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docx
《武汉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
武汉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仁对以下身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二模考场内的温度大约是48℃
B.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大约是20cm
C.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15min
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180cm
2.下列关于光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肥皂泡在阳光下呈彩色是光的反射现象
C.由于光的折射,我们感觉河水变深了
D.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应用很广泛,但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B.高速公路上的隔声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美观大方,不会形成任何污染
D.使用一次能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4.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由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A.
B.
C.
D.
5.下列自然景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初春,麦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
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
D.隆冬,河面上厚厚寒冰
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长度是45.0mm
B.火车轨道下面铺放枕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C.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0N
D.赛艇的船桨是一个省力杠杆
7.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实际上是指()
A.铁块的体积比木块的体积小
B.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C.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
D.铁块的体积比木块的体积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中运动是绝对的,物理学中描述的运动是相对的
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多次实验的目的一定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9.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
1,质量之比是4:
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8:
1
B.2:
1
C.1:
4
D.1:
8
10.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
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小提琴演奏时,琴弦振动发声
B.太阳能、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
1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13.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用的单人跳绳长度约为8dm
B.洗澡水的温度为80℃
C.手机正常通话时电流约为1A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我国“歼15”舰载机已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舰载机往航母甲板上降落时,以________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
15.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__.
16.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_____ 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m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_________度.
三、实验题
17.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表一甲物质(固态)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
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表二所示。
表一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多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三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7
10
10
8
20
20
9
30
30
表四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18.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放置时要与纸板__________.为使成像更清晰,应选用较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除了图中器材外,为便于比较物、像到镜面的距离,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
(3)小华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华正确地测量出第(3)步骤中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是相等的,于是得到结论: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华的结论可靠吗?
___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
19.某中学环保小组在练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上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上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上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__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0.小明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发现倒入盘中的墨汁一会儿就干了,由此猜想液体的表面积越大可能蒸发的越快请你选取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来验证他的猜想井解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和步骤:
_____
(2)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
2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如果采用A方法读数结果会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该物质是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_________;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表面应___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
烧杯中的水面的高度.
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_.
该同学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min;DE段中E点该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
22.研究性实验:
各种各样的镜子
(1)小组首先回顾了几个重要的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寻找蜡烛像的时候,用到物理学中_____法。
(控制变量/转换/等效)
(2)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①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②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
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步骤:
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_____。
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无
缩小
正立
较远
无
缩小
正立
很远
无
缩小
正立
(3)小马得出结论:
凸面镜只能成_____(虚/实)像。
(4)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
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_____。
2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使钢尺振动的________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就不同;若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尺,使钢尺振动的________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就不同.换用塑料尺拨动,则发出的________不同.
24.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电子表和斜面的刻度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
(1)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电子表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钟:
秒”),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中的数据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30.0
2
15.0
BC
20.0
______
______
AC
50.0
3
16.7
(2)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5.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
(2)如图乙所示,把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动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
(3)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移动,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调节(以上两空均选填“上/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远视).
(5)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四、计算题
26.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海洋的深度。
已知某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
m/s,从海面到海底发出的声波信号,经过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底的深度为多少?
27.一烧杯中盛有某种液体,总质量是300克,从烧杯中倒出30立方厘米液体后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为264克,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多少千克/立方米?
如果烧杯中原来液体的体积为150立方厘米,则烧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8.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
请你帮他做个计算:
一个容积为0.18m3的水缸并盛满水,则缸中(g取10N/kg)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
(3)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
(ρ冰=0.9×103kg/m3)
29.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0.山地自行车具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它越来越受到驴友们的青睐,是驴友健身、郊游出行的首选工具.如图所示是小明爸爸新买的山地自行车,其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g=10N/kg)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小明的质量为50kg,求小明骑行时上帝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小明在某路段匀速骑行3km,耗时10min,若该路段阻力为12N,求他的骑行功率.
五、作图题
31.在平面镜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
①反射光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3.有一束光经过凸透镜二倍焦距处射向该透镜,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六、简答题
34.炎热的夏天,小宇发现以下现象:
①打开教室的窗户并在地面上洒水,一会儿室内温度就会降下来;
②去海边游泳,进入水中,发现在水中的腿变“短”了。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场景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场景:
__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他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容积。
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
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助手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一张图纸:
将灯泡分割成了各种形状,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
“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
”
爱迪生微笑的看着助手:
“我想能有比较简单的办法可以测量它的容积。
”说完,爱迪生用量筒和水很快地就测出了灯泡的容积。
如图所示,有一个外壁厚度可以忽略的、带有盖子的透明薄酒瓶,要求同学们用两种方法测量酒瓶的体积。
请根据题目要求给出的水和所用测量工具,写出你的设计方法。
方法一:
使用量筒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使用刻度尺和水
①小明用刻度尺测出酒瓶底部的直径,算出半径为r,则瓶子的底面积为S=πr2;
②小红在酒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为h1;
请你完成余下的实验步骤: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酒瓶的体积V=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3、
4、
5、
6、
7、
8、
9、
四、计算题
1、
2、
3、
4、
5、
五、作图题
1、
2、
3、
六、简答题
1、
七、综合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