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665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docx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精品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杨小静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知人论世、反复诵读、炼字炼句、缘景明情、悟情溯景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诗歌阅读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享交流等方式,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通过“诵读、写作、品析、迁移”等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并学习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诗歌鉴赏应该有个总体的把握和总结,对他们而言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能力。

并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老师的指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达到记忆深刻,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缘景明情”“以情溯景”的方法赏析诗歌的景与情。

不同诗人同类作品的比较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对“坼”“浮”等词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诗眼”的作用,并能在其它作品中迁移运用。

【教法选择】

讨论式教法:

本堂课我提前做好预习方案;提出目标让学生充分准备;准备过程中和学生多次共同商讨并不断调整研习内容和方法:

生生、师生共同完善提高课堂教学内容。

这种过程的互动真正体现了讨论式教法:

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同时也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学法选择】

探究式学法: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本课堂的特点,我倡导的是小组探究合作、全班交流分享的学法,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主动,主动学习。

【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结构分析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阶段:

→→

→→

(二)教学过程

1、名句引用,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的作者是谁吗?

他是在游览什么地方时写的呢?

明确:

范仲淹、登岳阳楼时写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岳阳楼的诗歌,题目叫《登岳阳楼》,看看作者又是怎么写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

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诗歌名句引入课题,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同时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渡。

2、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今天我们采取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各小组也作了充分准备,首先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小组(解说:

朗读:

作词:

(1)读诗歌,首先要读作者,即“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包括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它会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二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

我们小组仿照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给杜甫写了首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请看大屏幕。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杜甫的颁奖词:

你,既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也见证了晚唐的衰落,

你,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亲身体验了流离之苦。

你,远离朝廷,依然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志向;

你,漂泊无依,仍然怀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怀。

你,用如椽的巨笔和现实主义的态度,

抒写出:

一部史,一段盛与衰,荣与辱的历史,

一种情,一种忧国忧民,家国天下的感情。

你就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杜甫。

(2)颁奖词当中,有哪些内容是你了解杜甫的关键

明确:

安史之乱、忧国忧民。

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了杜甫诗歌的魂。

(3)背景介绍: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三年(768)冬,“安史之乱”过去了五年,离诗人去世只有两年。

诗人从当初避难蜀地到离开蜀地,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时期---沿江漂流。

   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途中杜甫登上岳阳楼,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第二小组(组员:

(1)了解作者的同时,还要从诗歌本身入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读诗,第一要读出节奏,同学们可自读一下,试着划分一下节奏。

(小组五个同学进入每个组了解他们的节奏划分对不对,并和小组讨论)。

(2)有五个小组的结果一样,按照221或212的节奏划分的。

但有一个小组有不同意见。

洞庭水、岳阳楼、东南坼、日夜浮等没有断掉,按照23节奏划分。

明确:

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情况下是按221或212划分的。

但有时为保持意义单位的完整,不一定这样细分,也可以采取比较粗略的方式,即23式。

所以两种停顿都是可以的。

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的,所以本首诗歌停顿比不停顿要好。

(3)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并读出节奏。

第三小组(解读设计:

(1)我们小组在前面同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上一小组同学教会大家读出节奏,除了节奏,还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就要对诗歌作深入的解读,所以,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深入解读诗歌。

(2)请同学们把首联齐读一遍。

读的时候发现有什么问题没有?

明确:

没有轻重缓急,没有高低起伏变化,抑扬顿挫。

(3)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

这是因为没有把握住首联的深刻含义,缺乏感情,没有感染力。

(4)你认为哪些字是最富感染力的?

为什么?

(小组讨论)

明确:

昔、今二字。

因为今昔有一个时间的对比,昔指诗人青年时代,又值唐朝的“开元盛世”,今指自己已到暮年,国家经历战乱,一切已面目全非,今非昔比了,写出了作者的伤感遗憾。

(5)所以该怎么读呢?

明确:

强调今昔,重读。

伤感遗憾的语调应是缓慢、低沉、拉长的,有感叹意味。

(6)学生自读、示范读。

(7)总结:

在多读中领悟,在领悟后精读。

读出感情的前提是对诗歌内容作深入解读。

第四组:

(解读设计:

(1)既然登上了岳阳楼,作者登上岳阳楼之后看到了什么?

