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046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3章第2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1、教师准备:

两个装有水的量筒A和B,A中放带叶枝条,B中放不带叶枝条,枝条上面分别套有透明塑料袋;浸入水中的新鲜韭菜叶片和萎蔫的韭菜叶片;清水烧杯;镊子;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自制简易气孔模型;PPT课件(包括微视频,图片等)

学生准备:

教材,笔,练习本。

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进而提出驱动性问题:

一只一株植物一生需要吸收多少水分?

以玉米为例,出示在玉米一生中水的用途,单位(g):

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活动的水

204228

1875

250

试计算,被玉米利用的水分大约占所吸收水分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其他99%的水分去哪了?

这么多水分的散失是不是一种浪费?

对植物自身以及整个生物圈的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下面将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索课本第三章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板书)

欣赏图片。

思考。

 

计算为1%。

 

思考并激发求知欲。

给学生一美的享受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得出数据,留下悬念,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新授内容。

 

环节一:

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定义】

演示实验:

展示前一天处理的两个量筒A和B,都装有加入红墨水的水,量筒A中放带叶枝条,B中放不带叶枝条,枝条上面分别套有透明塑料袋。

提问:

1.两个枝条有什么区别?

2.谈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评价:

善于观察,积极思考。

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为: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刚才看到的现象就是蒸腾作用,那么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蒸腾作用?

教师肯定。

出示蒸腾作用定义,并讲解关键词:

1.枯枝烂叶能进行蒸腾作用吗?

所以有关键词“活的”;

2.回忆刚才A装置的塑料口袋内壁的水珠是由叶片散失的水蒸气凝结而成,所以有关键词“水蒸气”。

【气孔】

刚才已经得到结论: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那么叶片具有怎样的结构来完成“失水”这一功能呢?

请同学们用肉眼观察摆放着韭菜的叶片,看看是否发现了什么特别的结构呢?

过度:

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叶片的微观世界吧!

翻开课本P49,阅读实验“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以及步骤。

出示有关实验操作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1.使用小刀要小心,注意安全;

2.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关于叶片的撕取;

3.选取的表皮应该是白色透明的薄膜,制片时要把表皮展开避免重叠影响观察效果;

4.注意盖盖玻片的方法,以免产生较大、较多的气泡。

5.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

建议:

A同学制作“浸水的新鲜的叶片”表皮上气孔的临时装片;

B同学制作“萎蔫的叶片”表皮上气孔的临时装片;

找到物象之后马上画出气孔的结构简图;

小组内比较两种状态气孔的不同,推测气孔的作用。

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

巡回指导。

 

提问:

你们都看到气孔了吗?

展示学生作品:

两种状态叶片的结构简图。

提问:

构成气孔的细胞与其他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新鲜叶片的气孔与萎蔫叶片的气孔

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气孔的作用吗?

PPT出示手机拍下的学生显微镜下的气孔照片,介绍气孔以及保卫细胞,讲解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水分散失,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水分不散失。

出示自制简易气孔模型,模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以及试水的全过程。

演示微视频: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张开闭合,要求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寻找气孔的两个作用。

屏幕展示气孔的作用:

一、蒸腾失水的“门户”

二、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

走出微观世界,放眼整个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前面我们经过计算得知:

绿色植物会散是99%的水分。

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对植物自身有什么意义呢?

(1)回忆水分进入植物体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内的导管→气孔→大气。

这就是蒸腾作用的全过程。

正因为蒸腾作用不断向外失水,所以促进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另外我们知道有些树木可以高达数十米,也可以将水分运送到顶端的叶片,这个拉力也来自蒸腾作用。

与此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

搭上了顺风车,被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加以利用。

(2)炎热的夏日我们在太阳底下待一会儿就会热得受不了,但植物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呢?

