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16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docx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

基本站位:

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

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先收臂再觸球還是觸球瞬間才收臂?

拉球是触球后再加速.  而不是最高速去触球.如果最高速再去触球拍子无法加速,没有加速度,吃不住球,磨擦不足.(这些技术内容的讨论其他文章已经谈的太多不再重述).  如果不考虑吃住球的问题先加速去增加撞击力道,确实会增加球速,但这不是拉球.如果在快速来回之中无法到位而提早收臂去调节击球点这是无妨的,但这是调节不是为了提早加速.

小弟以前也是提早加速收臂,结果是撞击成分较多磨擦较少,球很爆,但这是接近快攻抽打的动作.我研究了许久,发现职业明星的拉球慢动作中,确实是球拍触球瞬间才开始加速磨擦,也符合一些文章的理论.我个人目前拉球也是经过这样的改善,才把拉球的球质提高的.  

如果照着这样做反而感觉球质下降很有可能是蹬转迎前发力做的不确实.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触球瞬间才开始收臂"的技术动作,对于不会转腰,重心转移不确实,重心没有迎前这样拉球方式的球友们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做到了,迎前发力也会配合着改善.

∙柳的拉球慢动作仔細看看  ,确实触球瞬间,手臂还是打直的,没有提早收缩发力.我再补上一张触球瞬间的图片.

 

xiUhSs1W.gif(202.8KB,下载次数:

1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2007-3-1708:

37上传

 

oKTXFys0.jpg(51.77KB,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2007-3-1708:

38上传

触球前手臂像是甩铁饼的感觉以腰带手来甩.跟甩铁饼不同的是拉球不可以是双脚原地旋转扭屁股.  正确应该是右脚吃住地面,蹬腿送髋(挺髋)发力,以髋骨为支撑,扭转腰部肌肉,转动两肩带动手被迎前.

触球时的收臂动作就是"敬礼"

4eqqEn4a.gif(430.75KB,下载次数:

2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2007-3-1708:

39上传

 

m9s58QyK.gif(78.11KB,下载次数:

2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2007-3-1708:

39上传

 

∙拉球與靜摩擦

拉球是静磨擦的结果.拉球旋转要强烈就必须要有一个静磨擦的力量来对球作用相当的距离.

功=磨擦力x距离  (旋转的功计算复杂我这样写是简略的做法)

拉球的距离是什么?

就是拍子触球后拍子跟球一起"加速"所移动的距离,也就是要让球在拍子停留久些.而作用期间,必须要有一个力,有力就代表有加速度.  (速就最快不代表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加速度是0)如果触球后拍子不继续加速,球有了反弹速度球拍跟不上球也就是球很快就弹开了,那拍子接着摩擦的就是空气了而不是球.

另一种磨擦是属于弹擦,也就是撞击行为所附带的摩擦.这样造成的旋转较弱,磨擦只是一瞬间,不用考虑功的作用距离.碰撞乃属于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能量的转移,跟功的作用定律不同.弹擦要考虑的就是高速撞击(动量转移)而不是加速磨擦(功的作用).

以上谈的很粗浅.只是供参考.

∙放松放松再放松...  迎前迎前再迎前!

建议朋友们先把手臂放松去触球.  蹬转迎前先达到要求才有办法正确收臂.因为如果迎前不充分,您不自觉就会想用小臂去调节击球点,因没迎前,球离身体太远只好小臂提前收缩去击球.这样一来,手就不可能充分放松,提早收缩前臂与上臂的夹角缩小,触球后要再收缩发力的空间也就变小了.

所以许多教练在教球时,最常念的几个字就是..."放松放松再放松...  迎前迎前再迎前!

"

∙加转和前冲都需要吃住球

加转和前冲都需要吃住球.只不过加转是"更刻意"拉长吃球时间往上發力多,所以球速慢.  而前冲因为往前发力多附带的撞击也多,往前跑的速度快吃住球的时间自然就短了许多--这是天生的限制.    但即使是吃球时间较短(相较于加转),仍然要把握住制造强烈旋转的原则这就必须靠手感来调整了.  既要速度又要吃住球.  也因如此,发力爆冲所需要的手感调节更为苛刻,并不是想发多少力就能达到爆冲的境界.

