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7862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考刑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司考刑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司考刑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司考刑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司考刑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司考刑法真题.docx

《司考刑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考刑法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司考刑法真题.docx

司考刑法真题

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

(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

(2)排斥习惯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司法部答案】D【万国答案】 D

  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

  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乙不构成脱逃罪

  【司法部答案】A【万国答案】A

  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司法部答案】D【万国答案】D

  4.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

  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司法部答案】B【万国答案】B

5.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

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

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司法部答案】B  【万国答案】B

  6.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

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D.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

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司法部答案】C【万国答案】C

  7.甲乙两家有仇。

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

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属于防卫过当

  D.属于故意杀人

  【司法部答案】D  【万国答案】D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

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

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

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六年后又犯杀人罪。

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司法部答案】B【万国答案】B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

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

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司法部答案】A  【万国答案】A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

  【司法部答案】C  【万国答案】C

  11.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

  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司法部答案】D  【万国答案】D

  12.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

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

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间接)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谎报安全事故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司法部答案】D  【万国答案】 D

  13.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C.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

  D.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

  【司法部答案】C  【万国答案】C

  14.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

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

  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

  【司法部答案】C【万国答案】C

  15.杨某生产假冒避孕药品,其成份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货值金额达15万多元,尚未销售即被查获。

关于杨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构成犯罪

  B.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C.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定罪处罚

D.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司法部答案】D 【万国答案】D

16.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

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司法部答案】B  【万国答案】 B

17.甲欠乙十万元久不归还,乙反复催讨。

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迫乙交出十万元欠条并在已备好的还款收条上签字。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伤害罪

  B.抢劫罪

  C.非法侵入住宅罪

  D.抢夺罪

  【司法部答案】B  【万国答案】B

18.甲任邮政中心信函分拣组长期间,先后三次将各地退回信函数万封(约500公斤),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款项占为己有。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退回的信函不属于信件,甲的行为不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

  B.退回的信函虽属于信件,但甲没有实施隐匿、毁弃与开拆行为,故不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

  C.退回的信函处于邮政中心的管理过程中,属于公共财物,甲的行为成立贪污罪

  D.退回的信函被当作废品出卖也属于毁弃邮件,甲的行为成立私自毁弃邮件罪

  【司法部答案】D  【万国答案】D

19.甲承租乙的房屋后,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交与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不知有假,为其售房给不知情的丙,甲获款300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同时是诈骗罪的教唆犯

  B.甲是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正犯

  C.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与诈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D.由于存在牵连关系,对甲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从重处罚

  【司法部答案】A  【万国答案】A

  20.下列哪一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A.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

  C.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

  D.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

【司法部答案】C  【万国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51.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

  B.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翻墙入院欲毒杀乙的名犬以泄愤,不料该犬对甲扔出的含毒肉块不予理会,直扑甲身,情急之下甲拔刀刺杀该犬。

甲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而属于意外事件

  D.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

  【司法部答案】ACD  【万国答案】 ACD

  52.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

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

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

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

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

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司法部答案】BCD  【万国答案】 BCD

  53.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司法部答案】ABCD  【万国答案】 ABCD

54.甲与乙因情生仇。

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

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司法部答案】ABCD  【万国答案】 ABCD

55.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吸收犯?

  A.制造枪支、弹药后又持有、私藏所制造的枪支、弹药的

  B.盗窃他人汽车后,谎称所盗汽车为自己的汽车出卖他人的

  C.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又高利转贷他人的

  D.制造毒品后又持有该毒品的

  【司法部答案】AD  【万国答案】 AD

  56.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受贿1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万元,甲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300万元

  B.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该汽车应上缴国库

  C.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

  D.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

  【司法部答案】ABC  【万国答案】 ABC

  57.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欲杀乙,埋伏在路旁开枪射击但未打中乙。

甲枪内尚有子弹,但担心杀人后被判处死刑,遂停止射击。

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入户抢劫时,看到客厅电视正在播放庭审纪实片,意识到犯罪要受刑罚处罚,于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开。

甲成立犯罪中止

  C.甲潜入乙家原打算盗窃巨额现金,入室后发现大量珠宝,便放弃盗窃现金的意思,仅窃取了珠宝。

对于盗窃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

  D.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

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

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

  【司法部答案】AB  【万国答案】ABCD

58.下列哪些情形不能数罪并罚?

  A.投保人甲,为了骗取保险金杀害被保险人

  B.十五周岁的甲,盗窃时拒捕杀死被害人

  C.司法工作人员甲,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

  D.运送他人偷越边境的甲,遇到检查将被运送人推进大海溺死

  【司法部答案】BC  【万国答案】 BC

59.关于抢夺罪,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甲驾驶汽车抢夺乙的提包,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

  B.甲与乙女因琐事相互厮打时,乙的耳环(价值8,000元)掉在地上。

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见甲摔倒便离开了现场。

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C.甲骑着摩托车抢夺乙的背包,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乙被拖行十多米后松手。

甲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

  D.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毒品虽然是违禁品,但也是财物。

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司法部答案】ABC  【万国答案】 ABC

  60.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即使没有牟利目的,也成立贩卖毒品罪

  B.为便于隐蔽运输,对毒品掺杂使假的行为,或者为了销售,去除毒品中的非毒品物质的行为,不成立制造毒品罪

  C.甲认为自己管理毒品不安全,将数量较大毒品委托给乙保管时,甲、乙均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既走私又贩卖的,量刑时不应重复计算毒品数量

【司法部答案】ABCD  【万国答案】 BCD

  61.甲欲绑架女大学生乙卖往外地,乙强烈反抗,甲将乙打成重伤,并多次对乙实施强制猥亵行为。

甲尚未将乙卖出便被公安人员抓获。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和处罚,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构成绑架罪、故意伤害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B.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C.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D.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但由于尚未出卖,对拐卖妇女罪应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司法部答案】ABD  【万国答案】 ABD

  6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盗窃?

