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66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_精品文档.doc

南马路小学教师的幸福社团生活

《中国教师报》记者康丽刘汶莉

 8月27日,很多学校都在为开学做准备,但在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一场轰轰烈烈的颁奖仪式正在举行,这是一次酝酿了很久的颁奖,兴奋的老师们甚至称之为南马路小学的“奥斯卡”。

随着颁奖名单的宣布,最佳原创奖、最佳雕刻奖、原创奖、雕刻奖、马谡奖、发现马谡奖花落各家。

折桂者激动不已,誓要蝉联,落选者暗暗发誓,明年定不空手。

还有的老师说,明年再颁奖,一定要走红地毯,一定要发表获奖感言,甚至邀请家属到场。

  “我从来都没感到自己原来这么有水平!

”“我从没有想到自己能做到这个程度,原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这些老师,无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每个人都站到了舞台的最前面,就像焕发了第二次青春。

这正是校长赵翠娟所期望的――让每位老师都觉得自己很重要。

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那么重要,全校人都说自己很重要,学校还会不重要吗?

  说起来,记者采访过很多学校,但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教师真的很少见。

他们如此热情生动,如此活力旺盛。

而且这种热情不是个体的、个别的,是“肆无忌惮”的群体绽放。

社团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南马路小学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

在这里,你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名词,不然会一头雾水。

比如去年9月来的新教师孙璐,进校时正逢南马路的社团活动日,她第一次听到了“三阳”、“四海方舟”、“新叶新枝”、“灯火”这些新词。

“三阳”是三个太阳吗?

“四海方舟”是一艘船吗?

孙璐彻底懵了。

不光懵了,她还发现这里的老师怎么那么能说,会说。

  后来,她了解到,这些都是社团的名称。

“以前不知道也没参加过社团,没想到工作之后,反而成为社团的一员。

”一位老师这样说。

如今在南马路小学,新来的老师有困难,去找谁?

“找社团”已经成为共识。

尤其是2005年8月之后,因为有了校长赵翠娟的鼓励和倡导,社团发挥的作用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南马路小学最早成立的社团是“三阳”。

因为三位召集人中的两位都姓杨,另一位教师姓孙,拼音是sun,在英语中是太阳的意思,所以这三位班主任聚在一起,组成了面向班主任群体的“三阳”。

  “三阳”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良了“得意之作”。

“得意之作”是南马路小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特色活动。

最初孩子们都很关注,但时间久了,老师们发现,收获“得意”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孩子则兴趣索然。

于是“三阳”召集班主任们共同研究、论证,有时竟然从中午一直讨论到晚上7点多。

大家沉浸其中而忘却了时间,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团队学习的快乐与激动。

  论证的结果,是“三阳”把“得意之作”的奖项分了层次。

在作文讲评中宣读的文章叫“快乐笔”;在学年中展出的叫“芸香草”;每个月每班还评选出一篇最优秀的作品,印发给全班同学及家长欣赏,命名为“清风荷”;最后被学校收藏的作品誉为“文思泉”。

“三阳”社团还请“四海方舟”和“推波助澜”两个社团协助,共同设计了“快乐笔”、“芸香草”、“清风荷”、“文思泉”的奖励证书。

  “得意之作”的改良成了“三阳”社团的一个得意之作。

  “三阳”关注的不仅仅是班主任工作,翻开2005年8月之后“三阳”的工作日程,密密麻麻,从多少台电脑需要维修,到开学前召开家长会、组织班主任工作论坛,面面俱到。

这不像是校内民间社团的日程,更像是学校的管理日志。

从“三阳”到“七星阵”

  有了“三阳”,就有了为其呐喊助威的“三阳拉拉队”。

而后,拉拉队不断壮大,开始自立门户,又更名为“灯火”。

用赵翠娟的话来说,“人家有能耐了,不愿意跟在别人后面呐喊助威了,要独立了”。

但正如“灯火”第二召集人史英所说:

“我们应该像灯塔照亮学校,直到出现万家灯火。

”这个社团里有4位语文老师、4位数学老师,其中有1位高级研究员,6位研究员。

虽然这个“研究员”称号只在南马路小学内有效,但入选程序却非常严格,需要通过语文研发中心、数学研发中心的核准。

  有了面向35个班级的班主任社团——“三阳”,科任教师也不甘寂寞,立即组成了“四海方舟”,社团寓意各个学科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同舟共济。