教师评价,展示“蒸腾作用对植物

自身的意义”:

一、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二、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观察演示实验。

 

答:

A有叶片,B没有叶片。

答:

A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

答:

叶片能生产水珠。

答:

水从叶片散失出去的过程。

 

理解并记忆。

 

观察并回答:

看不见。

 

学生阅读课本

 

认真观看并记忆。

 

期待、兴奋,并开始分组实验。

交换观察新鲜的韭菜叶和萎蔫的韭菜叶的表皮。

画气孔和其他表皮细胞的结构简图。

推测气孔的作用。

答:

看到了

答:

构成气孔的细胞是个“圆圈”

答:

新鲜叶片的气孔张开,萎蔫叶片的气孔闭合。

学生小组讨论。

观看同学作品,认真记忆。

 

学生观看演示,与已有知识产生共鸣。

观看视频。

 

加以记忆。

 

学生认真听讲,并能一起答出一些相应知识点。

 

答:

植物蒸腾作用带走热量,应该就像人出汗会感觉凉快。

 

明确知识点,加以记忆。

通过实物演示蒸腾作用,通过驱动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要比直接给出答案更有教育意义。

 

分析“关键词”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定义。

 

回归课本,加强记忆。

阐述实验操作的建议和注意事项,节省时间,注意安全。

 

这一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细心观察、对比思考,探索新知,使他们从机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形成概念。

 

进一步加深对气孔的认识。

制作微视频,讲述气孔的作用,使学生形象生动,印象深刻。

重点强调。

 

引发思考。

通过对比,加深对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及气孔开闭的印象。

由已知过渡到未知,让学生们有台阶可上,学习目标容易达成。

 

形成文字,记忆深刻。

环节二: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讲述了生物与环境怎样的关系?

那么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如何影响环境的呢?

下面给出资料:

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

降雨量的绝大多数来自蒸腾作用。

提问:

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学生集体答错,要求小组讨论。

问学生讨论结果。

全班交流。

 

教师评价,给与肯定。

那么,植物真的能增加空气湿度吗?

课前我们安排了同学们在早中晚分别对裸地、草地、灌木丛三处,对空气湿度的一个监测活动。

下面老师吧同学们的监测数据绘制下面的表格:

组别

裸地

草地

灌木丛

早中晚空气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

造成空气湿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肯定,并指出: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当大气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增加降雨。

答:

生物影响环境。

 

答:

不能。

小组讨论。

仍然有“能”、“不能”的答案。

生(甲):

不能,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很多大量的水分到大气中,如果没有植物,就会减少很多大气湿度。

生(乙):

如果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有地面和海洋的蒸发,仍然可以进行水循环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恩。

 

答:

植物的多少(数量)。

学生记忆。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自己去感知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张开闭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习蒸腾失水作好铺垫。

 

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产生分歧→互相纠错→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得到自我提高。

 

对课前布置的任务做总结和提炼。

 

明确“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板书小结

板书知识结构概念图形成完整系。

构建知识体系。

图文梳理,使学生能够对整节课形成连贯完整的认识。

课内巩固

布置课后练习

独立完成,交流展示。

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补充提升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和整个生物圈都有积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评价。

展示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

解释:

除了能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外,植物的茎叶能承接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保持了水土;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发出呼吁:

我们应该保护森林,保护植物。

个体回答。

 

理解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

发动学生利用所学,畅所欲言。

 

发出呼吁,达成情感目标教学。

拓展作业

课后接个本节课所学,搜集资料制作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手抄报。

搜集资料,认真绘制手抄报。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2、板书设计:

第二节绿色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起点能力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

考虑到以上方面,只要老师适当引导,是会取得好的课堂成果的。

 

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新授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本节课多处采用了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够看到什么是蒸腾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发现“气孔”的喜悦;把课外探究的结果拿到课上处理等等,让学生正式体会,设身处地的思考,非常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

除个别问题外,设置的大部分阶梯性问题很有效,能够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讨论方向一步步独立的、顺利的完成任务;参与讨论过程中,除了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知识补充,还把一些思路、方法交给学生;在班级的课堂交流中,通过学生帮助,教师指导,实现了师生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将教材的相应知识点深入进行剖析,内容处理也较为合理。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实现了课前有预设,课中有实现,课下有检验。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前提。

本章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此外,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知道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从而理解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学习这部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内容紧凑,预期一课时完成。

 

第3章第2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测评试题

1、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

A草原B海洋C农田D森林

2、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说明()

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

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

3、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