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4985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怀来县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草?

案)

一、“十五”期间怀来县城镇化建设回顾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十五”期间,怀来县城镇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以县城沙城镇为核心,以县域范围内其他建制镇为二级核心,以集镇和村落为基础的多级城镇体系。

全县180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由二OOO年前的6个镇、11个乡、279个行政村到“十五”期末发展为11个镇、6个乡、279个行政村。

由二OOO的全县总人口32.4万人,发展到“十五”期末的34.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3.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9%。

由于我县经济欠发达,城镇发展起步晚,在“十五”期间我县主要以县城发展为主。

县城城区面积由二OOO年的9.7平方公里发展到“十五”期间末的12.4平方公里,人口由二OOO年的7.08万人,发展到“十五”末期的10万人。

“十五”期间,我县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深化城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围绕建设“两城一市”(“两城”即中国葡萄·葡萄酒城、北方太阳能城,“一市”即京西北区域性商贸市场中心)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土地要素流动,吸纳全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逐步走出一条“以地生财、多元投资、良性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主要成果是:

(一)抓龙头,高起点、高标准的绘制发展蓝图。

“十五”期间,规划设计费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怀来县县域总体规划、怀来县城区总体规划,怀来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怀来县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怀来县新保安镇、北辛堡镇、官厅镇、桑园镇、东花园镇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完成了县城46平方公里、各镇20平方公里的千分之一地形图测绘工作。

全县各村自筹资金完成了本村的建设规划,到“十五”期末全县村镇规划率已达100%。

(二)抓管理,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县境内有一座水库:

官厅水库。

四条铁路:

丰沙、京包、大秦、沙蔚铁路,县境内铁路总里程130公里,有17个候车站点。

四条公路:

110国道、京张高速、宝平线、野康线,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63公里。

县域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县城建有日供水2万吨的水厂一座,其他乡镇和村庄建有供水塔,县域内供水主管道总长度100公里(其中县城供水主管道35公里),年供水达到1300万吨(其中县城年供水730万吨)。

县域内17个乡镇排水设施占有率为35%,排水主管道全长36公里(其中县城的排水主管道为30公里),日处理能力为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

道路建设近二年实施村村通工程,增加了硬化道路长度,全县道路长度250公里(其中县城内道路长度为50公里)。

全县村村通了电,有九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安装了路灯,全县拥有路灯2400盏。

公共绿地面积在我县所占比例很小,只有县城建有文化广场、政府广场,和一个小公园,还有零星的街头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平方米。

全县有液化气站4处,天然气站1处,燃气普及率达到30%。

县城内建有4座集中供热站,可供140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还建有分散的供热锅炉,县城内集中供热率达到50%。

县城内有公交车线路三条,有出租小型轿车120辆,出租面包车280辆,出租三轮车110辆,连接各乡镇和外县市有长途汽车30余班次。

各乡镇都建有公共厕所,均为旱厕,县城内建有公共厕所38座,其中水冲厕所二座。

县城内年清运垃圾47万吨,建有垃圾填埋场一处。

“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

(三)抓落实,按照规划搞好城镇建设。

1、住宅建设: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十五”期间我县先后建设了富达园、嘉馨园、华佳、金凤、大华、拆迁安置小区等六个住宅小区,投资6.35亿元。

还开工建设了北美枫情、新东方城市广场、怡兴家园等住宅小区(在建)。

规划布局疏密合理,楼群景观错落有致,是宜居的住宅小区。

2、道路建设:

县城建成了长城路、龙潭东西街、永安街、工业街、新兴北路、燕京路、建设路、府前街等道路工程,按照总体规划中的路网规划进行建设。

新保安镇修建了西大街,其他乡镇和村庄也陆续修建了本村镇的道路工程。

3、建筑设计务求精品,力求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城市品位。

县城内的明珠广场、广电中心、实验中学、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地税局、财政局、供电局、县政府、交通局、国土局等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建筑景观自成风格,既新颖大方,又十分壮观。

