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6174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9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docx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

 

毕业设计材料

专业班级社会工作2012

(1)班

姓名董华英

指导教师毛兴除(讲师)

所在学院人文学院 

 

2016年5月

总目录

 

一、毕业设计定稿

二、评语、评审表,评审记录

三、任务书

四、毕业设计申请

 

 

毕业设计

(服务方案设计)

题目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设计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012

(1)班

姓名董华英

指导教师毛兴除(讲师) 

所在学院人文学院 

 

完成时间:

2016年5月

承诺书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承诺书

校学位评审委员会:

我是人文学院12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本人学号,本人承诺本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凡涉及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释。

本人同意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学位论文(设计)进行检测,承诺经检测总文字复制比/相似比不超过30%,如有抄袭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由学术不端行为所导致的相应责任和处分。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一、服务方案概述1

二、界定及分析问题1

(一)理论层面的问题分析1

1.相关概念界定1

2.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2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分析3

1.城市流动儿童个人生活适应的不良4

2.城市流动儿童人际交往适应的不良6

3.城市流动儿童环境适应的不良8

三、解决问题的服务分析9

(一)服务的理念与理论9

1.服务的理念9

2.解决问题的理论11

(二)服务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12

1.服务的总体目标12

2.服务的具体目标13

(三)服务的内容与方法13

1.服务内容13

2.服务方法15

(四)服务的流程与框架16

1.服务的流程16

2.服务的框架18

四、干预的具体过程及应对策略19

(一)干预问题的具体过程19

1.小组干预19

2.社区干预25

(二)干预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29

1.来自服务对象的问题和应对29

2.来自服务资源的问题和应对29

五、服务方案的可持续性分析30

(一)服务方案的独特性分析30

1.在专业服务理念理论的指导下30

2.多角度分析问题与介入服务30

(二)服务方案的可持续性分析31

1.服务对象的可持续性31

2.服务资源的可持续性31

参考文献32

致谢34

附录35

一、服务方案概述

据国家统计局14年的数据,大陆总人口13.6亿,随父母进城的城市流动儿童约有2.5亿人口,这相当于总人口的18.38%[1]。

这一数量巨大的未成年群体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引起了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环境的不断变动下,流动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着社会适应问题。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人生活适应方面、人际适应方面以及环境适应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提供专业服务。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服务来协调学校、社区、父母以及儿童本身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增强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的互助小组。

总目标为让城市流动儿童加快融入新城市,适应在新城市的学习生活,包括与同伴、老师、家长的相处,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走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城市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该项目秉承助人自助、平等和接纳与尊重的理念,以人在情境中理论、移民同化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具体解决问题的理论,采用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城市流动儿童提供心理话大冒险、行为规范教育、城市文化生活知识普及和三位一体化帮帮乐等内容的专业服务。

本篇设计主要针对杭州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该教育服务区是(祥符居民区、祥符桥社区、孔家埭社区、陆家圩社区、新文社区、星桥社区、渡驾桥社区、花园岗社区、方家埭社区、勤丰小区、总管堂社区、郭家厍社区、阮家桥社区、庆隆社区、化纤新村、勤丰小区、美林湾)内的非杭户籍学生。

鉴于该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该小学的学生存在的社会适应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计划。

二、界定及分析问题

(一)理论层面的问题分析

1.相关概念界定

城市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或监护人从农村流入城市的6-14周岁之间的学龄儿童[2]。

其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没有现居住地户籍的,但是是有学习能力的。

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较长期居住在城市,无常住户口,在城市从事劳务、经商、服务等活动以获得工资收入或者经营收入的外地人员,其原身份是农民。

社会适应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

个人通过社会化,明白了自己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与社会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中与社会行为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3]。

2.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

儿童少年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过程及结果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所指出:

“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一,自然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人的心理发展也会反映出他所存在的环境[4]。

如生活在山区的人多是吃苦耐劳、身强体壮的,生活早热带地区的人普遍早熟。

其二,社会环境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家庭的生活方式、物质条件、文化素养和家庭生活中的气氛,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直接深刻并持久深远的影响。

而许多教育专家也表示,环境的变化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性格形成最主要因素。

笔者认为,城市农民工子女面临家庭、生活、学习各方面的不断变迁和挑战,在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有些家庭不得不被迫或自行选择离开家乡,到新的城市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将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新的城市生活。

大人的适应能力一般都强于小孩,小孩身心各方面都仍在发展之中,这样的环境变化会在流动儿童在个人生活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上的细微之处上有所体现。