明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景物有什么意境?

体现在哪里?

明确:

雄浑、壮阔、宏伟的意境。

坼写出洞庭湖把方圆数千里的吴楚大地一分为二,显示其磅礴气势。

浮写出洞庭湖包容了整个天地,日月星辰都漂浮其中,一派壮阔景象。

(3)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是这一联的关键字,即“诗眼”。

明确:

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包括精妙,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等。

(4)延伸拓展: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明确:

“凉”字就是这样的“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凉。

既写景又抒情。

(5)总结:

诗眼是诗歌心灵的窗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

第五组:

(解读设计:

(1)前面小组的同学通过抓诗眼把景物壮阔宏伟的景象做了深入的分析。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写景和抒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颈联写出了杜甫怎样的境遇?

明确:

孤独、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凄凉之境。

(3)这种境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哀痛、悲苦、孤寂、落寞之情。

(4)写景和抒情之间有何联系?

小组间可互相讨论。

明确:

洞庭湖意境越阔大越反衬出自己漂泊在湖上身影的渺小,越突出作者人生境遇的狭窄,更能表达作者的哀痛、悲苦之情。

所以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抒情。

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

“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

(5)总结:

读诗,景和情都不可偏颇。

景是情之本,情是景生之果。

我们可以通过景物描写,领悟作者感情。

即缘景明:

通过景物描写,领悟作者感情。

第六组:

(解读设计:

(1)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体现在哪里?

明确:

抒发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戎马关山北指的是国家处在战乱当中,涕泗流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

(2)尾联和颈联抒情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明确:

由个人悲苦转到忧国忧民,由个人到国家,境界由狭窄转到宽阔。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

(3)尾联和颔联景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明确:

洞庭湖的境界阔大,体现作者的心胸广阔,景情合一。

总结:

除了缘景明情,还可以以情溯景:

通过情感领悟,反观景物描写来源及特征。

再次印证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

在这一小节中,通过学生讲解、写作、提问、讨论、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打破。

再加上前的准备,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意识。

教学相长也得到充分体现。

3.归纳概括,方法总结

(1)教师总结:

各个小组准备得很充分,也很精彩。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同学们品诗的方法。

明确:

知人论世——品诗桥梁,朗读感悟——品诗钥匙,诗眼炼字——品诗肯綮,缘景明情——品诗宗旨。

设计意图:

教师在关键时候不能缺位,当学生的思维是零散或模糊的时候,教师应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4.引申拓展,学会迁移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欢乐和喜悦,颔联可以看出来。

(2)颔联上下句有没有诗眼,有的话是哪两个字?

为什么?

明确:

“诗眼”分别是“引”“衔”。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4)这样的心情下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尽、开写出洞庭湖的宏伟壮阔。

同学们灵活运用了缘景明情,以情解景的方法。

(5)同是登岳阳楼为什么两位作者情感完全不一样?

这需要我们知人论世,谁来说说李白?

仿照第一小组同学写一首李白的颁奖词,小组集体智慧。

明确:

小组习作代表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19班组委会给予李白的颁奖词:

你豪情万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你豁达洒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傲岸不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

你与酒为伴,对月吟诗,诗意一生,狂放一生。

你便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李白。

感动19班年度人物——杜甫。

(6)总结: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想象夸张、潇洒豪放,与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风格完全不同。

我们齐读这首诗,心情愉悦,所以语调应是高扬的,轻快地。

再读杜甫的《登岳阳楼》,语调应是低沉、缓慢的。

设计意图:

迁移能力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能力之一。

既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4、肯定鼓励,勇敢前行。

(1)通过本节课我们掌握了读诗的很多好方法,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诗,读好诗。

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你们的小组合作,团结互助、探究释疑、动口动脑动手共同完成了这一节课。

把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相信你们,给你们一片舞台,你们会还我一个奇迹。

给最棒的我们鼓掌。

设计意图:

新课改如何落实到课堂中是一线老师的一大困惑。

不愿、不敢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是老师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在公开课中打破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是因为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鼓舞更多的人勇敢前行。

当然打破桎梏的方式还有很多,不仅限于于此,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动不如行动,一线老师们共勉。

(2)作业:

搜集有关岳阳楼的名句名篇。

附:

板书设计 

首联  今昔对比,

颔联   壮阔之景,

颈联  身世之悲,

尾联    家国之忧。

知人论世——品诗桥梁,

朗读感悟——品诗钥匙,

诗眼炼字——品诗肯綮,

缘景明情——品诗宗旨。

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今天我们采取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各小组也作了充分准备,首先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小组(解说:

王诗雅    朗诵:

罗洁    作词:

伍美虹   张俊杰    梁校瑞   张瀚腾 )

     

(1)读诗歌,首先要读作者,即“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包括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它会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二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

       我们小组仿照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给杜甫写了首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请看大屏幕。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杜甫的颁奖词:

你,既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也见证了晚唐的衰落,

你,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亲身体验了流离之苦。

你,远离朝廷,依然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志向;

你,漂泊无依,仍然怀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怀。

你,用如椽的巨笔和现实主义的态度,

抒写出:

一部史,一段盛与衰,荣与辱的历史,

一种情,一种忧国忧民,家国天下的感情。

你就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杜甫。

     

(2)颁奖词当中,有哪些内容是你了解杜甫的关键

     (3)背景介绍: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三年(768)冬,“安史之乱”过去了五年,离诗人去世只有两年。

诗人从当初避难蜀地到离开蜀地,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时期---沿江漂流。

   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途中杜甫登上岳阳楼,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第二小组(解读设计:

张贵星  黄柯钦 石渝锋  张诗问  吴晨晨   刘彦孜)

     

(1)了解作者的同时,还要从诗歌本身入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读诗,第一要读出节奏,同学们可自读一下,试着划分一下节奏。

(小组五个同学进入每个组了解他们的节奏划分对不对,并和小组讨论)。

     

(2)有五个小组的结果一样,按照221或212的节奏划分的。

但第三小组有不同意见。

洞庭水、岳阳楼、东南坼、日夜浮等没有断掉,按照23节奏划分。

师解疑:

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情况下是按221或212划分的。

但有时为保持意义单位的完整,不一定这样细分,也可以采取比较粗略的方式,即23式。

所以两种停顿都是可以的。

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的,所以本首诗歌停顿比不停顿要好。

     (3)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并读出节奏。

      第三小组(解读设计:

杨依霖 王跃 岳露  余丹沥 牟林  熊培雯)

     

(1)我们小组在前面同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上一小组同学教会大家读出节奏,除了节奏,还要读出感 情,读出感情就要对诗歌作深入的解读,所以,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深入解读诗歌。

    

(2)请同学们把首联齐读一遍。

读的时候发现有什么问题没有?

明确:

没有轻重缓急,没有高低起伏变化,抑扬顿挫。

    (3)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

这是因为没有把握住首联的深刻含义,缺乏感情,没有感染力。

    (4)你认为哪些字是最富感染力的?

为什么?

(小组讨论)

明确:

昔、今二字。

因为今昔有一个时间的对比,昔指诗人青年时代,又值唐朝的“开元盛世”,今指自己已到暮年,国家经历战乱,一切已面目全非,今非昔比了,写出了作者的伤感遗憾。

    (5)所以该怎么读呢?

明确:

强调今昔,重读。

伤感遗憾的语调应是缓慢、低沉、拉长的,有感叹意味。

    (6)学生自读、示范读。

    (7)总结:

在多读中领悟,在领悟后精读。

读出感情的前提是对诗歌内容作深入解读。

      第四小组:

(解读设计:

侯江原   王毅  李月  梁洪瑜  毛诗翰    陶秋屿)

      

(1) 既然登上了岳阳楼,作者登上岳阳楼之后看到了什么?

明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 景物描写有什么意境?

意境即景物描写胡特征。

体现在哪里?

