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042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选择题

1.东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建都于(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2.自古以来“倡廉则兴,腐败则亡”。

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严惩贪官污吏(  )

A.汉高祖B.王莽

C.汉武帝D.光武帝

3.“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这首民谣反映出民间什么样的情绪(  )

A.反抗B.服从C.敬畏D.高兴

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

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镇压的农民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D.“国人暴动”

6.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  )

A.张角B.陈胜C.吴广D.项羽

7.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

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1)材料一的“中兴”指哪个朝代?

这段话是谁说的?

“大汉”是谁开创的?

 

材料二 《后汉书·梁冀传》:

“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

‘此跋扈将军也!

’”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怎样的政治状况?

 

材料三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结合材料三,你能比较一下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吗?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东汉建都于洛阳。

2.D [解析]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统治而严惩贪官污吏。

3.A 4.D

5.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所述发生在东汉末年,故选B。

6.A

7.A [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黄巾起义有“太平道”这个宗教组织,而秦末农民战争中没有宗教组织,故选A。

8.[答案]

(1)东汉。

光武帝刘秀。

刘邦。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相同点:

它们都是用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不同点:

①陈胜、吴广起义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是经过长期酝酿,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

②陈胜、吴广起义临时采用带迷信色彩的活动作了简单的舆论准备;而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运用宗教作掩护,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组织、准备,宣传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和形式更为高明。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兴亡的基础知识。

(1)问从材料中的“中兴”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判断。

(2)问根据图片和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第(3)问考查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主要从性质、口号、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导学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学习目标】

1.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是导致东汉走向衰败的主因。

【学习重点】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习难点】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

东汉的兴亡

【自主学习】

1.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

公元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史称________。

他就是光武帝。

(3)经济发展: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3.黄巾起义

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史上称为“”。

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失败,但起义沉重。

【合作探究】

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的原因?

【当堂达标】

1.(结合下边的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A.211年B.193年C.210年D.194年

2.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虽存续仅14年,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

A.夏朝B.商朝C.秦朝D.新朝

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

4、东汉的首都在()

A.长安B.洛阳C.大泽乡D.巨鹿

5.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A.释放奴婢B.实行三十税一C.严惩贪官污吏D.兴办太学

6、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

7.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

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④

8.汉高祖与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A.退役兵士,免除若干年徭役B.释放奴婢为平民

C.让战时逃亡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D.惩处贪官污吏

9.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0.“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D.东汉黄巾起义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基础训练

【学后反思】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课时同步练习: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西汉宗室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建立政权,因其都城位于西汉都城的东边,故将其政权称为东汉。

刘秀定都于

A.长安B.洛阳

C.镐京D.咸阳

2.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是

A.刘邦B.刘彻

C.刘秀D.刘恒

3.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A.释放奴婢B.实行三十税一

C.严惩贪官污吏D.兴办太学

4.东汉后期交替专权的是

A.外戚和宦官B.外戚和豪强地主

C.诸侯和宦官D.诸侯和豪强地主

5.“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于

A.秦朝末年B.西汉中后期

C.东汉初期D.东汉中后期

6.创立太平道并领导了黄巾起义的是

A.王莽B.陈胜C.张角D.刘秀

7.黄巾大起义发生在

A.西周后期B.秦朝末年C.西汉末年D.东汉后期

8.下列根据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所采取的措施而总结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释放奴婢轻负担

B.减轻刑法并郡县

C.裁减官员惩污吏

D.压迫民族激矛盾

9.有人说:

“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10.“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

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

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王莽篡权,建立新朝

11.下列有关黄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②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③最终被残酷镇压了

④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2018年湖北襄阳)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3.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人口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人口从359万增加到620万。

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融合加强

14.小英在学完某课内容后,创作了两首小短诗。

请你根据这两首短诗,回答问题。

(1)阅读短诗一,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局面”?

他统治后期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2)阅读短诗二,东汉后期哪一现象使得“君权旁落局面乱”?

短诗中的“起义”是指什么?

这次“起义”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治世”局面:

“光武中兴”。

(2)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