(1)流动儿童无法及时对新城市作出个人生活上的转变

经相关文献显示,大多数城市流动儿童无法适应个人生活上的一些改变,原因如下:

第一,城市与农村在社会形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会不经意间带给城市流动儿童、流动家庭很多困惑。

第二,语言不通是一重大难题[5]。

流动儿童进城之初以及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仍旧习惯性使用方言与他人交流,特别是同族群体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显然,流入地与流出地间的语言毕竟存在差异,两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障碍。

第三,城市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偏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在城市生活成本高,所以城市流动儿童的生活水平较于城市儿童低很多。

经济条件一直是城市流动家庭的一大难题,由此可见城市流动儿童在很多时候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心灵上会有所不满足。

第四,由于没有当地户口,流动儿童的很多权利在城市中也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比如:

升学、保险等等。

这些都对流动儿童在个人生活上造成很大的困扰。

(2)流动儿童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此外,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从小所处的环境不同,可能导致的行为也不同。

行为的不同,会使得流动儿童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显露出来,不免会出现摩擦,口角,互不相让[6]。

对于新城市新学校的陌生,也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促使他们缺少足够的自信去结交新的朋友。

往往在此基础上,容易形成一个极端的局面,性格内向的流动儿童越来越不爱讲话,父母也没有及时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变化。

长此以往,他们会出现害怕交往的心理或者不愿去交往的心理,这对未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流动儿童缺失对新城市、新社区的归属感

相关资料表明,流动儿童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之后,他并不了解该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很难融入该城市,掌握其生活的节奏。

再者,环境的改变会让流动儿童的内心一下子无法适应,即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环境因素占很大比例[7]。

他们想念家乡,心情无法得到平稳,对于学校、社区的陌生感需要时间来适应,所以在如此情况下,一些流动儿童会无法快速进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他们必然会产生社会文化的认同感缺失,对社区的归属感缺失的现象。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分析

本项目通过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在杭州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发放关于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的问卷共计120份,有效回收100份。

这个群体在流入杭州这个城市之后,存在三方面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个人生活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环境适应不良。

笔者认为,要针对解决“三不良”,我们必须有多方面的协作,包括学校、学校老师、家长的陪伴、社区的资源利用等。

根据调查分析,这些参与调查的城市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如下(见表2.1,表2.2,表2.3)。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大部分人群都会为想要得到一份薪酬比较高的工作或者想要孩子能够上好的学校,过上好的生活而来到杭州谋生活。

表2.1城市流动儿童家乡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浙江省

72

72%

省外

28

28%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表2.2城市流动儿童来杭年数情况

年数

人数

百分比

3年以上

32

32%

1年~3年

42

42%

1年以下

13

13%

刚来不久

13

13%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表2.3城市流动儿童来杭转学情况

转学情况

人数

百分比

20

20%

没有

80

80%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1.城市流动儿童个人生活适应的不良

(1)个人来杭时间并不长,一下子难以融入新城市

经调查数据显示,2/3的城市流动儿童刚来不久,可见城市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很强,相对时间又较短,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新城市,而对新城市的融入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

(2)城市流动儿童的课堂节奏跟不上

城市与农村在社会形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使用当地方言会让流动儿童有些听不懂,意思理解掺杂着个人情感,出现偏差。

经调查显示,98%的老师在上课都是使用普通话的,2%的老师是不使用普通话。

所以不存在上课听不懂的现象,如图2.1,只有12%的学生认为上课节奏的挺好的能接受,48%的学生认为还可以但并不是很好,37%的学生认为有点快,3%的学生认为太快了完全跟不上,由此可见,学生对城市老师的上课节奏很难跟上,这将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学习。

图2.1城市流动儿童认为新城市老师上课节奏快慢程度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3)城市流动儿童对课余作业表示很有负担

城市流动儿童与本就在城市生活学习的孩子各方面有所不一样,虽然流动儿童对自我认同产生困惑怀疑,但其理想角色向城市倾斜,他们努力地适应城市的一切,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本缺失的困境,使得他们处于竞争的劣势,他们的城市化面临着各方面的困境。

相比较,他们在家乡学习的时候作业量相对少很多,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学习竞争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必须跟上节奏,老师会布置很多的作业。

调查显示,如图2.2,37%的学生认为课后作业很多,50%的学生认为还好,12%的学生认为一般,而只有1%的学生表示作业很少。

因此,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给自己,包括课后的放松,与同伴的玩耍等等。

图2.2城市流动儿童认为新城市的作业量情况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2.城市流动儿童人际交往适应的不良

