感情,渴望得到他人关怀,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他们便容易转向网游世界寻找心理安慰。

还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兴趣爱好不多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甚至挫折感、自卑感,更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世界中,他们往往通过网络游戏中的不断得分、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和网友并肩作战得到网友的肯定、在讨论区发表信息获得网友的共鸣、或在虚拟社区中担任重要角色等方式,寻求到归属

中寻求心里寄托。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是影响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之一,有些父母只是过度管制,严厉苛刻的要求孩子,采用极端的惩罚方式,而有些父母则是过度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导致孩子走入网游的世界。

案例:

某校六年级男生小江,13岁,父母经营个体企业,平日因忙于工作和自身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导致孩子从五年级开始进网吧,很快成瘾,从此一陷而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且沾染上了说谎、逃学、打架斗殴、早恋等恶习。

时常欺骗老师和家长,逃课去网吧。

周末更不用说,常常在网吧一呆就是一整天,多次被父母从网吧里拽出来,进而暴打一顿,结果是毫不管用,反而使原本就问题重重的亲子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教育环境,也是目前孩子最主要的教育环境。

但由于我国教育方式和教学评价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学校管理和教育的方式不恰当,也导致学校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网络游戏成瘾的学生。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而一些学校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校里更多地是被动式的接受学习,缺少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

很多学校都是只注重灌输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忽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寻求刺激,而如今网络充满各种诱惑,小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较低,很容易就被各类五花八门的游戏所吸引,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

再者,学校只把学习成绩当成教学评价的核心,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疏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导致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下降,更易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沉溺其中。

(四)社会因素

除了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会导致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之外,社会环境因素对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首先,网吧监管的制度不严格,不少网吧营业者为以营利为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任由小学生进入。

其次政府防范措施不足,对于不法经营的网吧打击力度不够。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个涉及互联网方面的法规性文件,网吧管理条例等,在大的城区打击力度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一些小的城乡地区仍需加大管理力度。

再者,在城乡地区有多数网吧都建于学校附近,或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上,这样的外界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小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对其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

小学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不但会严重影响视力,而且还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发育。

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会造成小学生头晕,眼花,食欲下降,过度疲劳等各种症状。

长此以往,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这就容易引发各种躯体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大量案例已经证明,网络成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甚至出现个别青少年几天几夜在网吧游戏因疲劳过度而猝死的极端事件。

最新的科学研究还发现,这些青少年左前脑的正常发育随后会受到遏制,尤其是正处于早期智力开发的儿童,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5]

(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游戏成瘾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量案例证明,许多因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理,都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造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学专家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在心理上则表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等抑郁性神经症。

[7]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心理属于初步发展阶段,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以至于不能有一个很好的定位。

小学生本就不懂得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薄弱、不稳定,沉溺于网络游戏后,在心理上更容易进行自我封闭。

这些孩子通过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的打拼、搏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网络游戏社会如鱼得水,没有任何交流障碍,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采取逃避态度,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出现心理矛盾、自闭、压抑,焦虑抑郁症等种种心理疾病。

[8]

(三)对正常学习的影响

沉迷于网络游戏对于小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着严重影响。

网络成瘾的学生由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网络游戏上,不可避免地大幅减少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标准,以致学习成绩也一再下滑。

很多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导致学习障碍,轻者学习迟到早退,重者逃学甚至辍学,正常的学习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曾经的尖子生由于沉迷游戏,学习时间和质量受到影响乃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的实例屡见不鲜。

(四)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多数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都是网瘾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成瘾也酿造了一幕幕家庭和社会悲剧。

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开销也越来越大,而小学生的零用钱并不多,为了能够去上网,玩游戏,有些小学生甚至从家里偷钱出去上网,而且偷钱的数目也随着时间逐渐增多。

照这样下去,他们会越来越失去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走上更为严重的犯罪道路。

原本该是家长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青年,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世界,而变成祸害家人,社会的犯罪份子。

许多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网络游戏这个世界,而不顾一切,操碎了心,甚至牺牲自己,使得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四、解决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政府监管措施