呵呵...我只是分享个人的学习经验到底是谁对谁错也不重要.您觉得自己先收臂再触球可以拉的好一手弧圈甚至获得职业人士的认可,也未尝不可阿....    实践的结果还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我在"打磨之争"激战的讨论中学到的,有时候是勉强不来的,也不需要强求.

我个人确实是从提早收小臂改成触球瞬间再发力收臂的,为了达成这个标准蹬转迎前的动作也就比以前更规范,而这也是我末段提高弧圈球能力的一大里程碑.对我来说成果是非常显着的.  当然,这是个人经验也只是让大家有一参考.

另外,小弟前面说过,  有时候提前收臂可能是为了调节击球点,不属于发力范围这并不冲突.  我强调的是基本原则与基本动作.如果先能做到"先迎前触球瞬间再收臂"的基础,那么接下来要怎样变化就看个人特色了.但是达不到这个基本原则,击球前无法充分放松手臂的球友,想轻轻松松就拉的又冲又转,我个人认为,不容易阿.

∙顺势收臂與力量传递

有些球友可能不是很明白,  "先迎前触球再收臂"的动作之中....  其实收臂的力量主要是来自蹬转迎前的发力传递.迎前力量越大,收臂就会越快.  想拉的又冲又转,关键不在小臂能发多少力,  而在于"蹬转迎前"的发力与传递.  这就是为何小臂必须先充分放松的缘故.  放的不够松力量传不过去或者迎前力量太小,  只靠小臂自己收缩的力道,这球的质量就高不了了.  

有关于力量传递与身体甩鞭效应其他文章说的太多在此就不再重述.  

我个人分享的视频里的快拉动作,  小臂就是放的很松不怎么发力的例子.  连续发力拉上几百来个,腿是最吃力的严重点会抽筋...  手倒是没什么感觉会累呵呵.

∙杠杆原理

中中老师在拉球出手动作七字诀中蹬、送、扭、转、甩、收、拧的"甩"跟小弟的说法是异曲同工之妙.甩就是力量的传递的准备过程,用身体力量甩动手臂往击球点迎去.收臂的力量就是靠这个甩字来储蓄能力,在触球瞬间爆发出来.  如果放的不够松,这力量是"甩"不出来的.  放的够松,后面的"收"字就轻松无比而且动作连贯  一气喝成.    

千萬別用肩關節的肌肉力量來甩臂阿會受傷的..要用"蹬送扭轉"這四個要訣用身體的力量來甩.

收臂其实主要是靠着肘关节的杠杆原理,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再读读中中老师的出手七字诀的内容.

∙锁肘大于锁肩

近日来的文章大都会谈到锁肩一词.  用意是在蹬转迎前的"启动"过程要锁住大臂承接腿腰的迎前力量接着传递给小臂在触球瞬间加速收臂.

这边有个学习误区必须提醒大家...大臂在接收腿腰力量之后就不必再锁,应该就随着惯性摆动即可.

另外,锁肩一词容易让学习的人把注意力放在肩膀,这样一来,可能会造成肩膀紧绷无法放松,这样是会影响协调性的.  后来经过思考,我认为把"锁肩"改成锁肘可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是"锁肘"?

  很简单,就是在蹬转迎前的启动阶段,肩肘要同步运动,肘带动"放松"的小臂迎前触球(注意放松兩個字),在触球瞬间以肘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作半圆形的收臂动作.要注意的是,肘在接收腿腰力量之后就不必再锁,顺着惯性迎前即可,收臂阶段,肘要保持在肩膀的右方稍前(敬礼动作).

只要这个动作做的好,再加上正确的收臂动作,我可以告诉您,您的正手弧圈就开始要像样了呵呵..  因为肘锁住了,不转腰都不行阿...

∙迎前触球,直臂好还是曲臂好?

直臂或者曲臂这讨论其来有自,各有好坏.不过我倒是不认为那是天生的,经过后天的练习调整也可以达到直臂拉球(触球前).我以前就是曲臂拉球者,经过调整也没花多少时间我现在可以整只手臂打直来拉,触球时再开始收臂.这样的好处是,半径加大力量加大,整只手臂在引拍时可以放的很松,由于打直,身体被迫一定要迎前呵呵不迎前是打不到球的...  另一个好处时击球点可以离身体远些有时步伐可以少跑一步(如果近身就曲臂来拉).不果以上是平时练习时的自我要求而已.真正对战相持,还是得看当时情况.