(1)城市流动儿童在融入集体生活中有困难

经调查显示,城市流动儿童常常会出现莫名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在来杭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调整好心态去迎接新生活。

见图2.3,77%的城市流动儿童经常会偶尔会出现孤独感和自卑感,他们对自己并不自信,害怕去做很多改变,只有23%的城市流动儿童较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

在心理频繁变化下,如图2.4可见,15%的城市流动儿童在进入新学校,融入新集体时,都会觉得有很大困难,62%的城市流动儿童认为一点点困难,而只有23%的城市流动儿童认为不存在问题。

基本情况也显示20%的城市流动儿童都曾在杭州转过学,不断的环境变化,使得城市流动儿童需要不断去调整心理,而此刻的城市流动儿童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些情绪的波动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图2.3城市流动儿童自卑感和孤独感调查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图2.4城市流动儿童融入新集体情况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2)城市流动儿童在校朋友数少

杭州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当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集合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时候,文化差异,从小生活的环境差异,导致他们在行为规范上有很大不同。

经调查显示,(如图2.5)7%的流动儿童表示在新的学校里好朋友很多,56%的说只有一些,36%的表示很少,而竟然有1%的流动儿童说一个都没。

显然可见,极小部分的城市流动儿童能很快适应新城市的生活,但大多数城市流动儿童暂时无法进入新的学习生活中,对与同学的交往显得有些恐惧。

图2.5城市流动儿童在校朋友数情况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3)城市流动儿童对于同学关系并不满意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86%的城市流动儿童认为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般、还行。

但还是存在14%的城市流动儿童认为并不满意与现在班级同学的关系。

说明一部分城市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上出现偏差,并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同学关系。

图2.6城市流动儿童对于同学关系满意情况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3.城市流动儿童环境适应的不良

(1)城市流动儿童容易产生对新城市的陌生感

流动儿童随着父母或亲属来到新环境,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以及对这个城市的陌生感与抗拒感。

他们往往无法很快地从农村生活转变到城市生活,一个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调整。

还有一些流动儿童会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经常性改变生活的环境,经调查结果显示,20%的城市流动儿童都表示曾在杭州经历过转学,而每个城市的生活特色又不同,所以对于城市流动儿童来说,环境的不断改变对其的成长影响很大。

(2)城市流动儿童缺少社区认同感、归属感

城市流动儿童居住的社区并不固定,经调查显示,在杭州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的非杭户籍学生中,(如图2.7)17%的学生知道自己所住家的社区在哪里,59%的学生听说过但并不知道在哪里,而24%的学生完全不知道。

这归根于父母没有好好跟孩子介绍社区所具备的资源,经数据显示,(如图2.8)3%的家长会经常带着孩子去社区,45%的家长偶尔会,22%的家长一般不会,30%的家长基本没有。

这意味着在家长跟孩子心里并没有形成强烈的社区意识,也没有好好利用社区这个资源,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少与社区的交流联系,缺失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2.7城市流动儿童对社区的认识程度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图2.8家长带城市流动儿童去社区的情况

数据来源:

笔者实地调查所得

(3)城市流动儿童对新城市的文化生活并不了解

社会文化的认同感缺失,归属感缺失,流动儿童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之后,他并不了解该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很难融入该城市,掌握其生活的节奏。

他们会失去与该城市的链接,没人去给他们传递一些关于新城市的文化知识,他们只用自己的肉眼去认识这个城市,难免会存在偏差。

三、解决问题的服务分析

(一)服务的理念与理论

儿童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别快的时期,是人的行为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很多问题和行为都可以从他的童年时期的经验中找个根源。

罗宾斯(Robins)的研究发现,那些童年期有严重反社会行为情节的儿童,有较高比例后来成为反社会的成年人;而没有这种历史的儿童则在以后的发展中极少有被判断为反社会的。

1.服务的理念

(1)助人自助

这是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助人自助不是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指社会工作者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在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二是指社会工作者坚信每个人、每个群体或组织都有解决自身困难和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引导和帮助,发展自身的潜能,自立自强,最终自己客服困难,重新融入社会。

城市流动儿童随着环境的变化,在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后,各方面显得不适应。

无论是个人适应情况、学校适应情况、还是社区适应情况。

该项设计主要针对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理念,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方式,使得流动儿童增强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

能够让流动儿童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独立解决问题,帮助流动儿童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

(2)平等

社会工作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所有社会成员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是平等的。