要解决和防范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首先,社会和政府必须加强各项管理措施。

第一,加强国家立法的落实及对网络游戏监管力度。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多项有关规范网络的法律性文件,但是并未完全落实到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小城乡里,仍然存在较多违法经营的网吧。

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网吧经营者有机可乘,进行违法经营,引诱小学生上网。

对此,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国家互联网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相关部门加强各项整顿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者,对内容有严重危害的游戏应该严厉禁止。

第二,加强技术手段的控制,对网络游戏行业进行严格监管。

在网络管理方面应当加强技术手段的控制,利用高端的网络软件控制网络游戏的运作,禁止不良网络游戏在网络中发行。

开发一种可以辨别使用者年龄的软件,可根据玩家的年龄提供游戏供使用者选择,从而禁止其他玩家不能玩此些游戏。

同时,要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开发商、游戏经销商的市场行为。

要求其在销售和经营的同时对玩家进行宣传教育,让玩家知道网络游戏的危害,避免沉溺其中。

[9]第三,加强对网络游戏自身的规范。

当前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吸引着网络游戏者的眼球,让人留恋忘返,小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弱,容易受到诱惑,从而深陷网络游戏世界不能自拔。

所以网络游戏软件设计者应根据年龄进行设计,将游戏按年龄分类,以及设计提示窗口。

如每小时弹出提醒窗口,提醒用眼疲劳、游戏已进行多长时间、该休息了等等警示语。

还可设计一项电脑在游戏软件开始运行起,便按年龄所划分的游戏等级启动定点强行关闭的功能。

最后,政府还应鼓励游戏开发商开发绿色网游,设计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网络游戏,多建立一些专门解决网络游戏成瘾的机构和组织。

社会应当营造绿色上网环境,多开展组织防范和解决网络游戏成瘾的宣传活动。

(二)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其次,学校应当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为防范和解决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做好基础工作。

学校作为学生的培养基地,应采用恰当的教育管理方式,教师也不仅仅只是完成教育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定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多加宣传正确上网的知识,为学生构建健康的网络活动平台,营造良好的上网氛围。

学校也应该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等。

学校也应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如可通过各种有趣的心理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真实的个性,从而达到对学生的了解,更好的帮助学生走出网络游戏世界。

[10]学校应当多开展各类积极向上的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如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也应当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多采用情景教学,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满发挥积极主动性,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从网吧里吸引到学校里,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不要单单只是依靠考试成绩,如可以从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自理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

此外,学校还因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同心协力解决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

(三)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及氛围

对于一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家长通常会采取极端的惩罚方式,如把孩子毒打一顿,但是这样的方法往往只能起到短时间的成效,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

其实许多网络游戏成瘾的孩子都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所以作为家长,要防范和解决孩子网络游戏成瘾,必须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学会与孩子相处,交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多多带孩子去旅行或是参加各类积极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以转移孩子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降低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程度。

对于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网瘾孩子,父母应当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扫去心理阴影,避免孩子沉溺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对于网瘾中独生子女,父母不能一味的溺爱,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方式。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或是父母双方都有工作的家庭,要注意不能仅仅只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还应注重孩子情感上的满足。

对于有网瘾的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就应多通过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孩子的联系沟通,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要一味地只顾工作,将孩子放在家中置之不管。

像家中有电脑的家庭,家长应当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在电脑中安装限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软件,杜绝孩子受到不良游戏的影响。

总之,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是多元的,学生个人、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疑要社会、家庭、学校、小学生自己、网络游戏运营商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真正形成合力,才能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彻底改变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帮助他们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2]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11)[EB/OL].

[3]骆驼.预防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4]曹威麟,张菁,刘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报,2007,21(6).

[5]孔芳,刘美婷,姜小燕.国内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9(8):

15~16.

[6]单松.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研究[J].科学文汇.2010,(3).

[7]石燕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

(2).

[8]黄景春.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剖析与对策[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

(1).

[9]宋小花,乔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剖析与对策[J].中北大学学报,2010,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