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795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docx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按摩治疗腹痛

 

医学资料系列之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

按摩治疗腹痛

腹痛是指腹部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出现于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患之中。

腹部包括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整个部位,其中又分大腹与小腹两个部位。

凡在此范围以内出现疼痛的症状,均称为腹痛。

  腹痛一证,牵涉的范围很广。

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器宫均居腹内。

手足三阴、足少阳、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亦循行腹部,故上述脏腑,经络因外感、内伤所致的气机郁滞,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虚少,失其濡养,皆能发生腹痛。

  本篇所讨论的腹痛包括:

感受寒邪,寒积留滞而引起的腹痛;或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而致之虚寒痛;或气滞血瘀引起的腹痛;以及饮食不节,食积停滞而作痛等四个方面。

  其它属于外科和妇科的急性腹痛,均在外科和妇科中讨论。

至于痢疾、积聚、虫证等出现的腹痛,均在各自有关的病证中详细论述。

  在治疗原则方面,由寒邪内积所致者,以温中散寒为主;虚寒痛者,以甘温补养为主;气滞血瘀者,以行气化瘀为主;食积停滞者,则以和中消食为主。

  (病因病理)

  1.感受外邪寒湿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失常,邪气留滞于中,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发生腹痛。

  2.饮食不节暴食暴饮,或恣食不洁之品,或过食厚味辛辣之物,致使食物停滞不化,酿成湿热,或热结肠胃而腑气不通,均能导致腹痛。

此即《内经》所说: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意。

  3.情志失调恼怒、思虑过度,致肝气郁结,情怀不畅,肝失条达,脾失健运,以致肝脾失和,气血郁滞而作痛。

  4.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无力,寒湿停滞,气血虚少,不足以温养,导致腹痛。

  (辩证论治)

  腹痛临床辩证,应根据病因、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等,明确其主要的受病脏腑时发时止;食积脘腹痞硬,腹满拒按;其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

  从部位辩证,大抵以大腹痛者,多属脾、胃、大小肠之病;小腹痛者,多属厥阴肝经之病;虫积病,则多见绕脐疼痛。

脐右下方疼痛者,多属肠痈。

但均须结合其它证情,施行辩证。

  1.寒积腹痛

  主证腹部或少腹急痛,遇冷更甚,得温则舒,饮食减少,口不渴,小便清利,舌苔薄白,脉沉紧。

  分析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气侵入于内,阳气被遏,气血被阻,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腹部或少腹部急痛;遇冷则阳气闭,不得宣通,故痛加重;得温则阳气渐通,疼痛渐减,病体稍舒;寒邪内阻,脾胃失运,因而饮食减少;无里热,故口不渴,小便清利。

舌苔薄白,脉沉紧,均为里寒之象。

  治则温中散寒。

  选穴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次缪、大横、气海,太冲。

可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抹上腹和中法,按压俞穴止痛法。

在施术搓擦胃俞温中法时,若为上腹痛,改胃俞为三焦俞;若为中腹痛、改搓胃俞为气海俞;若为下腹痛改搓胃俞为大肠俞或次缪。

施数推抹上腹和中法时,根据腹痛部位改变推抹位置,改开三门、运三脘为掌抹脐周。

  2.虚寒腹痛

  主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及疲劳时更甚,大便溏泻,兼有神疲气短,性寒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由于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阳虚生内寒,寒凝气殊,故腹痛绵绵,喜热恶冷而喜按;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故大便溏泻;阳气不能外达,则怯寒;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气短。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皆属虚寒之征象。

  治则甘温益气,助阳散寒。

  选穴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膀胱俞、大横、灵墟、太溪。

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推抹上腹和中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掌揉脐周消食法。

施术推抹上腹和中法时,可根据疼痛部位变换操作位置,改开三门、运三脘为手掌抹脐周。

  3.气滞腹痛

  主证脘腹胀满,走窜攻冲,痛引两胁。

或下连少腹,恼怒则痛甚,胸闷嗳气,舌苔薄白,脉弦。

  分析气以疏通为顺,肝失疏泄条达,气机痞塞,不通则脘腹胀痛,气机逆乱则走窜攻冲;两胁少腹乃属肝经所循行之部位,故痛引两胁下连少腹;恼怒则气滞愈甚,升降失常,故其痛甚,胸闷嗳气。

舌苔薄白,脉弦,乃肝郁气滞之象。

  治则疏肝理气。

  选穴肝俞、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章门、太冲。

可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捏拿腰肌抑肝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掌揉脐周消食法。

  4.食积腹痛

  主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苔腻脉滑。

  分析有形之食积,壅遏肠胃,故脘腹胀满,痛而拒按;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恶食;宿食不化,则嗳腐吞酸;脾胃升降失和,故见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苔腻乃为食滞湿阻之象,脉滑为伤食之征。