其他乡镇也陆续建设了一些新的建筑,新保安中学教学楼、狼山中学教学楼、存瑞中学教学楼、第五中学教学楼、土木镇人民政府办公楼等,为各乡镇增添了新的亮点。

4、环境建设,为了改变城镇环境状况,提高城市品位,“十五”期间在县城建了占地150亩的文化广场,开辟了多处街头绿地,绿化了东沙河。

其他乡镇在美化城镇方面,借助自然田园风光,使城镇绿在大自然,美在小环境。

(四)城镇公益设施、生活设施日趋完备,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十五”期间我县还先后建成了县敬老中心、燕山公墓、县医院门诊楼、外科楼,沙城实验中学,存瑞中学、第五中学、双语学校等一大批公益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京西果菜批发市场、农机汽车大市场、建材市场、土木煤炭市场等市场区,对进一步搞活县域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五)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十五”期间,由于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县城和各镇政府所在地每年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20000人,全县城镇居住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已达到13.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9%。

全县建制镇所创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收入的比重为75%。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五”期间,我县城镇建设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城镇化水平标准还很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要实质性的城镇建设规模,要能够吸引和吸纳农村人口,要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就需要在“十一五”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展望

全县城镇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有作为地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以加快城市化建设为主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不断创新,使我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从我县目前经济结构来看,工业和第三产业已经迅速崛起。

其中:

工业形成了依托资源优势,以酿酒、冶炼、矿产、建材、服装、食品、工业玻璃为支柱产业的轻重结合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也正由传统的服务业向包括商贸、金融、旅游等全方位、现代化服务行业转型。

一些特定品种的农业、林果业产品,已成为省级畜牧、水产和果品生产基地。

其中葡萄的生产和加工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由于地理区位上的邻近,还成为京津四大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之一。

在地理区位上,我县位于张家口市东南部,是首都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地,是沟通东北、华北、华南、京畿与西北地区的咽喉和枢纽。

我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煤、大理石、石灰石和硅石等,丘陵地区的果林出产高品质的水果、葡萄、苹果、鸭梨等,远销京津和全国各地,也是地方食品加工业的最好原料。

我县还有丰富素质高的劳动力,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

我县有湖光山色,有河川林园,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具备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位于京津冀都市经济圈核心区,庞大的都市群体,方便的交通联系,可推动怀来旅游产业。

我县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是在进行水源保护、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合理地利用县域内的各种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开拓高效益的市场,增强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可以有效的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县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理念是“突出中心、注重路网、遵从自然、产业导向”。

形成“一个中心、十字构架、三足鼎立”的格局。

(一)“十一五”期间县域城镇体系的分布

一个中心就是以县城沙城为中心,形成沙城经济区。

沙城是怀来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河北省域规划中,沙城为区域性的中等城市,在“十一五”期间人口将达到15万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7平方公里。

到2015年以后人口将达到20万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0平方公里。

在“十一五”期间沙城自身的经济发展将达到更高的水平,以葡萄加工工业、工业玻璃、太阳能利用产品制造、钢铁业等主导产业为导向的重点企业能够带动相当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和服务、附属企业的发展,同时促进沙城商贸、金融、保险、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复合发展。

因此沙城作为中等城市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十字构架,就是以京张高速公路和沙东公路形成十字形态的城镇构架。

三足鼎立,就是三个副中心:

新保安经济区、东花园经济区、官厅经济区。

新保安经济区:

新保安位于怀来县西部,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面向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和商贸,并且有一定的旅游资源。

在这个区域范围内西部有鸡鸣驿乡,可作为古城保护的旅游地,并且建有怀来第二大煤炭市场。

与之相邻的西八里镇是重要的蔬菜基地。

南部的大黄庄镇,人口多,粮食丰产,并建有小型的加工企业。

北部的八宝山,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黄龙山庄作为自然旅游地。

在“十一五”期间,应以发展建设新保安为主,人口、资金向该镇集聚,形成西部县域的副中心。

东花园经济区:

东花园位于怀来县东部,距北京70公里,距着名的八达岭长城15公里,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京包铁路从镇北侧穿过,京张高速出入口设在镇南,野康公路也在镇南侧通过。

官厅水库大部分都在本区域内。

西部的小南辛堡镇,地域广阔,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南部的瑞云观乡,具有山区特色。

