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270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docx

3#楼地上结构钢筋方案

一、方案编制依据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4、《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5、《建筑抗震构造图集》(97G329〈一〉~〈九〉);

6、工程设计图纸;

7、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菜市口东片危改区3#楼,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19~35轴线五层以下为框支结构。

地下两层,地上12层。

其地下二层结构为车库及设备用房,面积3328.65m2,层高为4.35米,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兼自行车库,面积1756.89m2,层高为3.0米,地上结构层高2.8米,局部九层、十层层高3.0米,建筑物全长128.3米,宽约26.0米,基底标高-8.26M,地上总高40.65M。

本工程为80抗震设防,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26/3-28/3轴线间之框支转换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19/3-35/3轴线间之四层以下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

伸缩缝两侧结构地下一层至二层为抗震加强层,中间部位地下一层至五层和顶层为抗震加强层。

地上结构主要钢筋规格有:

剪力墙ø10、Ф12;现浇板ø8、ø10、Ф12、Ф16;暗柱及框坂柱Ф16、Ф20、Ф22、Ф25;梁Ф18、Ф20、Ф25、Ф32。

二、施工部署

1.施工段面的划分:

本工程地上结构钢筋施工,按照工程总体部署划分为三个施工段面组织施工。

其施工段面位置详见附图。

2.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钢筋加工钢筋绑扎

保护层设置钢筋验收成品保护。

3.钢筋连接工艺确定:

一般混凝土梁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大于Ф20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对于框支转换层大梁钢筋采用套筒冷挤压连接;竖向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墙体钢筋及板筋主要采用搭接连接。

4.劳动力组织:

根据施工工作量的要求和工程进度的要求,现场组织成立两个钢筋施工班组,劳动力组织如下:

班组组成

人数

说明

钢筋班长

2

兼职质量员

副班长

2

兼职安全员

专业绑扎工

70

两班

电焊工及机械操作工

8

持证上岗

杂务人员

10

两班劳力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机械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功率(KW)

钢筋电焊机(A500)

2

21

电渣压力焊机(GZH-36C)

4

38

钢筋闪光对焊机(UN1-100)

1

100

钢筋冷挤压连接机(YJH-40)

1

1.5

钢筋弯曲机(GT7-40)

1

4

钢筋切断机(GQ40-2)

1

4

卷扬机(Y1601)

1

7.5

砂轮切割机(SN-200)

2

4.4

2.材料准备:

按照钢筋的计划单(附页),组织好钢筋的采购供应工作。

钢筋进场时应随带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原材料试验报告单,现场按其质保书和钢筋标牌进行验收(检查其炉批号、规格、品种、数量),然后分类整齐堆放,并做好待检标识。

钢筋进场后,及时报检。

并做好有见证取样检测工作。

按规范规定抽样复试:

按同一批号(或炉号),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不超过60t为一批抽一组(四根)试件。

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的下料和加工。

3.钢筋加工场地的准备: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划,钢筋进场后堆放在西大门南侧的钢筋专用制作场地上。

地表用混凝土做硬化处理,地面上搭设钢管支架或垫方木,使钢筋架空大于200mm高,且四周设排水明沟。

条件许可,上部搭设防护棚,以防止其浸水后锈蚀而影响材料的质量。

四、钢筋施工技术

1.钢筋下料:

1.1在钢筋下料前,先由两位专业工程师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翻样,然后再彼此对下料单做相互检查复核。

之后与钢筋工长进行交接,做好交底和交接检查记录。

1.2钢筋翻样的依据:

1.2.1钢筋的搭接接头设置位置和数量: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结构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之内。

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在同一构件内的钢筋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根钢筋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ι1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根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

50%(在受拉区);受压区不限。

同样,在任一根钢筋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ι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为:

25%(受拉区);50%(受压区)。

按设计:

框架柱、暗柱钢筋的焊接接头设置在基础和楼层面向上≥500和≥1000/500+35d范围截面内。

其他部位钢筋搭接和锚固按设计摘要如下:

 

防震加强区部位非防震加强区部位

 

 

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钢筋构造

1.2.2按设计,Ⅰ级元钢及Ⅱ级螺纹钢筋的锚固长度l(2、、3)、搭接长度ι如下表:

钢筋锚固:

是否抗震设计

一般

下端筋

1

3

4

40d

30d

大于等于150且大于等于5d

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长度L

是否抗震设计

ι

45d

40d

ι

36d

焊接钢筋

焊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

焊接工艺详相关工艺要求。

大于500,且大于35d。

注:

不与柱剪力墙相连的次梁的钢筋接头及现浇板钢筋接头按非抗震考虑。

1.2.3钢筋的保护层设置:

环境条件

构件

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

箍筋及构造筋

分布钢筋

C20

C25,C30

≥C35

室内正常环境

板墙

15

10

梁柱

25

15

室外或室内

高温环境

板墙

25

15

10

梁柱

35

25

15

基础

35

1.2.4框支梁纵筋连接采用A级套筒冷挤压工艺,钢筋连接位置应避开上部墙体门洞口;同一截面纵筋连接不应超过全部纵筋面积的25%。

1.2.5凡悬挑梁板下部纵筋均需锚入支座内,梁筋锚入40d,板筋锚入30d。

2.钢筋加工

2.1钢筋的成型加工:

钢筋按下料单进行加工,先加工箍筋标准件,检验合格后再批量生产。

规范规定: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0弯钩,其弯曲的圆弧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倍,箍筋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Ⅱ级钢筋作900和1350弯钩时,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箍筋的弯钩为1350,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钢筋成形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其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2.2钢筋的电渣压力焊:

本工程框架柱主筋、剪力墙中暗柱钢筋、剪力墙端部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

墙体、板水平方向钢筋连接采用搭接,基础及大梁等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或滚压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

钢筋连接加工工艺流程:

电渣压力焊:

备料清理定位试焊焊接

抽检。

定位:

钢筋根据结构所需要的长度下好后,除去钢筋表面的锈迹、油渍和泥污,然后竖向就位,用刚度很好的夹具夹紧上下钢筋,使其上下对齐,不使错位,不得晃动。

焊接:

焊接前,根据钢筋型号、规格选择焊接参数和焊剂,同时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规范要求采用HJ431焊剂,其它参数如下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接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钢筋规格(mm)

焊接电流(A)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弧过程(u2-1)

电渣过程(u2-2)

电弧过程(t1)

电渣过程(t2)

16

35-45

22-27

14

3

18

15

5

20

17

5

22

18

6

25

21

6

在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断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钢筋,挤出熔化金属与熔渣。

接头焊毕,应停歇一会,方可卸下夹具和回收焊剂,并敲去渣壳。

抽检:

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头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b)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c)接头处的弯角不得大于40;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三百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从中随机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2.3钢筋闪光对焊连接:

钢筋端头的锈、泥沙、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连续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包括:

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

对于大于ø18的钢筋采用预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是在连续闪光对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

钢筋接头的检查与检验:

工艺检验试验:

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一焊工完成的同一形式的接头试件6根,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和弯曲试验(可焊性能试验)。

现场检验: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台班、由同一焊工完成的同级别、同规格接头≤300个为一验收批(一周内累计小于300个接头的亦可按一批计算)。

a.对每一验收批应随机抽取10%的接头作外观检查。

接头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0。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

b.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6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2.4钢筋直螺纹连接详见地下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2.5A级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

2.5.1准备工作:

钢筋端头的锈、泥沙、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和纵肋尺寸过大者,应预先矫正或用砂轮打磨。

不同直径的钢筋套筒不得串用。

在钢筋端部画出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定位标记与钢筋端头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一半)。

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为20mm。

检查挤压设备的情况,并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2.5.2钢筋挤压作业:

在钢筋加工场内先进行一端套筒挤压,在施工作业区插入待接钢筋后再挤压另一端套筒。

压接就位时,应对正钢套筒压痕位置的标记,并应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

压接钳施压顺序由钢套筒中部顺次向中部进行。

每次施压时控制压痕深度。

钢筋连接的参数选择如下表:

连接钢筋规格

钢套筒型号

压模型号

压痕最小直径允许范围(mm)

压痕最小总宽度(mm)

Ø32-Ø32

G32

M32

48~51

≥60

具体参数依据钢套筒上的挤压道数标致和出厂技术文件。

应用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时,由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和套筒出厂合格证。

现场检验按每一验收批随机抽取10%进行接头外观检查和抽取三个试件作A级单向拉伸试验。

(同一批条件为:

材料、等级、型式、规格、施工条件相同。

批的数量为500个接头,不足此数时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1.10~1.15倍原套筒长度,或压痕外套筒的外径为0.8~0.9原套筒的外径。

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0。

如外观质量合格数大于等于90%,则该批为合格。

如不合格数超过抽查数的10%,则应逐个进行复验。

在外观不合格的接头中抽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