  治则和中消消食。

  选穴三焦俞、大肠俞、粱门、天枢、手三里、足三里。

可重用推抹上腹和中法,掌揉脐周消食法,拿揉抖颤导滞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

施术推抹上腹和中法时可酌情加减。

  (基本手法)

  1.按压背俞镇痛法患者俯卧,医者用肘尖按压两侧膀胱经内侧线肝俞至大肠俞一段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分别重取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或次缪。

  2.搓擦胃俞温中法详见胃脘痛,可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将搓胃俞改为搓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或次缪。

  3.推抹上腹和中法详见胃脘痛,可根据疼痛部位之不同,改开三门,运三脘为手掌脐周。

  4.掌揉脐周消食法叠掌绕脐缓揉,或可扣脐揉。

  5.捏拿腰肌抑肝法两手拇、食指分别捏拿腰大肌,拿而不放,用力适度。

  6.按压俞穴止痛法患者若属少阳经性腹痛,可分别按运太溪、三阴焦、大横、灵墟;若属厥阴经性腹痛可按压太冲、章门;若为阳明经性腹痛,可按压粱门、下巨墟、丰隆。

  腹痛其它证型,以药物治疗为主,亦可参考上述手法对症处理。

腹痛之证,临床较为常见,牵涉的疾病范围较广,必须认真鉴别。

上述各种类型,在临床上可以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如气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可以影响气机的流通;寒郁可以化热,热证可兼挟寒证;食滞可有脾肾虚寒,胃肠蕴热可挟有食滞。

因此,在辩证施治时必须抓住特有症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分证施治。

2010年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

脊髓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早期单侧或双侧下肢发紧、手部无力甚至四肢瘫痪,常并发头痛、眼痛、耳痛等。

躯干与下肢不规则的感觉障碍。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并有病理反射。

重者可踝阵挛,站立或行走困难。

X线片显示:

颈椎变直,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移位、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

CT、MRI扫描可以提示硬膜囊,脊髓受压或椎管狭窄。

脑脊液动力学检查显示部分或完全梗阻,脑脊液蛋白量中等增加。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松解剥离颈后软组织、小关节周围病损粘连点,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二)操作常规

  同颈型颈椎病

  (三)注意事项

  1.针刀剥离时应紧贴骨面施术,切勿过深,定点要准确,操作手法要轻稳。

  2.经治疗无明显疗效,或有明显手术指征时,应考虑手术及其它疗法。

  二、手法治疗

  同颈型颈椎病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1.如有颈椎移位,正骨后,颈围固定。

  2.牵引推拿可加重症状,应避免使用。

  3.其他同神经根和颈型颈椎病。

  疗效评估

  一、治愈:

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能独立行走或参加一般性工作。

二、好转:

症状有改善,但不能参加工作。

2010年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

交感型颈椎病诊疗规范

交感型颈椎病常伴有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症状及阳性体征。

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

如:

视力模糊、流泪、头痛、眩晕、心动过速或缓慢,血压增高,耳鸣、耳聋。

可有血管扩张现象,出现手指发红、发热或感觉过敏,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闭眼两足尖并拢时病人站立不稳,枕大神经压痛等。

X线拍片显示:

颈椎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钩椎关节骨刺形成。

CT、MRI扫描、椎动脉造影,提示椎动脉孔缩小、椎动脉受压。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松解压迫椎动脉的软组织,治疗无效或有明显手术指征的,应考虑手术等其它疗法。

  

(二)操作常规

  同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手法治疗

  同神经根型颈椎病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疗效评估

  一、治愈:

症状消失,参加工作和劳动。

二、好转:

症状减轻或稳定,仅能参加轻工作。

 

2010年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有长期低头工作的劳损史,或有颈部过度前屈,过度扭转的外伤史;颈部有酸痛不适感,项韧带及两侧有压痛点;触诊可有颈椎侧弯;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后部有固定压痛点,颈部活动时有小关节弹响声,颈部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状、粘连增厚点;X线片显示:

生理屈度变直,颈椎前凸减少或消失或反屈线,或椎间隙后缘增宽,椎体可侧方移位。

X线侧位片显示双边影。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松解病变的软组织。

  

(二)操作常规

  1.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定点;

  2.根据影像学检查,结合手术部位检查确定松解剥离点;

  3.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4.病灶通常在颈椎横突和小关节旁,棘突:

(1)在病变椎体两棘突间,针刀与颈后中线平行,针身与体面垂直,加压进针刀,先纵行剥离2~3刀,再将针身向下倾斜刺,沿上位棘突下缘纵行剥离2~3刀出针。

(2)病变在颈椎小关节压痛处或粘连结节处,同上法针刀,达骨面将针刀退出1mm左右纵行疏通剥离,再调整刀口90º横行剥离2~3刀针。

针刀剥离出针后要无菌敷料覆盖。

  (三)注意事项

  1.手持针刀必须要有支点。

  2.定点要准确。

  3.病变的松解剥离范围切勿过大、过深。

  4.要熟悉解剖位置,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

  二、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立即配合手法正骨复位纠正失稳的锥体小关节。

  颈椎错位仰卧位手法:

病人仰头先做颈后部肌群放松手法。

术者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将其头部作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让病人头部充分放松,待头部侧转至较大幅度时,术者双手稍加有限的抖动,不必复位的弹响声,手下有滑动感。

  复位原则:

先向健侧复位,后向患侧复位。

  颈椎错侠仰卧位手法:

病人仰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法,随后术者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下,让病人充分放松。

如:

上段颈椎错位,前屈约5~10º,中段颈椎错位前屈约15~20º,下段颈椎错位前屈约25~35º,术者一手轻拿病人颈后部,拇指按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作为固定的支点,另一手托住颈颊部作为复位力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的手稍加用力抖动。

同时用固定的拇指加力按压(常可听到复位声)即可复位。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颈部活动功能正常。

二、好转:

症状有改善,颈部活动功能稍受限。

2010年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

皮肤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分布,肱二、三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肌张力减低,肱二头肌、上肢前臂肌、大小鱼际,骨间肌可有轻、中度萎缩。

颈肩痛沿颈神经向上肢和手部放射,严重者呈针刺电击样。

颈后部酸痛不适、反复发作,劳累或受凉易诱发。

椎间孔压痛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颈椎X线检查:

可见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弯屈变直,反弓“S”形或成角,项韧带钙化等。

应排除前斜角肌综合症。

颈肋或胸腔出口综合症。

必要时造影。

CT检查及MR扫描。

  治疗

  一、针刀治疗采集者退散

  

(一)治疗原则

  经针刀手术松解剥离粘连的软组织后,解除骨关节软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压迫。

  

(二)操作常规

  同颈型颈椎病

  (三)注意事项

  同颈型颈椎病

  二、手法治疗

  同颈型颈椎病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1.颈围限制颈部活动。

  2.颈椎牵引

  取坐位或卧位,从小剂量,每日半小时3kg开始逐渐增加到6-12kg每日一小时,也可采用自体悬吊牵引,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钟。

  3.推拿按摩本文

  4.功能锻炼:

作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等。

  疗效评估

  一、治愈:

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

二、好转:

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等有所恢复,仅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

2010年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辅导: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缓慢,无明显外伤史。

有持续性头痛(或偏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或出现一过性眩晕,甚至突然昏倒。

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颈椎X线检查,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移位或颈屈异常。

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受压变细或完全梗阻。

多普勒、B超可见椎动脉走行变异,管径变小,每分钟流量减少等。

CT、MRI扫描及数字缩影可明确诊断。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剥离锥体外小关节周围变性、粘连软组织,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刺激症状。

  

(二)操作常规

  同神经根型颈椎病

  (三)注意事项

  同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手法治疗

  同颈型颈椎病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康复治疗。

  疗效评估

  一、治愈:

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

二、好转:

可参加劳动和工作。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辅导: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其内属腑脏,外络肢节,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

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

络脉:

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等。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辅导:

十二经脉的分布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纵贯全身。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部,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以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

  手足三阳经: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手足三阴经:

1)手三阴经:

分布在上肢内侧,其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2)足三阴经:

分布在下肢内侧,其排列为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辅导: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脉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全身只有十一条,缺少“手厥阴心包经”的名称,少“手少阴心经”的内容。

  一、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素问·金匮真言论》:

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府者为阳。

肝肺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十二经脉分别为: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针灸学

(一)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手足三阳经:

阳少太。

手三阴经:

太厥少。

足三阴经:

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

阳脉之海

  任脉:

阴脉之海

  冲脉:

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

  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  3

  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  9

  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    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第三单元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

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太渊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

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 (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主治:

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 (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

  主治:

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 (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 (原穴)

  主治:

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

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 (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

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迎香

主治:

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针灸学

(二)

3、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

局部病证

  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

  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

  下关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

  主治:

面口病;耳部疾病。

  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天枢 (大肠之募穴)

  脐中旁开2寸。

  主治:

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归来

  脐中下4圤,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痛,疝气;妇科病。

  足三里 (合穴;胃下合穴)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

  主治:

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

  上巨虚 (大肠下合穴)

  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

  丰隆 (络穴)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内庭 (荥穴)

  足背第2、3趾间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4、足太阴脾经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

  隐白 (井穴)

  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公孙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

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阴陵泉 (合穴)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

水湿: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血海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

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5、手少阴心经

  心,胸病;神志病

  少海 (合穴)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肘臂病。

  通里 (络穴)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主治:

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阴郄 (郄穴)

  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衄血等血证。

  神门 (原穴,输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

  少冲 (井穴)

  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

  6、手太阳小肠经

  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

  少泽 (井穴)

  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后溪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

  养老 (郄穴)

  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主治:

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

  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

主治:

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针灸学(三)

7、足太阳膀胱经

  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睛明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

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

眼部疾病;呃逆。

  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

  主治:

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心俞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膈俞 (八会穴之血会)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呕吐,呃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