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5860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4.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1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ppt课件.ppt

1,7园艺作物品种改良,2,一、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1、种与品种的概念种是生物学基本单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

有三个特点:

1)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生理遗传特征;2)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3)不同种间不能交配或不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栽培种植的一个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

品种是人工选择和培育的结果。

3,2、种与品种的区别:

1)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而品种是人工选择形成;2)种的遗传性不稳定,而品种的遗传性稳定;3)种不具有时空性,而品种有很强的时空性。

3、优良品种的作用1)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和抗逆力;2)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良种的作用也十分显著;3)优良品种在增强抗病力和抗逆性方面效果特别显著;4)现代化商品园艺作物的生产,对品种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如保护地栽培、产品加工,就需专用品种。

4,二、我国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和主要成就1、普遍地开展了资源调查和地方品种整理工作;2、广泛地进行了园艺作物引种工作;3、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效显著;4、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5、以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育种为主体。

5,三、国际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1、突出新的育种目标;2、重视种质资源研究;3、重视育种新途径新方法的研究;4、实行多学科协作配合的综合育种;5、以常规技术为主,并积极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6,四、育种目标包括生物学的目标和经济学的目标。

生物学的育种目标,就是在一定时间、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作物通过改良后所应具备的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等;经济学的目标,则指作物经改良后所达到的经济效益。

生物学目标通常是经济学目标的基础。

7,1、产量: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2、品质:

感官、化学、机械、物理等方面。

3、抗病虫害4、其他目标:

1)抗逆性与适应性2)适于保护地栽培3)适于机械化栽培,8,7.1种质资源,9,一、种质资源的定义及类别,1.种质(germplasm)指决定生物性状遗传性(种性),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也称为基因。

10,3.种质库(germplasmpool)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有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又称基因库。

2.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植物种质资源(plantgermplasmresourse):

凡携带有不同种质(基因)的各种栽培植物及其近缘种和野生种。

11,4.植物种质资源的作用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财富。

是利用和改良生物的物质基础,是育种的原始材料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

提供各种工业原料、医药品,在娱乐、旅游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程度是决定育种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研究单位育种水平的重要标志。

12,5、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本地品种资源外地品种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13,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1.种质资源的收集1)、收集种质资源的原则与范围种质资源收集原则是应该尽可能地广泛收集。

包括:

目前正在栽培的品种,尤其是那些濒临绝种的珍稀地方品种;过去栽培但现在生产上已淘汰的品种;栽培作物的近缘野生种;特殊的遗传种质,如突变体,育种系,纯合自交系,无缘杂交的中间类型;对人类可能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物种。

14,国家一级主要负担着重要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及与外国的交换和大规模的考察收集工作。

省一级主要负责对本地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育种机构一级根据本单位负担的育种任务与目标,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种质资源。

我国目前种质资源工作机构的现状,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15,2)、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征集和考察。

对地方品种或新育种成的品种主要是向生产单位或育种单位征集;野生或半野生种则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国外资源一般是通过出国考察或对外交换等途径。

注意的问题:

不要遗漏收集对象的品种类型。

在收集种质资源时要尽可能保持每份材料内最大可能的遗传变异度。

现场观察收集时,必须有比较全面而明确的记录。

16,3)、种质资源的登记,采用护照数据记录法,包括:

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生长环境、植株性状等。

需要的记录的还有:

入库日期、发芽率、净度、种子数、含水量、下次测定日期、发芽方法。

17,2.种质资源的保存,实质上指的是保存那些携带种质的植物体。

基本的保存方法有以下五种:

就地保存;种子保存;植物园保存;基因文库保存;试管保存。

18,国家种质库,19,3、种质资源的研究种质资源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特征、特征的观察和鉴定。

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分类学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种质分析与标记。

20,4、种质资源的利用直接利用:

对本地环境适应性表现好的材料。

间接利用:

对性状表现混杂的材料。

潜在利用:

对本地环境适应性较差的材料。

21,7.2引种,一、引种的概念与意义1、引种的概念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原来没有分布的地区种植的过程。

引种的类型:

简单引种:

驯化引种:

22,2.引种的意义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是一种最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育种方法。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23,WorldChina的引种,悬铃木,24,China,以上来自日本,来自北美:

广玉兰池杉刺槐,鸡爪槭,日本晚樱,日本五针松,龙柏,World,25,ChinaWorld,银杏,月季,金钱松,珙桐,连翘,牡丹,银杏,26,二、引种的理论基础,1.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

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

2.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气候相似论:

要求综合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

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生态历史分析法,27,三、引种地区和引入材料的选择,1)、不同地理位置与引种的关系一般从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去引种容易成功。

常同纬度或相近纬度间引种较易适应。

不同纬度日照时数不同例如北方洋葱引种到南方种植,往往地上部徒长,鳞茎发育不良。

不同纬度温度高低不同越冬菠菜南种北引往往失败。

不同纬度降雨量多少不同例如甜瓜从新疆、甘肃等地引入辽宁的,都不及从华东引入的能适应。

28,2)、不同生态环境、生态类型与引种的关系生态型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品种类型。

例如:

桃在西北、华北形成的品种则成为耐冷凉干燥的生态型;在华中、华南形成的品种则成为耐高温多湿的生态型。

29,3)、不同作物种类和品种组成与引种的关系各地栽培作物的种类、品种组成也能反映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果原栽培地区有许多其他作物种类品种与引入地区相似,则所引种类品种的适应可能性就较大。

例如四川中南部和福建、广东地区,都有柑桔、龙眼等亚热带果树栽培,园艺作物种类也较多相似,两地间相互引种也较多能适应。

30,三、引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1)、引种目标的确定2)、引种材料的搜集3)、引种材料的检疫4)、引种材料的驯化及选择5)、引种试验(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栽培试验),31,7.3选择育种,一、选择与选种1、基本概念1)、选择是育种的一种方法手段。

自然选择、人工选择2)、选种是利用群体中存在的自然变异,将符合要求的优良植株选择出来,经过比较而获得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32,2、选择的实质和作用基础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选择的作用基础就是生物有既能变异又能遗传的特性。

群体内各个体间的差别越大,某种性状从上一代个体遗传给下一代的力量越大,则选择的作用也就越大。

33,3、选择的创造性作用1)改变群体内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从而给某些有价值基因型的出现提供了条件;2)改变群体内等位基因间的频率,从而使基因型分离比例发生改变;3)使新产生的突变基因,有用的得到保留,并加速增殖;不利的尽快在群体中消失或控制在很低的频率。

4)定向多代选择,有积累变异,加强变异的作用,能获得开始选择时的原始群体内不存在的变异类型。

34,4、选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选种过程中,应注意和掌握下面几个原则:

1)选用优良的育种材料;2)选择原始材料和入选株系在相同条件下培育;3)加大选择压,选择抗逆性强的个体4)着重对主要性状进行选择,兼顾其它性状;5)分期选择;严格选择标准,保证选择质量。

35,二、两种基本选择法,1、混合选择法根据植株的表型性状,从混杂的原始群体中以个体为单位,选取符合选种目标要求的混合留种,下一代播种在混选区里,与标准品种(当地优良品种)和原始群体的小区相邻栽种,进行比较鉴定。

根据其选择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混合选择法和多次混合选择法。

36,1)、一次混合选择法就是对原始群体只进行一次混合选择,把选得的种子混合播种,并与标准品种和原始群体相邻种植,进行田间比较,在经过选择的群体表现优于原品种或标准种时,即推广用于生产。

37,38,2)、多次混合选择法连续的多次选择,在以后几代连续进行第三、四代,甚至更多代的混合选择,直到产量比较稳定、性状表现比较一致并胜过标准种为止。

最后进行与原始群体和标准品种的比较。

39,混合选择法优点:

简单易行,成本低,不专设选育实验圃地;一次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因此能迅速地应用到生产上去。

对异花授粉作物不容易引起生活力衰退;种质资源繁殖必需用此法。

混合选择法缺点:

进展较慢,也就是选择效果较差;不能进行系统的遗传分析。

40,2、单株选择法单株选择法(individualselection)又称为系谱选择法。

是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采种,各株的种子不混合,下一代每个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播种一个小区,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亲本单株遗传性优劣的方法。

可分为一次单株选择法和多次单株选择法。

41,1)、一次单株选择法就是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植株分别编号,分别自交采种。

下一代分株系播种在专设的选种试验圃内,每一株系播一小区,隔一定株系播一对照区(当地主要栽培品种),试验圃通常设二次重复。

根据各株系的表现淘汰不良株系,从当选株系内选择优良植株混合采种。

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最后根据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选出的优良品种进行生产试验或初步推广。

42,43,2)、多次单株选择法就是在第一次株系比较选留的的株系内,继续选择单株分别编号分别采种,下一代播种第二次株系比较圃。

这样进行二代就叫二次单株选择,进行三代就叫三次单株选择。

44,单株选择的优点:

可以测定单株的后代的遗传稳定性,消除环境引起的误差,正确地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系统。

性状稳定较快,性状高度一致的后代所需的代数较少。

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累积变异,选出的超优良单株的新品种。

适用于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交植物,45,三、园艺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选择方法,1、园艺作物的繁殖方式1)、有性繁殖分为自花授粉、常异花授粉和异花授粉。

自花授粉园艺作物凡以同一花内或同一植株内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园艺作物称为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容易保纯,自交不退化。

46,自花授粉园艺作物的选择方法采用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通常只进行一二次选择即可。

通常都采用单株选择来提高选择效果。

只有在结合生产进行品种纯化时,为了每年需要获得大量生产用种子,才采用混合选择法。

47,常异交授粉园艺作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有相当高的异花授粉率,一般自然杂交率在550。

常异交园艺作物一般是雌、雄同花,如:

蚕豆、甜椒、芥菜等。

选择方法常采用单株选择法或母系选择法,但单株选择的次数要多一些。

在品种纯化时,根据种子繁殖系数的大小和生产对需要的缓急情况,可采用多次单株选择法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48,异花授粉园艺作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园艺作物作物称为异花授粉园艺作物。

自然杂交率在50以上,其遗传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