东接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

由于本经济区域区位优势十分独特,可以直接受到来自北京市的经济辐射。

再加上地势平缓,用地条件良好,是投资的理想场地,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东花园科技园区的发展,该区域的经济实力必然会壮大,调整东花园镇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尽快将镇区培养成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东部的中心,县域的副中心。

官厅经济区:

该区位于怀来县南部,紧邻官厅水库,官厅水库被确定为北京第二水源地,受到保护,制约了湖面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本区域自然条件差,南部的孙庄子乡是怀来县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乡,乡域人口分布分散,自然村落联系困难。

西部的桑园镇,位于主中心和副中心之间,主要以种植葡萄为主,经济条件好。

在“十一五”期间应将官厅镇东迁至五里疙瘩,此处地域开阔,又是野康公路、沙东公路的交汇处,而且距桑园较近,有较好的建设用地;还应将该区域内孙庄子乡等分散的自然村迁至此处,有利于人口的积聚和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应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形成环北京的旅游新区。

该经济区是南部的中心,县域的副中心。

东部的北辛堡、狼山、土木,北部的头二营、王家楼等乡镇,在“十一五”期间根据自身的特色发展壮大。

(二)“十一五”期间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项目

我县城镇化发展的组织框架为:

中心城市(沙城)——副中心城市(新保安、东花园、官厅)——建制镇(桑园、北辛堡、存瑞、小南辛堡、土木、大黄庄、西八里、狼山、鸡鸣驿、瑞云观)——中心村——行政村。

小城镇的数量由“十五”期末的11个,发展为“十一五”期末的14个。

城镇人口由“十五”期末的13.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发展为“十一五”期末的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4%。

搭好骨架使城镇建设有序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沙城拓宽和新建道路5条,总长度28000米,东花园新建道路3条,总长度5000米,新保安等其他镇新建道路12条,总长度15000米。

工程项目内容包含了征地、给水管线、排水管线、路灯、道路绿化等。

为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在“十一五”期间,日处理污水量3万立方米的沙城污水处理厂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预计在2007年末投入使用。

年处理垃圾量9.5万吨的沙城垃圾处理场2006年立项,争取国债或贷款,力争在2009年投入使用。

东花园镇建一处年处理垃圾量2万吨的填埋场。

其他各镇在“十一五”期末一要建设一处按人均日产垃圾量1.2公斤计算的垃圾填埋场。

提高生活质量,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十一五”期间,对沙城东沙河进行分段蓄水改造,河底做胶泥防渗处理,河床做防渗衬砌,分段做橡胶水坝,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蓄水成河,两岸绿化带乔灌木结合。

形成河水清澈、百花簇新、柳树成荫的美好景观。

在沙城建三个街心花园,扩大绿地面积,供人们休憩娱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十五”期末的2.6平方米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6平方米。

其他各镇在“十一五”期间要在本镇内结合林果地,开辟至少一处的公共绿地。

全县各城镇要结合每年的植树造林,营造本城的防风林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日益增多,目前车辆随意停放,占街占道、影响交通、有碍观瞻。

在“十一五”期间,在沙城内建2处公共停车场。

在县政府办公楼南面建一处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的城市广场。

其他各镇根据自身的条件,对现有戏台前的空地进行硬化、绿化、美化,成为人们休闲之地。

在“十一五”期间要注重城市功能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工作。

“十五”期末公共厕所少是各个城镇的通病,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公共厕所的建设,凡新建的大型对外经营性楼房,都要在楼内设置对外的公共厕所,沿街按照300—500米设置一处公共厕所的要求,增建新的公共厕所。

安全消防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各城镇要对现有的公共消防设施进行维修,并且按照规划要求安装新的的消防栓,要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配足消防设备和人员。

增强消防意识,消除各种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十一五”期间要扩大生活燃气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呼——张天然气管道开通以后,要积极做好管道入户的各项工作,按照规划要求铺设输气管道和配气管道,保证居民用上放心、安全的天然气。

