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docx
《环境保护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知识
环境保护知识
∙什么是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臭氧层保护
什么是环境保护?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
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
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1、环境问题的分类
(1)自然灾害问题
(2)人为环境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2)生态效应
2、环境问题的产生
(1)、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环境污染也随之出现。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本篇讨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与自然不相协调所致。
本篇主要针对现代已经存在的矛盾,着重介绍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内容。
资源短缺
第一节水资源
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1、水资源问题的提出
1997年6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的问提,并警告:
“地区性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2、地球上水量的分布
整个地球水量:
13.6亿Km3海水:
97.3%;淡水:
2.7%;可开发利
用的淡水资源储量约为400Km3,占全球总量的0.3%。
3、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主要表现在大流量江河湖泊;地下水属不可再生型;年
降雨量不足160mm。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1、中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
2、水资源分布不均
3、城市缺水严重
据1994年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多个。
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国土资源部2003年10月30日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显示,目前全国形成的
地下水降落漏斗已有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
勘测结果表明,目前华北平原深层地
下水已形成跨越冀、京、津、鲁的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有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
位低于海平面。
4、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市使河流湖泊面积缩小。
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世界土地资源
1、陆地面积:
13300×104Km2
人口:
1900年16亿;人均耕地:
10hm2
1987年50亿;人均耕地:
3hm2
当前60亿;人均耕地:
2.5hm2
2、土地质量
“土地的通达性”
陆地面积:
“限制性环境”面积占70%,“适居地”占30%。
实际人均占有土地0.75,其中耕地面积约占60%~70%。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
20世纪70年代提供数字:
世界可耕地面积29.5×108hm2;已被耕种15.4×108hm2。
世界人均良田面积已从1980年的0.16hm2减少至1990年的0.14hm2,预计到2000年进一
步减至0.12hm2。
三、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面积960×104Km2。
耕地占世界总耕地的7%。
(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
1995年统计数字,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14hm2的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最低界线为0.05hm2
2、分布不均匀
3、自然条件差
(二)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
我国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所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
第三节能源
一、能源的分类
二、世界能源消耗
(一)能源主要来自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为:
石油占40%以上;煤占20%以上;天然气占10%以上。
(二)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
(三)能源消耗在继续增长
能耗强度:
能源消耗/国民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指数:
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之比。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能源的发展
(二)中国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2、能源分配不均
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所占比重较大
5、农村能源短缺,主要以生物质能为主
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大气污染
(二)增加了大气中CO2的积累
(三)酸雨
(四)核废料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
(一)、全球变暖
气候是指包括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在内的综合信息。
在过去100年间:
气温上升0.2-0.5℃;
降水增加1%;
海平面上升10-25cm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2年6月,有15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17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就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达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协议,希望在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后果发生之前,采取一致的行动,控制,控制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
温室效应:
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上升,发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短波吸收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很强。
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
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
CFC11、CFC12、四氯化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
19世纪初,大气中CO2浓度为270ppm;
1988年上升到350ppm;
大气中CO2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消耗的矿物燃料迅速增加燃烧产生的CO2释放进入大气层,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其次,森林、植被的减少,使全球总的光合作用减小,从而增加了CO2在大气中的积累。
甲烷(CH4)
CH4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CO2的21倍。
单个CH4分子的红外辐射吸收能力超过CO2。
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减缓全球变暖的对策
1、排放控制对策:
控制化石燃料消耗,以抑制CO2的排放;
2、固定化对策:
使已生成的CO2变为其他物质,以防止其向
大气中排放;
3、适应对策:
在已发生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采取相适应的
对策以使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国内外主要的污染事件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28部法律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等37部法规行政法规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等到66个规章制度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
9类33个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先人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
但人类
在20世纪中叶开始了一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
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
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
中国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使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其影响已超出了中国。
因此,不但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只有当其基本思想和概念为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根本作用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
从高层的决策人物到普通的老百姓,从工、农、商、学、兵各行业到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科技各界,无一例外地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并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
尤其是青年的下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将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
1996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不可分割。
人类共同追求的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活其它可再生资源”。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
“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
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有的学者提出: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
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一)、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
(五)、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在身产
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目标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构建评估系统,监测和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种结果的原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政府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为区域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
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
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
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
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
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
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
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
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
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
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
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
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
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
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
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
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
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
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
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
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
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
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
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
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