明确:

雄浑、壮阔、宏伟的意境。

坼写出洞庭湖把方圆数千里的吴楚大地一分为二,显示其磅礴气势。

浮写出洞庭湖包容了整个天地,日月星辰都漂浮其中,一派壮阔景象。

       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是这一联的关键字,即“诗眼”。

明确:

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包括精妙,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等。

     (3)延伸拓展: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4)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明确:

“凉”字就是这样的“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凉。

既写景又抒情。

      (5)总结:

诗眼是诗歌心灵的窗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

      第五小组:

(解读设计:

付雪梅   邹溪蕊  汪文倩  王思棚    王路瑶   全湘渝 )

      

(1)前面小组的同学通过抓诗眼把景物壮阔宏伟的景象做了深入的分析。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写景和抒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颈联写出了杜甫怎样的境遇?

明确:

孤独、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凄凉之境。

     (3)这种境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哀痛、悲苦、孤寂、落寞之情。

     (4)写景和抒情之间有何联系?

小组间可互相讨论。

明确:

洞庭湖意境越阔大越反衬出自己漂泊在湖上身影的渺小,越突出作者人生境遇的狭窄,更能表达作者的哀痛、悲苦之情。

所以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抒情。

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

“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

     (5)总结:

读诗,景和情都不可偏颇。

景是情之本,情是景生之果。

我们可以通过景物描写,领悟作者感情。

即缘景明情:

通过景物描写,领悟作者感情。

      第六组:

(解读设计:

董雨杭  曹建军  雷昊   庞雪儿  陈嘉豪  李林)

    

(1)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体现在哪里?

明确:

抒发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戎马关山北指的是国家处在战乱当中,涕泗流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

    

(2)尾联和颈联抒情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明确:

由个人悲苦转到忧国忧民,由个人到国家,境界由狭窄转到宽阔。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

    (3)尾联和颔联景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明确:

洞庭湖的境界阔大,体现作者的心胸广阔,景情合一。

      总结:

除了缘景明情,还可以悟情溯景:

通过情感领悟,反观景物描写来源及特征。

再次印证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

     在这一小节中,通过学生讲解、写作、提问、讨论、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打破。

再加上前的准备,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意识。

教学相长也得到充分体现。

     3.归纳概括,方法总结

    

(1)教师总结:

各个小组准备得很充分,也很精彩。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同学们品诗的方法。

明确:

知人论世—品诗桥梁,朗读感悟—品诗钥匙,诗眼炼字—品诗肯綮,缘景明情——品诗宗旨。

      设计意图:

      教师在关键时候不能缺位,当学生的思维是零散或模糊的时候,教师应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4.引申拓展,学会迁移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欢乐和喜悦,颔联可以看出来。

     

(2)颔联上下句有没有诗眼,有的话是哪两个字?

为什么?

明确:

“诗眼”分别是“引”“衔”。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3)这样的心情下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尽、开写出洞庭湖的宏伟壮阔。

同学们灵活运用了缘景明情,以情解景的方法。

     (4)同是登岳阳楼为什么两位作者情感完全不一样?

这需要我们知人论世,谁来说说李白?

仿照第一小组同学写一首李白的颁奖词,小组集体智慧。

 明确:

小组习作代表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19班组委会给予李白的颁奖词:

你豪情万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你豁达洒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傲岸不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

你与酒为伴,对月吟诗,诗意一生,狂放一生。

你便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李白。

感动19班年度人物——杜甫。

     (5)总结: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想象夸张、潇洒豪放,与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风格完全不同。

       我们齐读这首诗,心情愉悦,所以语调应是高扬的,轻快地。

再读杜甫的《登岳阳楼》,语调应是低沉、缓慢的。

      设计意图:

      迁移能力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能力之一。

既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4、肯定鼓励,勇敢前行。

     通过本节课我们掌握了读诗的很多好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释疑、交流分享、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了这一节课,把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诗,读好诗,给最棒的自己和班级鼓掌。

      设计意图:

新课改如何落实到课堂中是一线老师的一大困惑。

不愿、不敢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是老师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在公开课中打破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是因为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鼓舞更多的人勇敢前行。

当然打破桎梏的方式还有很多,不仅限于于此,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动不如行动,一线老师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