要继续做好集中供暖的管理工作。

扩大供热范围,减少小锅炉的个数。

保护大气,减少污染。

在“十一五”期间要解决供暖与收费的矛盾,既保证居民冬季的供暖,又要保证供热企业的正常经营,使供热事业走上正轨的经营轨道。

根据城镇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在“十一五”期间,沙城将新建2—3个住宅小区,5个农民住宅小区,用以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为节约土地,改变旧城面貌。

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对旧城实施改造。

这项工作虽然十分艰巨、困难重重,但是旧城改造仍然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沙城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对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实施改造,改善沙城对外商口,提升城市品位,新建50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180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并对站前广场周边的旧平房拆迁改造为新的商住区。

对北火巷两侧、长城中路正阳商场及周边民房、小姚庄区段的平房实施拆迁改造。

拆除旧平房,建设新楼房。

沙城长途汽车站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将对沙城长途汽车站实施搬迁改造。

在长城北路西侧,将建成集商贸、汽车客运为一体的沙城长途汽车站。

其他各镇也将对旧城实施局部改造,拓宽道路,改建商业街,吸引客流和人流。

在“十一五”期间各行各业将共同努力奋斗,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使建设项目落到实处。

城市建设是全社会各个部门共同的事业,社会全民要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建设一个和谐、优美、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三、实现“十一五”城镇化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怀来县在“十五”期末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22个扩权县之一,这就为怀来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城镇化的发展要有重点,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新思路。

1、继续突出“龙头”作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搞好城镇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梯次发展”的城镇建设思想,要认识到县城“比大城市容易控制,比小镇具备实力”的优越性,在创造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上做文章,力争把怀来县城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的、文化的、舒适的、便捷的、安全的、健康的中等城市。

2、以改善副中心镇基础设施条件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要大力发展县城,优先培育副中心镇,合理发展一般乡镇,“念葡萄经、打旅游牌、走联合路、做环境文章、构建中等城市”。

3、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成规模、上档次、劳动力密集型的、环保型产业项目。

要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基础设施社会化”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措资金,对来本县投资建厂的项目给予极大的优惠。

投资环境要能够吸引人、引来人、留住人,只有多建经营场所,才能吸纳人流、才能集聚人力、物力和财力。

形成企业、资金的合理积聚,带动城市人口的积聚,加快县城向中等城市迈进的步伐。

4、加快城镇建设,走工业兴城、产业富城的路子,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网络,开发第三产业,增加服务行业工作岗位,改善市民工作、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吸纳京津都市群体开辟第二居所。

5、注重保护环境,坚决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污染严重的项目,效益再好、规模再大也不能上,要坚持不懈,通过改造城市,达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6、着力把县城沙城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

按照《怀来县县城区总体规划》,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分区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力度,扩大城区面积,提高城市品位,重点抓好县城22公里环城路建设及道路两侧商贸设施开发,沙城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府前街会展中心及一些公益设施,沙城民营工业园区、市场区等,使功能更趋完善。

为减轻长城中路的交通压力,要拓宽文昌南路,修通府前街等基础设施工程。

7、要集中力量对三个中心镇实施投资改造,从基础设施抓起,要给予宽松的政策,扩大筹措资金的渠道。

对其他乡镇根据所处的地理和自然经济条件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梯次推进,实施政策和资金扶持。

鸡鸣驿实施古城保护工程,达到吸引游客观光的条件;土木镇继续把煤炭市场做活、做大、做好;桑园镇紧紧抓住葡萄产业;官厅镇扩大旅游业,建好旅游设施,与桑园镇联手形成田园风光旅游;其他的乡镇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十一五”期间,要把城市化摆上活跃经济全局的战略位置,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坚持产业兴市,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房屋再多,街道再美,不过是漂亮的空壳,因此,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尽快扩大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区域发展优势,形成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充分挖掘经济资源和发展潜力,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空间,走特色取胜之路。

培养壮大酿造、冶炼、矿产、建材、工业玻璃、葡萄、蔬菜加工和新型、高科技等特色产业,提高特色产业贡献率。

加快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竞争力。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内涵,树立城镇内在形象,注意保护、发掘、营造和展示当地独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使我县城镇化焕发独特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