因此,社会工作救助服务对象不是基于任性的同情与怜悯,也不对服务对象持有是非判断态度,而是积极地去了解他人的独特之处,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需要,强调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服务对象,接受、理解和尊重其生活处境。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生来就是平等的,在适应性方面,我们要积极关心城市流动儿童,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自我认识,积极应对环境对于他们产生的影响,使得他们加快融入城市化生活。

(3)接纳与尊重

接纳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认同矫正对象的价值观和言行,而是将他的言行与他本人分开来看。

我们接受的是他这个人,任何个体作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接纳是尊重的先决条件,透过尊重,我们可以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宽松的环境。

透过尊重,双方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工作关系,真诚表达,真心互动,提高工作效率。

透过尊重,唤醒对方的自尊,激发他重新审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回复生命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实现人生自助,回归社会的目标。

首先要接纳流动儿童,环境的改变会使其出现很多不适应的症状。

虽然他们有可能行为偏激,有可能心里孤独,但是我们要接纳这样的他们。

其次,给予流动儿童尊重,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敞开心扉去说出困扰已久的问题,帮助解决适应问题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2.解决问题的理论

(1)人在情境中理论

“人在情境中”包含了三个层面:

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

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

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

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人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

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

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

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

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

一些流动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维持好良好的调和度,以至于他们的身心遭受一些苦痛。

我们要把他们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找到并理解这种不适应的原因所在,并及时去帮助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而在帮助过程中,通过环境层面入手是很重要的一个介入方式。

(2)移民同化理论

戈登(1997)提出七个维度衡量族群关系,且这七个维度是按照一定顺序产生。

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文化涵化首先发生同时不可避免;同时,若文化涵化和结构性融化没发生,那么其他维度的发生则不可能[8]。

因为大多认为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逐步接受城市社会的语言、文化、行为和思维方式,并最终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只是在先后次序上存在差异。

在此范式下,朱力(2002)提出了流动农民的城市适应有经济、社会、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心理适应是适应的最高等级[9]。

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归结于心理活动,或起源于心理活动,在心理适应的同时能够增加经济适应与社会适应所带来的成效。

该项目中反映出不少流动儿童是因为其家长到新城市而跟随来的,不管对于家长本身或是流动儿童本身,都具有在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次的递进,且心理适应是适应的最高等级。

由此可见,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变化是帮助解决其适应性问题的关键。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知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必须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和危机[10]。

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产生消极影响。

此处,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服务中,着重指出埃里克森所说的第四阶段,称为:

学龄期(约6~12岁)。

大多数儿童在整个发展阶段中,都在学校度过,并且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

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勤奋是受鼓励的,而鼓励则来自于此阶段的社会重要他人—家长、老师、同学和邻居。

若能解决处理好家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在这一阶段所给予儿童的鼓励,则能使其在城市个人适应、学校适应、社区适应,则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顺利征服这个适应性问题。

若没有做好心理社会的应对措施,则会加剧流动儿童的心理创伤,以至于出现更危险的行为举止。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这些需求是从外部满足逐渐向内在满足转化的,也就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

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不适应体现在生理上的需要,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11]。

再者,也会存在感情上的需要,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关系融洽。

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并成为一员相互关心和照顾。

从人类的需求出发研究人类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对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形成不同性格和特质的流动儿童的内在需求倾向,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中希望能有更好的朋友,能有更好的生活基础,能有更好玩的地方,能遇到更慈爱的老师更可爱的同学。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城市流动儿童渴望在新的校园和老师同学有一个良好的关系链接,友爱的需要,归顺于班集体的需要,想要和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共同成长。

这些都只是外在的看得见的需求,而其内心也渴望不再孤独,爸爸妈妈能有多些时间的陪伴,自己能多和同伴一起玩耍等等,同样也属于感情上的需要。

(二)服务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1.服务的总体目标

让城市流动儿童加快融入新城市,适应在新城市的学习生活,包括与同伴、老师、家长的相处,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走向,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城市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2.服务的具体目标

(1)通过项目给予城市流动儿童机会,去向他人表达内心对于城市生活的情绪,宣泄一些负面情绪,提供正能量,减轻新城市新生活带给流动儿童的心理压力。

(2)加强流动儿童的行为规范引导和教育,树立城市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并尽快在新的环境中适应生活,结交新的朋友,适应新的学校与生活。

(3)鼓励城市流动儿童多参与合作活动,多了解城市文化元素,使他们更加了解城市教育和学校生活的特点及发展,深入了解城市文化生活。

(4)提供机会让他们多去参加社区生活,利用好社区的一切资源,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