小弟以前曲臂拉球(触球前),我的感觉是,因为挥拍半径小,要达到一样的加速距离(迎前),转腰动作要加大.这用简单的"圆周"公式来计算,就很清楚了.  

波尔的例子我也研究过,他这例子很特别.引拍时手还是曲的,但是在迎前的过程,甩手把角度变大(从慢动作中仔细看才看的出来)然后再触球收臂.利用肘的彈性來加速收臂收臂速度之快令人佩服.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从引拍到触球的时间可以缩短摆速加快.不过一般人要学恐怕没这么容易不小心会受伤吧呵呵.

所以曲臂或者直臂,还是看个人习惯跟条件,无须勉强.觉得哪种好只要发力顺畅,都可以的.关键还是触球前的放松跟触球的加速.

 

 

∙強調順勢收臂

顺着迎前的惯性去收臂小臂要不要再发力加速?

当然是要的.  問題是,小臂收缩发力谁都会...呵呵难的是触球前达到完全放松不发力.  如果在相持之中来不及迎前,  为了把球拉过去适时调整当然也是需要的.练习时有练习时的基本原则--放松迎前顺势收臂.这八个字能做到,弧圈球还会拉不好吗?

  反过来说,如果无法放松提早收臂弧圈球未必就拉的好...

∙抽打與拉球

"抽"球的定义很模糊.  在弧圈球出现以前大都用"抽"这个字.

抽,代表的就是撞击之中附带摩擦.也可以称之为"弹擦",以撞击为主磨擦为辅,摩擦目的不是强烈旋转而是制造足够的安全弧线过网.抽不考虑吃球时间,也不需要吃住球,只靠胶皮表面的摩擦力做瞬间摩擦.为了速度,吃球时间反而要球要短.  小臂提早收缩让拍子先加速在最高速触球.

在动作上,就是攻球动作之中微调拍型,调节撞磨比例,来控制撞击角度.所以有些文章在抽这个字都会配上一个打,叫抽打.其实用"打磨结合"来形容"抽打"反而更贴切不是嗎?

呵呵...这也是为何许多球友,用打磨结合的概念,最后练出来的不是拉球而是抽打.

然而用抽打的手法来改变撞摩比例磨擦多些磨擦的薄些就能拉出弧圈球吗?

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拉球是静摩擦原理,必须"吃住球"让拍子"带"球一起加速直到脱板.

但是也有许多华人球友用"抽"来形容拉球.沒有統一的說法.拉球的"拉"字,我就不再多述,呵呵这类文章已经够多了.

业余朋友想从抽到拉确实要吃点苦..因为触球之前小臂总是会提早发力收缩,  不容易改这习惯,小弟也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  

不过实战之中,抽打是可以配合着用的.  拉打结合,是战术的结合.  只是对于弧圈球质量无法提高的朋友,就必须分清抽打与拉球的分别.

∙放松与稳定度的关系

触球前保持放松,触球瞬間再收臂加速的拉球方式,其稳定度是比较高的.

建议球迷们如果拉球的稳定度跟拉球力度还不到一个水平之上的,可以尝试依照这个方式来练练看.光感觉是不够的最好拍摄视频慢动作来分析(通常心里想的跟打出来的动作都会有很大的落差呵呵).水平到了,本钱有了,想再有自己风格(如提前加速)那也未尝不可阿...

∙練習方法

建议大家刚开始练可以尝试,往后引拍小些迎前小些把力量放在触球瞬间的收臂动作,有吃住球把球甩出去的感觉,也就是用如快攻一样小的动作来演变成拉球.  之后,再慢慢把引拍跟迎前动作加大.

另外一种是用甩铁饼方式去感觉小臂的放松,大臂打开些,也就是先不强调收臂先处理好迎前的动作.  两者交互练习去找感觉.  

当然,以上练习的基本条件是您已经知道如何正确收臂以及蹬转迎前发力的要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以上所有观点不是想像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都是个人亲身实践过的实际经验,呵呵  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您自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