  A.甲穿过铁丝网从高尔夫球场内“拾得”大量高尔夫球

  B.甲在夜间翻入公园内,从公园水池中“捞得”旅客投掷的大量硬币

  C.甲在宾馆房间“拾得”前一顾客遗忘的笔记本电脑一台

  D.甲从一辆没有关好门的小轿车内“拿走”他人公文包

  【司法部答案】ABCD  【万国答案】 ABCD

  63.甲盗掘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墓葬,窃取大量珍贵文物,并将部分文物偷偷运往境外出售牟利。

司法机关发现后,甲为毁灭罪证将剩余珍贵文物损毁。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运往境外出售与损毁文物,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论处

  B.损毁文物是为自己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论处

  C.盗窃文物是盗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D.盗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盗窃文物为前提,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司法部答案】ABD  【万国答案】 ABD

64.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

  A.网站建立者

  B.网站直接管理者

  C.电信业务经营者

  D.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司法部答案】ABCD  【万国答案】 ABCD

  65.关于贿赂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B.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当然不构成行贿罪

  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单位受贿罪

  【司法部答案】  【万国答案】 ABCD

三、不定项选择题

  

(一)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

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

“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随即上车。

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迅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

乙对甲说:

“太危险,快停车”,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

请回答91—94题。

  91.甲、乙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定的罪名是:

  A.持有、使用假币罪B.诈骗罪

  C.抢夺罪D.抢劫罪

  【司法部答案】A  【万国答案】 A

  92.对于丙的重伤,甲的罪过形式是:

  A.故意B.有目的的故意

  C.过失D.无认识的过失

  【司法部答案】A  【万国答案】 A

93.关于致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

  C.甲的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对于丙的重伤后果,乙不应当负责

  D.乙没有实施共同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司法部答案】AB  【万国答案】AB

94.对甲的定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抢夺罪、故意伤害罪

  B.诈骗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持有、使用假币罪,交通肇事罪

  D.抢劫罪、故意伤害罪

  【司法部答案】ABCD  【万国答案】 ABCD

  95.如王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核准死刑立即执行的机关是最高法院

  B.签发死刑立即执行命令的是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

  C.王某由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执行

  D.王某由法院交由监狱或指定的羁押场所执行

  【司法部答案】AC  【万国答案】 AC

  96.如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是监狱

  B.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C.对王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如王某减刑为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改为十五年

  【司法部答案】ABC  【万国答案】 ABC

97.如王某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关于本案财产刑的执行及赔偿、债务偿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财产刑由公安机关执行

  B.王某应先履行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C.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的,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D.王某在案发前所负所有债务,经债权人请求先行予以偿还

  【司法部答案】B  【万国答案】B

2010年刑法案例分析题

二、(本题22分)

  案情:

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钱某曾合伙做生意(双方没有债权债务关系)。

2009年5月23日,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没有取出现金)。

钱某向银行查询知道真相后,让赵某还给自己9万元。

  同年6月26日,赵某将钱某约至某大桥西侧泵房后,二人发生争执。

赵某顿生杀意,突然勒钱某的颈部、捂钱某的口鼻,致钱某昏迷。

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

  6月28日凌晨,赵某将恐吓信置于钱某家门口,谎称钱某被绑架,让钱某之妻孙某(某国有企业出纳)拿20万元到某大桥赎人,如报警将杀死钱某。

孙某不敢报警,但手中只有3万元,于是在上班之前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17万元,急忙将20万元送至某大桥处。

赵某蒙面接收20万元后,声称2小时后孙某即可见到丈夫。

  28日下午,钱某的尸体被人发现(经鉴定,钱某系溺水死亡)。

赵某觉得罪行迟早会败露,于2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并将勒索的20万元交给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将20万元退还孙某,孙某于8月3日将17万元还给公司)。

公安人员李某听了赵某的交待后随口说了一句“你罪行不轻啊”,赵某担心被判死刑,逃跑至外地。

在被通缉的过程中,赵某身患重病无钱治疗,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再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

  问题:

1.赵某将钱某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账户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将钱某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账户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解析】盗窃罪是指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存款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虽然没有取出现金,但已经使得该笔钱款脱离了钱某的占有。

因此赵某构成盗窃罪。

  2.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

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

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

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事前的故意。

  对此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处理意见,大致为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具体分为:

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个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

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

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我认为应当采取第四种观点,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因为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3.赵某向孙某索要20万元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向孙某索要20万元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

  本题中,赵某编造绑架事实被害人家属勒索财物,行为具有欺骗被害人家属使其陷入认识错误的性质,也有胁迫被害人家属使其产生恐惧心理的性质,被害人交付财物也同时基于两种心理,属于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因此成立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4.赵某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

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成立自首。

  【解析】根据《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