它也有自己的拉拉队——“推波助澜”,不仅呐喊,还要监督,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今年5月,“四海方舟”开展了“科任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每个学科出一节课,由全体科任教师听课、评课,扎扎实实地进行着自己的教科研。

  此后,“新叶新枝”也成立了,这名称取自宋代张载《咏芭蕉》中的“愿学新人养心德,常随新叶长新枝”,他们还打出了响亮的口号——“枝随叶长,叶随枝生”。

“我们社团的老师都是教龄在8~9年的教师,社团做的是最平凡的事情。

我们抓住琐碎时间,随时与年轻老师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新叶新枝”社团召集人陈阳说。

  让“新叶新枝”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在2006年5月成功举办了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历时4天,每天安排两个同一学年的老师讲课,全校老师都可以随意去听课。

原来以为语文老师会来得多一些,结果音体美老师也来“凑热闹”,过道站满了人,课堂只好搬到了阶梯教室。

“简直太轰动了!

”提起当时的盛况,第二召集人张颖非常自豪。

  由五个学年的学年组长组成的社团就叫“五连环”,五位成员中有三位党员,两位积极分子,她们是各学年科任老师和班任老师间的纽带和桥梁。

  还有积极为大家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鹅毛雪”。

尽管她们对内不善言辞,但对外砍价可是高手。

学校太极拳表演的服装、冷餐会的瓜果冷饮,都是她们精打细算买回来的。

为此,单艳秋和樊俊峰获得了“巧大姐”和“巧二姐”的称号。

  看到教师们纷纷成立社团,三位副校长和四位教导主任也按捺不住了,强烈要求成立自己的社团。

但是,成立社团必须通过教代会常务组6位普通老师的批准。

教导主任闫晶娣亲自出马,首先找教代会首席董云,然后从副首席到第一秘书长、第二秘书长……终于,这个“难产的婴儿”今年出世了,名字还很有武侠气,叫“七星阵”。

“我们不愿意落在后面,我们也成立了自己的社团。

每一个人都想成为飞机,而不仅仅是飞机模型。

我们也想加满油,在天空中翱翔。

”作为最晚成立的社团,“七星阵”虽然位高权重,但姿态很谦卑。

社团让每个人找到了归属感

  当学校把问题交给社团去解决,当校长与教师面对面探讨问题,当校长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建议,学校的决策权已经在渐渐下放,教师也越来越关心学校的教学、日常管理和决策。

  2005年冬天,赵翠娟校长带领20多名教师去北京参加学习。

骨干教师几乎都走了,留下的人能不能看好家?

校长最不放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社团在这个关键时候站出来了,教师们分组合作,自愿加班,帮助教导主任张平处理各种事务。

“不用校长操心,咱楼上楼下多跑两趟,我们是最稳固的后方。

”曲训丽笑着说。

  “四海方舟”和“推波助澜”两个社团提出,全校所有的电脑、电视关机后如不及时拔掉电源插头,每月至少要浪费300余元的电费。

为了节电,他们在电脑上设置了逾时自动关闭的程序。

为了让学校的歌曲库更完善,“推波助澜”召集人单体强花费半年时间,做了一个详细完备的资料库。

在南马路小学,很多任务都是教师们自动发现、自动完成的。

  “以前的舞台是有一批骨干教师在上面跳舞,现在是全校所有的老师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找到了归属感;有了社团,每个人发自内心地去表达,去工作。

”教导主任赵艳华这样总结。

  杨真芬老师甚至这样说,“爱我就是让我多干活”。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社团里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我们在社团里做的事情是不可替代的。

我走了,这个社团就不会有这么好,所以我们非常重要。

”这里的教师有着异常强烈的自信。

  一年又一年,社团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知名度,门槛也越来越高。

程鑫是“推波助澜”今年3月份新吸纳的成员,也是最后一位加入社团的老师。

尽管考验的时间很长,但她还是倍感荣幸:

“我终于成为社团的一员了,可算找到组织了!

