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2484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形成D.华约的形成

2.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1993年,欧洲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

3.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D.北约成立

4.历史复习课上,李老师在幻灯片上呈现如下两幅图片。

本节课复习

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C.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多极化格局下的世界

5.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

6.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瞬息万变,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更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

下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①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8.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

这表明欧盟()

A.各国政治联系日益密切B.各国的经济差异不复存在

C.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调一致

9.2010年12日4日《广州日报》消息:

韩朝炮击事件发生后,中国为避免局势恶化,多次敦促有关方保持克制,建议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紧急磋商。

“六方会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

A.两极化B.单极化C.多极化D.全球化

10.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A.苏德战争B.巴以矛盾C.美苏争霸D.海湾战争

11.2013年张华同学与其父母一起到国外某地旅游,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持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

请你判断他们去的是

A.西欧B.东南亚C.非洲D.南美洲

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D.多极化

13.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现了美苏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华约的建立D.苏联解体

14.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往。

这个组织是()

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

C.联合

国D.亚太经合组织

15.下列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标志是

16.巴勒斯坦人用“人肉炸弹”在以色列超市、公共汽车制造爆炸案;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定居点进行残酷报复。

造成双方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因素包括

①宗教信仰不同②种族不同③争夺水资源④领土问题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这种现象实质上体现了

A.政治格局多极化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本土化D.区域经济集团化

18.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

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出现多极化的趋势B.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D.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19.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B.范围:

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C.方式:

采取一切手段D.正式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出台

20.当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有几千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动每年都要发生数百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

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①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紧张

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害

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

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21.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组织是(  )

A.七十七国集团   B.八国集团      

C.欧佩克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2.美国“冷战”中虽然没

有同苏联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仍然侵略过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是()

A.朝鲜和波兰B.朝鲜和匈牙利

C.越南和波兰D.朝鲜和越南

23.下列反映美苏争霸的事件是()

①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②展开疯狂军备竞赛

③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④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以下关于“冷战”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敌对的美苏双方没有任何的接触,互不干涉

B.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仍不断发生

C.是在两级格局形成后才出现的政策

D.双方相互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25.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这表明()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D.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26.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B.美苏争霸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7.2013年叙利亚武装冲突进一步恶化,叙国内对立双方互相指责,人民生活困

苦不堪。

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

这说明了

①当前世界和平依然受到威胁②中国在叙国内矛盾解决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8.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9.2013年3月2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五次会晤,会议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

实现发展、融合、工业化的伙伴关系”。

这表明

A.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B.金砖五国的各种利益趋于一致

C.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D.金砖五国合作共赢不再有竞争冲突

30.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用经济的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B.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C.用局部战争的手段打击亲苏势力D.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二、填空题

31.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的是______________。

(1分)

32.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敌对的大国集团形成往往使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动荡不定。

在这一世纪,曾形成三组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

(1)一战前,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___________。

(2)二战前和二战中,形成了德意日轴心国和___________。

(3)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北约和___________。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世界现代史上成立的国际组织。

(1)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

(2)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与以苏联为首的全面对抗。

(3)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34.苏联曾经是历史上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3分)

(1)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的形成。

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一度使得美苏双方形势紧张,并差点引发核战争的事件是。

三、问答题

35.(14分)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3分)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1分)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

(1分)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人了什么时代?

(1分)

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

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2分)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1分)

材料四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1分)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

(3分)

材料五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

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

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4分)

(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

“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2分)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

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1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

力。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ABC三项都属于“冷战”政策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是在1947年提出的,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被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故选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欧盟建立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盟,所以答案是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称霸世界,所以答案是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4.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相关知识,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和暂时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局面,这讲述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所以答案是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设计这种感觉的多极化趋势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史实。

四个选项中,很容易选出D项,因为《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签署于1942年,在冷战之前。

故答案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图片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制约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故答案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7.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以上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北约成立和苏军占领阿富汗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挑战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表现。

故答案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联盟的相关史实。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说明了欧盟成员国逐渐使用统一的货币,这表明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

故答案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以新闻材料作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六方”是包含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六股政治力量,其中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三个常任理事国,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多极化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60年代的美苏争霸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从图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可知,是苏联与美国的较量,事实上这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时事漫画,它不仅反映了美苏争霸,还反映了当时的优势在美国。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争霸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元的准确认识,依据题干中“不同国家的人都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

”等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成立后,将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组织,欧盟国家都是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元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冷战字的相关知识,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欧盟的相关知识,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欧盟成立后,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往,所以答案是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

D项图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简称“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它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A图是联合国的标志,联合国是世界性的政治组织。

B图是欧洲中央银行标志,C图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两者都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故选D。

考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巴以冲突的相关内容。

造成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因素包括:

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不同、争夺水资源、领土问题等,故选D。

考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和平与发展·干戈不息·巴以冲突

17.:

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为材料性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判断能力。

阅读题文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为跨国经营的生产方式,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据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学生要读懂材料再进行选择。

二战之后,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排除BD两项,但材料中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仍然有许多地区冲突在威胁着世界和平。

A项与题目关系不大。

故选C项。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动荡的中东地区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政策的理解。

冷战的定义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

故选C项。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世界局势的相关史实。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从题干中学生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因为恐怖主义组织造成了大量的生命消失,损失了宝贵的财富,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

故②正确。

因为这是世界问题,所以需要各国合作解决。

故④正确。

答案选择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发展中国家相关史实。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国际剥削、掠夺和控制,促进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而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组织。

为此发展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组建了七十七国集团,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开展南南合作。

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亚非拉

的奋起。

22.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的相关史实。

美苏冷战政策主张针对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出武装进攻外的一且敌对手段,所以在欧洲实行没有军事武力冲突的战争。

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亚洲相继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和越南的战争。

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

从19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到高潮,双方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苏联出兵阿富汗。

③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一个为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被动地位的经济组织,于1964年成立。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4.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史实。

首先学生要知道冷战政策的定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武装干涉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故符合题意的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5.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美国推行霸气主义的相关史实。

考察的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题干中,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表明美国统治领导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防止他们走上共产主义道路。

本来这些都是别的国家的内政。

所以明显表达了美国要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故选择答案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相关问题。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冷战政策是二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提出的。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随着1991年底苏联解体,杜鲁门主义失去了竞争对手。

美苏争霸也就不复存在。

华沙条约组织是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故答案选D。

考点:

冀人版九年级下册·冷战局面下的全球性竞争·冷战局面的形成;冀人版九年级下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两极格局的终结

2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仍然威胁世界和平,①④正确;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中国不会干涉叙利亚内政,因此不可能在叙国内矛盾解决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②错误,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

2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内容。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冷战中的对峙·冷战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世界的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

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发展

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

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中,进入世贸组织、参与成立金砖国家的合作等。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

“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

ABC的表述都有问题。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亚非拉的奋起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不得不面对拥有超强实力的苏联,因为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匹敌的政治军事大国。

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