  现在,教代会首席董云手里还有三份加入社团的报告。

“先考验考验他们吧。

”董云笑着说。

尽管还在考察阶段,但这些老师说,“干活的时候别忘了叫上我”。

  在南马路小学,有两套班子,一套是正常的行政班子,一套是校代会常务六人组。

而后又成立了“校政联席会议”,由社团领袖、教师代表和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共同组成。

学校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经由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由于组成人员太复杂,唯恐丢了这个落了那个,老师们就把这三个组织的人合在一起,称为“福娃”,因为这24个人太幸福了,让老师们既羡慕又崇拜——谁叫人家是社团领袖呢?

智慧泉:

一个更大规模的社团

  每个学期的“智慧泉”活动,是所有的社团都想承办的。

“四海方舟”承办过一次,今年还想继续承办,但召集人安东来很明白,可能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好几个社团都盯着呢。

  如果说各个社团分别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人员和领导层提供了聚集的机会,那么“智慧泉”就是全体教师参与的大团队,尽管它是无形的,没有形成固定的组织。

  顾名思义,“智慧泉”就是让教师们畅所欲言,绽放教学智慧,说出心中惊喜。

“智慧泉”的议题主要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教学话题,有大型“智慧泉”、微型“智慧泉”和袖珍“智慧泉”。

大型“智慧泉”一个学期举办1~2次,通常由一个或两个社团承办,其余社团协办。

微型“智慧泉”是即时的,发现有问题时就可以召集。

三人以下的交流切磋是袖珍“智慧泉”。

  就是在“智慧泉”中,学校开始设立了三组六项奖励。

第一组是“原创奖”和“最佳原创奖”,用来奖励那些做法新、有创意的教师;第二组是“雕刻奖”和“最佳雕刻奖”,授予那些能够把自己或别人的创意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运用和改进的教师。

第三组是“马谡奖”和“发现马谡奖”;“马谡奖”就是中看不中用,就如同《三国演义》中的马谡,虽然熟读兵法,却在实战中失守街亭。

  尽管是反面教材,但在8月27日的颁奖大会上,“马谡奖”得主、教代会首席董云还是在老师们的笑声中,“光荣”上台,与校长亲切拥抱,获得奖金100元……

  “马谡奖”源于一次教学尝试。

体育教师董云在训练学生快速跑时,想让孩子们举着风车跑,活跃课堂气氛。

但这个尝试立即遭到了校长赵翠娟的否定:

举着风车跑,样子好看,但动作不规范,还影响孩子摆臂。

  这件事专门在“智慧泉”上进行了讨论,大家争论得很激烈,最后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教育不能只图热闹,更要关注本质。

从那天起,赵校长被另外一个称呼取代了:

智慧老人。

  “在‘智慧泉’这个平台上,我们将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滴智慧汇集在一起,常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就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解决。

”马红光说。

而杨军老师更是把“智慧泉”比作学校为老师们修建的“水渠”。

因为有了这条水渠,信息流动起来,成员们也得到了灌溉和滋养。

  “智慧泉“上绽放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鲜活的人。

  李源,2003年调入南马路小学,不到4年,已然“赫赫有名”:

社团召集人,教代会第三秘书长,也就是压轴秘书长。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智慧泉”中,她喊出了“我是士兵我怕谁”的口号,当即得到了校长的极力肯定。

“以后,这个丫头越来越疯了,越来越敢说话了。

”教代会第二秘书长安东来说。

  “校长让士兵说话,不管你说的是对还是错,都无比荣耀。

当一名士兵太幸福了,当将军我都不换。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李源又“美”了一把。

南马路小学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社团

 赵翠娟有一条不成文的禁令,严禁大家在各种场合和发言中为校长加定语,比如“亲爱的”、“敬爱的”。

但老师们似乎很难做到,总是脱口而出,这已然成为一种习惯。

  爱,的确是一种习惯。

8月27日那天,颁奖结束后,当张颖得知自己凭借“定位法”获得了最佳原创奖,还是和赵校长并列获奖时,她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溜达了好几趟,最终还是走进了校长室。

在校长面前,这个年轻教师哭得像个孩子,她拥抱了校长,尽管成年后的她很少和父母拥抱贴脸,但这一次,她一定要这样做,否则无法表达心中的感动、感激和感谢。

  老师们叫赵翠娟“智慧老人”,是抱着既仰慕又敬佩的感情。

教师们把她看作母亲,看作良师。

“赵校长骂我了”,“赵校长又说我了”,被校长“骂”也是一种幸福和重视。

  但赵翠娟极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